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消化内科的临床治疗效果探讨

2020-04-09张恒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20年4期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消化内科疗效

张恒

【摘要】

目的:实验探究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进行消化内科治疗的效果。方法:50例研究对象均为本医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对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患者服用常规药物,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服用替普瑞酮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进行常规消化内科治疗的过程中,加服替普瑞酮进行治疗,效果显著,明显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了患者的痊愈,具体临床应用的价值。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消化内科;替普瑞酮;疗效

【中图分类号】

R496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2095-6851(2020)04-154-02

在消化内科疾病中慢性萎缩性胃炎具有多发性,以腹痛、恶心、饮食不佳为主要临床特征,且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久治不愈,在不断的治疗过程中,病情容易反复,是演变胃癌的必要环节。因此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进行积极治疗,对患者的身心健康是非常关键的,本文主要分析加施替普瑞酮的治疗效果,详情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50例研究对象均为本医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对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和实验组。

对照组25例:男女性患者的数量分别为14例和11例,患者的最大年龄为76岁,最小年龄为49岁,平均年龄为(61.47±3.38)岁。实验组25例:男女性患者的数量分别为15例和10例,患者的最大年龄为78岁,最小年龄为46岁,平均年龄为(61.38±4.96)岁。

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50例患者都符合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所制定的临床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同意本次实验研究,并签署了同意书。排除标准:没有完善的临床治疗资料;严重消消化系统疾病;无精神障碍,意识清晰,可主动配合治疗;心肝肾等器官出现器质性病变。所有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无明显的差异,P>0.05,可进行实验研究。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服用常规的药物进行对症治疗,如患者存在反酸的情况需要服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如果患者出现腹胀的情况需要服用多潘立酮進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替普瑞酮(国药准字:H20093656,厂家:卫材(中国)药业有限公司,规格:50mg*10s*2板)进行治疗,患者每次服用50mg,每天服用3次,需要在饭后半小时服用[1]。

1.3对比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判定,有以下几种情况,痊愈:治疗后患者的腹痛、恶心等临床症状消失,饮食正常;显效:治疗后患者腹痛、恶心等临床症状明显好转;无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无明显变化,或者好转后再次复发。

1.4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以%来表示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以P表示组间差异,当P<0.05时代表统计学有意义。

2结果

统计学分析表明,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好于对照组,实验组痊愈的有17例,显效的有6例,无效的有2例,治疗有效率92.0%,对照组痊愈的有13例,治疗显效的有4例,治疗无效的有8例,治疗有效率为68.0%,差异显著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详情见下表1。

3讨论

导致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主要原因就是不良的饮食习惯而现今社会经济的发展较为快速,人们的生活节奏也发生了改变,很多不良的饮食习惯也逐渐养成,慢性萎缩性胃炎也成为了消化内科较为常见的症状,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病情继续发展会延伸成胃癌。

诱发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因素是为幽门螺杆菌,因此针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对幽门螺杆菌进行清洗,以免患者的机体受到胃炎的伤害。幽门螺杆菌会产生危及胃粘膜的蛋白质物质,对机体的免疫系统造成影响,促使患者出现一些炎症反应。此外,幽门螺杆菌会对机体造成一定的刺激,让免疫细胞更多的分泌白细胞介素和一些肿瘤坏死因子,加重对胃粘膜的损伤[2]。

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药物较多,本文所研究的替普瑞酮是一种萜烯类化合物,对于组织具有修复的效果,尤其是在抗溃疡方面的作用较大,属于胃粘膜保护性药物,对于胃溃疡、急性慢性胃炎具有非常好的治疗效果。同时,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采用替普瑞酮后治疗后,患者的胃功能并不会受到影响,副作用较小。

服用替普瑞酮后可以很快的被胃肠道所吸收,进而作用于各个组织,消化道、肝脏、肾脏等器官中的浓度会不断提高,其中胃溃疡部位的浓度最高。替普瑞酮药物大多是以药物原形的形式被排出。此药可有效改善胃粘膜水肿、糜烂、出血等病变[3]。

本文选取了5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成两个实验组小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药物对症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施替普瑞酮进行治疗,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表明,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

总而言之,在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进行消化内科治疗的过程中,服用替普瑞酮药物治疗效果显著,明显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了患者的痊愈,具有临床应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姜红,刘晓宇. 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消化内科临床治疗体会[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8, 24(19):2980-2982.

[2]钱额莫胡. 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消化内科临床治疗有效对策[J]. 临床医药文献, 2017, 4(53):88.

[3]黄文革.消化内科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规范治疗效果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 2019, 17(10):82-83.

猜你喜欢

慢性萎缩性胃炎消化内科疗效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以苦参为主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补锌在小儿腹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优质护理在消化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消化内科急性腹痛患者98例临床治疗分析
胃肠镜在消化内科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消化内科急性腹痛患者128例临床诊疗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