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微生态制剂对仔猪生长、腹泻率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2020-04-11梁淑芳韦世民陆晶山江林源李长喜韦巧燕龙海宁黄春柳吴静俸祥仁
梁淑芳 韦世民 陆晶山 江林源 李长喜 韦巧燕 龙海宁 黄春柳 吴静 俸祥仁
(1,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种畜场 545003;2,广西柳城县沙埔镇兽医站 545003,3,广西壮族自治区百朋种畜场 541502;4,广西南宁强微农牧科技有限公司 530001)
随着生猪养殖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的不断发展,生猪养殖 “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单向流动的线形增长经济,带来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等问题日益突出。为解决随猪肉需求增加产生的问题,生猪的健康养殖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1]。2018 年4 月20 日,农业农村部制定印发了 《关于开展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行动试点工作的通知》 (农办医 〔2018〕 13号),公布了 《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行动试点工作方案(2018~2021 年)》。通过在饲料中添加绿色饲料添加剂 (如饲料酶制剂、微生态制剂等),可降低环境污染、减少动物应激、提升动物产品品质等,有助于家畜的健康养殖[1]。肖宏德[2]等 (2014) 研究发现,用复合益生菌制剂部分或全部替代断奶仔猪饲粮中的抗生素,可以改善仔猪生长性能,显著降低仔猪腹泻率。杨文军等[3]研究发现,在仔猪日粮中添加微生态制剂可有效提高仔猪日增重,并降低腹泻率。Kantas 等[4]和胡虹等[5]研究表明,在基础日粮中联合添加微生态制剂和酸化剂可有效调节仔猪肠道微生态平衡,减少致病菌含量并提高乳酸菌含量,从而降低腹泻率,并可提高仔猪日增重,降低料重比。但很少有关于商品化微生态制剂对仔猪生产性能、腹泻率及肠道菌群影响的对比研究。本试验选用市场使用比较广泛的不同商品化微生态制剂饲喂仔猪,研究各微生态制剂对仔猪生产性能、腹泻率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旨在为不同微生态制剂在仔猪生产中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微生态制剂:复合酵素由广西南宁强微农牧科技有限公司研制,主要成分乳酸菌、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放线菌,总有效活菌数量为5×108cfu/g;活力99 生酵剂由宜春强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主要成分乳酸菌、产软假丝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和沼泽红假单胞菌,总有效活菌数量为2×109cfu/g;EM 菌原粉由上海天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主要成分双歧杆菌、光合细菌、酵母菌、放线菌、乳酸菌和枯草芽孢杆菌,总有效活菌数量为1×109cfu/g。
试验试剂:BS 培养基;MRS 培养基;MAC 培养基;EC 培养基。
1.2 基础日粮
基础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见表1。
表1 基础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 (风干基础)
1.3 试验动物与分组
试验选择30 日龄健康、体重一致的杜×长×大三元仔猪40头,公母各半,随机分成 4 个处理,每个处理 2 个重复,每个重复5 头。预试期7d,试验期11d。试验期间饲喂不含任何药物的自配饲料,自由饮水。试验不同的添加处理如表2。
表2 试验分组方案设计
1.4 测定指标和方法
1.4.1 生长性能
分别于试验第1 天、第11 天早晨空腹个体称重,以每处理组为单位记录耗料量,计算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和料肉比。
平均日增重= (试验末重—试验始重) /试验天数
平均日采食量=试验期总耗料量/试验天数
料肉比=各处理组平均日采食量/日增重
1.4.2 腹泻率
按朱剑锋[6]等方法记录和计算各处理组仔猪的腹泻率。
腹泻率 (%) =腹泻仔猪头次/(试验仔猪头数×试验天数) ×100
1.4.3 肠道菌群检查
试验开始前 (0d) 每处理组随机抽取仔猪4 头,每头无菌采集直肠粪便做细菌分离检查,试验第4 天,每处理组试验仔猪采取直肠粪便进行细菌增殖培养,统计粪便中大肠埃希氏菌、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和肠球菌的含菌量。试验第11 天,同样的方法采集直肠粪便进行细菌细菌增殖培养,分离计数。
试验时将仔猪保定,直肠取粪便放入无菌的10ml 离心管中,4℃保存带回实验室进行试验,每个处理组取0.5g 粪便放入无菌的10ml 离心管中,加入生理盐水4.5ml,用旋涡混合仪充分混匀,吸取0.5ml 于盛有4.5ml 生理盐水的无菌离心管中依次进行10 倍稀释。
