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沃夏克《e小调第九交响曲》第二乐章音乐分析
2020-04-10王越
王越
【摘 要】德沃夏克是19世纪重要的作曲家之一,是捷克民族乐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他一生共创作了9部交响乐,在美国创作的《e小调第九交响曲》是他最后一部交响乐作品,同时也是他最成功、最有价值的交响乐作品。本文以德沃夏克《e 小调第九交响曲》的第二乐章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音乐分析。本文一共分为两个章节,第一章节是对德沃夏克的生平以及《e 小调第九交响曲》的创作背景进行介绍;第二章节是对《e 小调第九交响曲》进行音乐分析。
【关键词】德沃夏克;e 小调第九交响曲;音乐分析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09-0055-02
一、德沃夏克与《e 小调第九交响曲》
(一)德沃夏克
安东·利奥波德·德沃夏克是捷克浪漫主义后期的伟大的作曲家之一,与斯美塔那、雅钠切克并称为“捷克三杰”。德沃夏克的音乐创作受斯美塔那和瓦格纳的影响,在他的音乐作品中带有深刻的捷克民间色彩。德沃夏克将民族的音乐素材与西方的传统作曲技法进行巧妙融合,使他的作品即具有民族特色也具有独特的音乐风格。
德沃夏克所创作的作品数量众多,创作体裁涉及广泛,他生平共创作了9部交响乐、32首室内乐,11首歌剧、6部协奏曲、5部交响诗,此外还有大量的小提琴曲、钢琴曲、歌剧钢琴曲、序曲等作品。德沃夏克的作品以曲调优美、节奏及和声多样、配器简洁生动而著称,音乐语言朴实而带有感染力。
(二)《e小调第九交响曲》创作背景
该作品创作于1893年,这是德沃夏克在美国创作的第一部作品,也是他生平最后一首交响乐作品。这首作品是德沃夏克交响乐创作的巅峰,也是他所创作的交响乐中最著名、最重要的一部。这首作品又名《自新大陆》,是作者对美国这个新大陆的印象与感受,德沃夏克在信中曾写道:“如果我没有看见美国,我是永远写不出像现在所写的交响曲来的。”同时这首交响乐也表达了德沃夏克到了美国后对祖国和家乡的思念之情,这份“关怀”和“思念”贯穿全曲。
二、《e小调第九交响曲》第二乐章的音乐分析
(一)曲式结构
该乐章为复三部曲式结构,广板(Largo),4/4拍,降D大调。它是整部作品中最为著名的一个乐章,也是最为浪漫、最为忧郁的一个乐章。
该乐章前奏共有6个小节,通过木管与铜管乐器在较低的音区演奏的ppp力度的长音,将听众带入到充满哀伤的气氛之中,这种悲凉的音响效果与《海华沙之歌》的哀伤气氛不谋而合。接着,通过定音鼓的滚奏引出弦乐,弦乐组同样奏出色彩暗淡的和声并引出该乐章的主题。前奏虽然短小,但将悲凉、暗淡的情绪表达得淋漓尽致。
前奏之后的乐部是一个简单的三段曲式结构,乐段A与乐段B之间有5小节的连接,乐段B同样是乐段A主题的改变,最后再现乐段A。乐段A共有15个小节,前12个小节由英国管独奏主旋律,弦乐声部作为和声进行铺底,后面3个小节作为结尾的补充。接下来的连接部分Re将乐段A过渡到乐段B。乐段B由弦乐演奏主旋律,该主弦律是乐段A主题的改变,第30小节到第35小节,主旋律的重复推动了音乐的进行,这里的重复使情感更能抒发与宣泄出来。再现段A1选用樂段A的部分乐句进行乐部的结束,结束使用的是圆号,四小节的渐慢渐弱使音乐渐渐走远,直到结束。
