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静宁县退耕还林政策效应研究
2020-04-09王雄雄王涛
王雄雄 王涛
摘要: 对甘肃省静宁县退耕还林政策效应的研究结果表明,近20年的退耕还林工程对于静宁县的生态、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在生态环境改善、产业结构优化和群众脱贫致富等方面发挥了基础性作用,使静宁县由贫困县转变为生态大县和特色果业大县。
关键词: 静宁县; 退耕还林; 政策效应; 实证分析
中图分类号: F 7326. 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1 - 9499(2020)01 - 0058 - 05
退耕还林是我国实施的六大重点林业工程项目之一,它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角度出发,按照“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乔灌草结合”的原则,因地制宜地植树造林,恢复森林植被[ 1 ]。1999年8月,退耕还林工程试点在甘肃、陕西、四川3省进行,2000年试点范围扩大为13个省份,2002年1月退耕还林工程正式启动[ 2 ]。甘肃省静宁县是退耕还林工程第一批试点县,工程实施20多年来,静宁县在黄土高原上掀起了一场“绿色革命”,昔日的荒山披上了绿色盛装。为了把握退耕还林工程对于静宁县产生的影响,本文对静宁县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全面分析退耕还林政策在改善生态环境、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脱贫攻坚等方面的效应,对正确认识并继续推进我国退耕还林政策具有积极作用。
1 研究区概况
甘肃省静宁县位于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地处华家岭以东,六盘山以西(地理坐标105°20′~ 106°06′E,35°01′~35°46′N),东北与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隆德、西吉县接壤,西南与通渭、秦安县毗连,西北与会宁县为邻,东南与庄浪县相依。静宁县东距平凉市110 km,西至兰州市220 km,312国道横穿腹地,素有“陇口要地”之称。当地属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光照充足,年均气温7.1 ℃,无霜期159天,年均日照时数2 238 h,土壤以黄绵土为主。县内有林木70多种,分属236科,川区多种植加拿大杨、钻天杨、柳、槐,山区多植早旱柳、山杨、臭椿、白榆、槐,还有苹果、梨、杏、桃、花椒等经济林木。全县总面积2 193 km2,下辖24个乡镇、333个行政村,总人口48.41万。静宁县为六盘山片区特困地区,是甘肃省23个深度贫困县之一,也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之一。
2 研究方法
调查收集1999年至2018年静宁县退耕还林数据,统计历年退耕还林面积及发挥生态效益总面积,掌握近20年静宁县退耕还林总体情况(表1)。基于静宁县林业局、气象局、扶贫办等单位提供数据,设置多项考察指标,综合研究退耕还林政策对生态环境、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的影響。(1)在生态环境影响方面,采用科学计量方法,考察森林覆盖率、涵养水源、水土保持、降雨量、生物多样性等5项指标内容。(2)经济发展影响方面,考察直接投资、间接经济效益、产业结构等3项指标内容。(3)社会发展影响方面,考察特色产业发展、脱贫成效2项指标内容。
表1 静宁县退耕还林实施一览表(1999~2018年)
单位:hm2
注: 生态效益面积为历年退耕还林总面积之和
3 结果与分析
3. 1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3. 1. 1 森林覆盖率
静宁县地处黄土沟壑地区,地形支离破碎,造林类型主要以退耕地还生态林和三荒造林为主,分别占林地总面积的35.7%和46.8%,形成了“山顶退耕还林、山腰旱作农业、房前屋后果园连片、沟道刺槐锁边”的立体生态发展态势。截至2018年底,静宁县累计实现退耕还林近6.5万hm2,全县森林覆盖率由工程实施前的6.9%提高到32.1%,生态恶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植被恢复情况良好,生态环境得到很大改善。2019年,静宁县被全国绿化委员会授予“全国绿化模范县”称号。
3. 1. 2 涵养水源
森林被誉为“绿色水库”,具有很强的涵养水源能力。采用水量平衡法测算静宁县近20年来森林涵养水源量,计算公式如下:
Yw=S·(P-E-C)·L·10-3
式中,Yw为涵养水源量(m3),S为效益计算面积(hm2);P为年平均降雨量(mm/a),E为林地年平均蒸散量(mm/a),C为林地地表径流量 (mm/a),L为水容量。根据静宁县气象局数据,静宁县年平均降雨量为414.1 mm,故P值为414.1 mm;根据现有研究资料[ 3 ],林地年平均蒸散量占年降雨量的88%,地表地表径流量占降水量的0.004%,S取值703 159.22 hm2,L取值1t/m3 。综上,测算出静宁县退耕还林20年来森林涵养水源量为3.5×107 m3。
3. 1. 3 水土保持
森林具有保持水土作用,能有效减少土壤侵蚀量。对减少土壤侵蚀量进行测算[ 4 ],计算公式如下:
Ms1=S·(D1-D2)·10-6
