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学报特色栏目评价研究
——以安徽省4所高校为例

2020-04-11方兴林

红河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普通本科学报影响力

方兴林

(黄山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安徽黄山 245021)

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学报作为一类特殊形式的学术期刊,一般由高校自办,并以高校名称命名。其核心职能是向外界及时、全面地展示高校自身的教学、科研成果以及学科特色[1]。据教育部公开信息显示,截至2017年5月31日,全国高等学校共计2914所,普通高等学校2631所(含独立学院265所),成人高等学校283所。伴随着高校数量的增加,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学报的数量及其刊文量也有显著增加,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学报已经成为国内科研人员分享学术成果的主流平台。然而近些年来国内学术界对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学报的办刊质量以及学术影响力的质疑声却越来越多[2]。一方面,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学报的发展主要依托于地方高校自身的科研实力,因此受地方高校层次的附带影响较为明显[3],另一方面,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学报核心职能是服务于高校自身,高校学科的发展与变化导致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学报办刊风格呈现出“全、散、小、弱”的特点[4],“同质化”“千报一面”“学科论文杂货铺”是当前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学报的真实写照。

教育部在2002年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工作的意见》中曾明确提出“根据各地和各校的实际和特色,创办特色栏目和名牌栏目,走内涵式发展之路,塑造各自刊物的学术个性和文化特征”。此外,教育部于2004年启动名栏建设工程,并分别于2004年、2011年和2014年分三批次共评选出65个名栏[5],多途径激励学术期刊走内涵式发展。然而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学报在经过了十余年的探索和实践后并没有取得显著效果,“全、散、小、弱”的局面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有效改善。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学报内涵式发展之路任重而道远。

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学报内涵式发展要求在不断提升学报整体学术质量的同时,应当紧密结合地方普通本科高校自身优势学科,突显特色。特色化办刊要求每一个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学报理应当在学者心中呈现出只属于这个学报的独特性和唯一性,其中栏目特色是学报最为核心的特色。栏目是学报主编和编辑、作者、读者注意力聚集的焦点[5]。因此特色化办刊的根本在于学报栏目如何设置,尤其是如何设置学报特色栏目。优化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学报栏目设置,重点打造优势或特色栏目,可以通过局部突破带动学报整体发展[6]。

栏目设置对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学报的重要性日益成为相关领域学者们研究的焦点。宋爽等重点研究了地方高校学报“民族研究”栏目策划、建设、维护和宣传相关问题[4]。邓凌围绕特色栏目的意义、特色栏目建设中的难点以及对策等三个方面重点研究了高校社科学报内涵式发展相关问题[7]。覃华巧研究了地方高校学报特色栏目建设的重要性及其建设措施,以切实提高高校软实力,提升学报的学术影响力[8]。郝雪等认为当前高校学报栏目发展与高校建设学科不匹配,“双一流”建设给高校学报带来栏目重组的机遇[9]。已有的研究以定性研究为主,聚焦于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学报栏目策划与建设的宏观角度,鲜有对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学报栏目影响力的研究,栏目影响力相关研究已经成功应用于专业类科技期刊,如综合类医学期刊[10]、农业科技期刊[11]、编辑出版类期刊[12]等。专业类科技期刊刊文类型相对单一,相关栏目易于比较,而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学报诞生的初衷导致了其栏目设计呈现出“全、杂、乱”的外在特征,较难以比较。

从必要性而言,内涵式发展要求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学报需要被评价,针对办学定位、办学层次不同的高校学报,以“栏目”为评价单元对其开展影响力评价,是对当前已有评价体系的一种有效补充;从可行性而言,定量评价方法已成功应用于学术期刊、学者、科研团队等领域,在专业类科技期刊中开展栏目的定量评价也取得成功。基于此,本研究在借鉴和归纳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尝试实践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学报特色栏目评价方法,提出一套评价指标,以期发现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学报特色栏目对学报的贡献度以及不同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学报特色栏目影响力差异,为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学报内涵式发展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本研究最终选取4种安徽省省属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学报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是《黄山学院学报》《滁州学院学报》《巢湖学院学报》《蚌埠学院学报》,上述4种学报的主办单位均是省属综合性公办新升普通本科高校,因此具有可比性。

一 特色栏目概况

4种高校学报的特色栏目信息来源于学报官方网站,栏目具体刊文信息来源于中国知网(www.cnki.net),借鉴已被广大科研工作者所接受的科技期刊影响因子计算方法中原始数据的收集范围,本研究选取2016-2017年内4种高校学报各个特色栏目相关信息,如表1所示。

