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分析

2020-04-10张斌侯怡如

关键词:凝聚力高校

张斌 侯怡如

摘 要: 增强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实现以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是关乎“双一流大学”建设成效和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课题。其根本标尺是高校在党的全面领导下,始终坚定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时刻发挥文化传播与引领作用、完成“两个巩固”的现实任务;实践要旨是将“立德树人”作为育人目标,培育社会需要的时代新人;战略选择是在国家“两个阶段”的顶层设计下寻求高校现代化可持续创新发展的新路径,从而长效发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

关键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高校;凝聚力;引领力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7356(2020)-01-0068-05

“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全党特别是宣传思想战线必须担负起的一个战略任务。[1]”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是关切到国家意识形态的重要一环。近年来,理论界围绕高校意识形态建设主要探讨了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运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和相关社会学原理阐释“高校意识形态”的内涵;二是分析大数据时代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影响[2]及意识形态话语权问题[3];三是从方法论角度研究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逻辑理路及其实现路径[4]。由此可知,当前学术界关于高校意识形态问题的研究较为系统,但尚有一定的学术空间,需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将高校意识形态建设聚焦到凝聚力和引领力的提升这一层面。

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衡量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和引领力的根本标尺

“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5]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强化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提出了明确要求,这是我们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指针。高校是各种意识形态活跃的土壤。只有在党的领导下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发挥文化传播与引领作用、切实做好“两个巩固”才能保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始终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引领力。

(一)政治原则:坚持党管办学方向

社会主义的国家性质决定了我国高校的政治方向和根本原则,落实到办学治学的工作中,首要的就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这就从本质上对高校的政治指象、服务对象、育人方向做出了严格规定。政治指向核心是要明确拥护谁的领导、具有何种性质的问题。为此,必须将党的领导贯穿于高校的各项工作之中,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贯穿到学科建设、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学术交流、成果评价等各个环节之中,培育有原则、有觉悟、有立场的师生群体和科研队伍,使高校成为拥护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服务对象旨在说明高校为谁服务的问题。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高等教育发展方向同新时代社会建设的现实目标和未来规划紧密相关,以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强国路线为指引,高校是我国实现由人力资源大国到人力资源强国转变的中坚力量。现代化布局的规划和完善离不开党的领导,新时代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发挥更要坚持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做到始终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6]377。育人方向重在指明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培养人才,根本要依靠教育。教育就是要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不是旁观者和反对派。”[7]这就在根本方向上对“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了质的规定,即在知识层面,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武装头脑;在思想层面,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定信念;在实践层面,以主人翁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将自身熔铸于国家改革发展的大潮中去。党委作为高校的政治核心和领导核心,肩负着管党治党、办学治校的主体责任,必须牢记育人宗旨,增强本领,发挥好政治影响力、群众协调力、思想动员力、社会感召力,切实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

(二)思想保障:坚持党管文化宣传

掌握意识形态主动权,就是同各种非社会主义形态的文化思想、价值观念的斗争过程。在新旧文化交织、中外文明交汇的当代,用先进文化凝聚和引领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选择是高校在文化传播过程中的必然要求。回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探索和发展历程,不难发现,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是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从最初的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的革命文化,到创立并发展新民主主义文化,初步探索社会主义文化,再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的文化反映,又彰显出先进文化理论内在的发展性特征。中国共产党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探索者,理应成为文化传播过程中的引路人。高校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只有在党的领导下实现以先进文化引领大众精神需求才能筑牢意识形态阵地。具体体现为三个方面:第一,整合社会文化资源,传播主流价值观念。高校在选择文化资源时必须牢牢坚持文化价值体系多样化与指导思想一元化相互统一的基本原则,在意识形态领域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要思想的指导地位。第二,契合群众的立体化精神需求,增强各阶层群体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度和皈依感。做好意识形态工作要把寻求公众的心理认同、满足各方精神需要摆在突出位置。在社會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社会结构、经济所有制形式日益复杂化,各种利益关系呈现出错乱繁杂的局面,社会心理结构也在时刻变化。高校在进行文化传播的过程中,关键在于切中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和民间大众意识形态之间的平衡点,与党一同形成合力,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结为全体中国人民的共有精神支柱。第三,做好文化传承与创新,构建科学高效的文化传播体系。思想文化作为观念上层建筑,难以单纯依靠强制灌输的方式进行传播,而应该采取引导性推动的方式,坚持方式娱乐性、思维启发性、教化熏陶性相统一,进行双向互动式的传播。同时借助现代传播手段将主流意识形态迅速渗透到各阶层、各角落,从而扩大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辐射力。