肠道粪便中大肠杆菌数量的计数:将10-3~10-5的稀释液接种至MAC 琼脂培养基中;置于37℃培养箱中培养,培养20h后计数[6]。
肠道粪便中乳酸菌数量的计数:将10-6~10-8的稀释液接种至MRS 琼脂培养基中;置于 37℃培养箱中培养,培养 36h 后计数[6]。
肠道粪便中肠球菌数量的计数:将10-3~10-5的稀释液接种至EC 琼脂培养基中;置于37℃培养箱中培养,培养20h 后计数[7]。
肠道粪便中双歧杆菌数量的计数:将10-3~10-5的稀释液接种至BS 琼脂培养基中;置于37℃培养箱中培养,培养48h 后计数。
1.5 统计分析
试验数据采用Excel 2007 进行整理,用DPS 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采用Duncan's 法进行多重比较。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微生态制剂对仔猪腹泻率的影响
由表3 可知,不同微生态制剂可以减少仔猪腹泻。试验期间,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与对照组的仔猪腹泻头次相差明显,且差异显著 (P<0.05);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间的仔猪腹泻头次相差不大,相比较差异不显著 (P>0.05);各处理的仔猪腹泻率大小依次为CK (对照组) >Ⅲ组>Ⅰ组>Ⅱ组。
2.2 不同微生态制剂对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由表4 可知,不同微生态制剂对仔猪有促长和提高饲料转化率的作用;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仔猪的平均增重比对照组仔猪的平均增重分别显著提高17.24%、10.34%和17.24% (P<0.05);试验Ⅰ组和试验Ⅲ组仔猪的平均增重比试验Ⅱ组仔猪的平均增重分别显著提高6.25%、6.2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仔猪的平均耗料量分别显著提高 9.03%、8.58%、10.84% (P<0.05);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仔猪的平均耗料量相差不明显 (P>0.05)。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仔猪料肉比比对照组分别降低6.22%、3.34%和 5.74% (P>0.05)。
表3 不同微生态制剂对仔猪腹泻率的影响
表4 不同微生态制剂对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2.3 不同微生态制剂对仔猪肠道菌群的影响
由表5 可知,空腹灌服不同微生态制剂第4 天、第11 天;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仔猪肠道的大肠杆菌、肠球菌菌群数量逐渐下降,且与对照组仔猪肠道的大肠杆菌、肠球菌菌群数量变化相比差异显著 (P<0.05);空腹灌服不同微生态制剂第4 天、第11 天;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仔猪肠道的乳酸杆菌、双歧杆菌菌群数量逐渐提高,且与对照组仔猪肠道的乳酸杆菌、双歧杆菌菌群数量变化相比差异显著 (P<0.05)。空腹灌服不同微生态制剂第 4 天、第 11 天;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仔猪肠道的大肠杆菌、肠球菌、乳酸杆菌、双歧杆菌菌群数量变化不是很明显,且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
3 结论与讨论
3.1 不同微生态制剂对仔猪腹泻率的影响
畜禽消化道是由不计其数菌群组成,仔猪肠道菌群结构不是很稳定,仔猪在应激条件下,正常的肠道微生物容易发生紊乱,从而影响仔猪健康。饲喂微生物饲料添加剂能调节仔猪肠道中大肠杆菌的数量,减缓仔猪腹泻。Bon 等[8]报道,饲粮中添加酿酒酵母和乳酸片球菌可显著减少粪便中大肠杆菌的数量。本试验结果表明,灌服不同微生态制剂,仔猪腹泻率明显降低。
3.2 不同微生态制剂对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目前,国内外有关益生菌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报道很多,但不同菌种益生菌的作用效果不同,一些菌株对宿主的益生效果更明显[9]。Ross 等[10]发现,饲粮中添加淀粉乳杆菌和粪肠球菌可显著降低饲料采食量和改善饲料利用效率。Huang 等[11]报道,饲粮中添加乳酸菌复合物能显著提高断奶仔猪平均日增重。刘晓琳等[12]给断奶仔猪饲喂地衣芽孢杆菌发现,其显著提高了整个试验期的平均日增重。本试验结果表明,灌服不同微生态制剂对仔猪有促长和提高饲料转化率作用。
表5 不同微生态制剂对仔猪肠道菌群的影响
3.3 不同微生态制剂对仔猪肠道菌群的影响
动物消化道内存在种类繁多的微生物,与自身营养、生长、免疫抵抗病原菌入侵和消除某些化合物的毒性等都有密切关系[13,14]。本试验结果表明,灌服不同微生态制剂可以提高仔猪肠道乳酸杆菌、双歧杆菌菌群数量。这一结果与蒋小丰等[15]的结果一致。
3.4 结论
灌服不同微生态制剂可改善仔猪肠道菌群结构,减少腹泻,对仔猪有促长和提高饲料转化率的作用,且商品化的微生态制剂效果差异不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