式中,Ms1为减少土壤侵蚀量(104 t);S为退耕还林地效益计算面积(hm2);D1为退耕还林前土壤侵蚀模数(t/km2·a);D2为退耕还林后土壤侵蚀模数(t/km2·a)。根据县林业局数据计算,静宁县土壤侵蚀模数由退耕还林前的8 757 t/km2·a下降到6 562 t/km2·a,近20年来退耕还林减少土壤侵蚀物质量为15.43×106 t。
3. 1. 4 降雨量
由静宁县降雨量变化(图1)可以看出,60年来,静宁县年降雨量由382.8 mm增加到563.4 mm,近8年来降雨量持续大于年平均值414.1 mm(2015年除外)。据调查,近10年来,年降雨场次明显增多,降雨强度增大。年蒸发量由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1 523 mm降至近10年的1 356 mm,旱灾、沙尘等极端天气明显减少,年二级以上天气达到353天[ 5 ]。这表明,随着退耕还林工程的不断深入,森林覆盖率持续增加,区域气候得到了明显优化。
3. 1. 5 生物多样性
根据静宁县林业局调查统计,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在县内林龄5年以上的林地中,发现了已经绝迹的中华锦鸡、野兔、黄鼬、獾、刺猬、松鼠等动物,林龄10~15年林地中有野猪等大型动物出现。这说明,随着森林面积扩大,森林生态环境逐渐恢复,林下生物多样性显著增加。
3. 2 经济发展影响评价
3. 2. 1 直接投资
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静宁县累计完成国家投资8亿多元,惠及全县24个乡镇、333个村的10万多农户。其中,第一轮共完成国家投资72 377万元,包括苗木费4 626万元、现金补助60 068万元、粮食折资7683万元。 新一轮退耕地还林工程完成投资9 443万元,护林员公益性岗位累计发放工资3 000多万元。工程直接投资拉动全县经济增长作用巨大,形成有力发展支撑。
3. 2. 2 间接效益
由1999~2018年静宁县粮油单位产量变化(图2)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变化(图3)可以看出,自1999年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静宁县粮食和油料产量持续增加,单位产量大幅提升,分别由1999年的1.7 t/hm2和1.0 t/hm2提高到2018年的3 t/hm2和 1.81 t/hm2。农民人均纯收入也持续增长,由不到2 000元增长到近8 000元。进一步统计分析,静宁县历年退耕还林效益面积与粮食产量、油料产量、农民人均纯收入均成正相关,这说明退耕还林工程在增加静宁县粮油产量和人均纯收入方面的确起到了促进作用。
图2 1999~2018年静宁县粮油
单位产量变化
图3 1999~2018年静宁县农民
人均纯收入变化
3. 2. 3 产业结构
1978~2018年静宁县一二三产业比重变化情况(图4)可以看出,从1978年到1998年,静宁县第一、第二产业比重分别由44.5%和14.5%增长到54.8%和25.9%,第三产业比重则由40%下降到19.3%。1999年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后,静宁县产业结构开始出现明显变化,第一、第二产业比重逐步下降,第三产业比重则持续增长。1999年到2018年,静宁县第一、第二产业比重分别由45.6%和29.3%下降到45.1%和16.4%,第三产业比重则由25.1%增长至38.6%。这说明,持续性、大规模的退耕还林工程对于全县产业结构调整产生了重要影响。
图4 1978~2018年静宁县
一二三产业比重变化
3. 3 社会发展影响评价
3. 3. 1 特色产业
退耕还林工程实施20年来,静宁县以苹果产业为主的特色鲜果产业迅猛发展,尤其是新一轮退耕还林政策放开了造林树种比例限制之后,静宁县苹果产业取得了长足进步,基本完成了以种植土豆、小麦、玉米为主的旱作农业大县向种植优质红富士苹果为主的特色现代农业县的转变。截至2018年底,静宁县果品总产量达到76万吨,总产值突破35.5亿元,已经成为甘肃省优质果品出口创汇第一县[ 6 - 8 ]。“静宁县苹果”先后获得“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等7项国家级名片,被授予“2017年供给侧改革领军品牌”“中国果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英雄”等多项荣誉,品牌价值达到132.15亿元。苹果产业还带动了纸箱包装企业的发展,使静宁县成为西北地区规模最大的纸制品包装产业基地。
3. 3. 2 脱贫攻坚
退耕还林加快了静宁县脱贫进程,脱贫成效通过苹果产业充分释放[ 9 ]。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全县果园面积不断扩大,农户收入持续增加。据县扶贫办统计,通过实施“产业扶贫公司+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苹果产业扶贫联合体模式,全县贫困人口由2013年的16.09万人减少到2018年的3.61万人,贫困发生率由35.88%降至8.73%。2018年,全县人均果品收入达到4 900元,17.6萬人实现稳定脱贫。目前,静宁县有收入过亿元的乡镇10个,过千万元的村82个,收入10万元以上的户15 347户,住房、医疗、就学保障方面问题,已经基本得到解决,全县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22%,实现了全县脱贫摘帽目标。
4 结论与讨论
