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学科竞赛的民办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探析

2020-04-10廖家权

戏剧之家 2020年9期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学科竞赛民办高校

廖家权

【摘 要】目前,民办高校学科竞赛体系在环境、组织、对象、保障等系统方面仍存在不足之处。因此,民办高校应正视教育环境,健全新型学科竞赛体系,完善组织系统,加快建设落实应用型人才培养制度,探寻人才培养新路径,稳步推进民办高校转型发展,找到与其他高校的差距,加强学科竞赛管理,以配套落实科学的指导意见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加大质量监控力度,实现弯道超车。

【关键词】学科竞赛;民办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09-0145-02

当前,民办高校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各民办高校也正积极开展转型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成为民办高校人才培养的归宿。在新形势下,学科竞赛成为民办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转向发展的重要抓手和试点工程,健全学科竞赛保障体系是应用型民办高校提升办学实力,保障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必要路径。

一、充分认识学科竞赛对民办高校及其学生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全方位的素质教育日益为社会所重视,学科竞赛也成为检验师生教与学的质量的一把标尺。学科竞赛是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之间一种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体现,也是师生教学相长的第二课堂,知识来源于课堂,实践高于课堂。

(一)强化学生自信意识

传统教学中的有意发现和个别辅导,是教师教学工作的一部分。就学科竞赛而言,对学生特殊能力的发现、培养,充分运用于学科竞赛中,是培养学生自信心的一项内容,因为熟悉学生个体是发现的前提,关注成长轨迹是培养与提高的基础,针对性的培养才有可能实现成绩突破。学生一旦在某一方面取得某种成就,就会在群体中建立起自信,这种自信在他的个人成长以及由此走向成功中的意义就会非同寻常,必将影响学生的终生。

(二)检验学校的育人成果

学科竞赛的成果对衡量一所学校办学层次的高低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高校承担着为社会输送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使命,要关注学生个体发展的差异,对一些单科学习成绩突出的学生,加以重点关注与有意培养,培养的进步越大,办学的层次就越高,由此带来的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就愈加显著。

民办高校应优化人才培养目标,抓住这一发展机遇,迎接新挑战,缩小与其他高校的差距,实现弯道超车。

(三)提升教学水平

竞赛的水平与研究的水平是密不可分的,尤其是较高层次的竞赛,必须有强大的教学研究背景。如果某个学科始终能保持竞赛优势,那么,必须有强大的研究能力与辅导能力加以支撑,大力推进优势专业领域的投入力度,扶持弱势专业同步发展,优势互补,科学统筹,以学科竞赛为契机,提高专业建设水平,推动教师教研水平的发展。

基于此,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策略早已引起各级各类高校的高度重视,高校已纷纷启动新一轮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作,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深入的研究,其成果也層出不穷,没有统一定论。特别是学科竞赛的开展,对应用型人才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对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教师在某一方面或某一竞赛中,能够指导学生获得更高层次的成果,则充分肯定教师在这方面专业领域的研究能力和实践水平。与此同时,既提升了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也反映了教师的专业素质与能力。

二、民办高校现存学科竞赛系统的不足之处

随着民办高校开设的专业数量逐年增加,办学规模随之扩大,为满足各领域、各专业学生参赛需求,各类学科竞赛项目层出不穷,竞赛环境也复杂多变,缺乏统一路线,其中不乏有众多不入流的组织以盈利为目的,组织各类学科竞赛。诸如此类的竞赛,不但不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还让部分学生对整个学科竞赛体系产生误解,缺乏参赛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在实际工作中,高等院校,特别是独立院校,由于师资、经费、办学条件等原因,使得学科竞赛的管理和运行机制上存在一些问题。

(一)部分教学单位和教师对学科竞赛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清

主要表现为:一是否定学科竞赛的作用,认为学科竞赛与教学工作无关,不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去指导学生比赛;二是盲目夸大比赛的作用,为了获奖不惜一切代价,将学生的专业课堂作为指导学科竞赛的战场,将参赛作品作为学生期末成绩考核的重要指标,变相实施应试教育,违背了学科竞赛的作用与意义,影响专业课程教学工作的开展;三是保持无关紧要的态度,认为学科竞赛对自身发展并无根本利益,缺乏指导学生参加竞赛的动机。

学科竞赛的成绩是实践总结的结果,来源于专业知识的支撑,但并不能完全取代专业理论知识,久而久之,学生不但在学科竞赛方面没有可观的成就,就连最基本的专业知识都学得一塌糊涂,并不利于专业的发展,同时也偏离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路线,对专业建设也会产生消极影响。

(二)学科竞赛经费投入欠缺,激励制度不明确

保持稳定的经费投入是开展学科竞赛工作的前提条件,但因种种原因,学校无法稳定输出学科竞赛方面的经费投入,更没有完备的后勤保障,无法保障竞赛正常开展。应完善制度建设和体系建设,为学生参加竞赛做好扎实的基础和坚强的后盾,民办高校应将人才培养的质量作为立校之根本,作为衡量教学质量与效度的重要指标。

(三)部分专业竞赛种类相对单一

如果学校以工科为主,那么毫不含糊,学科竞赛项目的组织重心也会适当向工科专业偏移,影响文、艺类师生参赛的积极性。

诸如此类的弊端,极大削弱了学科竞赛在应用型人才和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因此,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学科竞赛管理体系,完善组织结构、硬件设施,建立激励机制、加强队伍建设等措施深化改革,促进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

