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英语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

2020-04-12饶达玲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62期
关键词:转化策略英语学习学困生

饶达玲

【摘 要】学困生,顾名思义就是学习困难学生。学习困难也称“学习障碍”、“学习无能”或“学业不良”。现在农村学校特别是农村基础薄弱的学校,英语教学普遍存在一种两极分化现象,有些七年级的学生甚至连26个字母都未完全掌握,很多学生学英语不到一年时间就成绩跟不上,成为学习英语困难生。我对初中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掉队、失去兴趣、导致厌学,成为学习困难生等现象以及成因进行了剖析,并针对学困生的转化提出相应的一些教学对策。这些对策让学困生转化实效中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也有效地证明了英语学困生不是不能转化。

【关键词】学困生;英语学习;转化策略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已意识到了学习英语的重要性。很多学生对学习英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常会听到:“英语难学死了”、“我最讨厌学英语”、“好怕学英语啊。”这些话说明了部分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产生了害怕甚至厌学的情绪。这些情绪是由于学生在长期的英语学习中产生的困惑与受到的挫折又得不到解答或帮助,日积月累而逐渐形成的,同时,它也表明学生不仅对学习英语失去兴趣,而且对英语学习采取逃避、放弃、拒绝甚至对抗的态度。这种状态如不及时消除,不仅将对部分学生的学习产生严重的消极影响,而且还会蔓延到整个班级,从而导致整体成绩下滑,严重影响了整体的教学质量,阻碍了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针对这个现象,在英语教学中教师需要分析成因和探索相应的教学对策。

一 学困生成因的主要因素

(一)教师方面的原因

1.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缺乏热情。

许多现象表明,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自信心的培养,与教师对待学生的情感态度、交流方法、沟通方式以及与说话语气等有很密切的关系。师生之间缺少真正的情感交流,教师的过分严肃,造成师生关系冷漠、课堂气氛紧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情感教学,英语学困生在课堂上逐渐变成了“被遗忘的群体”,从而对英语逐渐失去兴趣,成绩也越来越差。

2. 教师缺乏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创造良好开端的关键。如忽视这一点,课堂气氛就会枯燥、平淡、也收不到应有的课堂效果,时间长了就会对学生产生厌倦,对学习慢慢地失去了兴趣。

3. 教师忽视了对学生思想状况和学习方法的指导。

学生思想认识跟不上,学习方法不对头都会导致学习成绩的下滑。不少学生记单词不找规律,一味死记硬背,久而久之,词汇越多,压力越大,渐渐产生畏难情绪;学习语法不会归纳总结、灵活运用,语法越多记忆越乱,这时急需教师给予他们思想和方法上的指导,否则,这些学生就会掉队。

(二)英语学困生的内部成因

1. 缺乏学习自信心,不敢面对挫折。

刚进入中学之初,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较浓。但随着所学知识量逐日增加,部分学生开始感到压力很大。他们或是由于课堂内外的表现落后于别人,或是因某个阶段的成绩和发展状况不佳而表现出十分焦虑。有些学生甚至失去信心:自己基础差,再怎么努力也赶不上其他同学。他们生怕老师提问,从不主动上台或举手回答老师的问题;假如被老师点到,便以沉默来应付。他们总认为自己的天资不如人,给自己不努力学习找了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

2. 缺乏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是学习的出发点,也是学习的归宿点。确立具体明确的学习目标是每位学生的首要学习任务。目标越明确、越切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其学习行动的每一次努力越能够获得成功。在成功中体验学习的喜悦,人生从此充满了活力、激情和意义。而一部分学生的学习目的不明确,课上被动地听课,没有学习计划,让别人牵着鼻子走,得过且过,没有激情。他们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本来就不高,遇到困难时,就会产生畏惧和厌恶情绪。随着学习内容的增多,难度也不断增大,他们逐渐开始放弃,日复一日,问题越来越多,学习英语就越来越没有兴趣,形成恶性循环,成绩日益下滑成为了学困生。

3. 没有科学的学习方法。

学困生读单词时不会根据国际音标拼读单词,念单词用汉语注音;记生词不会根据发音规则来记,靠死记硬背;学语法不会归纳整理,靠死搬硬套;练习句型不会举一反三,只是生吞活剥;写句子不是灵活运用而是逐词翻译,始终摆脱不了汉语习惯。这样课内学,课后忘,知识的巩固率低。

