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事件中公众媒介素养提升的背景、特征与路径
2020-04-09周如南
周如南
本次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公共危机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是政府责无旁贷的公共事务,但这并不意味着危机日常管理和紧急应对只是政府的事情。作为公民的公众,在保护防护自我免受疫情影响之余,信息冗杂和信息过载成为本次公共卫生危机之外的次生负面效果。公众面对漫天遍地、良莠不齐的资讯,如果媒介素养不足,就难免产生信息过载、信谣传谣、心理焦虑等后果。新媒体时代,作为信息受众的公众应如何提升自身媒介素养,有效辨别信息真伪?
一、当前移动互联时代,公众媒介素养为什么重要?
媒介素养是指在人们面对不同媒体中各种信息时所表现出的信息的选择能力、质疑能力、理解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当前移动互联时代,公众媒介素养为什么重要?
一是媒介主体发生重大变化。符号传播开始于人类进化早期,之后历经口语、文字和印刷时代。随着通讯科学技术的发展,媒体形态不断迭代发展。现代信息传播主体实现从报纸到广播到电视到互联网再到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和区块链的迭代变革。新媒体时代,传统线性信息传播模式让位于网络化传播模式。这是一种多元主体交互、去中心化的传播路径,由此专业化媒体组织传播发生变革,多主体交互传播、媒介融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互相设置议程成为常态。
二是媒介模式发生革命性变化。首先,传播权力发生变化。以信息技术、新型通讯技术为基础的新媒体快速发展,带来某种程度的“技术乐观主义”。一种观点认为,“技术赋权”将抹平数字鸿沟,有效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将信息公开权赋权给普通公众。其次,传播角色发生变化。公众不再是传统媒体时代的受众和观众,而同时是信息接受者和传播者,“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正在到来。另外,传播路径也发生变化。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路径由封闭不对称转向公开透明信息共享,信息内容传播实现从精英主义的PGC(专业生产内容)到大众主义的UGC(用户生产内容)的转变。
三是媒介传播环境发生快速变化。随着现代社会发展和人们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公民基本素养得到很大提升。公民普遍具有比以往更强的知情权、监督权和表达权意识。“围观改变中国”意味着公权力和公共事件遭遇到比以往时刻更多的问责和审视。在公众基于新媒体环境变化而拥有更好的公共表达时,也同时出现大量新旧问题。比如“人肉搜索”、“商业软文”、“网络暴力”、“有偿新闻”、“恶意炒作”等等,从而带来巨大网络安全隐患,甚至危害到人们和国家利益,带来社会不稳定。因此,与此同时国家的舆论治理也会不断规范和完善,从而在公民表达权益维护和国家秩序稳定维护之间寻找动态平衡。
二、新媒体时代的媒介信息传播有什么特点?
一是信息场域多元分化。新媒体时代,信息渠道多元而复杂,并因内容生产方和受众差异而逐渐形成不同场域。比如精英与草根、专业与非专业、官方与民众信息场域的区隔,从而形成“部落化生存”。也就是一些信息往往在小圈层内发生强传播,从而带来社群内部认同的强化,形成新媒体时代的“亚文化现象”和“亚文化社群”;另外一方面,一些重大公共性议题却能“破次元”和“破壁”,可以穿越不同的职业、地域、年龄人群的“朋友圈”,但是这些议题往往在传播、阅读和理解过程中发生基于受众价值观差异的分化和扭曲。
二是传播效果呈现四化。读屏时代,人们的信息阅读时间日益碎片化。碎片化时间的信息接收往往帶来浅层化的信息理解和信息生产需求,从而使得媒介内容生产出现迎合受众媒介使用习惯的娱乐化信息表达倾向,最终出现大量“标题党”、“鸡汤文”以及“眼球效应”。当前一些新闻资讯聚合平台基于大数据算法和用户行为分析的信息定制化推送,也因缺乏传统大众媒体时代的专业媒体“把关人”功能,从而不断建构和加剧了当今浮躁而情绪化的舆论生态。
三是网络舆情群体极化。网络舆情呈现出重要变化。首先是“后真相”时代到来。当前舆论场中容易盛行假新闻和谣言,深层社会和心理意义上的解读是在当今转型时代,伴随社会快速发展带来的诸如贫富差距、环境污染、治理失效等问题,人们需要人情绪宣泄口和解压阀。公共事件容易成为公众基于某点进行情绪宣泄、观点表达和立场站队的导火索,且这种诉求大过于对真相的追求。其次,网络舆论场并非公共沟通和理性启蒙的良好场域,这里客观中立的观点往往不如喧哗甚至偏激的声音更能吸引注意力。在非黑即白的舆论场,事件翻转甚至再翻转成为“新常态”。舆论表达呈现出观点先于事实,感性取代理性,情绪过剩、事实稀缺的特征。
三、新媒体时代如何提升我们的媒介素养?
首先要提升媒介信息获取能力。一是高效阅读,同时避免信息过载。信息过剩时代,我们的阅读效率要提升,但这绝不意味着全盘接收和过量接收。二先看信息来源,看新闻资讯是否有明确发布机构和作者、多阅读专业媒体报道和专业公众号内容。信息源求证是判断信息真伪的重要前提,可以判断其可信性和专业度。一些非专业新媒体渠道往往会采用不够严谨和规范的写作方式进行表达。三是有信息交叉证实意识。比如对某事件通过阅读不同媒体渠道的信息进行互证,通过搜索看某存疑消息是否已有辟谣等。
其次要提升媒介信息分析能力。一是判断媒介信息是否符合事实,与常识是否冲突。一些假消息我们可以通过常识对比即可发现其荒谬性。二看事件因果关系、相关性是否符合逻辑。文章逻辑是否通顺,能否逻辑自洽,既体现作者功底,也是判断信息可靠性的依据。三看作者立场意图和观点。看文章时不妨对作者进行了解。比如看作者所在机构,搜索作者其他文章判断其立场和风格等。有些文章不排除是观点先行或者是公关行为。四要关注作者使用的数据、证据和材料的来源可靠性。从内容上分析看作者表达观点背后的支撑论据是否过硬。
第三要提升媒介评价能力。媒介使用时一定不能对其传播的信息内容不带思考和批评的全盘接受,时刻保持思考,对信息内容保持质疑批判能力。多问几个为什么,避免信息控制和信息依赖。
最后一点是要不断提升媒介传播能力。一是对来历不明的消息不轻易采信传播;二是对无法证实的存疑消息慎重对待,暂不转发;三是不泄露事件当事人的隐私信息,慎用“人肉”;四是对疑似虚假信息进行多方求证和提醒,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当然,新媒体时代媒介素养的提升,并非仅仅公民个体责任,也是政府和市场的责任。国家要通过法律完善、制度建设、部门作为等方式有效提升全民媒介素养,将其纳入国家治理能力建设体系。通过教育、宣传等方法手段全面增强公众媒介素养提升意识。互联网平台要加强自律和他律,实现行业监督和自我监督相结合,保障客观真实、符合导向的信息内容生产和传播,有效对不良信息进行筛选,履行企业社会责任。
(作者系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山大学广州大数据与公共传播重点基地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