(三)必然归旨:完成“两个巩固”的根本任务

马克思恩格斯强调: “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个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支配着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8]98一定的意识形态总与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关联,代表着统治阶级的利益与诉求。在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否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引领力,其衡量标准之一就是它能否将执政党的政党意识、价值观念、执政文化“灌输”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说,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必须要维护和支持党的领导,保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他曾提出“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意识形态工作的根本任务。”[9]“两个巩固”的提出进一步表明了党对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鲜明主张,也对高校意识形态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实现“两个巩固”首先要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帮助青年学生自觉抵御各种错误思潮和观点的侵袭,深刻理解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其次要加强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厘清个人理想、共同理想、人类崇高理想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增强“四个自信”;最后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价值理性认同,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价值承诺、价值规范、精神信仰层面的积极作用,从而有效利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之间的逻辑同构关系。总之,党的领导、 “两个巩固”目标的实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三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党的领导是实现“两个巩固”目标、发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和引领力的逻辑前提。相应的,只有做到“两个巩固”,意识形态建设的任务才能更好完成。

二、高校立德树人的终极培养目标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现实表达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指出: “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6]376立德树人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终极目标,承载着传播国家意志和价值体系的重要使命,肩负着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其实现状况直接影响高校意识形态建设效果。

(一)把握立德树人的科学内涵

列宁曾将写作事业喻为“一部巨大的社会民主主义机器的‘齿轮和‘螺丝钉”,认为其作为“整个无产阶级事业的一部分”需要有觉悟的先锋队进行建设[10]。他认为写作事业是与党的建设事业相关联的,属于意识形态领域。可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真正发挥效力,需要一大批投身于这项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向社会输送人才的桥梁,高校需要时刻明确教育的目的,育好英才。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提出,是对“立何德,育何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的深刻回答,把握其内涵的科学性是高校在实践中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第一要义。立德树人所立之“德”在新时代有特殊内涵,它是“大德”,至高层次是对人民的热爱、对社会主义文化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拥护。其次是时代性道德要求,包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系列道德准则、道德规范的遵循,对基于社会主义道德知识而形成的道德信念的坚定。在本质上,立德树人是对“立德”和“树人”二者辩证逻辑的理论自觉。一方面,立德是树人的逻辑前提,立德方能树人;另一方面,树人是立德的应有之义,立德旨在树人。所谓立德树人实质就是“立育人之德”和“树有德之人”的有机统一,二者相互影响、不可分离。立德树人的科学内涵与当下社会所倡导的主流意识形态高度契合,它们具有一致的目标体系。因此,把握立德树人的科学性特征,融通立德与树人的关系,在育人过程中引导学生立真德做真人,是当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高校发挥引领带头作用的逻辑起点。

(二)立德树人是高校多元化社会思潮有效引领的根本追求

思想阵地的占领唯有在同其他价值理念、意识形态的斗争中才能实现。高校作为意识形态斗争的桥头堡,是各种思想的交锋地。信息化社会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引领力和凝聚力在高校真正发挥作用,不仅需要积极弘扬主流意识形态,还需要同各种社会思潮做斗爭。为此,将立德树人融入学生成长和教师发展的全过程,融入学校和社会的宏观环境中,就显得尤为重要。当前大学生意识形态呈现出多元化特征,并不同程度地存在理想信念缺失,政治意识淡薄的问题。高校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的问题是主流意识形态遇到的瓶颈在高校的折射与反映。近年来,世界局势的变化给我国的发展带来了许多新挑战、新问题。特别是以美国为首的逆全球化行为挑起的贸易争端,加剧了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严峻性。贸易争端既是一场经济战,也是政治战、文化战,西方国家企图将西化的价值理念渗透到我国各个群体。大学生作为传播社会思潮和弘扬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力军,同时也是多样化社会思潮传播的对象,难免会出现认知不清、分辨不明、摇摆不定的现象,需要高校在人才培育过程中加以合理化引导。立德树人从根本方向上明确了人才培养的规格,符合当前社会发展的新局面和新特点,顺应了当前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高校这一发展趋向,是在新时代境遇下发展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追求。

(三)立德树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的立身之本

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既是我国大学发展的目标定位,也是高校自身发展的路径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是世界大学发展规律的理论逻辑和中国大学自身发展的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就世界而言,人才培育是高校的基本使命。学校是特殊的社会机构,具有独特的职能,担负着向社会直接输入人才的特殊责任,只是在德育的标准和人才的规定上有所区别。就中国而言,立德树人是中国高等教育保持自身独特性的集中体现。“世界一流、中国特色”是新时代我国高校发展的目标,而中国特色的灵魂就集中体现在立德树人对高等院校人本性教育的规定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价值本质,体现在不但要尽可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发展能力、道德水平,而且还要培养青年学生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担当意识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认同。总之,立德树人是高校做好其他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根本指针。科学研究、文化传承、社会服务职能的发挥既需要把人作为载体也需要将人作为对象,立德树人作为一项育人工程,本身就承载着“生产人”的使命,它是高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是新时代境遇下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的责任田。