三、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探索

民办高校应结合完备的学科竞赛制度,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学科竞赛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学科竞赛在高等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推进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相互融合。高水平的竞赛项目是国家未来发展对高端人才的基本要求,也是高端人才思辨能力、交际能力、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综合体现。将课堂专业知识转化为竞赛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供实践的机会和自我挑战的舞台,根据“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从做中学”,实现人才培养改革目标。

(一)优化学科竞赛项目,促进专业课程与学科竞赛完美融合

学科竞赛的项目涵盖各个领域,如理、工、经、管、文等,竞赛项目和形式多种多样。因此,学校选择一些竞争性强、竞争水平高的竞赛项目加以整体把控,形成有重心的优质的顶层设计,杜绝盲目一把抓。既能让学生加深专业领域的知识,又能提高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出来的学生才更具有竞争性。

为进一步提高竞赛水平以符合参赛质量,按照社会影响力和学科覆盖面进行分类规划,分为校级重点指导项目、校级一般指导项目、二级学院指导项目三类。三类竞赛项目涵盖学校全部的学科专业,重点指导,共同建设与发展。

(二)建立一支专业教师指导团队

学校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师资源,从教师中选拔出一批责任心强、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有能力的教师组成指导小组成员,再邀请校外在学科竞赛方面成绩突出的专家学者进行专题指导,壮大学科竞赛团队建设力量。教师指导团队由各二级管理机构负责,指导小组的骨干成员必须具有责任心强、知识领域宽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的专任教师。同时,团队也要进行梯度建设,注入一批新鲜的血液,適当安排一定数量的年轻教师和高年级经验丰富的学生进入团队参加指导。指导小组成立后,根据竞赛项目拟定科学的培养计划和具体实施步骤,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培训,提高学生参赛的获奖能力。

(三)修订管理办法,完善管理制度

开展学科竞赛工作的基石就是建立一个完善的管理机构,设置专门的学科竞赛管理机构,形成校、院两级管理模式,有序推动学科竞赛的有效实施,避免产生各教学单位之间多头无核心的现象。各系院设立二级管理机构,负责学科竞赛的具体落实,由二级管理机构来对指导教师进行筛选,组织指导教师对学生开展有效的竞赛培训,避免学生盲目参赛。

(四)落实学科竞赛创新学分制度

为实现学科竞赛的可持续发展,完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科竞赛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校制订“创新学分认定与管理办法”,对学生在学科竞赛中表现突出者认定相应的创新学分,激发学生参赛的兴趣,推动学科竞赛工作良性发展,但也应防止学生为学分参赛。

四、结论

应用型人才的学科竞赛管理体系与人才培养教学模式进行无缝衔接,是民办高校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学科竞赛紧密结合课堂教学,学科专业,学科前沿,新应用技术,以竞赛的方式培养学生综合能力,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及研究问题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创新精神,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动手能力。同时应有专业学科竞赛指导团队,指导学生进行高质量的学科竞赛准备,面对竞赛项目泛滥的情况,要紧抓“质量”,提升竞赛获奖含金量,为学生搭建开放部分实验平台,供学生自由实践,从事学科竞赛实践。为提高学生积极性,可以实现学科竞赛与创新学分或者相关专业领域课程学分相互置换。最后,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不可或缺,以长期有效促进学校学科竞赛的开展。加强教学改革,加强课堂过程管理,实现课堂与竞赛互相融合,多种考核方式共存,真正让学生脱离“应试教育”,走出课堂,动手实践,把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相互结合起来回归于解决实际问题,才是育人之本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途径,才是民办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转型发展的归宿。

参考文献:

[1]杨志斌,赵昕.学科竞赛促进教学改革与创新能力培养[J].实验室科学,2018,21(5):238-240.

[2]夏园.基于学科竞赛的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创新性改革实践[J].高教论坛,2018(10):36-39.

[3]陆国栋,陈临强,何钦铭 等.高校学科竞赛评估:思路、方法和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18(2):63-68,74.

[4]李中华,夏明华,李晓东 等.基于学科竞赛驱动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研究:以IT应用系统开发大赛为例[J].计算机教育,2017(12):36-38,42.

[5]李建霞,周文和,李志伟.打造学科竞赛平台促进创新人才培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7,36(5):216-218.

[6]朱琦.高校学科竞赛组织管理模式研究:以J大学S学院为例[J].嘉兴学院学报,2018(1):135-138.

[7]周爱军,夏磊.高校立体联动链式学科竞赛管理模式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4):98-99.

[8]王秉楠,刘倩,刘今朝.以高级别学科竞赛为引领,构建高校自身学科竞赛体系[J].教育现代化,2016(29):45-47.

[9]伍李春,李廉.新工科背景下的计算机通识性课程建设[J].中国大学教学,2017(12):62-69.

猜你喜欢

应用型人才培养学科竞赛民办高校
浅谈独立院校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组织与实践
应用型人才培养下作物栽培学教学方法改革
“学研赛”并重的计算机类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关于民办高校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研究
浅谈民办高校中的人才培养模式
民办高校“脱困”要多从自身找原因
民办高校大学生人际关系与自我概念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