表1 特色栏目信息表

4种高校学报均为综合性学术刊物,且均为双月刊。《黄山学院学报》每年第3、5期主要刊登自然科学研究类学术论文,第1、2、4、6期主要刊登人文社科研究类学术论文,其中“徽州文化研究”和“旅游研究”为常设特色栏目,出现在每年的第1、2、4、6期;“资源与环境”为常设特色栏目,出现在每年的第3、5期。《滁州学院学报》每年第1、3、4、6期刊登社会科学研究类学术论文,第2、5期刊登自然科学研究类学术论文,其中“皖东文化研究”为常设特色栏目,出现在每年的第1、3、4、6期;“皖东发展研究”为非常设特色栏目,如有该领域相关研究论文,则刊登于当年第2期;“江淮分水岭研究”为常设特色栏目,一般出现在每年的第5期,偶尔也会出现在其它期,如2017年4期。《巢湖学院学报》每年第3、6期主要刊登理科研究类学术论文,第1、2、4、5期主要刊登文科研究类学术论文,其中“环巢湖研究”为常设特色栏目,出现在每年的第1、2、4、5期,“创新创业研究”未曾出现在2016全年所有期,仅出现于2017年第2、5期。《蚌埠学院学报》每期部分研究类别,刊登全科性学术论文,“淮河文化”为常设特色栏目,出现于每一期。

总体来说,4种高校学报所设置的特色栏目比较稳定,但是特色栏目刊文量占学报总刊文量的比例较低,其中《蚌埠学院学报》特色栏目刊文量占学报总刊文量的比例最低,仅为5.34%;《黄山学院学报》特色栏目刊文量占学报总刊文量的总比例为14.94%,且三个特色栏目刊文量较均匀;《滁州学院学报》和《巢湖学院学报》有多个特色栏目,但是从刊文量上来看,《滁州学院学报》的“皖东发展研究”和《巢湖学院学报》的“创新创业研究”尚未引起学报编辑部足够重视。

二 特色栏目学术影响力评价

基于特色栏目数量及其刊文量来分析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学报内涵式发展,显然是不够的,因此,本研究将进一步分析4种高校学报特色栏目已刊发学术论文在学术质量的差异,即特色栏目学术影响力评价。

(一)篇均被引频次

在学术期刊评价体系中,篇均被引频次指标可以有效地反映出期刊所刊发论文的整体学术质量,基于此,本研究将篇均被引频次指标应用于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学报特色栏目评价体系中,试图发现各高校学报特色栏目已刊论文的学术影响力。表2统计分析了4种高校学报及其特色栏目篇均被引频次信息。

基于表2的统计数据可以考察特色栏目对高校学报贡献度,当特色栏目的篇均被引频次高于学报整体篇均被引频次时,可以认为该特色栏目对于高校学报的学术贡献度为“正”,反之则为“负”。对于《黄山学院学报》来说,“旅游研究”特色栏目学术贡献度为“正”,且明显优于其它两个特色栏目;《滁州学院学报》所设置的三个特色栏目学术贡献度均为“负”;《巢湖学院学报》中的“创新创业研究”栏目刊文量相对较少,且不是常设栏目,但是其学术贡献度却为“正”,说明该栏目整体关注度较高;《蚌埠学院学报》唯一特色栏目“淮河文化”刊文量是4所高校学报特色栏目中最高的,但是其篇均被引频次远低于学报整体篇均被引频次,说明该栏目已刊发论文学术影响力较低。此外,4所高校学报特色栏目篇均被引频次差异明显,栏目篇均被引频次最高者是最低者6倍左右。

在4所高校学报中,有三所高校学报设置了地方文化研究特色栏目,即“徽州文化研究”“皖东文化研究”“淮河文化”,横向比较发现“皖东文化研究”篇均被引频次最高,这说明在地方文化研究领域,《滁州学院学报》具有较高的关注度和学术影响力。

表2 特色栏目篇均被引频次统计表

(二)零被引率

零被引率是评价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的常用指标之一,它是指在某一研究时间窗口,针对某科技期刊已刊发的所有论文,从未被引用的论文的百分比,显然零被引率是一个方向评价指标,零被引率越高,表明该期刊所刊发的论文中低质量论文占比就越多[13]。统计4种高校学报各特色栏目零被引率,如表3所示。

