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背景下的普通话水平测试考务系统研究

2020-04-12刘红云

文教资料 2020年33期
关键词:考务信息化

刘红云

摘   要: 信息时代,以手工操作为特点的普通话水平测试考务管理已经明显落后于时代要求。建立基于计算机管理的考务系统,可以有效提高考试管理效率,更好地维护考试的公平公正,切实保证考试顺利实施。完整的考务管理包括在线报名、在线缴费、上机测试、上传数据、在线评分、在线查分、证书快递等各个环节,作者结合工作实际,提出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 普通话水平测试   考务   信息化

普通话水平测试发展分人工测试和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以下简称“机辅测试”)两个阶段。针对人工测试模式下普通话水平测试过程的规范管理,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2003年5月下发了《关于印发〈普通话水平测试规程〉的通知》教语用司函〔2003〕18号(以下简称《测试规程》),对普测试报名、测试考场、测试试卷、测试过程、测试质量检查、等级证书、应试人档案等七个环节提出了规范要求。2008年机辅测试在全国推广使用,针对机辅测试模式下的普通话水平测试过程,教育部语言应用管理司颁布了《关于印发〈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操作规程(试行)〉的通知》教语用司函〔2008〕23号(以下简称《操作规程》)。机辅测试阶段的《操作规程》比人工测试阶段的《测试规程》“在文字表述上增加了‘组织流程和‘成绩评定两个环节”。“在人工测试模式下,测试的组织流程较为簡单”[1](131),机辅测试阶段颁布的《操作规程》,对测试过程要求更加具体,程序更加复杂。到目前为止,普通话水平测试过程均依据2008年颁布《操作规程》开展,测试报名、测试收费、证书打印,证书发放等考务工作皆由人工完成。信息时代,滞后的普通话考务系统已经影响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的整体发展。

一、考务系统改革的必要性

(一)提高考试管理效率的需要。

在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启动和发展初期,由于测试人数少,测试规模小,人工完成评分、考务工作尚能应付。随着普通推广话工作的深入开展,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的人数逐年递增,各地参加测试人数呈井喷态势,以江苏南京市普通话水平测试考点(以下简称“南京市考点”)为例:2017年15090人,2018年21330人,2019年26710人,江苏参加普通话测试人数每年以近20%的速度上升,2017年380026人,2018年485199人,2019年577610人,面对与日俱增的参测者,现有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站(点)无论人力条件还是软硬件设施条件均难以满足测试需求。考生参加一次测试需报名、考试、领证跑三次;考点组织一场测试需安排测试收费人员、测试管理人员及证书发放人员。由于历史原因,大部分测试站无专职工作人员,工作需要临时抽调,工作结束,人员回归原工作岗位,因此考点工作人员普遍专业水平不高。就测试报名环节举例,目前考点使用的《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信息管理系统》无在线报名功能,考生报名必须前往考点缴纳测试费,待考点录入个人信息(6项内容)才能完成报名。因人工操作,考籍录入常常忙中出错,考点收费人员一般非专业会计,易出现金额错收、漏收情况。由于报名手续烦琐,考点效率低下,排队时间长,考生怨声载道,考点不堪重负,因此,很多考点鉴于目前的人力、财力及考试运行机制的限制,采取限定考生人数,减少考试场次的办法保证测试工作质量,“供求”矛盾日益加剧。“新世纪为把普通话培训测试事业推向新阶段,在为其建立坚实的学术研究平台之时,还必须充分注意‘手段现代化问题。普通话培训测试手段的现代化,就是利用计算机、互联网及相关的现代技术设备,使普通话培训测试工作从管理、测试、培训到研究都实现现代化”[2](121-124)。普通话测试组织管理引入信息技术,把有限的人力资源从机械、繁忙的工作中解放出来,提高考试管理效率,既服务于考生个体的现代化需要,也是普通话水平测试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维护考试公平公正的需要。

普通话水平测试是国家级考试,如何维护考场纪律,杜绝作弊行为,是考试的生命线,也是体现普通话水平测试信度的一个重要依据。目前考试使用的防作弊手段是现场人工查看身份证。人工验证的不稳定性和随意性,增加了身份识别的难度,甚至会引起监考人员与考生之间的纠纷,干扰测试工作的正常进行。为了确保测试公平、公正,减轻考务人员的压力,防止考试中作弊行为发生,亟待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防作弊系统。南京市考点设计的面部识别防作弊系统,利用现场采集考生照片比对身份证照片、利用现场采集照片进行面部识别登录考试界面,彻底解决了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存在作弊行为的问题,使考试验证工作变得简单、准确、高效。

