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女性视角的传统园林空间研究综述

2020-04-09吴若冰

园林 2020年3期
关键词:园林空间传统

吴若冰 杜 雁

1 引言

中国传统园林空间涉及到丰富的文化层次,性别因素作为空间背后的文化投影,对空间的产生往往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封建社会男尊女卑观念的影响下,女性在社会发展史上长期处于被动和弱势的地位,女性虽然难以参与到园林的规划建造中,却往往是园林的重要使用者。长期以来园林空间被描述和设定为中性的、无性别差异而存在着,人们往往忽略掉古代女性在真实生活中可能存在的主动角色及其生活实践与园林空间的互动关系,园林的女性特征作为园林文化极为特殊的组成部分亦未受到足够的重视,因此透过女性视角重新审视传统园林空间生成尤为重要。

1.基于女性视角的传统园林空间研究关键词聚类图谱

2 总体趋势分析

女性视角不仅强调女性的生理属性所具有的特征及经验,还会关注女性的社会属性以及由此形成的女性气质和行为方式等内容。近年来,学者对女性视角空间研究的关注度呈整体上升趋势,基于女性视角的传统园林相关研究逐渐增多,研究中出现的高频关键词主要包括“女性休闲生活”“女性空间”“空间布局”“女性审美”“社会性别角色”等(图1)。学者在研究初期往往通过对女性社会生活史的研究,较多关注传统园林空间中的女性情感与行为,通过分析史料、画作、诗词和戏剧作品中女性角色的园林生活,强调女性与传统园林的密切关系。此后,基于女性视角的传统园林空间的研究热点逐渐转向女性与传统园林空间营造的关系研究,主要分析女性生活实践与传统园林的空间布局、空间序列、空间功能、空间要素和空间审美等方面的关系及其影响,研究内容较为丰富,但缺乏具体的案例研究,并缺少对女性社会关系的探索与分析。近几年,相关研究更多将女性与传统园林的关系置于时间、空间和社会的背景之中,更加深入地研究女性在传统园林空间中参与和建构的过程,从更深层面挖掘传统园林空间中的社会性别含义,并通过诸多具体案例来研究女性与传统园林空间的关系及其影响,从中可以看出学者对女性与传统园林空间关系的认识逐渐在加强。当前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传统园林空间中的女性情感与行为、女性生活实践对传统园林空间营造的影响、女性气质与园林空间审美三个方面(表1)。

3 基于女性视角的传统园林空间研究综述

3.1 传统园林空间中的女性情感与行为

3.1.1 男尊女卑社会下的宅园空间

“如果空间是生产的,那么必然有其生产过程,对生产过程的考察也就具有了历史维度[1]。”因此,学者首先阐明了中国古代社会性别体制和空间伦理所根植的政治、文化背景。秦红岭阐明男尊女卑社会制度形成的起源:从西周开始,由父系家长制蜕变而来的宗法制度,使父系血缘关系成为维系家庭和家族的纽带,排斥了女性在宗族中的权利,男尊女卑的格局由此从社会政治制度的层面得以确立[2]。时至唐代,社会伦理制度对女性的规训进一步强化了女性从属、卑微地位。黄毅分析了《女论语》在唐代闺阁内的体现[3]:“内外各处,男女异群”“莫窥外壁,莫出外庭”,《女论语》为女性建立了立身为人、勤俭持家、知礼待客和敬孝长者等道德行为的规范。封建传统思想对女性的禁锢不仅反映在精神形态层面,物质空间的伦理关系更巩固了女性卑微的社会地位。秦红岭提出,中国封建社会的宗法、礼制和阴阳学说不仅对传统建筑的布局有深刻的影响,也让男尊女卑的性别格局具有毋庸置疑的合理性[2]。男尊女卑的性别关系,强烈地体现在宅园空间的每个层面:空间属性、空间布局、空间形式和空间活动等。张献梅指出,宋代理学使封建礼教思想发展到更为完备的具体运作阶段,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制度主要表现在居住空间上对女性的禁锢、在祠堂建筑上对女性的限制和统治者积极倡导兴建贞节牌坊对女性精神的控制[4]。宋以后,进一步强化了男尊女卑的性别秩序,尤其是“将男女与内外相联系,并将其提升至‘合天地之大义’的高度,这也成为后世诠释男女空间区隔的经典依据”[5],因此女性受到统治阶级更为严格的约束和规训。上述研究表明,空间作为社会的产物,其生产过程会随社会的变迁而发生改变,即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女性与宅园空间的关系会受到不同社会制度和社会关系的制约,从而呈现出不同的空间表征与空间实践。

