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中引入方言的尝试
2020-04-09魏青
魏青
方言是语言的变体,是文化之根、语言之根、思想之根,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传承。方言有其独具魅力之处,说出的是乡韵,寄托的是乡思,所承载的不仅是家乡人千百年来积累的生活经验、市井人情,很多形象化且有趣的语言表达更是体现了它的魅力。
一、方言,在当下儿童阅读中的困境和生机
“方言是母亲语言,普通话是教师语言”,方言与儿童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割舍不断。但方言在当下的儿童阅读中面临着诸多困境,俨然有被普通话取代之趋势,可谓是“舌头上的文化困境”。
1.方言面临的困境
在学生生活的语言环境中,方言质量降低,能用方言表达的事物和情感越来越少,一些有文化含义的词,要用普通话来代替。现在的学生很多不会说方言,会说方言的学生也是说了几句就要夹杂进普通话来帮忙。方言的表达更细致入微,许多用词不能用标准化的普通话替代,但是现在,方言的一些词汇在流失,它的表现力大不如前,只有吃饭睡觉等一些日常用语。阅读材料中更是普通话当道,所见方言之词汇如凤毛麟角,方言阅读更是遥不可及。
2.方言存在的生机
(1)已有方言教材面世。上海首部小学沪语教材《小学生学说上海话》已经出版面世,苏州话的小学生教材也已编写完成进入印制阶段。上海话小学生课本的编写者、语言学家钱乃荣教授说,“传承方言一定要从幼儿园、中小学做起”,如果从小学做起,学生可以把普通话和方言都用得很好,方言就能自然传承下去。
(2)方言小说也试水成功。比如最近很受关注的小说家曹乃谦,就以山西方言写小说,成就了长篇小说《到黑夜想你没办法》。上海80后的胡宝谈出版了一本长篇小说《弄堂》,完全用上海话写成,用字也很标准。《新民晚报》开辟了用上海话书写的专栏已满100期,还选编了精华本《浓浓沪语海上情》。
方言,舌头上的文化遗迹,似乎通过一些努力,让我们看到它保存下来的一线生机。教育界人士致力于将方言写进教材,有朝一日,学生阅读材料中方言的专辑也会日渐增多。在自由随意的条件下,用方言表现草根情怀,用方言传达乡土情结,“乡音无改”还能传达出悠远的文化之音。
二、从方言独特的乡音韵致入手,诱动学生阅读的“味蕾”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诗人远离家乡几十载,世事变迁,物是人非,但是几十年改变不了的是那一口乡音。乡音出口,带着很高的辨识度,更多了一份亲切与随和,引导学生用方言表达,更能激发他们阅读的“味蕾”。
1.于文本对话间聆听乡音
翻开教材,不少课文都能够用方言进行对话阅读,只是平时在教学中,我们一贯使用普通话,大家习以为常。我在一次教学中的突发奇想,颇有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在教学《三打白骨精》一文,学生朗读悟空和唐僧的对话时,运用普通话朗读,我听来总感觉少点神韵,怎么读才能让人物立体起来呢?突然想到《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本是淮安人,书中多有淮安方言,用原汁原味的方言阅读岂不是追本穷源,更能演绎人物神韵?
于是我让学生用方言进行朗读,一开始他们张不开口,捧腹不止,有学生说:“老师,这用咱们淮安话朗读太土了!”有的说:“老师,这样读没有普通话好听!”……面对学生的质疑,以及难以控制的课堂局面,我有点犹豫,但随即转而坚决地进行范读。带着乡土气息的淮安话将悟空与唐僧的对话演绎得激烈而有趣,尤其是师徒之间激烈的争吵,方言铿锵有力,更有生活化的味道,更接地气,学生朗读的兴趣也空前高涨,迫不及待地要展示自己的方言朗读。课已下,而意未尽。
2.在习作表达间传递乡音
教材中有一篇习作内容是介绍家乡的一种小吃,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搜集资料成文,呈现出的小吃让人垂涎三尺。但怎样才能把这种美味小吃推销出去,让听的人颇有一尝为快的感觉呢?我又一次想到了方言,让学生在习作中对于小贩的叫卖声运用方言表述,这样更逼真,更有地方特色,学生交流展示自己的习作时,那颇具标志性的方言着实增色不少。
于是学生用方言叫卖声将生活搬进了课堂:
“鸭血粉丝,顺滑爽口,一尝忘不掉!”
