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地理探究式教学设计策略
2020-04-09林秀贤
林秀贤
摘要:本文基于人教版初中地理教材内容,结合探究式教学相关理论,隅举其中适宜开展探究式教学的知识内容以及教学策略,做出简要分析。
关键词:初中地理;探究式教学;教学设计
探究式教学是基础教育阶段必不可少的一项教学方法,探究精神的培养与提高,对于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以及创新能力的形成也有着重要意义。
一、探究式教学设计原则
1、科学性
地理课程教学可以说是一个将理论变为实践的过程,理论是开展教学的依据,而教师所需要做的就是根据理论来告诉学生如何对其加以应用。理论的有效转换可以激发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积极性,提升教学效果,而对于一些具体的教学手段选用,就需要在教学设计上下一番功夫。地理课程教学目标要体现出精确、可量的特点,配以科学、开放的教学手段,以及符合学生认知和兴趣的多元资源,从而组成一个有机却又不乏趣味性的课堂。可以说,教学设计环节是对课堂教学效果的理想预设,所以必须要在该环节中对所有教学内容和过程统筹兼顾,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与综合思维。
2、兴趣性
探究性的教学模式需要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接下来一切教学活动的顺利和有效开展。要知道,学生作为课堂中的主体,绝不仅仅是被动的听讲,而是应该作为一个积极的探索者,借助教师的引导来对知识展开探究,最终纳入到自己的认知结构当中。而在此间,学习动机必不可少,其主要的来源便是学生自身对于地理课程知识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时首先要考虑到学生会不会对教学内容感兴趣,多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看问题。
3、適度性
适度即教学设计既要符合学生的认知和兴趣,也要在探究教学内容的选择等方面确保难度适宜,既不能太简单,失去探究的意义,也不能太过于困难,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主体性
新课标中强调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所以教师必须要让学生亲自去经历观察、猜想、假设、探究、实践、得出结论等环节,这才是探究式教学的目的,也是其基本内涵。那么从教学设计角度来看,教师要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可供学生动手实践操作的学习内容,因此需要为学生提供比较丰富的学习内容,借助多元的教学手段和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教学设计案例分析
为更好地阐述初中地理探究式教学设计,本文在此选择以下几个知识点作为案例,对探究式教学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实际应用进行简单介绍。
1、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属于初中地理课程知识内容中的一个重点部分,主要是通过学习对我国地理位置的评价来让学生学会并掌握一般的空间位置评价方法。以该专题中“辽阔的疆域”一节为例,教师在课上可以为学生分配探究任务,组织开展探究学习。主要内容是对比我国纬度位置与俄罗斯、加拿大、巴西这三个国家的纬度位置,然后突出阐述我国地理位置的优势;接着再与蒙古和日本进行对比,明确海陆位置上的不同和优势、不足之处。在这两个环节结束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根据所得结论来填写表格,对我国的地理位置做出一个初步的概括,每个小组可以选择不同的归纳方式,最后由小组代表向全班汇报。
2、我国的地势特点及其影响
地理要素之间是相互影响的,这些影响有时可以看做是因果关系,有时也可以看做其他关系。但从其本质来看,各个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表现的并不明显,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去观察到其中隐藏的规律,形成逻辑思维,在探究的过程中大胆假设与猜想,分析信息,这也正是探究式教学的目的所在。例如,在“地势与地形”一节中,教材中通过文字知识与我国的地势剖面图来为学生呈现出了我国西高东低的阶梯状地势特点,并对地势与河流流向、水能资源分布、气候等方面之间的关系做了一定的阐述。在此基础上,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进入到第一个探究环节,将我国的地势、河流与大型水电站的分布进行综合分析,从而明确这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初步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第二个环节,结合所学知识与认知经验,对我国自西向东的多数河流流向;地势阶梯交界处与我国大型水电站的分布位置相重叠;地势阶梯交界处的河流落差均较大等信息进行论证,从而得出最终结论:“正是由于我国的地势呈阶梯状分布,所以才导致了处在阶梯交界处的河流具有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的特点;加上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势特点,使得海上的湿润气流很容易进入到内陆,产生降水。”可见,在引导学生先明确我国地势各因素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再展开对地势、河流等因素之间内在联系的探究会顺利许多,也更有利于加深学生对于亚洲地势与河流流向这两者之间互为作用的认知。
综上所述,探究式教学设计既要符合所有教学设计的共性,也要具备探究式教学的个性化原则,始终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设计契合学生实际的教学组织形式,最后要留有教学反思,以便日后不断改进。
参考文献
[1]周晴晴.探究式学习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08):62-63.
[2]赵燕琼.初中地理“自主探究式”教学方法的思考[J].西部素质教育,2018,4(11):22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