表1 当前基于女性视角的传统园林空间研究成果

3.1.2 社会风尚转变下的私家园林空间

随着明代中晚期社会风尚的转变,女性虽然仍处于父权社会的制约之下,但其社会地位、经济地位和家庭地位较之以往有了明显的提升,社会风气的开放激发了江南女性参与文学创造和社会活动的热情,园林空间则为女性诗词题咏、陶冶心灵提供了更多自由。众多学者研究了明清时期女性游园[6-8]和女子园林雅集活动[9-11]的盛况。宋立中以明清江南妇女“冶游”现象为研究对象,认为女子游园、朝圣之盛况虽与封建伦理制度产生了强烈冲突,在某种程度上侵占了男性固有的特权,但客观上有利江南社会进步和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12]。在日常生活中,园林空间亦因其自然、不规则、非对称、起伏曲折的空间特质为女性休闲娱乐和情感酝酿提供了特定的场所。尹小亭从古代女性的教育观、女性社会角色和地位等方面对女性的园林生活背景进行研究,指出私家园林在一定程度上扩充了女性的活动空间,满足了她们的精神需求[13]。

3.1.3 特定社会文化中的园林空间

在同一时期,受不同地域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宅园也形成了不尽相同的空间结构,女性在宅园中的情感与行为由此受到较多影响。如学者以晋商大院、徽州民居、江西民居等地域传统宅园为例,从物质空间、精神空间和社会空间三个层面分析了宅园空间对女性主体的建构[14-15],即物质空间着眼于宅园的空间结构;社会空间主要指向空间场域的表征与语义;精神空间指生存空间对女性性别身份的塑造和意识形态的规训。研究指出,宅园空间是一个社会空间,不仅限制了女性活动的物理界限,还是一种象征性秩序,界定了女性在社会中的角色和地位,通过精神约束塑造了顺从、卑微的家内女性。

另有学者从文学、绘画和戏曲等与园林密切相关的内容着手,通过研究传统园林空间中女性的情感与生活,进而探索女性与传统园林空间的关系[16-18]。其中较多学者对《红楼梦》中大观园与女性角色展开了研究,如依据《红楼梦》中的闺阁文化、女性意识和女性活动[16][19-20],提出大观园中植景空间的营造与人物性格的密切相关[21]。李金宇通过古代文学作品解读了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情色之境,并究其生成原因:私家园林常用回廊、幽径、抑景、藏景等手法形成幽深曲折的园林空间,其“遮”与“隐”的特点恰好符合了恋人谈情说爱之地私密性和浪漫性的要求[22];高居翰、刘珊珊和黄晓以园林绘画为考察对象,分析园林空间在女性生活起居、接受教育、休闲娱乐等生活实践中占有的特殊地位,以及园林空间女性特征的表征方式[23-24];巫鸿基于中国女性题材绘画,运用“空间”的宏观方法论,提出超越个体女性形象之上的“女性空间”的概念,通过把女性形象还原到整体园林空间和社会环境之中来阐释女性与空间在特定社会文化中的意义与内涵[25]。

概括来看,当前学者们主要以两种研究方式展开对传统园林空间中的女性情感与行为研究。其一是基于女性园林生活的社会背景,研究传统园林空间对女性情感与行为的影响。如张献梅、张峰率、李溪、朱静和毛白滔等从建筑空间布局、空间属性、空间功能、建筑构件以及装饰等角度,对中国传统宅园中男性空间与女性空间进行比较研究[4][26-27],认为宅园空间不仅是从物质空间层面限定女性的活动范围,还是教化性和等级性空间,包含着对女性更深的规训和束缚[28-29];其二是通过研究传统园林空间中女性的情感与生活,分析女性与传统园林空间的关系,从中探索传统园林空间背后的社会性别含义[16-24][30]。但这种研究方式更多是以诗词书画和戏剧作品为研究材料,缺乏对具体传统园林案例的分析与研究。

3.2 女性生活实践对传统园林空间营造的影响

宅园作为家庭生活的场所,女性是其中重要的使用者。然而“三从四德”的道德规范和缠足的劣习将女性长期囿于深闺之中。因此在中国传统园林漫长的发展与演进中,女性对园林空间的影响逐步显现在园林空间的各个层面。当前学者主要从三方面分析传统园林空间的女性影响因素。

