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斯尼亚危机期间俄奥两国的博弈
2020-04-09朱丛瑞
朱丛瑞
摘要:自19世紀奥斯曼帝国衰弱以来,俄奥两国在巴尔干地区就纷争不断,经过“近东危机”期间的博弈与“冻结”,双方关系暂时缓和。到了20世纪初,巴尔干局势日趋紧张与复杂,波斯尼亚危机再次引发了双方的冲突,俄奥关系也逐渐走向不可逆转的恶化,进而将整个欧洲拖入了战争的深渊。
关键词:波斯尼亚危机 俄奥关系 博弈
一、危机前俄奥两国的策略与行动
自近东危机以来,奥匈帝国逐渐完成了对波黑两省的占领与消化。20世纪新的国际形势使奥匈帝国看到了继续增进地区优势的机会,奥匈帝国决定从波黑两省入手。新外交大臣艾伦塔尔明确表示了吞并波黑两省的意图,并且与皇储斐迪南共同制定了“吞并波黑两省,消灭塞尔维亚,建立在巴尔干中、西部的统治,最终使奥匈二元制帝国变为三元制帝国”的战略。
关于奥匈对波黑的吞并,主要由以下几个因素促成:首先,从经济上来讲,奥匈帝国经济实力薄弱,无力与其他欧洲列强竞争,只能掠夺巴尔干地区原材料并向该地倾销;其次,奥匈面临外部的重重威胁,俄国在日俄战争和1905年革命后重返巴尔干,俄奥冲突不可避免;第三,奥匈帝国内部的民族矛盾日益尖锐,尤其是马扎尔人一直强制推行“马扎尔化”,激发了斯拉夫民族在内少数民族的不断反抗;最后,一些诸如土耳其革命的突发事件也打乱了奥匈的计划,1908年爆发的青年土耳其革命使奥地利不得不面临波黑等省份要求回到土耳其的可能性要求。
对俄国来说,日俄战争的失利和1905年的革命使得沙皇在俄国的专制统治风雨飘摇,统治阶级急切地想通过一次外交上的胜利来转移国内的视线。而这一时期,曾经沉寂了一段时间的“泛斯拉夫主义”又活跃起来,并且对此后相当一段时间俄国国家政策的制定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泛斯拉夫主义是在东欧斯拉夫诸民族反抗土耳其帝国压迫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倡导各斯拉夫民族联合振兴的社会思潮。到20世纪初,随着巴尔干民族主义运动的进一步兴起,泛斯拉夫主义的热潮再次席卷了俄国。俄国认为自身是斯拉夫民族天然的领导者和保护者,沙皇更是幻想可以在泛斯拉夫主义的支撑下建立一个统一的斯拉夫帝国。在这种情况下,泛斯拉夫主义实际上成为了俄国对外政策的工具,俄国一方面加紧与巴尔干国家的联系,充当他们的保护人;另一方面又大肆宣扬奥匈帝国及其盟友的威胁,在这种舆论的引导下,俄奥两国必然会在巴尔干地区掀起新一轮的冲突。
1906年,俄国的伊兹沃尔斯基和奥匈帝国的艾伦塔尔几乎同时出任外交大臣,1908年9月,艾伦塔尔与伊兹沃尔斯基在布赫劳举行会谈,双方达成了口头协议,主要内容是俄国支持奥匈吞并波黑两省,奥匈则要支持俄国对开放黑海海峡的要求。双方分歧在于:伊兹沃尔斯基坚持在召开国际会议后再实施归并,而艾伦塔尔则含糊其辞,并未说明吞并的确切时间。事实上,双方都包藏祸心,伊兹沃尔斯基原本希望在国际会议上使奥匈成为众矢之的,而艾伦塔尔则希望以此来加快吞并的步伐,故而尽量拖延,因为他坚信俄国的海峡政策不会得到列强同意。所以说,所谓协定一开始就建立在分歧之上,因此我们可以认为波斯尼亚危机源于俄奥外交大臣于1908年9月在布赫劳达成的失败共识。
二、波斯尼亚危机始末
1908年10月6日,奥匈帝国突然单方面宣布吞并波黑两省,并且绝口不提海峡问题,俄奥之间的合作完全破裂,危机全面爆发。
在协约国方面,英国首先表达了对奥匈吞并波黑的谴责,这主要是出于对奥德势力在巴尔干渗透的不满与忧虑。法国在总体上是不反对艾伦塔尔的行为的,但其和俄国具有联盟关系,因此法国为了防止自身被孤立而选择了中立以静观其变。而俄国方面则十分震惊,伊兹沃尔斯基极为狼狈,他原本正在游历各国以争取各国在海峡问题上的支持,并且致力于召开国际会议,而现在他面临的则是一个既成的事实了。
在同盟国方面,德国外交大臣皮洛夫认为在巴尔干问题上德国必须支持奥国,否则三国同盟的力量将被削弱,因此他对奥匈帝国的行动表示了支持。但是奥匈帝国的扩张对于在巴尔地区素有野心的意大利来说是个不小的打击,它一方面十分愤恨奥匈帝国对巴尔干的霸占,另一方面又由于彼此之间的同盟协定而不能对奥匈的占领行为提出什么异议。但这终究导致意大利与同盟国阵营愈发离心离德了。
