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趣味元素为小学语文教学增色添彩
2020-04-09曹雪
曹雪
[摘 要]小学语文在小学阶段中占据重要地位,只有夯实小学语文基础,才能促进各科的学习。小学阶段是义务教育的关键时期,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不断更新教学理念、立足新课标、遵循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不断调整课堂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从而激活课堂。文章提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趣味元素、为小学语文教学增加亮点的论题,并结合教学实践,对教学中如何运用趣味教学的问题进行思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趣味教学;有效课堂
小学生心智不成熟,对新鲜事物好奇、有强烈的求知欲、注意力容易转移、经验不足等,都决定趣味教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让语文知识有趣,让课堂焕发活力,是值得一线教师深思和探讨的问题。趣味教学,符合小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笔者结合教学实践,简单分析趣味教学在小学语文中的实践策略,以期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果。
一、趣味导入,诱发学生学习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导入的效果。导入起“热身”、激趣的作用,趣味化的导入,更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教师在课堂起初,应善于运用趣味导入的方式,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将注意力集中于课堂,为学生深入学习奠定基础。
1.运用视频导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
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被广泛运用于课堂教学。多媒体的运用,将图、文、声、像有机结合,让课堂动静结合、图文并茂、声像相融,给学生营建愉悦的氛围,为课堂带来生机和活力。
如教学《林冲棒打洪教头》时,为学生播放电视剧《水浒传》的精彩片段,会立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创设了轻松、愉悦的氛围,将学生带进《水浒传》的阅读中;教学《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前,教师为学生播放关于红军万里长征的相关视频,如爬雪山、过草地、飞夺泸定桥、横渡飞索桥等片段,让学生从视频中感受当时的背景,感知万里长征的艰难。再呈现彭大将军举枪枪杀他心爱的坐骑——大黑骡子的镜头,并提出问题:彭大将军为什么要枪杀大黑骡子?到底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学生产生阅读的期待,为阅读埋下了伏笔。
2.运用谜语导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小学语文教学中,趣味导入的方式很多,其中,根据儿童喜欢猜谜语的特点,采用谜语导入法,也是快速激发学生参与,快速激活课堂的有效方法。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巧妙设计猜谜语的游戏,让游戏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调动参与的积极性。
如《黄山奇松》的阅读前,教师可以猜谜语的游戏引出课题。教师给出谜面:枫树没有风,旁边有位老公公。让学生打一个字。猜字谜游戏,瞬间引发学生的关注力,学生的注意力從课间的热闹中,转移到课堂的学习中。学生通过对谜面的分析,很容易猜出“松”。教师以此而有效引导:去过黄山吗?黄山的松特别“奇”,你知道都有哪几棵奇松吗?你能用语言简单对几大奇松进行描述吗?阅读课文后,这些都不再是问题。这样,从猜字谜,到课题的引出,到课文的导读,始终抓住“趣”“新”字,抓住学生的好奇和好动,在课堂之初,就奠定了阅读的基础。
趣味导入的方法远远不止于这两个,图片导入、实物教学、音乐法等,也都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教学中,教师应根据需要,合理采用导入的方法,让导入因趣味而推动有效课堂的生成,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参与的主动性。
二、运用趣味方法,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一言堂、满堂灌,束缚学生的思维、限制学生的自由,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凸显。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新课改的推进,新的教学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创设学生为主体、学生乐于参与、积极合作、善于探究的互动课堂,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凸显,并落实到课堂活动中。
1.改变灌输模式,促学生自主学习
新课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改变被动接受、机械仓储的方式,而实现自主构建的转变。自主构建知识,是激发学生积极探索、主动参与的主要手段,也是学生创新学习的需要。教师对于课堂教学内容,少一些灌输,把知识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会学习的主人。
如对于生字词的教学,教师多采用正音、组词,让学生背诵的方式,学生没有自主性,缺乏主动性,没有兴趣,缺乏积极性。如“抱”字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这个字的结构,引导学生根据字的结构:左边是提手旁,右边是“包”,思考这类字多为“形声字”,再启发学生做出“抱”的动作。在教师的巧引妙导下,“抱”的教学,不仅生动,也有趣,学生的动作演示、读音的猜测、组词的竞争等,都为识字教学增加了趣点,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知识的自主构建,自主发现。
2.运用问题教学,激发学生自主思考
学生主体地位的凸显,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很关键。教师应从“导学”的有效性层面着手,精心设计问题,巧妙组织活动,以活动激发学生动起来,以问题引发学生主动思考、合作探究,解放学生的双手和大脑,让学生自己用脑子思考,用手做,参与学习的全过程,感受学习的乐趣,增强学习的兴趣。
如《美丽的丹顶鹤》的阅读教学时,教师改变范读、逐字逐句逐段讲解分析的课堂模式,而是采用“放手”的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先让学生自读,合作克服生字障碍,再在阅读的基础上,根据自己对丹顶鹤的理解,尝试着画出丹顶鹤,然后在组内、组际间交流自己画的丹顶鹤是什么样子的。教师可以针对文本内容巧妙设疑,引发学生深入理解和思考。这样的导学,学生的主动性得到激发,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运用趣味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趣味教学,就是从学生兴趣激发的角度而采用的教学方法。趣味教学方法很多,除了游戏、视频等运用,激活课堂氛围,问题教学、自主学习等的开展,促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之外,根据小学生的好动、爱表现等特点,设计多样化的活动,以活动促学生动起来,以活动引发学生的兴趣,以活动的开展和参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设计表演活动,激发学生表现欲
多数小学生喜欢模仿、爱表现,设计表演为主的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激发兴趣。如教学《林冲棒打洪教头》时,让学生小组为单位,分别选择合适的角色,扮演林冲、柴进、洪教头、庄客、押解林冲的差人(两个人),演一演这个故事,再现故事情节,尤其是“棒打”的一段,学生表演得淋漓尽致,不仅提升学生的表现力,也引发学生走进文本中,对《水浒传》产生阅读的兴趣。
2.开展操作活动,促进学生做中学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先生的主要教学理念,是目前新课改下的主要的理论依托。“教学做合一”,强调“做”为中心,倡导“学中做”“做中学”。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操作活动,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综合素养。同时,“做”为主的活动,也是语文教学生活化理念的运用。如《乌鸦喝水》的教学时,如果教师不用多媒体展示乌鸦喝水时,将小石头一个个放进瓶子里、水位不断升高的画面,对于一年级的儿童来说,仅仅从字面理解,缺乏直观性、缺少具象化。此时,教师可以拿一个饮料瓶,瓶子里装半瓶子水,再准备一些碎石子,然后啟发学生:乌鸦口渴,想喝到瓶子里的水,怎么办?你能为乌鸦想个办法吗?这样,学生会想到各种方法,其中一个就是往里面放碎石子。然后让学生亲自将石头放进去,边放边观察水位的变化……这个做的过程,既激活学生思维,活跃课堂,也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趣味教学,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也为学生营造愉悦的学习氛围,提高学习效率,激发求知欲。趣味教学的运用,符合现代化教学的需要,符合人才的发展观。教学中,教师应运用教学智慧,将语文教学与趣味教学法高度融合,让学生感受语文学习的魅力,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黄芳.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趣味教学[J].华夏教师,2018,(33).
[2]于玲玲.趣味化教学在小学语文识字和阅读教学中的实施[J].课程教育研究,2017,(52).
[3]杨佳钰.趣味教学,逸趣横生——关于小学语文游戏教学策略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51).
[4]常利.小学语文课堂趣味教学实践探析[J].学周刊,2019,(08).
[5]郭惠珍.浅谈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02).
(责任编辑 史玉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