三、高校现代化可持续创新发展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和引领力的重要内容

(一)高校现代化发展是弘扬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时代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不仅是我国发展的新的历史方位,也吹响了提升国民思想水平以适应新时代发展的号角。新时代我国社会发展有了新布局,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将在21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与此相适应,高校也将实现由量多到质优的现代化转变。从社会构成要素看,无论是国家现代化还是高校现代化,其发力点都是人的现代化,主要是指人在思想观念、素质能力、行为方式、社会关系方面的现代化,其中思想观念现代化是衡量人的现代化的首要指标。新时代境遇下思想观念现代化就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思潮,用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塑造民族共性,这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内在要求具有高度一致性。此外,人的素质能力、行为方式、社会关系的现代化有助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也从主体层面为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提供了内生动力。从整体现代化布局来看,知识化、信息化、绿色化是新时代实现国家现代化的主要着力点,而知识化也是高校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普及科学知识、提升人文素养是实现知识化的双向驱动因素,人文价值的提升需要高度重视公民价值的养成,突出意识形态的作用,培育公民与国家意志相一致的理性自觉,实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下的公民与祖国和时代共同成长进步的这一目标。

(二)可持续的发展目标是发挥凝聚力和引领力的关键所在

高校是实现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先导力量,有助于培育公民可持续的公众意识和价值理念,这不仅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目标,也是长效发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和引领力的持久动力。于高校而言,可持续发展依托于内涵式发展模式的转化、国际影响力的提升、以及大学精神的培育。过去,我国高校发展一度受到外在数量规模的瓶颈制约,以规模扩张为核心的外延式发展道路已经不能适应“双一流”大学建设的需要。相反,以提升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成为现代高校的自觉选择。同时, “世界一流”这一目标为高校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是高校自身谋求长远发展的战略选择,其核心是提高高校的国际竞争力。一方面,高校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有利于我们不断“提炼和打造出易于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和新表述”[11],将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叙事方式和话语体系辐射到全球;另一方面,高校国际竞争力的提升能够有效抵御来自西方社会的意识形态攻击,强化我国意识形态生产在全球治理格局中的话语权。此外,优秀大学精神的培育也是实现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大学精神不僅要内涵自身存在和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价值底蕴和文明成果,还应发扬社会关怀精神,注重对社会现实的反思和价值构建。通过更新教育理念,更新社会群体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寻求大学精神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高度契合。

(三)创新理念的生成是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的应然逻辑

“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8]9成功的意识形态总是以一套行之有效的内容体系和逻辑结构为基础,它不仅能够对社会现实做出合理的、自洽的解释,而且能够科学预测未来社会的发展走向。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要在高校意识形态环境中掌握话语权,就必须以思政课程为主轴改进、优化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具言之,在内容设置上要凸显其现实性和时代性特征,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现实阐释力,在解读经典理论的同时关注与学生群体切身相关的现实问题,帮助学生在把握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理解各种社会现象,为其认知和成长提供价值指引。在表达方式上要增强思政工作的亲和力以凸显其人本性和通俗性特征,将民间话语、人文关怀渗透到思政工作体系之中,尊重学生在世俗世界的感性需求,特别是要努力使思政课真正成为一门智慧之学、幸福之学。意识形态吸引力和凝聚力的增强,不仅取决于静态层面育人课程的文本创新,而且依赖于动态层面育人课程运行机制的现代性转向。这种现代性转向旨在保持意识形态传播载体、途径和方式的权变与灵活,其内涵包括保持运行对象的主体化、课程方式的多样化、思政工作运行动力的理性化。理论灌输只有在双向互动中才能凸显功效,只有将“双主体”模式贯穿到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在理论灌输的同时综合开辟校园媒体、学生组织、社团活动多种渠道,才能真正构建“大思政”的工作格局。高等教育尤其是本科教育要努力做到“四个回归”,旨在证明价值理念不是空中楼阁,一种意识形态的成功在于它能够使一定群体在进行前后利益关系对比后选择其成为自身的价值信仰,这也是意识形态具有凝聚力和引领力的根本所在。

四、结语

意识形态作为上层建筑的核心内容,是任何国家、政党都无法忽视的重要工作。在信息化、全球化和社会转型的背景下,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和引领力问题研究是一项具有重大现实性意义的时代课题。新时代建设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需要着重从高校的具体功能、根本任务入手分析党的全面领导在高校意识形态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同时立足高校“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落实,分析“立德树人”何以成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高校发挥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现实表达。进而从路径探索出发,阐释“中国特色 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背景下,高校如何利用现代化、可持续、创新发展这一契机实现意识形态建设的突破。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出席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DB/OL]. 新华网,2018-08-22. http://www.xinhuanet.com//2018-08/22/c_112331 0729.htm.

[2]  黄建军,周洲. 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 马克思主义研究,2017(7):101-109.

[3]  马荣华,李艳. 掌控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的方略研究[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4):89-92.

[4]  杜鹏. 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逻辑理路及其实现路径[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12):28-29.

[5]  习近平. 决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6]  习近平.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 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7]  习近平会见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顾问委员会海外委员和中方企业家委员[N]. 人民日报,2017-10-31.

[8]  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9]  中共中央宣传部.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M]. 北京:学习出版社,2018.

[10]  列宁. 列宁选集:第一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11]  王岩. 新时代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建构路径[J]. 马克思主义研究,2018(07):60-69+160.

猜你喜欢

凝聚力高校
如何增强班级凝聚力
“如此凝聚力”
抓住班级群体的“灵魂”
企业文化在现代企业发展中的作用探究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