“豆腐腦 —— 淮安豆腐脑——”
“香干臭干 —— 五香蚕豆——”
“淮安茶馓 —— 老淮安茶馓——”
“炸干子喽 —— 炸干子喽——”
……
听到这样的方言,实在太亲切了,这种地道的方言,传达出的是形象生动的生活智慧。在无形中,学生对方言更亲近了,对家乡的热爱也更进一步。
3.在口语交际间亲近方言
普通话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大行其道,但作为教师,有职责传承方言这民族文化的根。语文的外延就是生活,语言的表达离不开生活,将生活搬进课堂,让方言活起来。
教材中口语交际的内容都着力挖掘学生的表达需要,更应该指向学生的生活。比如在跳蚤市场里如何讨价还价,这是语言的智慧,也是生活的哲学。我专门设计了一节“我来讨价还价”的口语交际课,学生全程方言对话,听者捧腹不止,说者自然娴熟,仿若置身在热闹的跳蚤市场,情境的营造将语文生活化、方言习惯化,学生在方言这本大书中有沉淀,有体验,从而让方言表达成为一种习惯,一种时尚。
三、从方言独特的俚语表达入手,呈现学生阅读的新“样态”
记得余秋雨曾有这样的遗憾,年少时因学标准的上海话而抛弃了曾引以为耻的余姚土话,可是成年后才发现,面对同行老乡们热聊余姚话时的尴尬,他为余姚的“河姆渡”田螺山遗址而骄傲,同时也因失去了方言的藕丝而后悔。有人将方言比喻为回家的路,或者是流淌血脉的河,而我认为它象征着传统文化的根。
1.丰富的方言词汇
一方地域的语言文化是一方水土独自的创造,是对人类多元文化的一己贡献,捍卫文化的多样性与尊重人的尊严是密不可分的。方言词汇天生带有草根气质,生动形象,描摹准确,常常让人感叹劳动人民是天生的语言大师。方言词汇也都是历史上某个时代的流行语言,记录了当时人们的交流沟通方式,也留下了很多文化交汇的印迹。今天读来,这些方言词语也不乏趣味,意蕴深刻,容易记忆。
淮安方言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词汇丰富,他们把蝉称“唧流”,把向日葵称为“照葵”,把姑姑称为“布布”,还有一个特色就是叠字多,像“凶巴巴、惊乍乍”等,让人听了像小船轻舟漾溪上,透着一股淋漓和酣畅,像一幅抽象的画,又似一篇写实的景,生动鲜明。比如形容一个人做事不得体、不利落,便说“揸手络脚”;做事不干脆、不坚决,就说“软肌骨都”;待人不讲礼貌、相处斤斤计较叫“尖闹”;形容果实结得很多叫“得溜大挂”。
2.实用的押韵谚语
生动形象的谚语,把抽象的道理三言两语就表述得明明白白,好懂又易记。例如:“别在人前夸自己,别在背后论人非。”“做事要稳,改错要狠。”“初三初四鹅毛月,初七初八月半天,十五十六月团圆。”“天上云雀叫一叫,地上行人戴草帽。”“要打当面锣,莫敲背后鼓。”“瓜无滚圆,人无十全。”“路不平,众人踩。理不平,大家摆。”可以说,这些谚语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口语性强,通俗易懂。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的特点是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它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是“活”的文化及其传统中最脆弱的部分。启发方言独有的情感和韵味儿,让一代又一代的人把淮安文化的传承推向纵深,守望方言的一方热土,培植儿童语言原生“根”系,让语言向纵深处行进。
(作者单位:江苏淮阴师范学院附属小学)
责任编辑 刘 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