乐部为展开部,共分为6个部分,整个展开部以#c小调为主体调性,速度方面会比呈示部快,情绪也没有呈示部那么忧伤,这体现了呈示部与展开部在速度、调性、情绪之间的对比。乐段C共8个小节,主旋律由长笛与双簧管齐奏,同时弦乐组的二小提琴与中提琴力度渐强,以震音的演奏技巧作为铺底。乐段D的主旋律是由单簧管与双簧管奏出,速度比C乐段要慢,情绪更舒缓,与乐段C的主题形成了一定的对比,此时,贝斯使用拨奏的演奏技巧,一小提琴则是快速的六十四分音符的联奏,在第59小节加入了长笛,主题也进行了变化发展。在第64小节进入乐段C1,主旋律由长笛与单簧管的齐奏转交给了一小提琴,单簧管为固定的十六分音型,长笛与双簧管则是在主旋律的长音处进行填补加花,到第68小节,同样是原来的主题并变化发展,同时开始进行转调的准备,到第69小节转到了#C大调并进行了旋律的发展。在第78小节进入乐段D的变化乐段D1,调性又回到了#c小调,主旋律是一小提琴演奏,二小提琴为拨弦,中提琴和大提琴为震音铺底。第87小节和第89小节作为一个连接Re,该连接使用乐段C的主题作为材料,由一小提琴演奏,其他弦乐演奏长音铺底,并在最后一个和弦转到关系大调E大调准备进入下一乐段。在第90小节进入乐段E,该乐段使用了新的调性和新的主题,双簧管独奏新的主题,该主题明朗活泼,由小调转到大调也使听众感到豁然开朗,在第91小节,由单簧管演奏,在第92小节,由长笛演奏,第93小节又由小提琴演奏,这样改变乐器演奏同一主题,即使重复了四遍,每一遍也会有一定的新鲜感。第94小节和第95小节,木管组与弦乐组的节奏都较为密集,推动了音乐的发展。在第95小节,小号的节奏使第一个主题节奏成倍加快,这是为了引出第一主题,到第96小节,同样是第一个主题的变化,在第96小节的后两拍,由小号将第一主题引出来,并推动音乐到达该乐章的高潮。
乐段A2作为最后的再现部,开始同样是英国管独奏,到第105小节,主旋律转到了弦乐组,再渐渐进入尾声。
(二)织体布局
“织体是指音乐作品中各声部层在节奏、音型、华彩等方面的纵横组合。因此它必然要包括上面(指旋律,节奏、节拍,调式、调性、和声,速度、力度,音区、音色)谈到的各种表现手段,可以认为它是音乐基本表现手段的综合体。”
交响乐作为最复杂的多声部音乐,织体也是复杂的形态,但可分为两种常见的织体,即主调织体和复调织体。
1.主调织体。主调织体是指在主调音乐中作为背景来衬托主旋律的织体。从第7小节可清楚看到,英国管为主旋律,而弦乐组为长音织体,该织体就是主调织体,它作为主旋律的背景,烘托气氛,使主旋律更容易将情感表达出来。该织体在这一乐章使用较多。
2.复调织体。复调织体的主要特征是两个以上的不同旋律在同时间的结合,且在相互配合的情况下各自又有独立的发展。
德沃夏克较善于使用模仿的织体,从第96小节的高潮部分可以看出,主题的变化,多声部之间的穿插,就是在该织体下将该乐章推向最高潮。
(三)配器
配器是指给声部分配乐器。配器是作曲法的组成部分之一,指器乐合奏曲中各种乐器的配合。其内容要点如下。一是各类乐器性能;二是各类乐器的音色对比与配合效果;三是乐曲原音响统一效果。
在呈示部中,旋律主要使用英国管,其音色比双簧管浓郁而苍凉,比较含蓄内在,听起来如泣如诉。曲作者选用英国管正是因为它能将哀伤凄凉的情绪表达出来。
德沃夏克在呈示部以木管为主旋律,弦乐铺底;在展开部以木管和弦乐交替演奏旋律;在展开部最后使用铜管将乐曲推向高潮。铜管乐器在交响乐中的作用是推动音乐的发展,铜管乐器声音洪亮、音色饱满、气势雄伟,交响乐的辉煌气势就是由铜管乐器发挥出来的。
(四)主题
主题是一部作品的中心思想,是乐曲的核心,是乐曲发展的基本要素。当然,一首作品可以是单一主题,也可以有多个主题。在多主题的作品中,一般情况下,主题之间会形成鲜明的对比。
该作品的呈示部与再现部都是以中心主题发展,该主题的节奏在速度为52/分钟时,附点八分音符给人忧郁、凄凉的感觉。
三、结语
《e小調第九交响曲》是德沃夏克最著名的交响曲,第二乐章是整部交响曲中最为有名的,经常被拿出来单独演奏,其浓烈的乡愁之情,恰恰是德沃夏克本人身处他乡时,对祖国无限眷恋的体现。本文对《e小调第九交响曲》第二乐章进行了简要的音乐分析。
参考文献:
[1]许莹莹.《e小调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分析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
[2]谢嘉.《e小调第九交响曲》的研究[D].吉林艺术学院,2015.
[3]刘曲.《e小调第九交响曲》主题动机的贯穿发展[D].西南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