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实现内部审计创新研究
2020-04-09赵莉萨
赵莉萨
[摘 要] 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国有企业与国有资本审计工作,国资委等机构先后颁布了多项政策文件对国有企业审计作出新部署;加快深化国有企业和国有资本审计已经成为审计机关正面临的重要新课题。同时,经济新常态和反腐新常态也对内部审计提出新的要求,要求国有企业必须紧跟形势,及时对内部审计作出调整改进,以进一步凸显内部审计的价值。在此背景下,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挑战与转折,国有企业必须审慎应对,客观梳理现阶段内部审计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作出创新对策思考,以期紧抓机遇,从容应对挑战,实现内部审计良性转折。
[关键词] 消费;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现存问题;创新对策
[中图分类号] F239.4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9-6043(2020)03-0160-02
一、引言
党的十八大以来,审计工作被时代赋予了新的使命,兼顾“国家利益捍卫者、公共资金守护者、反腐败‘侦察兵和权力运行的‘紧箍咒”等重要角色。同时,国家日益强调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性,2018年3月审计署颁布实施了《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第11号审计署令),明确要求加强内部审计工作,充分发挥内部审计作用。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是国家审计的延伸和扩展,2014年至今,国资委等相关部门多次召开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会议,要求国有企业充分认识改革趋势,切实落实改革要求,加快优化内部审计工作,为促进完善审计工作体制增添助力。就国有企业自身发展而言,加强内部审计是当前形势下国有企业优化内部控制、提升综合管理水平、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必然选择,值得高度重视、深入探索。因此,在时代要求和企业发展需求推动下,加强内部审计实践探索,加快内部审计创新,促进内部审计质量提升和价值实现,是国有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
二、國有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一)尚未构建科学的内部审计框架,内部审计作用发挥有限
现阶段国有企业尚未根据新形势调整完善内部审计框架,使得内部审计缺失科学导向。一方面内部审计范围存在较大局限性。目前多数国有企业内部审计仅注重财务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鲜少关注企业风险、环境、资源、社会责任及战略规划方面的审计,内部审计作用发挥有限。另一方面,缺少内部审计职能调整与扩充。内部审计重点尚集中于企业财务收支和经营方面,对诸如企业治理结构、政策制度落地实施、行业发展、企业内部职能岗位越位缺位等问题关注不足。内部审计无法有效发掘并解决深层次问题,审计作用难以深入发挥,其地位也难以提升。
(二)内部审计方式相对单一,无法充分发挥审计价值
现阶段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方式依然相对传统和单一,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内部审计价值实现。大部分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依然以“事后审计”、静态审计、被动审计为主,审计起始于经济活动发生之后,存在明显的滞后性,其及时性与实效性严重不足。并且很多国有企业出于机密和安全考虑,对社会审计机构等外部审计力量持消极抵触情绪,对其他部门或机构的审计不参与、不配合,对其审计结果亦缺少参考和借鉴,长此以往,将直接封闭外部审计渠道,使得企业审计方式更加单一、力量更加微弱,审计价值也随之日益削弱。
(三)内部审计机制不健全,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不力
目前,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机制存在广阔的调整改进空间,导致内部审计质量难以提升。很多国有企业虽然实行了“双重领导体制”等新型审计体制,以期增强内部审计独立性和公正性。但审计人员的薪资待遇与职业发展依然由企业控制,即审计人员的根本利益掌握在企业上层手中,权力制约与控制处于失衡状态。在此情况下,审计人员很容易受企业上层领导的思维或主观意图影响,其审计工作的客观公正性将大打折扣,审计的权威性和监督作用也将逐渐减弱,内部审计质量始终难以提升。
(四)内部审计技术手段相对落后,不利于审计效率提升
现阶段国有企业对先进科学技术应用不足,整体审计方法和技术均相对落后,审计效率相对较低。很多国有企业已经加快了信息化建设,并及时更新了信息系统,以期依托信息技术实现内部审计信息化,促进审计效率提升。但是目前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水平仅能满足企业的基本发展需求,尚无法顺利负载大数据分析、云计算等先进科技的应用,更无法引入5G等前沿技术。实际工作中,很多企业审计人员依然采用传统的手工审计方法,审计效率较低。要实现大数据审计和审计信息化仍长路漫漫,需要不断付诸努力。
(五)审计人员素质和企业审计队伍建设均有待强化
近年来,国有企业已经逐步加强了人员选拔标准,企业审计人员综合素质已经有所提升。因此,现阶段国有企业审计人员综合素质不足,一方面体现在对新形势下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新部署、新要求、新趋势缺少准确了解和把握,难以切实胜任岗位需求,导致其实际实践中频繁发生操作失误、审计重点把控不足、审计结果科学性不足等问题。另一方面,企业虽然拥有个别优秀的审计人员,但尚未建立强有力的审计队伍,审计部门存在人员不足、职能缺失、人员与岗位匹配度不高等问题,导致审计的各项具体职能难以有效发挥。
