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设数学情境,培养小学生创造个性

2020-04-10纪晖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0年6期
关键词:数学知识创设情境

纪晖

我们知道,数学教学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学效果的好坏与问题的呈现方式有着直接的关系,而问题的呈现方式往往通过教师的情境创设决定的.教学实践证明,数学课堂中的情境创设有利于学生认知活动的开展,并深刻的影响学生的个性发展.因为一个充斥着趣味性与知识性的学习课堂,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自发地去探索未知的知识宝藏.基于此,教师要从学生的认知水平与兴趣爱好出发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以达到发展学生个性的目的.

一、创设趣味情境,促进学生理解算理

心理学研究认为,儿童的认知以直观的方式为主,他们往往对一些有趣味的问题感兴趣.我们知道,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中计算较多,需要学生熟练在掌握算理.初次接触到未知的数学知识时,需要熟练掌握数学知识的概念法则与运用方法,而这个过程,需要学生不断地激活自己的思维,融合已有的知识与新知识,构建出完成的知识结构.教师要仔细观察学生的个性特征,充分利用学生爱玩的天性,营造和谐活跃的课堂氛围,邀请学生“乐”学,一边玩耍一边学习,在实践中挖掘数学知识宝藏.例如,在讲解“5的乘法口诀”中,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多种学具,要求学生挑选喜爱的学具,拿出5个进行“创作”,规定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创作自己的图画,借助了多少学具.开动脑筋,活动双手,满足学生的“贪玩”,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学生表现各异:借助5根小棒作了五角星,利用5块三角形汇成一条小鱼,使用5个圆片创作出了花朵……并引导学生理解几个5相加等于多少.通过这样的教学手段,学生能够快速掌握关于5的乘法意义与5的乘法口诀等,利用趣味情境,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与数值运算能力,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发展.

二、创设生活情境,感受数学实用价值

众所周知,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是十分紧密的.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能激活学生的认知,同时能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因此,教师在分析数学知识时可以有针对性地创设生活化的情境来激发学生的质疑意识,从而学生利用生活经验探索未知的数学知识宝藏,汲取丰富的知识甘泉,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最终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例如,在教学“商的近似数”时,首先,可以营造一个轻松活跃的学习氛围,要求学生大胆猜测“一筒羽毛球”的数量,导入日常生活中的“一打”的含义,引导学生自发地在实际生活中找寻数学的身影,感受数学与生活的息息相关,紧密联系.然后,提供“一筒羽毛球”的价格,要求学生计算出每个羽毛球的价格,五年级的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能够轻易地解决这个难题.可是当学生察觉到计算出的结果无限循环时,才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地踩进了教师设置的圈套中.这时候,教师可以及时地提出疑惑:怎样才能给一个羽毛球确定价格呢?这个问题充分地刺激了学生的质疑思维与探索欲望,最终联系到了“四舍五入”法,将“除不尽的小数除法”與“四舍五入”法紧扣在了一起,使得知识之间形成了衔接.

三、创设互动情境,培养学生思考意识

现代教育理论重视课堂中的互动,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不同的思维得到碰撞.这样,就实现了相互之间取长补短,从而实现共同进步的目的.情境教学法不仅可以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出色地完成课堂目标,还可以活跃师生之间的互动,培养师生良好的关系,使得学生更愿意去倾听教师的指导.教师可以适时地与学生进行交流,熟知学生的感兴趣的情境,并采取学生独特的创意想法.创设教学情境,学生察觉情境渗透到了自己的观点时,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促使学生积极发挥自身的能力,展现自我.例如,在教学“认识钟表”时,首先,需要引导学生充分了解钟表的各部分,这时候,教师可以借助实物来展示,提问:“有多少个指针呢?”“每一个指针都意味着什么呢?”学生争先恐吓地想要表达自己的看法,教师要趁热打铁,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与思维能力,维持一个和谐活跃的课堂氛围,拉近师生之间的角力.尽管学生有着强烈的求学意志,教师也需要实时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适时的指导,给予及时的评价与表扬,增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思维能力.

四、创设实践情境,培养数学应用能力

在数学课堂中,学生收获的不仅仅是丰硕的知识果实,还能够促进自身的社会适应能力与知识运用能力,完善数学知识结构,形成活跃的数学思考思维,学以致用,能够利用已有知识点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难题,学会站在数学的角度去观察、思考社会,与其他学科搭建桥梁,了解到数学的实用价值与广泛性,在数学的战场上“厮杀掠夺”,感受胜利的喜悦.例如,在讲解“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中,教师可以邀请学生分组探讨,要求学生利用现有的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不断地摸索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探讨的结果千奇百怪:有的剪、有的拼,激烈地讨论着什么方式能够解决这个问题.最后,每个小组都提出了自己的结论.这时候,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讨论成果,台下的学生也在不断地进行补充、质疑.通过这样的方法,学生在交流中收获了未有的知识点,不断地充实自我,不仅明白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还汲取了更加丰富的知识甘泉,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与长处,改善自我的数学学习能力.

总之,有效的教学情境能给小学数学教学带来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仔细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与个性特征,根据学生的认识水平与理解能力,创设形式多样的教学情境,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让学生“乐”学.并了解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关系,学以致用,从而用学到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猜你喜欢

数学知识创设情境
不同情境中的水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