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护理干预在无肝素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2020-04-12林芷珊黄白茹郑秀玲韩晓乐祝小燕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3期
关键词:透析器肝素管路

林芷珊 黄白茹 郑秀玲 韩晓乐 祝小燕

广东省农垦中心医院,广东湛江 524000

血液透析是临床抢救治疗急、慢性肾衰竭以及药物中毒的最有效方法[1],进行透析时,患者血液和管道以及透析膜等接触容易发生凝血,导致管道阻塞,因此在进行透析时常需要使用抗凝剂[2],但是对于出血患者使用肝素等抗凝剂会加重出血,因此采用无肝素透析对于合并出血以及具有出血倾向的患者具有重要的意义[3]。本文为了探究综合性护理干预在无肝素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效果,选取2019年1~6月在我院接受无肝素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进行了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6月在我院接受无肝素血液透析治疗的110例患者作为本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观察组55位患者中,男32例,女23例,年龄29~72岁,平均(52.8±2.3)岁,病程1.6~11.2年,平均(5.8±1.2)年,急性肾损伤18例,重度血小板减少23例,急性药物中毒11例,其他3例。对照组男34例,女21例,年龄28~74岁,平均(53.2±2.9)岁,病程1.5~9.8年,平均(5.9±1.0)年,急性肾损伤20例,重度血小板减少20例,急性药物中毒11例,其他4例。经SPSS19.0统计软件分析,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疾病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入选患者经医生检查均需实行无肝素透析治疗。本研究经过患者和家属的知情和同意并自愿配合治疗。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入选患者合并出血或存在严重出血倾向,均需采取无肝素血液透析治疗;(2)患者自愿参与本研究,治疗依从性较高;(3)入选患者临床资料完整;(4)年龄<75岁[4]。

排除标准:(1)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全身免疫性疾病、肿瘤以及其他疾病干扰的患者;(2)存在心理疾病和认知障碍,无法进行正常交流的患者;(3)处于妊娠期和哺乳期的患者[5]。

1.3 方法

两组患者均需实行无肝素血液透析治疗,均使用TS-1.6透析器、PVC管路,内瘘患者使用16号穿刺针,其他患者使用临时静脉导管,透析时血流量200~280mL/min,超滤率<1000mL/h。均先用1000mL生理盐水预冲,排尽空气后引血,开始透析治疗。对照组常规每小时用生理盐水100~150mL冲洗管路和透析器,实行常规护理模式,即严格按照透析要求进行操作,保证血流量充足,观察患者透析过程凝血情况,固定穿刺针、保持管路通畅,及时处理机器报警,减少血泵停止时间,避免肢体弯曲压迫管路,常规生理盐水预冲透析器及管路,透析后对凝血程度进行评估和记录[6-7]。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模式的基础上实行改良护理干预,主要干预过程如下。(1)成立护理干预小组:选取5名透析科室经验丰富的护士成立综合护理小组,对小组成员加强本次血液透析相关知识培训,培训后对其分配任务,保证患者透析治疗正常进行;(2)加强患者病情评估:透析前对患者的病情、血压、血常规、凝血功能以及出血等情况进行仔细的检测,对患者的基本情况进行科学的评估,并与医生一起讨论制定最合理的透析护理方案;(3)透析护理:设定透析液温度为37.5℃,采用低泵速50mL/min预冲透析器及血路管,使用肝素盐水封闭循环20~30min,然后用生理盐水冲净透析器和血路管内的肝素盐水,生理盐水封闭循环,仔细检查整个体外循环中是否有漏气现象并进行处理[8];(4)强化健康宣教:透析前为患者和家属讲解无肝素血液透析的过程和注意事项,耐心的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给患者分发健康知识宣传手册,运用多媒体授课、图文并茂,运用微信平台向患者推送最新的疾病相关资讯[9];(5)心理干预:小组成员用温和的态度与患者沟通和交流,及时了解患者的需求并协助解决,缓解患者的紧张感,增加治疗的信心;饮食指导:指导患者合理饮食,控制水、钠盐、磷、钾以及脂肪、胆固醇的摄入,保证每日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充足,纠正不良饮食习惯,保证每日营养充足[10]。

1.4 评价指标

(1)透析后透析器及管路的凝血程度。根据两组患者进行血液透析后透析器及管路的凝血程度,将凝血等级具体分为:①0级,透析器内未发生凝血,仅存在数条纤维状凝血;②1级,透析器内发生部分凝血,出现束状凝血;③2级,患者透析器内发生接近过超过50%的的纤维凝血,发现凝血块;④3级,透析器和管路被堵塞,静脉压明显升高,需要更换血液透析器[11-12]。(2)不良反应发生率。对两组患者在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时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进行统计,主要包括痛性痉挛、低血压、恶心呕吐、头晕眼花、头痛发热、寒战等情况[13],计算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并进行比较。(3)护理满意度。采用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对两组患者和家属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估,主要评估方面包括治疗舒适度、治疗依从性、护理人员专业性以及护理人员态度等方面,根据问卷得分将护理满意度具体分为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一般满意以及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一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透析后凝血情况比较

观察组0级凝血患者例数显著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透析后凝血率比较[n(%)]

表2 两组透析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表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2.2 两组透析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对两组患者在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时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进行统计,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采用满意度调查问卷对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估,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对存在出血或出血倾向的患者实行无肝素血液透析治疗能够有效的避免出血危险,尤其是对于血小板严重缺乏以及严重贫血的患者能够降低其出血风险[14],但是在使用无肝素透析时对于无贫血有高凝状态的患者仍会出现凝血危险,造成血液浪费,增加了透析的风险,实践研究证实这些问题可以通过高质量的临床护理来预防和处理[15],严格保证透析治疗过程顺利实施,减少相关并发症。

我院为了探究改良护理干预在无肝素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效果,选取2019年1~6月在我院接受无肝素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采用不同护理方式干预后,对两组患者的凝血情况进行统计,观察组0级凝血患者例数显著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64%,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4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78.18%,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8.18%,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析得到上述结果的原因,改良护理干预在应用时首先对患者实施护理评估,明确患者临床护理需要,为患者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由此提高了治疗的安全性,加快患者身心健康恢复,并提高了护理满意程度。

综上所述,在对患者进行无肝素血液透析治疗时实行改良护理干预与实行常规护理干预患者的凝血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常规护理患者需增加生理盐水冲洗量,每小时超滤率大,易诱发患者低血压或痛性痉挛等并发症,加重心脏负担,而实行改良护理干预后,透析过程不用冲洗管路,节省时间,减少操作,降低污染,减少超滤率,减轻患者心脏负担,又能顺利完成透析,患者及其家属满意度高,具有一定的临床研究价值。

猜你喜欢

透析器肝素管路
基于水质变化的供热采暖管路设计
改良式冲洗法与不停泵回血法对血液透析管路冲洗效果及透析器使用状况的影响*
1例被误诊为急性左心衰竭的聚酰胺合成膜透析器反应病人的护理
系统化护理对血液透析患者管路和透析器凝血的影响
血液透析机密闭式排除血液管路及透析器内液体的研究和临床应用
基于CAE仿真的制动管路设计
液压管路系统随机振动下疲劳分析
肝素在生物体内合成机制研究进展
费森尤斯血液透析机中肝素泵的故障处理及日常维护保养
低分子肝素药理学机制及适应证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