探讨高中地理教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策略
2020-04-12徐玉书
徐玉书
【摘 要】高中地理学科知识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课程设置与安排也应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关。在高中地理课程中,旅游地理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是高中地理教学的重點。
【关键词】旅游地理;实践;归纳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0)24-0097-02
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旅游地理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多用实践性教学法,在课堂上给予学生更多表现机会,让学生在探索、实践、思考的过程中学习旅游知识。本文分析了高中地理教学与实践紧密联系的必要性,并从主题归纳,资源整理提高学生逻辑性;结合实例,资源价值分析促进思维力;实地考察,实践探索感受旅游文化性这三方面入手,分析实践性教学法在高中旅游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一、高中地理教学与实践紧密联系的必要性
(一)地理学科的性质决定了教学必须与实践结合
高中地理的知识内容与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相关。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都来自于现实生活,是实实在在的客观存在。脱离了实践,地理教学中所谓的知识与技能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树立等都是没有意义的[1]。
(二)核心素养的培养呼唤地理教学与实践结合
新课标倡导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终身学习为出发点,构建现代教学理念,以提高学生的地理综合能力为目标,引导学生通过学习地理关注世界环境与经济问题,弘扬科学精神与人文理念,增强社会责任感,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要真正体现这些理念与精神就需要在地理教学中结合生活实际和客观现实。但是在升学这根“指挥棒”的驱动下,高中地理教学只围着考试转,内容仅是为了适应高考。这导致部分学生对地理失去了兴趣,甚至产生了偏科问题,不利于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
(三)教师缺乏生活实践教学理念
地理教学与现实实践相结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学与日常生活相联系,使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运用地理知识解决生活问题。二是关注学生课堂学习体验,让学生进入现实生活情境,真切感受地理知识的逻辑性与规律性。三是关注学生未来的发展。目前许多教师还是采取传统教学模式,只把传授知识、训练技能作为教学的重点,忽视了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而忽视了地理知识是来源于现实生活的,使教学缺少了与生活的联系。并且在课前准备、课中教学、课后巩固等环节都缺少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与实践,不注重培养学生的生活化理念。
(四)地理教学不能满足学习需求
如果地理教学一味“纸上谈兵”,不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那么既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也会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若学生学习不到与生活实践息息相关的地理知识,其学习积极性与学习动机也很难被激发起来。因此,地理教学与生活实践相结合,不仅可以带给学生直观体验,让学生掌握在实践中学习地理知识的方法,还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从实际入手研究地理问题并观察生活中的地理问题,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认知能力,使学生对地理产生兴趣,从而有效完成地理知识体系的建构。
二、高中地理教学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的策略
(一)主题归纳,资源整理提高学生逻辑性
高中地理中涉及的旅游地理资源种类繁多。大体上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个大类,每个大类又细分为不同的小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主题归纳教学,引导学生整合资源,在归纳与概括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强化他们的地理素养,提高他们的地理学习能力。在旅游地理知识的教学中,不仅要以“游”促学,让学生畅游在名胜古迹中,还要善于在“趣”的基础上,进行思维训练,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对旅游资源、旅游知识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如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3第二章《旅游资源》就涉及旅游资源的分类与特征。在这一章的教学中,学生明白了旅游资源类型划分的定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后搜集有关旅游资源的资料,制定自己的分类标准,从而进行主题归纳。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更易理解旅游资源的分类,也能提高逻辑思维能力。教学片段如下。
师:同学们,在这节课上,我们学习了旅游资源的分类,谁能来归纳一下?
生1:旅游资源包括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个大类,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又涵盖了不同的方面。
师:很好,课文也详细地给我们介绍了不同旅游资源的划分。老师想问问大家,你们知道你们曾经游览过的或者熟悉的旅游资源分别属于哪个小类别吗?
生2:我曾经去过美丽的九寨沟,九寨沟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是自然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师:说得真不错,那么具体属于自然旅游资源的哪个方面呢?
生2:应该是水域资源和地文景观。
师:很好,请详细归纳。
生3:我去过长城,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是我国宝贵的人文旅游资源。它既属于我国的遗址遗迹资源,也是我国重要的建筑与设施资源。
……
师:是呀,在这节课的学习之后,你们能够从地理角度去认识我们的旅游资源,这就是你们的收获。下面我们给这节课的学习做一个总结,请你们将自己熟知的旅游资源进行罗列,再根据不同主题进行分类归纳。分类标准可以参考教材,可以有自己特别的想法,还可以以自己的标准为分类依据,敢不敢挑战?