(三)保证考试顺利实施的需要。

普通话水平测试是一项口语测试,有口语测试的特殊性和机辅测试的复杂性。对测试环境、测试考场、测试管理模式和测试设备有特殊要求。测试环境要求高,测试场地转换多,软硬件设施准备多,考务人员专业强,信息化的考务管理系统能通过网络媒介将诸多考试因素整合,保证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的顺利实施。普通话水平测试包括四个基本要素:测试主体、测试客体、测试依据、测试手段[3](74),考务管理是把测试主体,测试客体、测试手段联系起来的纽带。顺利组织一场测试必须将测试各环节无缝对接、考务人员调度有序,配合默契。

研究表明,与考生实际普通话水平无关的测试环境、测试心理状态、测试使用的硬件设施直接影响考生的成绩,普通话测试考务管理不是游离于成绩之外的考试要素,而是无形地融入普通话水平测试开始至结束所有环节之中,是决定普通话水平测试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信息化考务系统的研发设计

信息化考务系统设计能发挥网络资源优势,使考试过程更加规范,测试能力更加高效,实现了让信息多走路,考生少跑腿,应答了考生多年的诉求。根据普通话水平测试的考试流程及管理组织原则,信息化考务系统的研发内容包含以下环节:

(一)在线报名。

普通话测试考点提前2个月在《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信息管理系统》南京市考点目录中创建测试任务,利用南京市考点网站资源,提前向社会公布每期测试网上报名时间、测试日期、测试地点、测试人数,考生在规定的报名时间上网填写报名信息,完成在线报名。

根据属地化测试原则,南京市考点负责南京地区的社会人员和中专校学生的普通话水平测试,在报名环节需预设报名条件:南京地区社会人员提交身份证信息无须审核,系统自动回复审核报名成功;外地在宁工作的考生可以网上提交社保卡、居住证照片,经后台审核后短信回复报名成功;中专校学生信息整体导入,短信回复报名成功。报名成功后进入缴费环节。

此功能旨在解决目前报名数据和《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信息管理系统》无法对接的问题:考点建立测试任务,考生根据考点公布的测试信息选择适合场次网上报名,考籍信息直接录入《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信息管理系统》,无须二次导入。

(二)在线缴费。

考生填写个人信息审核成功后,系统跳转至缴费页面,考生通过微信或支付宝App,扫描付款二维码完成缴费,缴费成功有短信提醒。缴费后上传证件照片,在线打印准考证。在线报名系统具有证书快递功能,考生填写报名信息时,可以选择领取证书的方式(自取或顺丰快递,默认是到考点领取)。如果选择邮寄方式,考生就需填写收件人地址,在线缴纳快递费,真正满足考生测试“只跑一次”的需求。

系统支持下载考生缴费记录,用于测试考点对账工作。

(三)测试。

南京考点采用独立式全封闭测试室进行测试,候测室、备测室、测试室均有声控和摄像监控系统,每间独立测试室配有摄像头和声控设备,监考人员可实时监控考生测试状态,发现问题可通过话筒点对点联系。

第一步:刷证签到,电脑分组。考生按准考证规定的时间前往测试地点,刷身份证签到,计算机根据测试机位数量将签到考生自动分组,考生在候测室大屏上看到分组信息,等候系统叫号,前往采集室拍照。

此环节免去目前人工分组叫号的烦琐,根据考生到场的先后顺序自动分组,简单、便捷、直观。同时,考生在屏幕上可以实时观察测试进度,对候测等待时间有心理预期,避免情绪焦躁。

第二步:现场拍照,随机抽题。在采集室,考生刷身份证核验个人信息,坐在指定位置拍照,照片自动与身份证信息比对,核对无误后,计算机随机抽取测试试卷,考生进入备测室备测。

此环节同时具有防作弊功能:1.身份证信息和拍照信息自动比对,无误后进入下一环节,有问题考试立即终止,此为防作弊的第一个关键点。2.采集照片将作为证书上的照片,此为防作弊的第二个关键点。3.计算机随机抽取试卷,避免了人工分发试卷中,考务人员故意挑选试卷的违纪行为,此为防作弊的第三个关键点。

第三步:人脸识别,自主操作。备测结束后,考生进入测试室,坐在指定的机位,通过人脸识别登录考试界面。登录成功后,考生根据电脑提示音自主操作考试界面,完成测试全过程。测试结束后,考生离开考场。

人脸识别登录测试系统,此为防作弊的第四个关键点。经过防作弊系统四重防护,杜绝测试中代考事件及考务人员违纪行为的发生。整个测试过程均在监控覆盖范围内,监考人员无须巡视和验证,考生可在安静的环境中完成测试。

