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序渐进:统编本教材的课后习题 “这样教”
2020-04-09田云
田云
众所周知,课后习题是编者根据课文内容、学生学情以及语文要素等维度综合考量之后精心设计的练习题,既为学生之学搭建了阶梯,又为教师之教明确了方向。语文教学要关注两个维度,即“教什么”以及“怎么教”。课后习题已经明确了教什么,教师需要从学生的年段入手,关注于“怎么教”,从而发挥教材课后习题的最大价值,有效地推动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
一、借助课后习题夯实积累,依循认知方法而“教”
古人有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语文教学的价值不是要给予学生丰富的知识信息,而是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形成学习的能力。统编本教材的课后习题不仅仅是学生训练能力发展的载体,更蕴藏着丰富的学习方法,教师要在组织学生探究、完成课后习题的基础上,帮助学生积累学习的基本方法。
以统编本一年级下册《小猴子下山》为例,课后有这样一道练习题:“读一读,再选几个词语各说一句话。”习题中所设定的都是一系列的动词:“掰、扛、扔、摘、捧、抱”等,并运用直观形象的图片展现了小猴子完成这些动作的样子。很显然,这道习题不仅指出了鲜活的动词,还揭示了基本的学习方法和路径:先通过朗读的方式加以呈现,再演示动作,为最后的选词说话做例子。为此,教师就可以展开这样的教学:首先是读一读,将这一组动词集中出示,可以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自由练读,同桌彼此互读,指名指导试读,全班集体齐读,旨在帮助学生消除朗读和理解的障碍,为后续的深入学习奠定基础。其次是做一做,学生正处于直观思维阶段,他们在理解的过程中需要形象性资源的支撑,借助鲜活的图片就是为了契合学生内在的认知规律,通过鲜活的动作支撑将原本的动词符号转化为鲜活的动作,生发出属于自己的独特认知和理解。最后是说一说,激活学生的生活积累,是否在生活中也做过这些动作?自己是怎么做的?先通过聊天的方式进行说话,在悄无声息的过程将这些动词运用其中,避免了机械任务给学生带来的压力,降低了学生运用动词进行说话练习的难度。
在这样的教学板块中,课后习题所罗列的这些动词已经不再是小猴子的动作了,而是文本中的语言在学生生活中的映照,让学生建构起了语言与自身认知之间的内在关联,成为了学生内在语言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今后学习的过程中,即便是面对全新的动词,也会依循着这样的学习方法,借助朗读感知理解,消除障碍,借助动作表演,强化理解体验,链接生活,尝试说话,在不知不觉的过程中进行说话练习。经历了这样的思维过程,学生所感知的已经不再是学会了什么,更为关键的是在此过程中积累了学习的基本方法,知识和能力在方法的积累中协同并进。
二、依托课后习题明确训练,架设认知阶梯而“教”
夯实积累是学习的基础性任务。纵观统编本教材的课后习题,我们不难发现编者非常重视学生的语言积累,与此相关的习题形式多样,除了朗读课文、背诵积累等常规性的形式之外,编者还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文本语句的特点出发,采用多种形式来促进学生的语言积淀。这些不同类型的习题对于学生的语言储备、思维发展、听说读写的语言实践都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如何利用这样的语言训练点来强化学生的语言素养,就需要教师架设不同层次的阶梯,助推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
以教学统编本一年级下册《姓氏歌》为例,课后习题要求学生“照样子做问答游戏”,并出示了两组问答游戏的例子。这是一篇典型的识字韵文,开篇即通过“一问一答”的形式引出了姓氏,句式结构相同,语言节奏鲜明,极其富有情趣,非常受低年级学生的喜爱。编者所设计的这一题型,就是要让学生在经历“一问一答”的过程中掌握汉字构建的方法,并相机体悟其中汉字表达的内在含义,让学生享受学习的内在快乐。此外,编者还在旁边的泡泡提示中指出,“介绍自己姓什么,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这就更加明确地鼓励学生尝试运用不同的方法来介绍姓氏。鉴于此,教师就设计了具有阶梯性的教学板块:(1)朗读课文习题中第一组问答,可以发现什么?学生发现姓氏“张”是采用汉字部件加一加的方式引出来的。(2)朗读课文习题第二组问答,你又发现了什么?学生发现姓氏“方”是用组词的方式引出来的。(3)课文中还运用了哪些方法来揭示姓氏?很多学生尝试自主运用这样的方法来朗读课文后面的语段,并相机罗列出第三种引出姓氏的方法。(4)回归到自己,尝试运用课文中某一种方法来介绍自己的姓氏,完成课文中的句式填空:你姓什么?我姓( )。什么( )?( )。(5)组织同桌或者周围同学玩一玩这个问答游戏,并在全班面前表演、呈现。
在上述教学板块中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时,教师并没有急于让学生进行表达描述,而是先引导学生进行朗读感知,明确课文在引出具体姓氏时所采用的方法,并据此进行拓展延伸,最终回归到学生,在仿照句式结构的过程中与学生一起做游戏。经历了这样的教学,学生积累了方法,在教师设计的逐层阶梯中朝着语用训练的方向一步步迈进,更好地享受到语言表达的喜悦。
三、聚焦课后习题发展思维,紧扣内在联系而“教”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生命个体的内在思维都是从困惑开始的,疑问是获取外部知识信息的重要前提。只有在疑问的不断促动下,思维才能启動。而统编本教材每一道习题就如同是一个思维的切入口,教师要巧妙地利用语言和思维之间的内在关联,扬起思维之帆,开启语用训练之舟。
如统编本一年级下册《四个太阳》一文的课后题中要求:“朗读课文。说说‘我为每个季节画了什么颜色的太阳。”从文本内容来看,《四个太阳》是一篇充满想象的文章,蕴藏着丰富的想象和童趣,有利于激发学生内在的认知,丰富学生内在的语言储备。细读这道题我们就能发现,其价值就在于鼓励学生用双眼去看待自己眼中的四季。其实,编者在这篇课文中设计这样的题型并不是随意的,用发展和关联的视角审视,就会发现在之前的教材中就出现过类似的题型,如本册教材中《春夏秋冬》就曾经要求学生运用四幅图画和相关的词语来展现一年四季的特点,展现四季轮回的丰富多姿。在《语文园地一》的“日积月累”中,编者罗列出了8个表示四季特点的词语作为学生语言储备的重要资源。由此来看,这篇课文中所设计的这一题型,正是对之前教学内容的一次巩固和提升。鉴于此,教师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流程:首先,借助《春夏秋冬》一文中的内容,出示一组词语:春风吹拂、夏雨砸落、秋霜普降、冬雪飘零,激活学生对一年四季的原始认知。其次,引出《语文园地一》中的8个与春天相关的成语,让学生在朗读中想象画面。再次,组织学生从自己的生活感受出发,说说最喜欢哪一个季节,为什么会喜欢这个季节,说说自己的理由。最后,结合自己对四季的理解,明确给太阳描画的颜色,并在绘制完毕之后,进行交流、分享和评论。
教师紧扣一道课后习题,充分整合了统编本教材中前后关联的资源与练习,让学生经历了从词语到语句,再到课文的逻辑顺序,在螺旋上升的过程中储备相应的知识体系,在新授中完成了复习与巩固,在巩固中又促进了学生能力的生长,让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得以施展,有效地拓展了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课后习题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在精准解读编者用意的基础上,将关注点聚焦在“怎么教”上,旨在通过依托学情、契合需要的基础,为学生选择合适的发展切入点,充分彰显课后习题的重要价值,真正为学生核心能力的提升服务。
(作者单位:江苏连云港市灌云县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刘 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