三、国有企业加强内部审计的创新对策思考
(一)加快内部审计框架创新完善,促进全面发挥内部审计作用
国有企业应通过转变审计思维、调整审计范围、扩充审计职能等方式促进完善内部审计框架,提升审计框架的科学性,从而全面发挥内部审计作用,切实提升内部审计地位。要加强审计思维创新,从理念方面奠定企业构建新型审计框架的主基调,例如坚持监督与服务并重,提升内部审计地位,切实发挥内部审计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通过思维理念更新,引导企业建立科学性、可行性较高的内部审计体系。在优化内部审计框架过程中要及时根据政策规定、审计体制改革要求和企业发展需求对内部审计范围进行合理调整,在明确财务审计和经济审计等基础任务的同时,将风险审计、环境审计、资源审计、社会责任及战略规划审计等内容纳入框架顶层设计,助力提升该框架体系的科学完整性。还要根据时代要求、基于新理念、新思路及时扩充审计职能,充分强调并发挥审计的监督、确认、咨询和服务等职能,以保障内部审计全面发挥作用。
(二)加强内部审计方式创新,促进内部审计价值提升
国有企业要通过加强主动审计和外部审计等方式实现内部审计方式创新,促进内部审计方式完善,从而充分促进内部审计价值提升。聚焦改进“事后审计”的滞后性与高风险等弊端,国有企业必须变被动审计为主动审计,加强“事前”和“事中”审计,提升内部审计的灵活性和及时性。例如,通过审计调查、审计咨询等动态审计方式及时发掘、了解企业内部治理、行业发展、战略规划等方面存在的问題,分析理清问题产生的原因,预测问题的未来走向和风险系数,并向上层管理人员提交报告和解决、防范建议,助力企业强化风险管控,从风控方面实现并提升内部审计价值。同时,企业要充分利用社会审计机构、政府审计等外部审计资源,并搭建畅通的审计成果利用渠道,实现审计资源创新创造与合理利用,通过审计成本最小化、审计效益最大化促进内部审计价值提升。
(三)创新健全内部审计机制,提升内部审计质量
国有企业应通过推行审计委派制、建立联合监督机制等途经促进内部审计机制创新,以提升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客观性、权威性和监督效力,从而切实促进内部审计质量提升。国有企业应向国资委或直接负责的审计机关申请委派审计人员参与企业内部审计;集团性质的国有企业还应该由总部向其他子公司委派审计人员。通过审计体制创新,将审计人员利益与企业利益适度分离,充分提高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与客观性。同时,企业要创新优化监督机制,促进提升内部审计的权威性和监督力度。要明确划分审计部门与董事会、管理层的职权与责任,通过职权分离保障审计部门依法、公正履职。要及时建立审计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的沟通机制,保证各部门、各层级之间信息传递及时、对称,通过密切沟通,使各部门在审计工作中“各显神通”,形成监督合力,携手共同加强企业治理和风险防范,促进内部审计质量和效果提升。
(四)依托信息化加快内部审计方法技术创新,提升内部审计效率
国有企业要加快信息化建设,充分依托先进科技实现内部审计方法、技术创新,充分促进内部审计效率提升。要充分提升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水平,为先进信息技术的顺利运行创造充分环境。在此基础上,积极引入云计算、云会计、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助力企业及时建立完整的财务、业务数据库;并通过大数据分析,高效获取多元化信息,为内部审计提供充分的数据依据支撑。要在信息技术保障下加强与财政、税务、国资监管等部门的沟通交流,充分实现内外部信息共享,提升信息数据的及时性与实效性。要将大数据分析等先进技术应用于审计数据核实工作中,及时发掘筛选疑点数据,去伪存真,切实实现数据审计和信息化审计,大大提升内部审计效率。
(五)创新审计队伍文化建设,提升审计人员综合素质水平
内部审计人员是保证内部审计充分发挥作用的最活跃的要素。国有企业要加强内部审计,则须加强审计人员素质提升和审计队伍建设。现阶段企业通过教育培训,提升审计人员对政策制度的敏感度,引导审计人员加深对时代要求的理解和掌握;并通过模拟训练和实操复盘等方式,帮助审计人员发现并纠正操作中的失误,从而更好地胜任岗位工作。同时,要加强内部审计队伍建设,要扩张审计人员选拔渠道,为企业源源不断地输入优秀审计人员;通过考核、淘汰等方式挑选与岗位匹配度极高的审计人员,组成专业的精英团队。与此同时,通过文化宣传,以明确的文化导向引领审计人员端正职业操守,高质量开展、落实审计工作。
四、结语
当前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中存在审计框架不科学、审计方式相对单一、审计机制不完善、先进信息技术应用不足、审计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升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内部审计的质量、效率提升和价值实现。面对新常态、新形势、新环境,国有企业应积极应对,主动作为,抓紧机遇,通过优化内部审计框架、改进审计方式、健全审计机制、充分利用先进科技、强化审计人才队伍建设等途经实现内部审计创新。从而充分提升内部审计的地位、独立性和客观性,以保障企业依法合规、高效稳健经营。
[参考文献]
[1]李智军.国有企业实现内部审计创新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9(19):209-210.
[2]邢红军.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定位的思考[J].财会学习,2019(32):10-11.
[3]曾雅颂.新时代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创新研究[J].时代经贸,2019(3):93-96.
[4]张晓强,王昊,刘向,崔莹,张亭楠.新时代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创新发展实务研究[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19,32(4):57-62.
[责任编辑:史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