(四)上传数据,在线评分。

所有考生测试完毕,管理人员核对测试人数,上传语音数据,考点分配测试审听任务,测试员在线评分。

(五)在线查分,证书快递。

考生在规定时间登录网站查詢测试成绩。证书打印结束后,系统自动将需要快递的考生信息传送至顺丰平台,批量下订单,快递员上门收件寄送。考生根据快递单号查询快递物流详情。

三、信息化背景下测试组织管理

2008年颁布的《操作规程》是机辅测试阶段普通话水平测试组织管理工作的依据。“从社会学角度看,普通话水平测试又是一项高风险的语言测试。这些特性都要求普通话水平测试的组织管理必须保证考试的严肃、公正和权威”[4](75)。

南京市考点根据当前测试手段和测试规模的变化,从管理方法和规范手段对普通话水平测试组织进行重新梳理和思考,把信息化背景下的测试组织管理分为三个阶段,即测试前的准备—测试中的管理—测试后的整理总结。

(一)测试前的准备。

1.测试计划安排。考点根据年度工作的安排,制订测试计划,提前两个月将测试时间、测试人数、报名时间在网站公布,同时网站公布《考生网上报名须知》《网上报名操作手册》《机辅测试流程》等考生需了解的测试资料。

2.工作人员培训。测试前一天考点对测试过程中所有岗位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明确各个岗位的工作职责,熟悉测试中各种情况的处理方法。

3.测试环境检查。考点门口张贴测试路线引导图、测试流程图,候测室电子显示屏播放测试过程的动漫及考生排序信息,采集室防作弊系统、照相器材的调试,候测室序号牌及电子试卷安装,测试室电脑网络连接、耳麦调试等工作落实到位。

4.测试软件准备。安装测试系统,下载测试任务,绑定测试试卷,检查操作控制系统和网络系统连接是否正常。

(二)测试中的管理。

为了保证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公平性、严肃性和权威性,必须在测试组织流程中严格遵循规范要求和操作标准,做到有目标、有检查、有反馈、有提高。南京市考点采取“线”“点”“面”相结合的管理方式,既考虑到“点”上的个性化靶向管理,又考虑到“面”上的宏观调控,以确保“线”上考试运作有序。

1.考生的“线”式“流动”管理。从考生进入考场到测试结束离开,大约半小时时间,考生在此段时间按照候测—采集—备测—测试的顺序,呈“线”式“流动”。为了方便管理,避免未测人员和已测人员在考场内无序流动形成交杂局面,考场的设计遵循进口—候测室—采集室—备测试—测试室—出口单向流动的原则,考生不走回头路,保证考生“线”式单向“流动”顺畅。

2.考务人员“点”式“固定”管理。测试流程使考生在测试过程中是“流动”的、变化的,考务人员恰恰相反,固定在各个工作“点”上,及时为考生提供咨询和服务。成功组织一场测试离不开各个“点”上考务人员的齐心合作。由于普通话测试涉及的环节多,专业性强,因此在人员安排上考虑两个固定:一是人员固定。机房的管理、测试软件的安装和调试、操作系统的使用等技能须经过考前的专业培训方能掌握,频繁更换工作人员将增加考试的风险,可能造成测试中的重大失误,例如,有的测试前没有更新测试软件版本,造成新旧版本无法兼容导致考试数据无法上传;有的测试前没有检查话筒音量导致录音音量偏小,影响测试员及电脑评分等。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尽量保证考务人员固定。二是岗位固定。信息化测试是新生事物,每一场测试对考务人员来说都是现场学习和经验积累,很多细节上的操作只有日积月累才能掌握,经验上的优势对于大规模测试来说非常重要。

(1)候测室考务人员:解答考生有关测试规程的咨询,指导考生进行测前准备;播放《普通话水平测试流程》动漫片;负责和采集室考务人员对接;提醒考生到达采集室,必要时,将已分组考生带领至采集室。

(2)采集室考务人员:核对考生的身份证信息、采集照片信息,对照片与身份证信息匹配相似度低于70%的考生,需要仔细核对,对确定信息不符的考生移交考务办公室处理;将系统随机分配的试卷编号标注在考生准考证上,方便随时查询。

(4)备考室考务人员:提醒考生将随身物品放至指定的位置;引导考生在对应的备考机前备测、预习,提醒考生不得大声议论和走动;备测时间10分钟后引导考生进入测试室。

(3)测试室考务人员:引导考生在对应的机位前就坐;通过监控视频,检查考生耳麦的位置,通过音频,指导考生统一登录;观察主控台显示信息,遇到考生录音失败及时处理;通过监控视频实时查看考生考试状态,保证考试流程顺利实施。

