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原汁原味:语文课堂的理性回归

2020-04-09吕华明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20年3期
关键词:理性语文课堂教学活动

吕华明

语文教学期待理性回归,这是语文教学的基本诉求。原生态课堂教学的特点是真实、自然、和谐,师生互动是默契的,教学过程推进是顺畅的。原汁原味教学可以展现师生真实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学习真正的语文。由于客观、主观因素的共同制约,语文课堂在一定程度呈现出了“花架子”“贵族化”“一言堂”等现象,与凸显学生主体地位相背离。教师要做更多主观努力,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理性回归。

一、从“花架子”到“实干家”

为追求课堂教学的繁荣局面,教师在教学手段上做了很多创意设计,這是最为普遍的现象。如教学内容的反复训练,教学活动的多元化设计,学生表现的多次预演,这样的教学带有更多的“表演”性质,不管教学过程多么精彩,都不能说明课堂教学是成功的。教师要放弃“花架子”,去做“实干家”,需要对教学设计展开优化处理。

如教学三年级下册的《荷花》,教师先给学生展示一组荷花照片,让学生对荷花有整体感知。然后让学生自由阅读课文,并将不理解的地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出来。学生快速进入阅读思考环节,问题不断涌现。如:“作者描写荷叶时采用了哪些方法?”“‘看作是什么意思?”“作者为什么要将这一大幅画看成是‘活的画?”“作者说自己变成了荷花,为什么这样设计?”……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梳理归结,挑选典型问题进行重点解读,指导学生集体讨论,将学生带入良性交流情境之中。教师没有做太多讲解,而是让学生自由质疑,这无疑是最为巧妙的设计,能给学生带来更多思维触动。

二、从“贵族化”到“平民化”

语文课堂呈现“贵族化”现象,主要体现在教学手段的先进性,多媒体、白板的广泛运用,以及多种“高大上”的教学活动设计上。多媒体应用超越了限度,课堂教学成为展示会,课堂本性缺失。教学活动需要接轨学生生活,不然就是“纸上谈兵”。教师要将课堂教学置于“平民化”状态,需要对教辅手段和教学活动进行改革。

如教学《火烧云》,教师先让学生展开梳理性阅读,然后带领学生来到校园之中,对天上的云朵进行观察,并学习作者的描绘方式,给这些形状各异的云朵以形象描绘。学生一边观察,一边思考,并给出了个性描绘:“看那块大大的云朵,像不像草原上的羊群?”“那条细长的云线,难道是飞机喷雾留下的吗?真像衣服上的腰带。”教师也参与到学生的互动交流之中,并将学生带到教室外进行实地观察,给学生提供最为真实的学习情境,学生有了文本阅读经历,自然有表现的冲动。从表现中可以看出,学生主动学习思维已经启动,课堂学习呈现高效化。

三、从“一言堂”到“百家谈”

新课改大背景下的语文课堂,“一言堂”现象大为减少,但教师传统教学观念根深蒂固,对课堂的“统治欲”还是很强,容易变“满堂灌”为“满堂问”,这无疑是变相的“一言堂”。学生是学习主体,课堂自然是学生的课堂,学生要有话语权,教师要为学生的“百家谈”提供更多服务,而不是“控制”,这样的语文课堂教学才符合理性回归要求。

给学生留下更多话语权,教师要为学生组织交流活动。在教学《方帽子店》一课,在阅读结束后,教师为学生创设一个辩论活动:这家方帽子店要重新迎来顾客,需要做更多改变。有人主张,跟随潮流,变方帽子为圆帽子。也有人说,不妨在方帽子上进行点缀和修饰,也一样能够有市场。你赞同哪一种观点?说说你的理由。话题抛出后,学生立刻给出回应,纷纷讲述自己的主张。课堂辩论基础自然形成,从而组织学生展开互动辩论。教师运用一个争辩话题,将学生带入观点交锋的辩论现场,给学生提供更多学习触动,其教学效果显著。

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中要有理性回归意识,对教学辅助手段、教学操作过程、教学训练设计、教学活动安排、教学评价制度等内容进行理性处理,让学生真正进入实实在在的语文学习之中,自然提升学科核心素养。

(作者单位:江苏沭阳县第一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宋园弟

猜你喜欢

理性语文课堂教学活动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用应答器,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实效
培优辅差小组教学活动的实践研究
浅谈游戏化教学提升低年级语文课堂实效的策略研究
基于核心素养之自主发展的教学活动设计
欲望膨胀
以数学类绘本为载体的幼儿园教学活动探究
基于思维能力培养的语文课堂生成资源运用例析
“表现性”语文课堂风景——建瓯市东峰中学课改观摩侧记
人人都能成为死理性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