整个危机中,塞尔维亚问题成为了“最难驾驭的部分”,自1903年政变之后,塞尔维亚的民族主义政府一直在努力摆脱奥匈帝国的束缚。而奥匈政府也将塞尔维亚视为威胁其地区霸权的洪水猛兽,欲除之而后快。两国在危机中剑拔弩张,眼看可能引发欧洲大战。英法等国眼看局势逐渐失控,试图进行调解,但塞尔维亚和它的背后支持者俄国态度强硬,这让英法两国恼羞成怒。
最终还是德国的态度决定了结局。德国的外交文件指出德奥两国在巴尔干具有共同利益。而俄国此时则甚为窘迫,因为它对于欧洲大战还毫无准备,也就不能对塞尔维亚提供武装的支援,因此俄国只得继续要求塞尔维亚现在忍耐一时,寄希望于将来。尽管伊兹沃尔斯基之后采取了种种努力,但英、德、奥三国都强硬地反对召开国际会议。艾伦塔尔在1909年2月如愿同土耳其达成了协定,对波黑的吞并成为了法律意义上的事实。在德奥的战争威胁面前,俄国屈服了。3月31日奥塞缔结协定,塞尔维亚问题和平解决。至此,波斯尼亚危机以奥匈的全面胜利而告终。
三、危机对欧洲的影响
对于奥匈帝国来说,危机的结果是一次光辉的外交胜利,但是这种胜利从长远来看却得不偿失。首先,吞并行为给帝国带来了几百万怀有敌意的斯拉夫人,帝国内部矛盾进一步激化。其次,对德国的依赖使奥匈帝国牢牢绑在了德国的战车上,与柏林的同盟不仅让维也纳走向战争,同时也阻止了哈布斯堡王朝脱离战争。最后,尽管和平解决了危机,但奥匈帝国收获了诸多敌人,这意味着为了守住波黑这块胜利果实,奥匈帝国将承受更多军事与财政负担,这对于其本就脆弱的经济无异于雪上加霜。
德国人虽然在外交上赢得了胜利,但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三国同盟出现了巨大的裂痕。皮洛夫天真的认为强硬态度可以逼得俄国脱离英法,从而一劳永逸地摧毁针对德国的包围网,但实际上俄奥矛盾早已超越了英俄矛盾。而这种冒险的做法也让德国走上了全面战争的不归路。
波斯尼亚事件所产生最严重的影响是在俄国,危机使得俄国的脆弱暴露无遗。但卧薪尝胆的俄国人加强了国内的经济与军事建设,取得了在一战前夕国家能力位列欧洲第二的佳绩。此后,俄国开始致力于建立巴尔干联盟,以此来对抗奥匈帝国。
意大利的转变十分彻底,他在时间结束几个月后毫不迟疑地与俄国签订了秘密的《拉匡尼基协定》,这个条约的目的是在近东方面建立俄意的外交合作以对抗奥国,也是标志着意大利由三国同盟移向三国协约的一个里程碑。
英法则在危机中看清了德国对于巴尔干的渗透,他们认识到放任德奥集团的扩张是种威胁,这强化了协约国集团的团结。由此开始,协约国的内聚力逐渐增强,两大军事同盟的力量对比开始发生变化。
总而言之,我们可以认为波斯尼亚危机加剧了两大帝国主义集团的对立,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序幕。
参考文献:
[1]高建芝.波斯尼亚危机期间的奥俄关系,1908-1909.南京大学研究生毕业论文,2011.
[2]张玉芬.奥匈帝国巴尔干政策与保加利亚危机.南都学坛(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07(06).
[3]张爱平.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德国对外政策中的巴尔干.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03).
[4]悉·布·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源(上).商务印书馆,1959.
[5]A.J.P.Taylor.the Habsburg Monarchy,1809-1918:A History of the Austrian Empire and Austria-Hungary. London:Hamish Hamilton,1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