(4)网管人员:测试前整理电脑内资料,清理无关的数据,下载测试任务,调试测试设备,完成考前演练模拟;测试中熟悉常见故障的排除方法,保障测试系统正常运行;测试结束后核对测试人数、上传语音数据,保证数据正常有效;出现疑难技术问题负责向科大讯飞技术人员咨询。

3.考场负责人“面”上的整体管理。考场负责人是整场考试的总指挥,全面负责测试的组织管理、考场安排、人员调配及经费落实工作。在考场负责人的指导、协调、监督下,普通话测试各级机构:省语委、市语委、测试考点协同联动;普通话测试各类人员:考生、工作人员、测试员等各施其责;普通话测试各个环节:报名、缴费、测试、领证等规范有序。考场负责人是普通话测试工作中的关键,其岗位职责是:

(1)测试计划的制定和申报。根据考点工作安排制订合理的测试计划,提交省、市语委批准。测试计划包括月计划、季度计划和年度计划,具体到每批次测试时间、地点、人数。

(2)测试信息的發布及咨询。在考点网站发布测试信息,接受考生网上报名咨询。

(3)测试前准备工作制定及落实。制定测试前准备工作的方案及落实,包括:考务人员调配、培训;考场硬件配置、软件下载和安装;考场环境布置等。

(4)测试中的指导及巡视。在测试过程中时刻关注各环节“点”上考务人员工作是否规范;“线”上“流动”考生是否顺畅;考场突发事件处理等。

(5)测试后的整理和总结。测试结束后落实测试器材回收保管、测试记录表填写、测试工作总结、测试评分任务分配、证书发放、经费结算等。

(三)测试后的整理总结。

1.语音数据上传。核对测试人数,上传语音数据,保证上传数据人数和测试人数一致。录像资料保留三个月,语音资料保留半年。

2.测试设备整理。各类器材整理归位,有损耗的及时更换,需保管收藏的及时登记入库。

3.测试资料归档。归档整理《工作人员安排表》《普通话水平测试情况登记表》《考场记录表》《测试总结》等资料,及时总结测试工作中的经验和不足。

4.测试成绩评审。考点组织测试员在线评分、复审,生成成绩,在规定时间向考生公布测试成绩。

5.证书申领和发放。向省语委提交《证书打印申请表》,领取未申请邮寄的考生证书,发放证书。

6.测试经费发放。填写经费支出表,包括测试费、审听费、监考费、机评费。做好经费统计工作。

四、结语

南京市考点借鉴其他考试信息化的经验,利用信息化技术的最新成果,结合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实际情况,2019年3月与科大讯飞公司合作开发普通话水平测试考务系统。经过半年多的研发和调试,于2019年12月启动了信息化考务系统的试点工作,首批向社会人员开放试点名额100人,中专校学生测试名额100人。实验结果显示,网上报名、缴费、邮寄功能运转正常,测试过程顺利。笔者对考点100名社会人员使用信息化考务系统前后成本数据进行抽样调查,得出以下结果如表1:

从上表数据可见,信息化的考务系统在节约成本、提高效率方面表现出色。在“测试报名”“测试缴费”环节,“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节省率均达到100%,“证书发放”环节“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节省率达到50%,考点管理效率从年测试量1.8万人,提高到5万人,提高效率达178%。本次抽样调查仅仅100人,足以让我们感受信息化改革带来的可观成效。可以预见,该系统在大规模测试中,将发挥巨大的“降本增效”功能。

推广普通话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普通话水平测试是推广普通话的重要手段,也是目前我国参加人数最多、涵盖面最广、规模最大的国家级口语考试,做好测试组织工作、提供优质服务资源,使“各项语言文字服务不断满足社会和人民群众的语言交流和使用需求”[5],是每一个语言文字工作者应该承担的历史使命。

注释:

①网上审核考试资格100人所需时间20分钟,按1人1天工作8小时计算,得出人工成本0.042人,表格中四舍五入仍然计作0。

参考文献:

[1]姚喜双,韩玉华,聂丹,等.普通话水平测试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李宇明.论普通话培训测试手段的现代化(代序)[A].第二届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上海:商务印书馆,2006.

[3]姚喜双,韩玉华,聂丹,等.普通话水平测试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4]周梅.信息化背景下普通话水平测试管理制度研究[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

[5]教育部国家语委关于印发《国家语言文字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的通知(教语用〔2016〕3号)[R].2016.

猜你喜欢

考务信息化
研究高校考务管理信息化建设
山东:《人事考试考务服务规范》发布
“云会计”在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中的应用分析
加强和改进招生考试考务管理工作的探讨
高校学院考务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新建本科院校考务管理工作机制优化与创新
成人高校考务管理系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索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