表3 特色栏目零被引率统计表

从表3种可以看出,4种高校学报整体零被引率均在60%左右,说明4种高校学报学术影响力相近。横向比较各高校学报特色栏目零被引率,其中《巢湖学院学报》“创新创业研究”栏目零被引率最低,《黄山学院学报》“旅游研究”栏目零被引率也相对较低,对表2和表3统计数据,不难发现,“旅游研究”栏目篇均被引频次高于“创新创业研究”,但是“旅游研究”栏目零被引率却高于“创新创业研究”,这说明“旅游研究”栏目已刊发论文中存在高被引频次论文,而“创新创业研究”栏目已刊发论文被引频次较为平均。

以学报整体零被引率为评判标准,《黄山学院学报》3个特色栏目差异较显著,其中“旅游研究”特色栏目学术影响力优于其它2个特色栏目;《滁州学院学报》3个特色栏目差异不大,整体较平均,其中“皖东发展研究”学术影响力不仅低于其它2个特色栏目,而且低于学报整体学术影响力;《巢湖学院学报》2个特色栏目学术影响力均优于学报整体学术影响力;《蚌埠学院学报》仅有的一个特色栏目,在本研究的时间窗口内,栏目学术影响力较低,且低于学报整体学术影响力。

(三)h指数

h指数由科学家J.E.Hirsch于2005年首次提出,此后围绕h指数研究的学术帷幕正式拉开并成为学术热点。目前h指数已广泛成功应用于学者[14]、期刊[15]、科研团队[16]等领域的学术影响力评价。按照Hirsch的原始定义,一名科学家的h指数是指其发表的N篇论文中有h篇每篇至少被引h次,而其余的H-h篇论文每篇被引频次均小于或等于h次。按照Hirsch关于h指数的原始定义,本研究定义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学报特色栏目h指数,即特色栏目在特定研究时间窗口内所刊发的所有论文中有h篇每篇至少被引h次,其余的论文的被引次数均小于或等于h次。据此定义,对4种高校学报各特色栏目在2016-2017年内所刊论文的被引频次做降序排名,最终统计得出特色栏目h指数,如表4所示。

表4 特色栏目h指数统计表

从表4中可以看出:4种高校学报特色栏目h指数均低于学报h指数,其中《滁州学院学报》尤为明显,在2016-2017年内所有已刊出的31篇学术论文中,30篇学术论文的被引频次小于或等于1次,与表2统计结果相一致,与表3对比分析,不难发现《滁州学院学报》特色栏目已刊发论文被引频次大多为1次;《蚌埠学院学报》特色栏目“淮河文化”h指数同样仅为1,h指数指标与表2和表3统计结果相一致;《黄山学院学院学报》3个特色栏目和《巢湖学院学报》2个特色栏目h指数相对好于其它2种高校学报。

三 讨论与建议

通过对4种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学报特色栏目篇均被引频次、零被引率、h指数等指标进行定量分析,基本实践了对高校学报特色栏目进行定量评价的可行性。基于本研究所选定的4种高校学报的样本数据,可得出如下结论。

(一)高校学报特色栏目差异化显著

4种高校学报的篇均被引频次、零被引率、h指数三项指标值相差不大,说明4种高校学报整体学术影响力在同一个层次,具有较好的可比性。但是同一高校学报内不同特色栏目以及不同高校学报间同类型特色栏目的篇均被引频次、零被引率、h指数三项指标值差异显著,这说明高校学报设置特色栏目的初衷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实现。特色栏目的设置是高校学报主编以及编辑群体们学术品味的外在体现,也是展现高校学报独特性及其价值性,而特色栏目在篇均被引频次、零被引率、h指数三项指标值上的差异正是高校学报独特性和价值性的体现。

(二)特色栏目不“特色”

首先体现在特色栏目的刊文量方面。4种高校学报虽然设置一个或多个特色栏目,但是特色栏目的刊文量均偏低,整体上在10%左右,这也印证了当前国内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学报所刊发的学术论文呈现出严重的同质化现象,导致其发展难以寻找到突破口。

其次体现在特色栏目的学术影响力方面。4种高校学报共计9个特色栏目,在篇均被引频次指标上,只有2个特色栏目对高校学报学术贡献度为“正”;在零被引率指标上,只有5个特色栏目对高校学报学术质量有提升作用;在h指数指标上,9个特色栏目h指数值均严重偏离学报整体h指数值。三个定量评价指标上,本研究认为特色栏目的设置不仅没有有效提升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学报学术影响力,反而严重“拖累”了其进一步发展。

