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翻转课堂模式下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教学探索

2020-04-12

山西青年 2020年6期
关键词:课程设计计算机网络课程

卢 磊

榆林学院信息工程学院,陕西 榆林 719000

随着网络通信技术和信息应用技术的高速发展,教学理论和计算机技术的进一步结合使得教育信息化有了长足的发展,促使了多种混合教学模式的出现,这也逐渐改变着传统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是这一时期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代表,将知识传递放在课前,“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提高学生学习知识的主动性。

一、翻转课堂概述

翻转课堂是指将学习的主动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教师在课前把教学视频、讲座、电子书、课件等上传到教学平台并发布学习任务,学生可以通过在课前观看这些资料独立计划学习内容、风格、进度和学习知识的方式,对于不会或不太懂的问题学生除了可以内部讨论外还可以通过教学平台、微信群、QQ 群向老师提问[1]。在课堂上教师把线上平台交流的重点和难点进行讲解,简单的知识就可以一带而过,并可通过课堂提问、单元测验等方式检验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这样一来就不会出现满堂灌的讲授方式,既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拉进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

二、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教学思路

完整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涵盖了计算机网络基础教学、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教学,基础教学教授给学生计算机网络中的协议和技术要点,实验教学是对基础教学中知识点的验证,网络课程设计是在二者的基础进一步提高学生对计算机网络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作者在2018年和2019年指导了两届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期间主要负责计算机组网技术方面的课程设计指导,通过对两届学生课程设计的指导,总结了以下几个问题,并针对性采取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一)课程设计案例项目的精炼

在2018 届25 位学生的课程设计中,采用一人一题的方式也就是每位学生独立完成一个项目案例,期间发现园区类网络设计,如校园网络设计,中小企业网络设计等类型的项目同质化现象严重,学生在组网时网络规模较小,使用的组网技术非常相似,而且只注重组网工程中技术的叠加,并未考虑实际的应用场景,例如在中小企业局网络设计中,总公司和分公司间网络通信都采用直接拉专线的方式,并未考虑其实际应用的成本,单臂路由技术和各类型的服务器随处可见。根据以上情况,设计项目中去除了园区类的网络设计,并对针对组网中所应用的关键技术精炼了14 个设计题目供学生选择,每个题目可由2-3 名同学完成,见下表1。

(二)角色的转变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通常老师主讲学生主听,在教学过程中留出一定的时间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在这个过程中,发现学生个体差异较大,学习较为主动,动手能力强的学生课堂知识内化较好,学习被动,动手能力较弱的同学课堂知识内化较差。在计算机网路课程设计中也存在同样的问题且因学生人数较多,老师不能精准把控学生的项目进度。因此,通过课堂翻转,角色互换,让学生成为每次课堂的主讲者,教师作为听授者。教师从学生讲述的知识点中,精准把控学生的项目进度情况,详细了解在项目中学生遇到的难点,并给出解决方案,从而也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三)合理的课程时间安排

我负责的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是一门32 课时的课程,在进行课程设计之前学生还有64 课时的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需要学习,2018 届课程设计是所属学期的13 周-19 周来完成,我院从18 周开始陆续进行各门课程的考试,所以18-19 周学生的主要精力放在了其他课程的复习和考试中,因此这个时间网络课程设计就受到了影响,尤其是对学生课程设计文档撰写和答辩准备工作的影响最为明显。所以在2019 届学生的网络课程设计时间提前,整个课程设计在18 周之前完成。

(四)线上平台的使用

目前,课堂派、学习通等移动教学平台已被教师广泛的使用,其优势在于老师可以发布课程所需资源、所讲知识要点的5-10 分钟的短视频等相关资源,学生可以随时随地的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来完成课程设定的任务。在线下的课堂上,学生和老师的交流,主要解决课程中的重点难点,有效地利用了时间。

三、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实施方法

(一)线上任务

1.上传项目分组及任务目标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是在《计算机网络基础》结束或后开展的课程,在《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的课堂上学生采取自由选择和自由调配方式,确定了课程设计的题目及组内成员。教师通过教学平台,发布最终的分组情况及每个项目需要完成的知识要点,学生根据知识要点进行分工,并在线下的课堂上进行汇报。

2.上传所需的学习资料

教师根据课程设计需要,上传如:软件安装视频、教学视频、参考资料等。教师通过线下对学生目标任务完成中出现的难点,录制5 分-8 分的短视频,方便学生反复观看。

(二)线下任务

在课堂上,学生以组为单位按照组内分工讲述项目的进展情况,教师通过项目讲解,检查各组及成员的目标任务的完成情况,对已完成目标任务进行评定并给出下一个目标任务,对未完成的目标任务的同学,进行面对面交流,分析其在完成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给出解决的方案。整个的课堂进程会被完整的摄录,每次上课结束后,这些视频会发布给学生,方便他们回忆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三)制定考核评价体系

为了保证教学质量,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合理的评价体系,见下表2。

表2

四、结语

此次以翻转课堂模式开展的《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课程的教学活动,解决了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满堂灌输、学生被动听,主动探索性差的问题。通过案例项目的精炼,翻转课堂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增强,培养了学生独立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能[2]。在整个的课程设计过程中,学生以团队协作形式开展,通过翻转课堂以组为单位的线下学习及汇报组织模式,提升了学生团队协作、演讲汇报等职业素养能力。

猜你喜欢

课程设计计算机网络课程
“苏州园林:景致与情思”课程设计
沉睡数千年 一醒惊天下——三星堆考古启示下的儿童美术项目化课程设计
课程思政在专业基础课程中的实施
基于可靠性的计算机网络优化研究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基于OBE的软件测试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研究
大数据时代计算机网络应用架构设计
计算机网络可靠性分析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