静宁县地处陇东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在甘肃省东部乃至黄河中上游生态安全屏障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10 - 12 ]。退耕还林工程对静宁县生态、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也对黄河流域生态安全和环境改善形成极大推动。(1)退耕还林增加了静宁县的林地面积和森林覆盖率,涵养了水源,减少了水土流失,调解了降雨量,形成了更加适宜的区域性小气候,减少自然灾害发生。(2)退耕还林使静宁县的坡耕地和三荒地面积大量减少,粮食作物集中于优质耕地,土地利用率得到持续优化,使粮油产量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均有所增加。(3)低质量耕地退耕还林后,静宁县的劳动力从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开始向第二、第三产业谋求发展,促进了当地产业的结构优化和健康发展,产业融合成为经济高速发展的可靠保障。(4)退耕还林工程加快了静宁县脱贫步伐,探寻到生态与经济、兴林与富民协调发展的切入点,使其从国家级贫困县转变为全国闻名的优质苹果生产大县,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可见,作为系统而全面的生态环境工程,退耕还林工程在生态、经济和社会领域,都发挥了积极作用,对加快西北部贫困县区培育增收产业,加快脱贫步伐方面均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邓长宁. 武林山区生态核心区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评价与研究[D]. 长沙: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3.
[2] 徐玉霞. 宝鸡市退耕还林生态效益评价[J]. 水土保持通报, 2017, 37(6): 249 - 252.
[3] 范昊明, 王铁良, 周丽丽, 等. 不同坡形坡面径流流速时空分异特征研究[J]. 水土保持通报, 2017, 21(6): 35 - 38.
[4] 刘燕, 支玲, 薛国祥, 阮萍. 西部退耕还林农户农业生产效率持续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以云南省鹤庆县为例[J]. 林业经济, 2019, 41(10): 78 - 88.
[5] 高磊, 杨现坤, 胡海珠, 等. 重庆市退耕还林工程实施的生态和经济效益分析[J]. 水土保持研究, 2019, 26(06): 353 - 358.
[6] 王立选, 黄汉爱. 浅析退耕还林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以张掖市山丹县为例[J]. 防護林科技, 2019(10): 77 - 78.
[7] 保广舜. 浅析退耕还林对农户可持续生计的影响[J]. 林业科技情报, 2018, 50(03): 1 - 4.
[8] 张玺涛. 扎实推进退耕还林新政策,大胆探索扶贫攻坚新方法[J]. 林业科技情报, 2018, 50(03): 5 - 8.
[9] 翁奇. 退耕还林工程对区域农业发展的结构性影响[J]. 林业经济问题, 2018, 38(03): 26 - 30 + 101.
[10] 皮泓漪, 张萌雪, 夏建新. 退耕还林生态补偿标准研究——基于宁夏泾源县农户调查数据[J]. 林业经济问题,
2018, 38(02): 39 - 44 + 104.
[11] 王朝琴. 贵州省长顺县退耕还林刺梨种植工程设计[J]. 森林工程, 2016, 32(03): 40 - 42 + 47.
[12] 石学强. 我省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卓有成效——甘肃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成效及主要做法[J]. 甘肃林业, 2013(06): 10 - 12.
第1作者简介: 王雄雄(1982-), 男, 本科, 主要从事县域经济学方面的研究。
收稿日期: 2019 - 11 - 28
(责任编辑: 王 岩)
Study on the Effect of the Policy of Returning Cultivated Land
to Forests in Jingning County of Gansu Province
WANG Xiongxiong
(Jingning County Patry School, Gansu Jingning 743400)
Abstract The effects of the policy of returning farmland to forests in Jingning county, Gansu province was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in the past 20 years the project of returning farmland to forests has had an important impact on the ecologic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Jingning county. It played a fundamental role in making Jingning county from a poor county to a large ecological and special forest and fruit industry county.
Key words Jingning county; Returning farmland to forest; Policy effect; Empiric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