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胃穿孔腹腔镜修补术与开腹修补术术后胃肠动力恢复的对比分析

2020-04-09查争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20年4期
关键词:胃穿孔

查争

【摘要】

目的:对比分别应用腹腔镜修补术与开腹修补术治疗胃穿孔对患者术后胃肠动力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2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92例胃穿孔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应用开腹修补术治疗,观察组应用腹腔镜修补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胃肠动力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2h、24h、48h血清胃泌素水平均较对照组高,术后排气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胃穿孔疾病的患者,采取腹腔镜修补术较常规开腹修补术可更快促进患者术后胃肠动力恢复,值得推广。

【关键词】胃穿孔;腹腔镜修补术;开腹修补术;术后胃肠动力恢复

【中图分类号】 R322.4+4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2095-6851(2020)04-136-01

胃穿孔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针对该病一经确诊需及时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治疗[1]。对胃穿孔的治疗上,一般是采取手术治疗的方式,常规手术方法主要为开腹修补术,但该手术方式存在诸多缺陷[2]。而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快速发展,在对胃穿孔的手术治疗上,推广使用腹腔镜修补术,该手术方式具有较常规开腹手术更显著的优势。本次研究中,对比了分别采取腹腔镜修补术与开腹修补术治疗胃穿孔的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2月-2019年5月收治的92例胃穿孔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胃镜检查确诊,患者有手术指征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凝血功能障碍及手术禁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成以下两组:观察组46例,男27例,女19例;年龄22~75岁,平均(48.5±2.3)岁。对照组46例,男25例,女21例;年龄23~75岁,平均(49.1±2.4)岁。两组患者在年龄及性别等一般资料上无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对照组应用常规开腹修补术治疗,手术方法如下:应用全麻方法,自上腹部正中部位做一切口,切口长度在10~15cm,确定胃穿孔位置,借助4-0的缝线对穿孔进行有效缝合。

观察组应用腹腔镜修补术,手术方法:全麻成功予以患者建立二氧化碳气腹,维持气腹压在13~15mmHg,在脐部下方做副操作孔依次插入鞘管、腹腔镜,借助腹腔镜仔细探查患者腹腔状况及穿孔部位。插入其余的鞘管,用聚乙交酯纤维制成的1-0缝线,自穿孔部位施以全层间断缝合,用大网膜覆盖修补好的穿孔部位,吸除腹腔内部渗液后用0.9%的氯化钠溶液反复冲洗腹腔,然后在下腹部、近穿孔部位按照要求留置引流管。

两组在手术结束后均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予以胃肠减压及提供肠外营养支持等。

1.3观察指标

术后2h、24h及48h,均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两组血清胃泌素水平,此外统计两组术后排气时间,以此评价患者术后胃肠动力恢复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9.0软件做统计学结果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使用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各项临床指标上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胃穿孔是常见的消化系统危重病症,该疾病对生命安全会造成巨大的威胁,所以临床中一旦确诊属穿孔的患者,必须即刻给予患者实施手术治疗,以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3]。

在对胃穿孔的治疗上,既往受医疗设备缺陷及手术经验等因素的影响,往往是采取常规开腹手术治疗的方式,采取该治疗方式可由医生在直视状态下操作,如此可有效治疗胃穿孔,然而常规开腹手术的治疗方式却存在很大的缺陷,如对患者的创伤大,这样就会导致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延长,增加患者的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这样使得患者常常难以接受[4]。针对常规开腹手术治疗胃穿孔的缺陷,临床中积极探讨更有效的手术治疗方式,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技術的发展,针对胃穿孔疾病,目前多推广使用腹腔镜辅助治疗胃穿孔的手术治疗方式。相较于常规的开腹修补术,腹腔镜修补术具有如下几方面的优势:第一,手术过程医师可借助腹腔镜全面并仔细的探查患者为胃穿孔情况,这样可以提高穿孔的修复效果,使得治疗有效率显著提高;第二,腹腔镜手术的开展,术中做出的切口小且借助腹腔镜还可规避手术对周围重要器官的损伤,这样可使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速度加快,同时还可以有效降低患者术后感染的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第三,腹腔镜手术治疗胃穿孔操作轻柔,使得术中患者的出血量降低,这样也可以最大限度的加快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5]。本研究中,对比常规开腹修补术、腹腔镜修补术对胃穿孔疾病的治疗效果,结果中观察了两组患者术后胃肠动力恢复,结果显示术后不同时间胃泌素水平上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排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这提示采取腹腔镜修补术治疗胃穿孔的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针对胃穿孔,相较于常规开腹修补术,采取腹腔镜修补术的手术治疗方式可以促进患者术后血清胃泌素水平的升高,促进患者术后排气,让患者术后胃肠动力尽快恢复,因此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李金博. 腹腔镜修补术与开腹修补术治疗胃穿孔术后胃肠动力恢复情况对比研究[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5(18):112.

[2]贺文全. 胃穿孔腹腔镜修补术与开腹修补术术后胃肠动力恢复的观察[J]. 中国农村卫生, 2017,5(18):89-90.

[3]邵明建. 胃穿孔腹腔镜修补术与开腹修补术术后胃肠动力恢复的对比研究[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8, 6(11):174.

[4]方晨初. 胃穿孔修补术与开腹手术对患者术后胃肠动力的影响分析[J]. 中国社区医师, 2017,36(7):89-90.

[5]张运昊. 腹腔镜修补术与开腹修补术治疗胃穿孔患者术后胃肠动力恢复情况比较分析[J]. 吉林医学, 2019,36(6):112.

猜你喜欢

胃穿孔
腹腔镜下微创手术治疗胃穿孔的疗效及对胃肠动力恢复的影响
细致化护理对胃穿孔修补术后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一顿火锅吃出胃穿孔
什么是胃穿孔
科普急性胃穿孔的手术治疗
腹腔镜修补术治疗胃穿孔的效果总结
腹腔镜修补术与开腹修补术治疗对胃穿孔患者术后胃肠动力恢复的临床对比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下行胃穿孔修补术的综合疗效对比
单纯胃穿孔修补术在胃穿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探析腹腔镜下胃穿孔修补术对胃穿孔患者术后胃肠动力恢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