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母亲专业护理培训对早产儿发育的影响

2020-04-10何丽虹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0年6期
关键词:早产儿出院患儿

何丽虹

临床上,早产儿比例约占新生儿的5%~10%,多指出生时胎龄小于37周的新生儿,近几年比例有增长趋势[1]。早产儿各器官功能不健全且系统发育不完善,随着围生期管理技术、重症监护病房监护技术持续改进提升[2],早产儿存活率亦相应增加。但住院治疗远期效果不佳,无法满足早产儿家庭需求[3],故现阶段常应用家长专业护理培训方法,可通过培训早产儿母亲相关护理技能达到提高早产儿生活质量、减轻早产儿后遗症的目的,效果显著。笔者为系统研究、分析专业护理培训方法在早产儿护理期间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我院出院早产儿的母亲138名,纳入标准:均知情同意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研究对象均为胎龄小于37周早产儿的母亲。排除标准:失语、视听障碍、认知障碍或精神分裂者。早产儿有严重合并症或遗传性疾病。随机将研究对象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年龄23~36岁,平均(29.74±5.16)岁;分娩方式:51名剖宫产,18名自然分娩;文化程度:19名小学及初中者,32名高中及中专者,18名大专及以上者。对照组年龄22~38岁,平均为(29.87±5.20)岁;分娩方式:53名剖宫产,16名自然分娩;文化程度:18名小学及初中者,34名高中及中专者,17名大专及以上者,早产儿母亲均为单胎妊娠,每名母亲对应1例患儿。两组早产儿母亲年龄、分娩方式、文化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健康指导,主要包括讲解抚触、预防感染、喂养、保暖等基础护理知识,并告知家属随访方式、随访时间等。

1.2.2 观察组 实施专业护理培训,方法:(1)制定出院指导计划。医护人员对近期有出院可能的早产儿作资料收集、分析,并依照其病情程度、病情特点制订针对性的出院指导方案[4],根据方案具体流程对母亲进行定期培训,提高母亲的日常护理技能以及对于育儿知识的认知水平[5]。(2)出院评估。考核母亲的用药准确性、CPR急救能力、照顾能力及相关注意事项,包括心理支持、求助、预防感染、急救术、环境、睡眠、饮食等[6]。(3)出院指导。分析早产儿预后可能的情况并作详细出院小结,将总结、收集所得信息逐一制成卡片予以其母亲进行参考。通过与母亲沟通对其家庭背景、育儿环境及喂养方式等方面进行了解[7],在此基础上作针对性指导。(4)延续性护理。通过微信群、QQ群、朋友圈、电话、上门等方式对早产儿家庭进行随访,分享家庭护理经验并对患儿生长发育情况进行关注,为其母亲讲解早产儿疾病类型、疾病状况、护理方法与相关预防措施等[8]。

1.3 观察指标 6个月后比较两组早产儿母亲的护理技能评分、护理知识评分及两组患儿头围、身长、体质量,记录早产儿再住院率及患病率与母乳喂养率指标数据。护理技能评分与护理知识评分均采用本院自制考评量表(0~100分)作为参考标准,评分越高视为护理技能越佳、护理知识越丰富。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的t或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的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 果

2.1 两组早产儿母亲在护理技能与护理知识水平方面得分比较(表1)

表1 两组早产儿母亲在护理技能与护理知识水平方面得分比较(分,

注:1)为t值,2)为t’值。

2.2 两组早产儿的发育情况比较(表2)

表2 两组早产儿发育情况比较

2.3 两组早产儿的病情状况与母乳喂养率比较(表3)

表3 两组早产儿的病情状况与母乳喂养率比较 例(%)

3 讨 论

近几年随着医学条件、技术不断改进,住院早产儿的存活率、抢救成功率相应提升,但出院后生存状况仍存在一定问题,超低体质量早产儿尤甚[9]。一般而言,早产儿的身体免疫功能、系统发育成熟程度不佳,会导致其出现程度不同的视听障碍、认知障碍和脑瘫。若早期治疗不及时或护理不当,患儿亦有智力落后、生长迟缓的风险[10]。现阶段各医疗卫生机构均提倡采用以家庭为中心的早产儿整体护理模式,并将其纳入成为延续性护理的一部分,但绝大多数早产儿家长早期喂养经验不足、护理知识贫乏,无法做好早产儿出院后的各项护理工作。因此为有效衔接院内与家庭之间的护理模式,保证早产儿的生长发育,医院应于早产儿出院前对其家长进行专业护理培训,为其讲解家庭护理技能、知识的要求与相关事项,使其短期内掌握早产儿病情特点与预后方向,这对于减少早产儿再住院率、患病率、病死率有重要意义[11]。出院指导计划主要包括客观评估早产儿生理状况、制定出院护理计划、促进亲子关系、提高早产儿家长的护理能力及相关延续性护理等,在明确家庭护理需求的基础上针对性提升家长的护理知识水平与护理技能,可具有如下优势:(1)减少家长经济负担,降低家长负性心理情绪。(2)可减低早产儿发病率与死亡率。(3)促进早产儿体格发育,改善早产儿成长环境。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技能评分、护理知识评分,患儿头围、身长、体质量、母乳喂养率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再住院率、患病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在蒙景雯等[12]研究中,对照组对患儿家长进行常规入院宣教与出院指导,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以家庭为中心的培训护理方法,实施后观察组照护技术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明了针对家长的专业护理培训方法在早产儿生长发育期间的效果较常规健康指导方法效果更佳。

综上所述,在早产儿生长发育期间对其母亲应用专业护理培训方法,可有效提升早产儿母亲的护理技能,改善早产儿生长发育状况,应用价值较高。

猜你喜欢

早产儿出院患儿
维生素D联合GnRHa在特发性性早熟患儿中的应用
唇腭裂患儿家长围手术期的心理需求
实施预出院流程在脊柱外科患者出院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KD患儿急性期h-FABP、PAC-1表达与冠状动脉受损的关系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早产儿如何护理及喂养
早产儿长途转诊的护理管理
晚期早产儿轻松哺喂全攻略
第五回 痊愈出院
白血病·患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