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区初中学困生课堂心理特点探究

2020-04-09陆伟基

读书文摘(下半月) 2020年10期
关键词:心理特点学困生策略

陆伟基

摘  要:通常所说的学困生,一般是指在学习过程中,智力正常,但是缺乏学习兴趣,因而导致学习能力低下,分数处于落后的学生群体。一般情况下,任何班级均存在学困生,相对于比较贫困的山区来讲,学困生的情况更为突出。针对那些学困生,无论学校还是家庭,都应该掌握学困生课堂心理特征,运用科学合理的措施,予以干预指导,从而能够帮助学困生学习成绩的提升。

关键词:学困生;心理特点;策略

山区初中学困生的成绩比较差,积极性也较弱,教师们也很少关注这些学生,渐渐地就产生了自卑、孤僻、焦虑、厌学、逆反的心理,所以说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增加对学困生的教育理解,根据学困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引导,对症下药,帮助学困生们摆脱错误的心理想法,激发学困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一、山区初中学困生的课堂心理特点

(一)自卑心理

通常多山区初中学困生,由于学习成绩比较一般,在课堂学习阶段,往往遭受教师批评,所以使他们出现自卑的情况。一般具体表现为,学习实际过程中,害怕向老师提问,更害怕老师提问;校园生活中,害怕和其他同学交流沟通,常常自我封闭,这也就导致了他们比较孤立无助的情况。

(二)孤僻心理

相当一部分山区初中学困生,在日常学习生活阶段,表现为孤僻等情况,经常出现少言寡语现象。同时这些学困生,不关心学校班级情况,通常仅仅乐于和自己情况相同、成绩落后的同学沟通,从而无法得到提升和进步,更无法解决课堂的心理问题。

(三)焦虑心理

通常山区初中学困生自身,课本基础知识掌握不足,这也就导致了他们有日常课本学习阶段往往出现焦虑不安的现象,一般具体表现为,担心教师检查作业情况、担心今天面临考试、担心开家长会等情况。鉴于出现上述焦虑心理,可能使他们不爱学习,甚至厌恶学习。

(四)厌学心理

山区初中学困生在学习阶段,因为得不到老师关怀就可能自暴自弃。比方说他们在上课环节、爱递小纸条、做小动作等。这样学生注意力难以集中起来,进一步造成学习效率不高,一旦碰见学习难题,普遍担心被嘲笑,不敢请教提问,结果造成他们厌学,对学习失去兴趣。

(五)逆反心理

由于山区初中学困生不能正确的认识自身,同时缺乏与外界的交流接触,难以对自己做出一个正确的评价,所以在做事情的过程中容易冲动,在課堂上更是容易发生叛逆。他们过于自信或者自卑,不听老师、家长和同学们的建议,自作主张,从而导致更加严重的叛逆心理,更加不愿学习,甚至会产生害怕学习的现象,对学习逐渐失去兴趣,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

二、山区初中学困生心理特点干预策略

(一)正确看待学生

在初中,即便学生之间的差异比较明显,但日后仍然有提升的可能。同时,初中课本知识非常简单,“后起之秀”并不少见。教师在进行心理干预时,必须要对初中学困生进行正确的看待,不要抱有其它异样的目光。与学困生进行积极地、真诚地情感交流,是转化学困生的切入点。首先,教师应该正确看待学困生,千方百计地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找到其优势与智力领域,并对其作出积极肯定的评价。其次,教师要向学困生表达对他们的期望和信任,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动机,告知学生自己愿意和他们一起努力提高学习成绩,以情感为切入点来深入学生的内心,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真诚的爱是转化学困生的前提,要用爱心和永不放弃的精神去开启学生心灵的窗户,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成为学困生的良师益友。通过在态度上明显的转变,并且长久地保持,能够更好地确保初中学困生逐步接受其他人,慢慢的将心扉敞开,获得积极的成果。

(二)进行系统的辅导和教育

初中学困生的心理特点形成,有教师和家长两方面的原因,想要在今后充分的解决心理上的难题,就必须从这两个群体出发,针对初中学困生,实施系统的辅导、教育,减少错误的行为和极端的方法。首先,教师必须对初中学困生进行系统的辅导。最开始的标准不宜过高,应逐步的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强化学习的信心,要对自己的能力进行肯定,之后再开展强化训练,逐渐的让初中学困生走出心理的误区和错误的想法。其次,家长的教育至关重要。目前的很多家长,都在主观上对初中学困生构成了“爱心绑架”,促使学困生的心理一步步恶化。今后,尽量不要和其他孩子进行比较,尤其是不能和优秀的孩子比较,应给孩子多一点鼓励和多一点空间。值得注意的是,家长教育的过程中,打骂教育是非常不认可的,且容易给孩子造成心理阴影,未来的解决也非常不容易。初中学困生的心理特别脆弱,要以正确的教育方法来干预,与孩子多沟通、多交流,不要将自己的想法强硬加在学生的身上。

总之,山区初中学困生的心理问题十分重要和严谨,初中学困生的转化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实现的。教师应该立足于学困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应用相应的对策,致力于疏导学困生的逆反心理,给予其更多的关心与爱护,从而有效增强教育效果,让每个学生都能树立学习自尊心和自信感,走出心理误区,奠定未来发展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江红军.学困生的心理特征和科学的教育对策[J].时代教育,2017(22):151.

[2]章银杰.“学困生”学习心理问题及对策刍议[J].考试周刊,2011(89):215-216.

[3]林少毅.个性化教与学视野下的初中学困生转化研究[J].社会心理科学,2014(Z1):152-157.

广东省云浮市云安区石城镇石城中学  527525

猜你喜欢

心理特点学困生策略
关于山区高中班主任专业能力访谈
用爱和机智帮助学困生转化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浅谈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用爱托起明天的太阳
浅议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中学生的心理特点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