4.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困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复习。学困生大多养成了等待、依赖、得过且过的习惯,学习不主动,课堂不积极,学习时间分配不合理,造成所学的英语内容没时间去消化、巩固。2)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由于课堂气氛、教学节奏、教学手段等诸因素的影响,加上学困生本身自控能力差的原因,思维活动游离于课堂教学内容之外,听课时左顾右盼、如坠云雾,效果不佳。3)得过且过,作业较差。大多数学困生仅能完成简单的抄写作业,而对于有针对性的练习,他们就无能为力。为求应付,抄袭作业现象时有发生。如此恶性循环,成绩必然下降。4)加之现行的教材,起点高,内容多,任务偏重。尤其是农村初中,在小学没有设置英语课,升入初中后同学们都是怀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极大的兴趣学习这门新的学科,但是一开始就接触到了大量的词汇,使学生无从下手,一进门就被泼了一盆冷水,使一些学生产生了畏惧心理,从而产生厌学现象。

(三)家庭与社会因素的影响

有些家长常年在外打工赚钱,对子女关心不够,学生学习无目标、无压力;有的家长望子成龙心切,言行过激、方法不对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有些家庭夫妻关系紧张,学生在家感受不到溫暖,以自暴自弃的态度来报复家长,无心向学;特别是很多家长本身文化素质不高;看不到知识的作用,对子女学习成绩好坏无所谓,尤其是英语,他们觉得只要能看懂中文,学不学英语问题不大。这些对学生产生很大的不良影响,助长了学生的懒惰情绪。诸此种种,导致学生对学习英语信心衰减、兴趣动摇最终发展为反感放弃,成为学困生。

二 转化学困生的对策探究

学困生的形成原因各种各样,作为教师,首先要克服自身的原因,以热情的态度对待学生,尤其关心学困生;其次消除学生心理障碍,创设有效的课堂环境,着眼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行为习惯,从而顺利实施转化学困生。在教学实践中本人总结出如下转化学困生的策略:

(一)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促使学困生走进英语课堂: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是师生关系的关键。英语教师如能在教学过程中恰如其分地运用体态语言(手势、眼神、举手投足),在表扬和批评时讲究语言运用的艺术性,在教育教学时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学困生很快就会接受英语,和其他学生一起走进你的课堂。其次注重情感沟通,消除师生隔阂,教师能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乐于从学生交谈中发现、感悟和收集到学生身上存在的思想意识、学习方法、知识技能等方面的问题,往往许多“教然后知困”就会“得来全不费工夫”。

(二)创造学习环境、激发兴趣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英语教学也不例外,有效的英语教学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注意力高度集中,从而形成的语言交际能力,增强信心和上进心。

1.利用实物、挂图、幻灯、多媒体、简笔画等创造情景进行直观教学,使学生置身于语言环境中;如在讲授有关weather的课文时,可以做一些有关天气的课件,学生们会很感兴趣,他们很快就学会表示天气的词,如:sunny,cloudy,snowy,rainy,fogy,windy,wet,hot,dry等。并且学会句型Whats the weather like ? 和 How is the weather ?

2.在课文整体教学中播放轻音乐引起学生灵感并激发学习热情。如在讲授Unit6时,由于课文是有关愚公移山、美猴王、皇帝的新装等故事,我下载了大量的影视材料给他们,使他们在美妙的音乐和影片中感受到故事带给他们的不一样的熏陶,对英语保持着新鲜感,并且激发了学习热情。

(三)帮助学生确定明确的学习目标

目标是动机,是人行为的宗旨。学生的学习动机是推进学习的潜在动力,只有激发潜在的动力,学习效果才得以发展和提高。想法设法让学生懂得学习英语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分数和文凭,更是让自己具备一定的交际能力,以适应科技时代的改革和发展,并使他们坚信,只要自己肯努力,学习得法,一定能把英语学好。作为教师,应根据每个学困生的不同情况帮助他们制订不同的学习計划,树立短期目标,中期目标及远期目标。目标不要过大,要让他们能够尝到成功的喜悦。

(四)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意志力

在课堂教学中,应根据不同程度,按照量力而行的授课原则,让成绩好的学生做有一定难度但又较有把握的练习,以保护他们的学习热情;让成绩较差的学生做些比较容易而他们又感兴趣的练习,以增强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和积极性。我经常鼓励学生敢于实践,不怕出错,在实践中挖掘他们的闪光点,及时表扬鼓励,提高和树立信心,并且培养了他们的学习毅力,使他们逐渐拥有勇于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力量。

(五)培育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习惯是学习过程中自然形成的思维工作,良好的习惯是在有目的、有计划的基础上养成的。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是学习成功的关键。每天会安排学生预习、复习、完成作业,要求他们养成上课专心听讲及书写工整、规范的好习惯。同时,还要求他们养成在课堂上尽量用英语交流的好习惯。如:Stand up. Sit down,please. Can you spell it? Very good. Good boy. Think it over. Never mind. Let me try!等。好习惯要做到严格监督和反复要求,有了好习惯,学生才能有学习的信心和学习的动力。

