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观的应用分析

2020-04-10张永生

中国房地产业·中旬 2020年1期
关键词:生态建筑设计

张永生

摘要:在先進的建筑学理论中,生态建筑理论逐渐成为主流。在该建筑理念指导下,能够实现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从而降低能源消耗。当代建筑设计人员基于人们对建筑不断提高要求的背景下,应积极地对生态建筑理论进行研究和应用,并将生物学、物理学和生态学充分结合在一起,以显著改善建筑内外部环境,彰显建筑的生态效益。基于此,本文对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观的应用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生态建筑,设计,整体生态建筑观

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促进了建筑行业的有效发展和提升,大众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同时也提升了对建筑的要求,在这种趋势下,生态建筑理论的有效传播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我国建筑的环保性。生态理论也在我国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发展和实行,生态建筑理论在其法律、规范基础上进行把关也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建筑质量的提升,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生态建筑观念内涵

生态建筑是建筑中的一种生态系统,在建筑设计中,通过合理以及科学的设计手段促使建筑物内外各方面因素得到协调,进而保障建筑物人员、物质等各方面因素实现良好有序循环与转换,进而获得良好环境,实现环境高效化、无污染、无废物、低耗能以及生态平衡。生态建筑在节约资源、资金以及人员的基础上实现人、生态环境、建筑物的和谐。生态建筑虽具备生态化的特点,但如果生态建筑不能够有效提高经济效益以及缩减成本则建筑无法具备可持续性发展特点,同时难以保障生态化建筑得到广泛普及。

二、生态建筑理论的主要特点

生态建筑理论主要以人为本思想出发,要求相关建筑需符合大众的使用要求,并更好的满足大众对高品质生活的需求,这也是当前在自然环境发展下的主要设计理念。生态建筑理论绝不是对传统设计的否认,而是对传统理论进行有效优化和传承,能够更好的满足当前大众的生活需求和长远利益,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将自然资源利用到最大化。生态建筑理念其中强调的不是对自然的一味索取,而是在生态建筑理论范围内对自然资源进行合理利用。生态建筑理论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和发展,这不但是以人为本的主要体现,也更好的将建筑设计趋势进行了展示。现代生态建筑主要是建立在当前地理环境基础上进行的,现代生态建筑需要和建筑实际情况为基础,结合现实情况和自然资源对其进行生态建筑设计。其一需要基于地域气候特征和地理位置进行建筑设计,对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自然资源进行有效的利用。其二可以从地域文化出发对生态建筑进行考虑,以生态建筑为基础对民族特点进行有效的反映。最后生态建筑主要是对自然资源的深层次研究,同时也要对生态建筑的接受程度和使用程度引起重视。

三、分析生态建筑理论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现状

(一)专业技术、管理人才匮乏

当前我国还处于生态建筑的起步阶段,在建筑设计中,缺乏与生态建筑理论相关的专业型人才和管理人才,同时对于生态建筑方面的技术了解不够深刻和系统,无法充分发挥出生态建筑的价值。比如:虽然现今我国对于通风技术、太阳能技术、外墙保温技术有了一定的探究,但是怎么对其进行全面分析和应用目前还没有一个系统的计划,但是如果单纯的强调某一方面技术的应用,这样在很大程度上无法充分体现出生态建筑理论的概念。

(二)对生态建筑设计概念认识不清

在实际的生态建筑设计中,针对不同地域的不同环境,合理安排建筑物周围的环境,充分考虑环境中的特殊因素,比如气候因素,气候条件的变化会影响建筑物防风防潮性能,进而会影响整个建筑物的环境和能耗性能。虽然在现阶段,我国城市的生态建筑设计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基本上具有良好的自我调节能力,但还是有很多生态建筑设计者对基本生态概念的理解不够全面,简单地将生态建筑设计的任务设置成增加建筑物周围的绿化面积,而忽视生态建筑与居民之间的相互影响,从而使得所建设的生态建筑无法发挥其应用的作用。

