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进孩子的心灵,做孩子人生的领航人

2020-04-09唐小毛

大众科学·中旬 2020年1期
关键词:契机

唐小毛

摘要:面对初中阶段的孩子所表现出的困惑和迷惘,作为班主任应多角度入手了解孩子及成长背景,通过各种活动、谈话,进行更深入的心灵对话, 抓住重塑契机,做孩子人生的领航人,适时引领孩子健康成长。

關键词: 探寻背景;心灵对话;契机;领航人;适时引领;启迪良知

进入初中阶段的孩子,随着身体的“暴长”,心理也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会有很多的困惑和迷惘。再加上各因素的影响,孩子们所表现出的人生态度、学习习性、行为状态令家长摇头、老师头痛。

陶行知说过:“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 。”[1]可见,教育人肩上责任之重大。陶行知又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灵的深处。”[2]显然,如何走进学生的心灵,做孩子人生的领航人便成为我们做好班主任的一大课题。作为班主任,要懂学生,就得以一双慧眼多角度入手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成长背景,通过各种活动、谈话,进行更深入的心灵对话, 抓住重塑契机,做孩子人生的领航人,适时引领孩子健康成长。

下面,我就这一话题撷取班主任工作中的几朵小浪花与大家共勉:

1、善观察,抓住教育契机,适时、充分、恰当地肯定。

蒙特梭利说:“激发生命,让生命自由发展,这是教育的首要任务。”[3]我在教育孩子时,尽量多观察、多接触,发现闪光点适时、恰当地肯定。

比如:洋洋学习浮躁,但能力强、爱表现。我听其家长说他特爱整洁,衣服鞋类洗的干干净净,房间也收拾得整齐,便适时表扬了他,还安排他管理班级的寝室卫生。他不仅寝室卫生管理好了,学习目标也明确了。任课老师身旁天天有他问题目的影子,他如愿考上重点高中。小旺同学是学困生,心理上也有些问题,有过自残的现象,但心地善良。有一次,一个同学病了 ,吐了一地,旁边同学禁不住捂住了鼻子,他却默默地把这些赃物收拾好。我借此在班上表扬了他,还亲自写了表扬稿送校广播站。从此,他似乎找到了自己的定位,在各方面尽量地做好,也有了自信。我发现:教育契机的把握,生命的激发,倒是可实现人人发展的目标。

2、家校沟通、因材施教、适时引领。

多年担任班主任,我深感:教育需要爱,更需要因材施教、对他们的人生适时引领。

林是个热情、阳光而细心体贴的男孩,虽说他学习平平,但音乐方面颇有天赋。他住学校旁,好几次见我较晚才去锁教室门,便悄悄地跟在我身后,意在保护我。有段时间,我发现他神情恍惚,上课打不起精神,找他了解情况也懒搭理,问周边同学也没人知晓。后来从他给我的信中才得知:他爸妈吵架,爸爸暴打妈妈,他和弟弟躲在角落只是哭,吓得发抖......我边看边流着泪,决定与他爸做一次深入的交流。我给她爸看了文章后,他爸脸上满是尴尬,更有震惊和羞愧,也流露出对这个成绩不佳的儿子的遗憾。而后,我说林性格好、形象好,尤其有一副好嗓子、对音乐充满浓厚的兴趣,曾获学校的唱歌比赛特奖,看他能否在音乐上走出一条新的道路。事后,他爸给他做了安排;我也常找林谈话,常挤时间帮他补习基础;他弟都说“哥,老师这样帮你,你要争气啊!”此后,林又开朗、阳光起来,学习上刻苦了,教室里、办公室常有他请教老师的身影,傍晚时分的笛音也日益悠扬起来,眼神里更多了几分执着。功夫不负有心人,中考时考上四中音乐班,现已成为一名优秀的人名教师。

林的成长告诉我,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宝藏。只是有的孩子的潜能没能发掘,没有被家长和老师重视,没能得到适时的引导。正如韩静华老师说的“我们的责任就是为每位学生开垦出一片他们得以成长的沃土,”[4]只要我们用心懂孩子,因材施教、适时引导,所有的孩子都是天使,都将成为人才。

3、探寻背景,解开心结,点亮心灯。

一个人的性格是由生长的环境所造就的。一个孩子生活在什么家庭,家长的素质,家庭的人际关系,教育方式,在孩子的成长中有重要的作用。[5]我们教育人,尤其是班主任老师,只有了解孩子成长的背景,才能走进孩子的心灵,为他们的人生导航。