(三)特色栏目背后的博弈

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学报的核心职能决定了它不能走专业化方向发展,但是如果高校学报一直定位“大而全”的综合性刊物之路,必然导致“同质化”和“千刊一面”。特色栏目的设置给高校学报发展带来了全新的发展视角,也正因如此,各个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学报纷纷设置一个或多个特色栏目,这也是高校学报内涵式发展的必然要求,但是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学报与生俱来的“地方性”使得特色栏目的设置处于非常尴尬的情形,即“地方性”决定了高校学报所设置的特色栏目非常的“小众”,诸如《黄山学院学报》特色栏目“徽州文化研究”、《滁州学院学报》特色栏目“皖东文化研究”、《蚌埠学院学报》特色栏目“淮河文化”,“小众”表现在研究者和关注者的群体相对较小,“小众”的特色栏目很好地诠释了上文中所论述了特色栏目刊文量少、学术影响力小的本质原因。

核心职能与定位、特色与创新、学术影响力正逐渐使得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学报发展过程演变成为一场经济博弈行为,高校学报主编及其编辑群体如果一味追求地方性,便失去了大众的关注;如果一味追求普适性,便失去了特色性;如果一味追求高学术影响力,便又背离了高校学报的定位。在这场博弈中,有效寻找到博弈过程的均衡点,才是高校学报和特色栏目发展的关键。

(四)特色栏目设置建议

1.特色栏目需保持一定的稳定性。栏目稳定性体现了高校学报的质量,也是评价高校学报栏目设置合理性的重要指标[10,12]。在本文选定的4种高校学报中,《滁州学院学报》2017年第2期以及《巢湖学院学报》2016年第3、6期和2017年3、5、6均没有出现特色栏目,此外《巢湖学院学报》特色栏目“创新创业研究”在2016-2017年内仅出现在2期期刊上。对于高校学报来说,特色栏目不具备稳定性和延续性,会导致研究学者难以持续地关注,显然不利于特色栏目的发展。

2.主编和编辑群体应当关注特色栏目学术影响力的水平。当前高校学报的主编和编辑群体较多地关注学报整体学术影响力,如影响因子,忽视甚至漠视特色栏目学术影响力。主编和编辑群体应当掌握高校学报栏目评价方法,进而综合评估高校学报各个栏目特别是特色栏目的学术影响力贡献价值,准确、高效地筛选、调整高校学报栏目设置方案,重点打造特色栏目。

3.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学报特色栏目应当“走出去”。一方面,高校学报特色栏目的编辑应当“走出去”,主动向特色栏目涉及的研究领域内知名学者约稿,以谋求特色栏目刊文质量的提升;另一方面,特色栏目定位应当“走出去”“地方性”并不一定等于“小众”,合理地设置特色栏目是能够兼顾“地方性”和“大众”的,如《黄山学院学报》特色栏目“旅游研究”,该栏目在本文所研究的9个特色栏目中,表现最为突出,该栏目既充分利用和发挥了黄山市旅游资源优势,又顺应国家大力倡导发展旅游经济的方针,该栏目主要刊发旅游学科建设、旅游经济、旅游管理、旅游地理学、旅游企业的组织和管理等方面的研究文章,在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地方高校学报联络中心组织开展的第二届栏目评比中,《黄山学院学报》“旅游研究”栏目被评为优秀栏目。

四 结束语

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学报之所以称之为科技期刊,而不是论文集,其关键就在于栏目的设置,编辑及其所属的栏目使得高校学报呈现出特定的“秩序”,其中特色栏目的设置,既是编辑群体的匠心独运,又是高校学报的显著特色。针对当前学术界较多的研究和关注高校学报学术影响力评价,鲜有栏目特别是特色栏目学术影响力定量评价,本研究选取4种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学报,设计特色栏目篇均被引频次、零被引率、h指数三项指标对9个特色栏目进行了学术影响力定量评价,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可以对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学报内涵式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本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表现在研究过程没有对特色栏目篇均被引频次、零被引率、h指数三项指标赋予不同的权重;此外,特色栏目对于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学报的发展很重要,但是非特色栏目对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学报同样有学术贡献度,本研究尚未涉及非特色栏目学术影响力及其贡献度的研究。上述不足将是本文后续重点研究的内容。

猜你喜欢

普通本科学报影响力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普通本科院校:于“普通”之处见精彩
211高校与普通本科院校税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比较研究——以四川、广东和广西三所高校为例
SSE教学模式在普通本科-儿科专业后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天才影响力
黄艳:最深远的影响力
3.15消协三十年十大影响力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