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难也只能自己扛
2020-04-09钟强
钟强。受访者供图
钟强是同济医院急诊科医生,这是一封写给他同事房医生的信。在这场大疫情中,他们都是“向险逆行”的白衣战士。
房医生:
平日里的你,总是嘴角微微带着笑,仿佛天大的事儿都不是个事儿。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身边的伙伴倒下,你的脸上,再也没有了“轻松”,是不是有了“无能为力”的挫败感?
记得是2019年12月底,正与好友聊天的你,接到了我的紧急电话,“马上到医院,我们要召开紧急会议!”当时新冠疫情的形势未知,虽然我很冷静,但我知道,这样严肃紧张地通知开会,是很少有的,除非事态确实严峻。
这一天开始,你的角色开始不断切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急诊科重症ICU医疗组长、急诊科二线、发热门诊一线、发热门诊二线、不明原因发热会诊专家组成员。
这还是序幕,记得是农历腊月二十八吧,也就是2020年1月22日武汉“封城”前一天,你又“接替”我,继续医疗支援武汉市金银潭医院,负责金银潭医院7楼的重症ICU。
ICU病房是红区中的红区,房间中病毒气溶胶浓度非常高,进行近距离的操作时,需要二级甚至是三级防护,防护服如果有一点点漏气,病毒就可能被吸入。我是有体会的,每次从ICU出来时,全身上下都会被汗水湿透。
病区里的所有病人都是危重症,年纪普遍较大,对危重病人气管插管也很危险,因为要近距离地操作,操作时因为器械对于咽喉部的刺激,会有体液飞溅。
你说,再难也只能自己扛。听说,你还想到了个插管“土办法”,把两层防护面屏黏在一起,挡在脸前,防止病患唾沫、痰液溅出。点子不错,赞一个!
我也知道,你积极报名支援金银潭医院,有你的“私心”。这次,我们科室的医生最早与新冠病毒交手,有同事不幸感染。
陆俊医生在疫情暴发初期主动请缨上发热门诊,一天工作超过18小时,最终不幸重度感染新冠病毒。就在你过去的第二天,网络上谣传同济急诊科医生陆俊因感染“去世”。我知道你很生气,但你又无力辩驳。你憋着一口气在。我的压力也非常大,科里年轻医生如果不幸去世,是非常大的损失。
“治好、接出去”是你给陆俊的父母、妻子,也是给自己做下的承诺。每每看到你和陆俊微信保持联系,时不时开着玩笑督促着陆俊,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康复训练。“吹气球当然好啊”“耸肩、抬胳膊,锻炼上肢”……我一直相信,你一定会做到你的承诺。包括ICU病房其他重症病人。
你每天向大家反馈陆俊的情况。1月28日,陆俊医疗指标:血氧饱和度达标、咽拭子检测两次阴性。1月31日,陆俊被转回到了同济医院普通病房。这些好消息,让一直心情郁闷的你,开心了一整天。居然“专门”发了朋友圈,嘚瑟地“炫耀”好友的顺利恢复。我也好开心。
作为年长点的医生,我特别心疼,没有穿上白大褂时,你们是父母疼爱的孩子,儿女亲爱的父亲;穿上了白大褂,你们就成为了与病毒厮杀的战士。
你从接到任务开始,便早出晚归成了家里的“隐形人”,听说你总是悄悄回家,独自在儿子房间单独“隔离”休息,你也从不愿说起医院的太多事情,怕家人担心。每每拒绝儿子主动的拥抱和凑近,你一定觉得这个父亲角色很无力。但是我也相信,再难我们一定要一起携手度过去的。
大家都是在煎熬和焦虑中度过,都想让每一个患者能够得到治疗与安慰;焦虑自己在面对危重患者家属请求“救救他/她”时的无能为力……但你用自己的信心和乐观,感染了同济医院急诊科四百多名同事。
“我们向险逆行,只为护住身后的一片岁月静好。让所有人都能够摘下五颜六色的口罩!”看来,你的抗压能力还行,对得起身上的白大褂。
有人说人生无奈,但人定胜天,我们可以改变,去弥补生命中的遗憾不足,让自己快乐多一点烦恼少一点。
战疫已经到了最重要时刻,所有重症病人都转移到了中法新城院区,170位病人都是重中之重,我们的任务很重,但一定不能麻痹大意,你一定要加强防护,注意休息。
相信我们一定能坚守到最后的胜利!等着!
钟强
钟强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急诊科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