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脾胃虚弱型的临床对比观察

2020-04-10范昊华罗伟云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4期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证候

范昊华 罗伟云

新疆医科大学附属哈密市中心医院中医外科,新疆哈密 839009

溃疡性结肠炎脾胃虚弱型是慢性疾病的一种,临床较为常见,导致患者疾病发生的原因,较为复杂,可对其大肠黏膜以及其下层累及,随着人们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的改变,使得溃疡性结肠炎脾胃虚弱型患者的发生率,呈逐渐升高的趋势[1-2]。溃疡性结肠炎脾胃虚弱型患者,可出现疾病反复发作、腹泻、腹痛等症状,临床主要是采用内科方案为患者治疗,以此起到免疫反应抑制、抗炎等作用,但是效果并不理想。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中药在溃疡性结肠炎脾胃虚弱型患者治疗中应用,能够获得独特的优势。本研究主要对溃疡性结肠炎脾胃虚弱型患者接受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的效果进行观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12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哈密市中心医院中医外科溃疡性结肠炎脾胃虚弱型患者100例,以双盲法,随机分组,每组50例。

纳入标准:(1)符合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标准,参考《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探讨及中药灌肠治疗的临床观察》[3],即存在腹泻、腹痛症状,排黏液血便,实施粪便培养、粪便常规检查,不存在病原体,经X线钡灌肠显示其肠黏膜结节样、颗粒样,皱襞紊乱、粗大,且为脾胃虚弱型;(2)结肠镜检查,显示存在血性分泌物、充血、水肿;(3)伴有脓血便、腹泻、腹痛等症状;(4)自愿参与本研究。

排除标准:(1)精神疾病、智力异常者;(2)妊娠期或哺乳期;(3)伴有并发症者;(4)难以对本研究配合者。

实验组年龄27~77岁,平均(53.2±5.8)岁,病程1~9年,平均(5.4±2.6)年,男28例,女22例。

对照组年龄28~78岁,平均(53.0±5.6)岁,病程1~8年,平均(5.4±2.8)年,男29例,女21例。

比较两组溃疡性结肠炎脾胃虚弱型患者的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美沙拉嗪肠溶片(葵花药业集团佳木斯鹿灵制药有限公司,H19980148),口服,每天4次,每天1.0g。

实验组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即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参苓白术散治疗,其主要的药物成分为砂仁10g、桔梗10g、白扁豆12g、白茯苓15g、白术15g、甘草15g、薏苡仁15g、莲子粥15g、人参15g、山药20g,若患者便中脓血较重,则加白头翁、金银花、丹皮、生地榆;若便中黏液多,则加秦皮、黄连、苍术;若久泻不止,则加五味子、补骨脂、肉豆蔻;若神疲乏力、面色萎黄,则加当归、黄芪。药物水煎,患者口服用药,每天1剂分早晚两次用药。

两组溃疡性结肠炎脾胃虚弱型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均适当摄入高蛋白质、高纤维素等食物,不可食用寒冷、辛辣等的食物,加强患者的心理安慰,嘱咐其适当的休息,保证心情的舒畅,避免情绪压抑,对机体康复促进。两组均连续实施3个疗程的治疗,每个疗程为2周。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溃疡性结肠炎脾胃虚弱型患者治疗的效果作观察,并分析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生活质量的差异性。

治疗效果参考《中医中药参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48例临床观察》[4]。治愈:患者疾病症状消失,患者未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实施胃镜检查,黏膜无水肿、出血;显效:疾病症状基本消失,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改善,实施胃镜检查,黏膜轻度水肿,溃疡数在3个以下,轻微糜烂;有效:疾病症状有所好转,中医证候积分有所改善,实施胃镜检查,黏膜轻度水肿,存在红肿、出血,溃疡3个以下;无效:疾病症状未缓解,或加重,患者溃疡散在分布,且存在糜烂性出血的情况;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为总有效率。

中医症状积分:参考文献[5],主要为腹泻、腹痛、腹胀等,0~3分,0分为无症状,3分为症状严重、难以正常生活。

生活质量:参考文献[6],SF-36生活质量简表评价,主要为物质生活、社会功能、心理功能、躯体功能,每项0~100分,评分越高者,其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实验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8.00%,明显较对照组总有效率84.00%高(P<0.05)。见表1。

2.2 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其中实验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两组治疗后物质生活、社会功能、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其中实验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3 讨论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疾病发生的原因较为复杂,患者在疾病发生的初期,症状的形式多样,随着患者疾病的进展,患者可出现里急后重、体重减轻、便血、腹痛、血性腹泻等症状,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7-8]。研究显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若其未能得以有效的治疗,则会出现息肉、大出血、肠穿孔、中毒性结肠扩张等严重并发症,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9]。脾胃虚弱型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生率较高,西医主要是采用抗生素干预的发生治疗,虽然可获得一定的效果,但是其效果并不理想,且病情较易反复[10]。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

表2 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s,分)

表2 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s,分)

?

表3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s,分)

表3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s,分)

?

本研究中,实验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8.00%,明显较对照组总有效率84.00%高;两组治疗后腹胀、腹痛、腹泻等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其中实验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物质生活、社会功能、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其中实验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即中西医联合药物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脾胃虚弱型患者,其效果好,能够更好改善患者的疾病症状以及生活质量。中医认为,溃疡性结肠炎,是患者气血津液失调、脏腑亏虚、邪实侵袭所引发[11],脏腑亏虚主要是脾胃虚弱。参苓白术散是中药方剂的一种,其中的茯苓、白术可健脾除湿[12],人参能够补益脾胃,莲子肉能够健脾益气,山药可补脾益肺,薏苡仁、白扁豆能够发挥渗湿健脾的作用[13],砂仁可化湿止泻,桔梗能够调畅气机、宣利肺气、载药上行、调畅气机,甘草能够对诸药调和,以上诸药联合应用,能够发挥渗湿止泻、健脾益气等的功效[14-15]。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药物应用于溃疡性结肠炎脾胃虚弱型患者的治疗中,其效果好,能够减轻患者的疾病症状,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意义重大,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溃疡性结肠炎证候
“结肠炎”背后的亲子关系问题
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医证候相关性研究进展
岭南山竹子醇提物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的作用
改进贝叶斯统计挖掘名老中医对肺痿的证候分型经验
蒙药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基于Delphi法的高原红细胞增多症中医证候研究
美沙拉嗪与柳氮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比较
溃疡性结肠炎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中医古籍对癃闭证候学规律的认识与探讨
慢结汤治疗慢性结肠炎105例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