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物理课堂“导-馈-矫”良性循环的构建

2020-04-09孙永川

大众科学·中旬 2020年1期
关键词:构建路径初中物理课堂教学

孙永川

摘要:确立一套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形成一个良好的课堂教学循环,显然是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根本任务,也是全面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基于此,教学应强调理想教学情境的创设,确保课堂重难点的高效导入;突出学生学习的互动性与探究性,力求学习需要的及时反馈;深化总结与评价作用,力保学习状态与习惯的及时矫正,就其课堂“导-馈-矫”良性循环构建路径做出明确的论述。

关键词: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导-馈-矫”良性循环;构建路径

引言:

从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来看,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显然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各个环节的紧密衔接自然是学生建立完整知识结构的关键,更是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点所在。为此,文章就以此为课题展开真针对性的研究与探索,希望所提出的研究观点能够为广大初中物理教师带来一定的帮助。

一、强调理想教学情境的创设,确保课堂重难点的高效导入

所谓的“导”指的就是课堂有效导入,这也是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导-馈-矫”良性循环的首要一环,更是确保课堂教学始终处于高效性的基础所在。在此期间,最为有效的手段就是创设理想的教学情境,用情境带动学生学习兴趣的产生,因为这是学生课上积极参与的重要前提。

以《来自地球的力》教学为例,在进入课堂导入阶段之后,由于学生在太空知识方面兴趣度极高,所以可以将其作为切入点,为学生设置“为什么宇航员在月球着陆后普遍都站不稳?”这一问题,以供学生进行积极而又深入的思考。另外,教师要将宇航员月球行走的画面展示出来,确保课堂导入的视觉直观。最后,在学生得出最后的结论之后,教师要以汇总的语言去整理学生的观点,最终肯定学生的想法,并引出本课所要学习的“重力”,以及“重力与质量之间的关系”两方面内容,为学生真正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活动,并形成学习需要的反馈打下坚实基础。这显然为学生创设出了问题情境,学生学习的兴趣也由此充分激发出来。

二、突出学习的互动性与探究性,力求学习需要的及时反馈

众所周知,导入阶段是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初始阶段,而“基本部分”则是核心阶段所在,因为该阶段承载着学生学习成果和教师教学成就的形成,因此也会有诸多信息反馈回来。为此,在构建“导-馈-矫”课堂良性循环中,必须要将该阶段作为关注重点,而采用互动和探究的形式来开展无疑最为理想。

以《力的合成》教学为例,在“师生互动”环节中,教师要先为学生提出具有趣味性的互动话题,唤起学生主动思考的欲望,进而让学生问题思考时的信息能够得到及时的反馈,即:“一个大号购物袋内装满商品,为什么两人分别提一端会感觉比较省力呢?”学生在经过思考得出结论后,教师要鼓励其说出看法,并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仅供学生参考,带动学生展开师生间和生生间的相互对弈,最终根据学生的看法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让学生能够清楚的意识到“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的合成”是怎样的情况。在“师生探究”环节中,教师则要设置一项探究性学习项目,即: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的合成都是二力之和吗?合力的方向如何?不仅要鼓励学生自主进行分组探究,还要倡导学生自主分配探究任务、开展分析与讨论、组织观点总结工作,自己则要與其他学生一样,以组员的身份参与其中,在得出最终的探究结论后,要组织学生进行再一次的观点博弈,由此让学生能够深刻掌握知识。在这一过程里,互动、探究、对弈过程恰恰都是学生学习需要的反馈过程,这无疑为提高“教”与“学”的质量提供了强大保障力。

三、深化总结与评价作用,力保学习状态与习惯的及时矫正

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良性循环的构建必须要做到全程落实,而“矫”这一环节作为最后一环,必须要在课堂总结与评价阶段来进行,因为这是确保学生学习状态与习惯得到及时矫正的重要保障,以《做功的快慢》教学为例,具体操作如下:

就课堂总结环节而言,不仅要针对“功率的概念、计算公式、单位”加以概述,同时还要针对学生课上学习的状态和行为进行全方位总结,不仅让学生能够了解到课上学了什么,同时还能认识到课堂学习的总体现状究竟怎样。就课堂评价环节而言,教师不仅要针对学生各个知识点的学习情况做出明确的点评,确保学生能够意识到课上学会了什么,还有哪些知识点有强化的空间,哪些学习习惯应该得到保持,哪些学习习惯需要改善,这显然为学生良好学习状态与习惯的养成提供了重要的指导,达到及时矫正学生学习习惯的目的。最后,教师还要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将自己关于课堂教学全过程的真实看法和建议说出来,教师不仅要认真归纳和总结,还要将其作为今后教学方案设计与调整的基本侧重点,进而确保学习状态与习惯的不断完善,力保课上学习成果的全面提升。

结论:

纵观上述论点不难发现,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构建出“导-馈-矫”良性循环并非易事,必须做到在课上各个阶段明确教学目标与教学任务,还要合理采用教学手段予以实施,进而方可达到这一最终目的。为此,如何不断强化以上工作就成为广大初中物理教师日后教研工作的重点,也是确保课堂教学质量可持续提升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黄健.优化教学模式,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效率[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7,(32).

[2]尹茂韶.以兴趣为出发点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措施[J].课程教育研究.2016,(28).

猜你喜欢

构建路径初中物理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创新创业视角下高校跨学科创新课程体系的构建探析
从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看和谐社会构建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