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液免疫功能与hs-CRP检验应用在支原体肺炎患儿检验中的意义分析

2020-04-12郭琳琳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3期
关键词:介素体液支原体

郭琳琳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鹤洞分院检验科,广东广州 510380

小儿支原体肺炎属于一种常见疾病,在5岁以上、15岁以下这个年龄段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病情发展较快,发病后短时间内将会损伤患儿的多个机体器官,对患儿的身体发育造成较大影响[1-2]。早期诊治在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治疗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以往临床上通过病原菌检测来诊断患儿的病情,耗时较长,且小儿肺炎病情发展较快,诊断结果跟不上患儿的症状变化,应用效果较差[3-4]。研究表明超敏C反应蛋白是全身性炎症反应急性期的非特异性标志物,其可以用于辨别病毒感染与细菌感染,适用于多种疾病的诊断,综合应用价值显著。除此之外,相关研究显示,小儿支原体肺炎的发病机制与机体免疫功能之间存在较大联系,因此体液免疫功能检测与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均可用于支原体肺炎的诊断。现抽取8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和40例健康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体液免疫功能与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结果,综合分析其在支原体肺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3月~2019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支原体肺炎患儿80例,其中包含重症患儿40例,将其划分为A组,组内包含男24例、女16例,年龄5~15岁,平均(7.5±2.3)岁,病程1~7d,平均(3.0±0.5)d;剩余40例为轻症患儿,将其划分为B组,组内包含男25例、女15例,年龄5~14岁,平均(7.3±2.2)岁,病程1~7d,平均(3.3±0.4)d;再抽取同时期的4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组内男24例、女16例,年龄6~15岁,平均(7.3±2.4)岁,支原体肺炎和健康儿童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研究选取支原体肺炎患儿均接受常规治疗,治疗药物为红霉素(陕西君寿堂制药有限公司, H61023223)。治疗方法为静脉滴注,每天两次,连续治疗时间为7d。治疗期间护理人员需要注意患儿的呼吸状况,叮嘱患儿及其家属在治疗过程中保持卧床休息状态。

1.2.2 体液免疫功能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 研究选取支原体肺炎患儿以及健康儿童均接受体液免疫功能与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于清晨空腹状态下抽取患儿的静脉血液2mL,将其置于离心管内在2000r/min的转速下进行离心处理,使用全自动血浆蛋白分析仪器对离心后的血浆进行检测。

1.3 观察指标

对研究选取患儿开展体液免疫功能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hs-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以及白细胞介素-6(IL-6)检测,免疫功能检测包括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以及免疫球蛋白A(IgA)等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7.0软件对本研究所得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 s)表示,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支原体肺炎患儿与健康志愿者的体液免疫功能检测结果比较

两组支原体肺炎患儿的IgG、IgM水平与对照组健康儿童进行比较均明显较高(P<0.05),IgA水平与对照组健康儿童进行比较则明显较低(P<0.05)。A组支原体肺炎患儿的IgG、IgM水平明显高于B组支原体肺炎患儿(P<0.05),IgA水平与B组比较则明显较低(P<0.05)。见表1。

表1 三组体液免疫功能检测结果比较(± s,g/L)

表1 三组体液免疫功能检测结果比较(± s,g/L)

注:A、B两组治疗结束后IgG、IgM以及IgA检测结果比较,P均<0.05

?

2.2 支原体肺炎患儿与健康志愿者hs-CRP、TNF-α及IL-6检测结果比较

两组支原体肺炎患儿的超敏C反应蛋白、TNF-α以及IL-6检测结果与对照组健康儿童进行比较均明显较高(P<0.05),A组支原体肺炎患儿的超敏C反应蛋白、TNF-α以及IL-6检测结果明显高于B组支原体肺炎患儿(P<0.05),见表2。

表2 三组hs-CRP、TNF-α及IL-6检测结果比较(± s)

表2 三组hs-CRP、TNF-α及IL-6检测结果比较(± s)

注:A、B两组治疗结束后hs-CRP、TNF-α以及IL-6检测结果比较,P均<0.05

?