四、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观的应用分析

(一)建筑生态系统设计

针对建筑进行设计过程当中需要具备生态建筑观,要将节能观念和环境保护观念贯彻落实下去,在建筑生态系统设计过程当中要充分地使用环保材料以及智能技术,这样才能够有效避免资源以及能源过多消耗。另外,对于建筑生态系统开展设计过程当中,相关人士还应当加强生态建设高度重视,要从建筑材料以及建筑技术几个方面入手,要使用清洁能源,尽可能降低能源消耗,同时可以对于环境保护起到重要作用。还应该加强新型环保材料以及可再生材料广泛应用,只有这样,才能够促使生态建筑环保水平得到明显提升。

(二)日照、遮阳与采光设计

通过生态建筑设计,能够实现对传统建筑耗能的显著降低。新型环保的建筑形式能够改善传统的空调和照明系统,在形成更加优化的设计方案的基础上则能够实现有效节能。首先从日照这一要素出发,在进行设计时,要确保建筑具有充足的日照时间,同时要通过合理的外围护结构设计,增添合适的外遮阳设备,可以实现有效的夏季遮阳。而对于夏热冬冷地区,则要将平板遮阳或活动遮阳装置合理地设置在外门窗部位,从而实现夏季的有效遮阳。在冬季,则可以借助外围护结构搭建保温层,从而减少建筑热传递。并结合合理的朝向设计,增加日照,补充热能,从而减少全年耗冷和采暖量,降低暖通空调系统的能耗水平。而在采光设计方面,则要合理布置建筑朝向,在各功能房间设置外窗,以此来获得更多的自然采光,从而满足建筑的光照需求。

(三)生态建筑观在园林型生态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科学的园林景观设计,不但可以在园林环境中更好地融合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等的要素,促进园林环境向着美学欣赏价值的目标前进,而且在保证其日常功能的完善情况下,还可以促进园林环境的可持续化发展。因此,在针对不同地域的园林景观设计时,就需要正确认识到不同植物的不同特点、适应能力以及是否符合生态环境可持续化发展的战略目标。具体来说,在选择植物时,需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根据不同地域的不同气候等自然特点选择合适的植物,最终达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化发展目标。

(四)控制好建筑附近的噪声和空气污染

在建筑范围内如果出现噪声和空气污染都会给人门带来健康方面的损害,所以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要考虑四周的环境、噪声以及空气质量,让建筑能够与交通线等嘈杂的环境间隔一定距离,对于临街区一定要做好绿化,降低噪音和空气污染给建筑带来的影响。如果噪声超标的话,那么在建筑物附近需要安装隔音板隔离噪声,而空气污染方面需要做好通风设计改善这一情况,必要时也可以安装空气除尘净化设备,提升建筑附近的空气质量。

五、结语

总而言之,生态建筑观已成为目前建筑领域推行的绿色理念之一。通过建立整体生态建筑观,从而使得建筑物的发展日益趋近生态化,也更适应于社会的发展,对于减轻我国环境压力,做到人与自认和谐发展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因此,在生态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应该从实际出发,基于整体生态建筑观来进行不同类型建筑物的设计工作,进而帮助不同类型的建筑物找到最适合的生态模式,最终实现生态建筑设计的生态化目标。

参考文献:

[1]沈太会.关于建筑工程设计中生态建筑观的几点思考[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04):76.

[2]许静.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建筑设计的应用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03):19-20.

[3]陆松延.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观的应用研究[J].低碳世界,2019,9(01):185-186.

[4]瞿靖东.生态建筑设计需要建立整体生态建筑观[J].居舍,2019(01):92.

作者身份证号:411502198509040034

猜你喜欢

生态建筑设计
BUBA台灯设计
有种设计叫而专
关于生态建筑设计的要点分析
浅谈生态建筑结构设计的要点
刍议生态建筑设计:建筑与环境的融合
基于绿色理念的城市综合体技术应用研究
陈国兴设计作品
生态建筑理念和“包豪斯”理念漫谈
匠心独运的场地设计画上完美句点
跨越式跳高递进与分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