(六)传授正确的学习方法,促进“学困生”的转化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是每个教师的职责,尽管学生有畏惧、厌学心理,但不想学英语的学生确实很少。教师应保护学生的积极性,教其知,授其法。首先,对于学习活动提示多种方法,如在语音、语法、词汇等方面的归纳、对比、联想以及如何防止遗忘方法等,伺机对不同的方法进行分析,让学生选择;其次教师应鼓励学生多用新的方法,从实践中找到适合自己学习的一些方法:1坚持学习,防止出现知识断层。从一开始就要掌握每个单元的重点单词、短语、句型、语音、语法。一旦发现出现错漏,要及时补上。2重视背诵,形成语感。学困生基础差,不能一下子要求他们背太多的内容,每天要求他们背二到三个句子为宜,或一些句型。3.引导学生利用联想记忆法、归纳法记单词。颜色:red,green,orange,black等,水果:apple,pear,banana等,利用同族词进行记忆,如:care,careful,careless,carefully,carelessly.4.引导学生用口诀记忆、归纳语法,如分数记忆口诀:英语分数很好记,子基母序四个字;分子若是大于一,父母还须加s。5.加强听、说、读、写能力。每天安排一定量的内容让他们听,说,读,写,使他们养成学习的习惯。

(七)在教学中利用小组合作,开展互助、联欢、对抗赛等活动,以好带差,增强学困生的荣誉感、上进心,帮助学困生树立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合作的课堂环境不仅强调师生感情融洽、平等合作,而且强调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助与协作。学生之间互助与协作,不仅可以帮助学困生改进学业,也可以培养优生的能力和责任感,同时还可以减轻老师的负担。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需要多运用才能熟练自如,仅靠课堂45分钟的语言实践是远远不够的。而农村初中的学生课外根本没有使用英语的条件和机会,同学是他们平时相处和接触时间最多的人,也是他们最信任的人。很多学生经常在早晨、课间聚在一起聊天和玩耍,如果老师能加以适当引导和组织,让他们用英语进行交流,肯定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如初一刚学会“Good morning/afternoon ! How are you?”等问候语时,可以让学生适时使用,增加语言的熟练程度。初二学了过去时以后,可以引导学生谈论过去的生活体验;如“What did you do last Sunday? Did you watch TV last night?”等等。总之,激励学生自发小组说英语益处很多。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另一方面可以再一次给学困生提供学习英语的机会,起码可以给他们创造耳濡目染的语言环境。同学之间的话题多了,也可以增进他们之间的感情,有利于整个班级学习英语氛围的形成。

(八)积极与家庭联系,互相配合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不了解孩子的思想、兴趣、爱好、才能、禀赋和倾向,就谈不上教育。”每个学生都是一本值得好好研读的书,作为教育者,要做一个有心人。定期家访,主动向家长了解学生的思想情况和学习情况,并且取得家长的配合。主动关心他们,帮助他们打开心灵的窗户,树立信心,使他们鼓起希望之帆,奋勇前进。

总而言之,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各种各样,只有搞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才能使素质教育得以全面实施。作为一个教师应该充分了解他们,关心他们,帮助他们予学生以尊重和爱护,用语言和行为来感化学生,滋润学生的心田,同时克服自身的原因,努力钻研教材、教法。我们不仅要从教学实践中注意改进的教学方法,而且要从理论高度上进行研究,因材施教,一旦我们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方法,就能重新点燃学困生学习希望的火苗。当我们面对在学习这个方面处于劣势的学生时,要会用“显微镜”放大他们的优点,及时地给予鼓励。一个赞赏的目光、一句亲切的话语、一个会心的微笑、一个直接的表扬,都会让他们为自己感到骄傲,对自己充满信心,对学习充满兴趣。让我们不要吝啬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肯定和赞美,让课堂充满爱。

参考文献:

[1]陈桂生.教育原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韩永昌.心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余芬 初中英语学困生成因及其转化策略探讨[J]

[4]钟启泉 差生心理与教育[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5]樊兰芳 浅谈农村中学英语学困生的转化策略[J]

[6]余希林.愉快学习,陶冶情操,中小学外语教学.第9期:14-16,2000

(作者单位:云南省临沧市镇康县南伞中学)

猜你喜欢

转化策略英语学习学困生
用爱和机智帮助学困生转化
浅谈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用爱托起明天的太阳
“转化”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高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
大学“学困生”成因及其转化策略浅析
刍议农村学生英语学习习惯的培养
微信对大学英语学习的辅助作用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优化教学方法轻松过“词桥”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