琪,是个礼貌,文质彬彬,上进乖巧的男生。但我总觉得他身上散发着一种不可琢磨的忧郁气息。平时他是跟着奶奶生活的,我以为他只是留守儿童,也私下问过他,他不置可否。可他的这种忧郁总是萦绕在我心头。后来,无论在学习还是生活上,我都会给予他更多的关怀,并让他当语文课代表。他喜欢读书,也有做笔记和写日记的习惯,我便送他一套古典名著和一些笔记本,常鼓励他,还常在课余和他一起探讨“从《西游记》的前七回看到了怎样的悟空?”“祥子悲剧命运的根源”“鲁智深的义和武松的义”“红楼梦中的诸多人物象”......他渐渐地感受到语文的乐趣,每天如果不看点什么便觉得不舒服,每天如果不写点什么便觉得少了些什么。一天,我意外地在他一篇文章里发现了一个让他思念、心痛、纠结的影子,终于他向我打开了心门:他几乎没见过父亲(一直在监狱服刑);母亲在他三、四岁时便离家在外,只是寄些生活费给奶奶,已近十年了,只能在梦里重温那份模糊的母爱;这些年,与年事已高的奶奶相依为命;希望自己长大后能成为奶奶的依靠。原来他的忧郁、自卑源于他的成长背景。自此,周六他成了我家的常客,孩子们还打趣他成我干儿子了,我也试着与他奶奶商议找他母亲沟通共商孩子教育大计,他的心结渐渐化解了。他对阅读和写作更上心了,每学过经典的文章便会模仿着写,甚至还写过小剧本。后来他毛遂自荐主持主题班会,记得那场“我早恋了,该怎么办?”主题班会还赢得老师们的啧啧称赞,同学们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从此,他爱上了主持,学校的大小活动都活跃着他的身影。我因势利导,于是他有了做主持人的人生理想,也明白了要实现理想必须有扎实的文化功底和过硬的本领。有志者事竟成,现在他已成为了湖北卫视少儿节目的主持人了。

琪的成长历程让我明白:作为班主任,要善于借用学科优势,探寻孩子的成长背景,发现孩子思想的足迹,解开心结,因势利导,点亮孩子的心灯。

4、宽容孩子,启迪良知,奠基道德。

“人谁无过,过后能改,善莫大焉。”[6]工作实践也告诉我,我们要用我们的爱心宽容孩子,给孩子改错的机会,启迪学生的良知,引导他们学会做人,奠定道德基石。

上学期校运动会期间,我班有个孩子发现自己放在书包里的钱不见了,经调查,本班一个男孩有嫌疑。我找他了解情况,他知道事情已经暴露,但只承认钱是他捡到的,当时我并没有批评他,反而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了他拾金不昧。事后他主动找到我承认错误,并低着头准备挨批评。此刻,我给他以宽容和信任,温和地告诉他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没有责骂,只有满满的爱和期待,他流下了悔恨的泪水。老师的真诚唤醒了孩子的良知。后来,这位男孩子在走廊捡到二十元钱,主动交还失主。可见当学生犯错误本该受到责罚时,如果我们以“假如我是学生”的情感去体会孩子的内心世界,以童心去理解他们的“荒唐”,宽容他们的“过失”,给他们改过的机会,让他们时时体验到一种高于母爱、超越友情的师生情,这就可能成为孩子改正错误的内驱动力。[7]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圣洁的天使,每个孩子都是一个潜在的宝藏,只有以爱、以老师的慧眼多角度地去阅读、欣赏、发现、挖掘,才能了解他们、走进他们的心灵,进行更深层次的心灵对话, 抓住重塑契机,做孩子人生的领航人,适时引领孩子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陶行知教育名言50句

[2]蒙特梭利的名言

[3]黄静华:《用心去爱每一个学生》——《人民教育》2005-04-18

[4]关岩梅:《家庭教育方式对未成年人的健全人格的影响》

猜你喜欢

契机
对新课标下的高中物理教学浅谈
里约奥运会是中国男篮未来进步的契机
语文教材中寻找口语训练的契机研究
提高小学生作文水平的尝试
小学足球文化与学科教学
语文教材中寻找口语训练的契机研究
着眼细节,促进学生“四能”发展
名师成长的“契机”作用
在阅读教学中抓住写的契机
盘面拉升暴发点与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