生:敢!
师:有疑问可以和同桌讨论或者咨询老师,现在开始。
……
(二)结合实例,资源价值分析提升学生思维力
学生在学习旅游地理知识时,除了要能够进行资源整合,从地理学的角度认识这些资源,更重要的是,要能够发现旅游资源蕴含的价值。资源价值分析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思维能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实例,化抽象的思考为具体的分析,在分析资源价值的过程中提高思维能力。因此,笔者认为,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就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活他们的思维,让学生主动参与到问题情境中,感受除了“玩”与“游”以外的旅游资源价值,从而让学生的地理思维上升一个层次。
如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3第二章第二课《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这一课介绍了旅游资源的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以及经济价值。旅游资源的价值体现在各个不同的方面,而不同的资源类型更是有其独特具体的价值。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不应该拘泥于课本,而是要引导学生通过实例进行资源价值分析,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师:同学们,你们已经从课本中知道,每种旅游资源都有不同的价值,这也是我们评价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依据。那么,你们能够掌握分析旅游资源价值的方法吗?
生:可以。
师:好的,那就让我们用实践行动检验大家的学习成果吧。现在分小组合作,大家可以选取一个你们最为熟悉或者感兴趣的旅游资源作为实例,从各方面进行分析,十分钟之后,请小组代表进行旅游资源价值分析报告。能做到吗?
生:可以。
师:好的,老师再给大家一个小提示,在进行分工合作的过程中,你们可以每个人针对实例的不同方面进行材料收集与分析,现在开始。
……
在合作分析、共同探讨的过程中,学生结合实例,在资源价值分析中加深了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更重要的是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实地考察,实践探索,感受旅游文化性
在旅游地理教学中,学生会通过地理的相关知识认识和接触我国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教师要善于渗透情感教育与审美教育,尽可能地让学生在体验与实践的过程中,感受祖國的大好河山,感受家乡的美景与情怀,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爱国爱家乡的真挚情感,让地理教学兼具自然与文化之美。所以,在旅游地理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带领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或者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同亲人、朋友进行野外考察,在实践探索中感受旅游文化性,从而获得美的体验。此外,教师还可以设计导学案、任务清单等学习任务,为学生的考察活动指明方向,让学生带着问题、亲近自然、亲近家长,以全新的角度去看待旅游、感受旅游[2]。
如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3第三章《旅游景观的欣赏》,这个章节介绍了旅游景观的审美特征及欣赏方式,并以黄山和澳大利亚大堡礁为代表,带领学生欣赏了中外优美旅游景观。高中地理肩负着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和家乡的情感的重任。所以,旅游文化之美的培养如果仅仅从课本入手未免显得过于单调。因此,在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师可以创造条件,在学校规章制度允许的范围内,带领学生前往附近的旅游景点进行实地考察。也可以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与亲朋好友到附近的旅游景点采风,并在实践与采风的过程中,记录自己发现到、观察到、欣赏到的自然美景。还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做一份实地调研报告。在这份调研报告中,学生可以家乡为探究对象,也可将范围缩小到某个景点,如中山公园,甚至是公园中的特色一角。学生可以通过视频、照片、数据、现场访问、问卷调查、绘制地图等形式,收集撰写报告所需要的各种材料,并以制作宣传手册、PPT展示、现场汇报、手抄报、海报等形式,将成果展示出来。在旅游景点的考察实践中,学生能够将学过的相关知识更好地运用在旅游资源价值分析和知识创新上。这种实地考察的教学方式,将地理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更加直接、立体地突出了“旅游”这个教学主题。
综上所述,教师不能局限于课本知识,要注重实践性教学方法的恰当使用,引导学生在学习中通过主题归纳训练,培养逻辑思维能力;通过结合实例,掌握资源价值分析的方法;通过实地考察,直接获得美的感受和体验。在教学中,要注重实践,因为实践出真知。
【参考文献】
[1]何勇.中国旅游地理创新教学实践与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34).
[2]冯琼兰,肖艳玲.关于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高教论坛,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