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8年南宁市西乡塘区某社区本地儿童与流动儿童一类疫苗接种情况▲
2020-04-09廖恒宇刘浩瀚韦宏旷
沈 柳 张 琪 廖恒宇 刘浩瀚 宾 丽 韦 跃 林 明 韦宏旷 陈 明
(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预防保健科,南宁市 530001,电子邮箱:gxqfysl@163.com)
随着城市化进程以及我市经济的发展不断加快,流动人口不断增长,流动儿童数量也不断增加[1]。由于流动儿童不能按时接种疫苗,该类人群的传染病发病风险升高,这给当地的免疫规划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2-4]。本文就南宁市西乡塘区某社区2012~2018年流动儿童一类疫苗接种情况进行分析,为了解该社区流动儿童疫苗接种情况,提高该类人群疫苗接种率、降低传染病发病风险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收集南宁市西乡塘区龙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防接种门诊于2012~2018年共施行的37 194例儿童疫苗接种个案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在本中心接种管理、无特殊疾病的儿童。排除标准:有先天性疾病或免疫功能障碍等特殊疾病的儿童。其中,流动儿童个案3 976例,包括男童2 236例、女童1 740例,年龄为1个月至6岁;本地儿童个案33 218例,包括男童17 645例、女童15 573例,年龄为1个月至6岁。本地儿童的定义为户籍在南宁市的儿童;流动儿童定义为非南宁市户籍,在本地居住时间大于3个月。
1.2 方法
1.2.1 资料收集:通过免疫规划信息系统收集研究对象的个案信息,包括姓名、出生日期、疫苗名称、接种日期、接种部位、迁入迁出情况、本门诊接种状态等。比较这两类儿童一类疫苗接种率及合格接种率,分析可能影响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的原因。其中,接种率(%)=某种疫苗所有剂次累计实际受种人数/该疫苗所有剂次累计应种人数×100%;合格接种率(%)=按规定及时完成某疫苗接种人数/该疫苗应接种人数×100%。
1.2.2 疫苗免疫程序:依据《国家免疫规划儿童免疫程序及说明(2016年版)》[4]中规定的疫苗免疫程序,各类疫苗的接种剂次和接种时间为:(1) 乙肝疫苗为1~3剂次,0、1、6月龄;(2)百白破疫苗为1~4剂次,3、4、5、18~24月龄;(3)脊髓灰质炎疫苗为1~4剂次,2、3、4月龄,4岁;(4)麻疹风疹疫苗为1剂次,8月龄;(5)麻腮风联合疫苗为1剂次,18~24月龄;(6)乙脑疫苗为2剂次,8月龄,2岁;(7)A群流脑疫苗为2剂次,6月龄,9月龄;(8)A+C群流脑疫苗为2剂次,3岁,6岁;(9)甲肝疫苗为1剂次,18月龄;(10)白破疫苗为1 剂次,6岁。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数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类儿童疫苗接种率比较 本地儿童和流动儿童总的疫苗接种率分别为95.05%和86.62%,前者高于后者(P<0.05)。本地儿童个案中,乙肝疫苗接种率最高,为98.46%,其次为脊髓灰质炎疫苗,接种率,为97.10%,而白破疫苗接种率最低,仅为63.88%;而在流动儿童中,A群流脑疫苗接种率最高,为96.54%,其次为乙肝疫苗接种率,为91.75%,接种率最低的为白破疫苗,仅为56.52%。两类儿童的A群流脑疫苗和白破疫苗接种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本地儿童其他一类疫苗接种率均高于流动儿童(均P<0.05)。见表1。
表1 两类儿童疫苗接种率比较
2.2 两类儿童疫苗合格接种率比较 本地儿童的总体疫苗合格接种率为87.37%,高于流动儿童的78.58%(P<0.05)。本地儿童中,乙肝疫苗合格接种率最高,为96.16%,而乙脑疫苗的合格接种率最低,仅为60.83%;流动儿童中,A群流脑疫苗的合格接种率最高,为92.03%,甲肝疫苗的合格接种率最低,为50.27%。除了A群流脑疫苗和白破疫苗外,本地儿童其余一类疫苗的合格接种率均高于流动儿童(均P<0.05)。见表2。
3 讨 论
预防接种是预防传染病最有效、最便捷、最安全的方式[5]。随着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流动人口数量不断增加。由于流动儿童一般居住在城中村或城乡结合部,其居住环境较差,人口密度大,容易引起传染病的流行[6],因此,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的管理也成为了计划免疫工作关注的重点和难点[7]。南宁市西乡塘区是老城区,城中村较多,外来人口亦较多,加强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根据我国免疫规划工作要求,流动儿童与本地儿童具有同等的预防接种权利,但目前我国普遍存在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率和合格接种率均低于本地儿童的现象[8-9]。本次调查共收集儿童疫苗接种个案37 194例,其中流动儿童个案3 976例,占10.69%,低于全国水平(17.49%)[10]。本地儿童一类疫苗总接种率为95.5%,与2015年全国平均水平(95.61%)接近[11],而流动儿童一类疫苗的总接种率仅为86.62%。此外,本地儿童的总体疫苗接种率、乙肝疫苗、脊髓灰质炎疫、百白破疫苗、麻疹风疹疫苗、麻腮风联合疫苗、A+C群流脑疫苗、乙脑疫苗和甲肝疫苗的接种率均高于流动儿童(均P<0.05),这与相关调查结果[12-13]相似。本研究中,本地儿童总体疫苗合格接种率高于流动儿童,且除了A群流脑疫苗和白破疫苗外,流动儿童其他一类疫苗的合格接种率均低于本地儿童(均P<0.05)。这些结果表明,与本地儿童相比,该社区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管理工作还存在一定的不足。由于流动人口的流动性大、住所不固定、经济收入不稳定,家长或监护人对儿童预防接种缺乏足够的认识,给流动儿童的预防接种工作带来了严峻挑战[6]。因此,需进一步加强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管理工作,加大免疫接种知识的宣传教育力度,提高流动儿童家长对免疫接种的认知程度。本调查结果还显示,无论在本地儿童还是在流动儿童中,部分一类疫苗合格接种率较低,尤其是A+C群流脑疫苗、乙脑疫苗、甲肝疫苗和白破疫苗,其原因主要是超期接种。造成超期接种主要是由于这些疫苗均为较大年龄儿童需接种或需多剂次接种,接种间隔时间长,家长的疫苗接种意识逐渐淡薄,遗忘了接种时间。此外还与接种门诊查漏和随访力度不够有关。这提示我们需加强大年龄组儿童,尤其是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的查漏补种工作,提高该类儿童接种率,以降低传染病的发生风险。
综上所述,流动儿童大部分一类疫苗的接种率和合格接种率低于本地儿童。今后需进一步加强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的管理工作,加大预防接种宣传力度,提高此类儿童家长的预防接种意识,使其按时接种;此外,预防接种门诊还需不断优化预防接种工作,常规性地进行查漏补种,并通过电话、网络通信等方式通知家长按时接种,从而减少流动儿童传染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