3 讨论

支原体肺炎又被称为原发性非典型肺炎,支原体感染是这类疾病的主要诱发因素,统计数据显示,支原体肺炎占据儿童获得性肺炎的30%左右,具有较高的发病率[5]。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主要病症表现为顽固性剧烈咳嗽,伴随头痛、咽喉疼痛以及发热等非典型呼吸道症状,因此支原体肺炎在发病后往往得不到重视,随着病情的发展,支原体肺炎将会损伤患儿的多个身体器官,对患儿的身体发育造成较大影响[6-7]。支原体肺炎还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可通过飞沫进行传染,从而引起大范围病变。因此支原体肺炎应当得到重视,加强其早期诊断,及早发现并落实有效的治疗方法进行救治,减轻疾病对患儿身体的伤害[8]。

肺炎支原体在进入呼吸道后,会直接与呼吸道上皮细胞结合起来,释放出大量的氨、过氧化氢以及蛋白酶等代谢物质,损伤呼吸道黏膜,从而引发支原体肺炎。一般情况下,当人体受到外界病菌的入侵后,体液免疫系统会分泌大量的免疫球蛋白,最先产生IgM,随后产生IgG以及IgA,这些免疫球蛋白通过血液进入心、肺、肝、脑、肾等身体器官,共同拮抗肺炎支原体[9-10],因此支原体肺炎患儿发病后,其体内的免疫球蛋白将会显著升高,通过测定患体内的各类免疫球蛋白水平便可以有效分析患者的病情。由于肺炎支原体的入侵,患儿的体液免疫系统会受到损伤,因此支原体肺炎患儿体内的IgA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儿童,与本研究结果相符[11-12],另外,重症支原体肺炎的病情较重,肺炎支原体对患儿体液免疫系统的破坏也更为严重,因此重症支原体肺炎患儿的IgA水平要低于轻症支原体肺炎患儿。肺炎支原体在进入患儿身体后,将会刺激B细胞,导致B细胞释放大量的IgM以及IgG抗体,引起细胞免疫反应。在肺炎支原体入侵后,患儿体内的IgM以及IgG水平将会显著高于健康儿童。本研究中,支原体肺炎患儿的IgM以及IgG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儿童,且重症支原体肺炎患儿的IgM以及IgG水平要高于轻症支原体肺炎患儿,这也与肺炎支原体对患儿身体的伤害情况之间存在密切联系[13]。

超敏C反应蛋白是一种典型的急性时相反应蛋白,正常情况下,人体血清中C反应蛋白的含量较低,一般位于0.057mg/L以上、8.2mg/L以下,当外界抗原进入患者体内并损伤机体时,肝脏将会产生大量的C反应蛋白,血清中C反应蛋白含量将会明显增高。机体受到炎性刺激时肝脏会立即产生C反应蛋白,含量将会显著提高,主要因C反应蛋白具有结合细菌磷脂蛋白上磷脂酰胆碱的作用而导致。机体感染细菌后,C反应蛋白能够主动识别病原体靶点[14],从而促使肝脏生成大量的C反应蛋白,因此可以将C反应蛋白指标作为急性期的诊断指标。以前肺炎疾病主要通过病原菌检测进行病情诊断,耗时较长,需要三天以上的细菌培养时间,诊断结果往往跟不上病情的发展,不能给治疗工作提供有效的指导,虽然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但其临床应用价值较差。C反应蛋白检测凭借其简单方便易开展的优点,且只需抽取少量的静脉血液,对患儿的身体伤害较小,在临床检验上得到广泛应用[15-16]。肿瘤坏死因子以及白细胞介素-6是参与集体免疫调节的重要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是肝炎支原体向肝脏传递信息的重要物质,因此在肝炎支原体入侵患者身体后,白细胞介素-6作为一种传导物质,其含量将会显著升高。肿瘤坏死因子具有刺激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分泌IL-1抗体的作用,IL-1抗体能够调节MHCⅡ类抗原的表达,对于提高中性粒细胞的免疫功能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中,支原体肺炎患儿的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健康患儿进行比较明显较高,且重症支原体肺炎患儿的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轻症支原体肺炎,表明检测患者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可以有效分析患者的病情,对支原体肺炎进行有效诊断,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指标均可作为支原体肺炎的诊断方法,为患者后期治疗工作的开展提供有效指导。

支原体肺炎在儿童人群中具有较大的发病率,对患儿的身体发育具有较大负面影响,由于支原体肺炎无典型病症表现,其诊断难度较高,因此应当加强支原体肺炎的诊断,找到安全有效的鉴别方法。超敏C反应蛋白以及体液免疫系统均会在肺炎支原体侵入人体后发生变化,将其作为诊断标准可以有效分析患儿的病情,诊断价值显著,值得推荐使用。

猜你喜欢

介素体液支原体
血清白细胞介素-37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并发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相关性
支原体感染一定是性病吗
心力衰竭患者白细胞介素6、CRP表达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探讨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体液分布情况与营养状况的关系
白细胞介素-37在冠心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536例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培养及药敏结果分析
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在体液白细胞检测中的应用体会
“探究体液的缓冲作用”教学设计及反思
支原体阳性患者134例药敏结果分析
铜和镉对草鱼肾脏中3种白细胞介素基因表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