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材教参紧结合,共奏教学新篇章

2020-04-10冯银花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0年6期
关键词:把握对比优点

冯银花

【摘要】2011年人教版数学教材已经用了多年,在新旧教材更替的教学中笔者有比较多的感悟,在这里主要讲新旧版教材的对比,2011年人教版教材的优点、存在的问题,怎样才能用好新教材.

【关键词】对比,优点,问题,把握,经验,调整

一、2001年人教版与2011年人教版教材的对比

从1951年9月中国正式使用人教版教材,直到2001年才停止使用.这套教材很严谨,每一步都承上启下,井井有条.但是解决问题的方法比较单一、呆板.笔者暂且称它为老教材.直到2011年人教版又出了另一个版本,教材刚一出炉,笔者就有一种新鲜感,比较符合小学生的特点,图文并茂,注重学生自主提问,解答方法多样性,但是在使用过程中笔者又发现这本书有比较大的缺点,不太系统,很多问题都是突然冒出来的,缺乏循序渐进性,递进关系也不明显,例题、练习题不够全面,不利于教师的教学,也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尤其是新教师在教学中难以把握准确题目,不知道教学重难点在哪里.直至2011年人教版教材的出现,才把以上老旧教材完美地结合.具体表现在图文并茂,例题更加清晰系统,解决问题多样性,练习题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其次与生活紧密结合,处处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例如,四年级上册“平行与垂直”中有平行的有斑马线、火车轨道等等.再次出现了“综合与实践”这种课时安排,更加注重学到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了,而且操作性更强.这套教学教师教起来更加容易把握方向,学生学起来兴趣更浓.

二、新教材存在的问题

1.在教学中笔者发现新教材有些地方缺乏层次性.例如,三年级下册第67页中的做一做:“一张长方形的A4纸(长30厘米,宽21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如果从这张纸上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在长方形中剪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对学生来说跨度有些大,放在第一课时的“做一做”不合适,建议放在第二课时的练习题之中.

2.思维导向性不强.例如,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分类按边分可以画一个集合图来让学生理解.用图表示分类的结果,从视觉上强烈地感受到“按角分”与“按边分”的区别.体验了分类策略的多样性.

3.课题过于抽象.例如,四年级数学上册“平行与垂直”这个课题让学生误会了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不是平行就是垂直,应该更改为“同一平面内两直线的关系”.一个题目就是一个大方向,学生更容易理解.

三、加强教学用书的研读,准确把握教材

教师教学用书是教师的好帮手,它让教师准确地把握教材,迅速地提高教学效率.教学用书的主要内容有:教材说明,各单元的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它与教材紧密切配合,除了对全册和各单元做概要介绍外,针对每页教科书的具体教学内容进行教材编写和意图分析,提出比较详细的教学建议.每部分的地位作用,编写顺序,前后联系,编写特点、重难点加以说明,并注意提出一些具体可行的教学建议.例如,四年级上册“平行与垂直”就提出教学时通过把不相交的直线延长后相交与把平行线延长后仍然不相交进行对比,让学生体会平行线的特点.笔者在教学中把这两种情况制作成PPT让学生观察,学生马上就知道它们之间的区别了.

四、注意積累教学经验,适当延伸教学知识点

数学来源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让学生总结规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建模能力,对所学知识点拨延伸,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引起更浓的学习兴趣.例如,笔者在教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意义时总结出这样的一个规律:

分母是10一位小数

分母是100两位小数

分母是1000三位小数

……

这样就把分数和小数的相互关系拓展了.

五、适当调整或整合课时

小学生认知的特点是从具体到抽象的,很多时候都是不能精确地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点,因此,对教材个别的章节容量比较大时要做适当的调整,尤其是几何图形的教学,看上去很简单,实际上对小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在这些内容的教学中,笔者常常做一些适当的课时调整.例如,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中,笔者增加一个课时来求角的度数.三年级下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笔者会整合一节课时把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与面积、单位进行对比.四年级下册三角形会增加一节课来画几种不同类型的角,尤其是画等腰三角形.求三角形的内角和时要特意举例讲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是怎样求内角的.

教学相长,尤其是数学的教学,教的时间长一些,经验就会多一些,作为一位教师,要迅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就要做到认真研读教学用书,多请教有经验的教师,要善于写教学反思,总结每一次的教学经验,有空可以看一看教学用书上的视频资源和上网看一师一优的视频以及其他相关的教学资料.由于本人的水平以及教学能力有限,难免所说的有不妥之处,只希望与之共勉.

猜你喜欢

把握对比优点
《如此优点》
我的优点是什么(上)
我的优点是什么(下)
小学数学课堂中生成信息的回应策略
浅谈竹笛教学中音准和音色把握
浅谈基层央行把握和运用“四种形态”的路径探析
把握课堂教学中的“意外”
中日两国胶囊旅馆业的发展对比及前景展望
克里斯托弗·马洛与陶渊明田园诗的对比
英国电影中“愤青”与“暴青”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