3.2.1 社会等级秩序对空间布局的影响

学者对不同女性群体生活的宅园空间进行分析,指出男尊女卑的空间分隔状态会因女性阶层、地位和年龄的差别而不同。如诸葛净通过考察西门庆宅的家庭结构、生活活动与住宅空间结构的关系,剖析性别空间的涵义,对不同女性角色(正妻、小妾、丫鬟、媒婆和妓女)如何体现在住宅空间结构中作出分析[31],研究指出性别隔离并非仅仅源于生理差别,同时也建立在社会建构的性别(角色)差别观念上。朱静和毛白涛从传统民居中堂、正房、闺房、后堂等空间布局方面分析了古代未婚女性与已婚女性活动空间的异同[32]。

3.2.2 女性行为特征对空间功能的影响

部分学者关注特定园林空间、园林建筑、设施和装饰的功能,分析女性生活实践对其产生的影响。如园林出入口的设置、小姐楼、戏厅(台)[33]、琴房、棋房和书房[34]的空间布局和空间形式在很大程度上是为女性服务,女儿墙、小姐窗和美人靠等建筑构件[32]亦映射出传统园林对女性行为规范、生活方式和兴趣爱好的考量。李昊洋等通过考察女性在园林空间中的生活实践,指出古代女性对于园林空间的需求主要体现在空间功能层面[34]。

3.2.3 女性角色特征对空间营造的影响

学者往往通过对具体园林的考据来分析园林中的女性生活实践及其影响要素。如杨小乐、金荷仙等通过对耦园的整体规划、山水布局、植物配置、建筑设计、装饰设计、诗文品题等多维层面的全面梳理,分析园主夫妇对园林空间生成产生的影响,尤其是女主人严永华与耦园的依存与互动,突出赋情感于宅园的设计方式[35];陈鑫鑫等通过分析郭庄现存宅园的山水建筑,从园林空间的氛围、尺度和功能等方面探寻女性的影响因素[36];杜春兰等以邛崃文君井、成都望江楼和石柱太保祠等巴蜀女性纪念园林为例,强调其在空间布局、植物景观、建筑形式等方面因纪念对象的个人经历、性格特征不同而采取不同的空间表达方法,突出女性情感与行为在园林空间中的建构过程[37];徐琛以冒辟疆所筑的水绘园为例,通过对诗词、古籍等资料的分析,探索女主人董小宛的女性意识在园中的体现[38]。

综上所述,传统园林空间的女性影响因素相关研究较为丰富,以诸多案例分析深入探索了女性在园林空间中的生活实践及其对空间生成产生的影响,尤其是近两年内,学者在相关研究中更多关注到女性的主体性,从女性的自然生理属性和社会性别属性探索女性与园林空间的互动关系,以发掘园林空间更为深刻的内涵。然而当前学者对传统园林空间的女性影响因素分析更多体现在空间的局部层面,缺乏宏观视角审视园林空间与女性所处的社会背景、文化和政治经济的联系,因而难以从女性视角描绘出一个更为全面的场景。

3.3 女性气质与园林空间审美的研究

女性与中国美学史的关系是非常紧密的。“中国很多美学范畴的生成,都是女性审美文化直接参与和建构的结果。”[39]中国古典园林在漫长的发展中形成“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崇尚自然的审美意识,与中国传统美学中象征自然的女性美是相通的。因此美学上的共通使女性美与园林美相互融揉,“非美人借韵于山花水月也,山花水月直借美人生韵耳”,女性的气质美为园林空间更添一分韵致。

3.3.1 女性气质与园林空间的关系

程勇真以中国传统美学中的女性审美为研究对象,指出女性文化和女性审美与中国古代一些重要的美学范畴如“韵”“逸”“玄鉴”“虚静”“自然”“中和”等有密切的关系[40];杜春兰和蒯畅从女性视角欣赏传统园林之美,认为中国古代女性美与园林美相融相通,二者在长期相互依存的过程中,园林空间与情调逐渐呈现女性化的特征[40];高居翰、黄晓和刘珊珊通过对女性在园林中活动的仕女画的研究,指出园林建筑是极具女性气质的一种,“如沈复就曾认为扬州园林的工巧处,精美处,‘宜以艳妆美人目之’”[23]。

3.3.2 女性气质在园林空间中的表征分析

李金宇认为中国古典园林呈现出女性化的特点,和园主、营造者的传统审美心理有关:“作为男性的造园家、园主恰恰是把园林当女性来营构、赏玩的,园中的景物无不是理想女性的化身”[29];张宁宁从秋千与古代闺阁女性的空间关系入手研究秋千的审美特征,认为“秋千”作为与女性、女性生活紧密相关的审美意象,它所呈现出摇曳多姿的动态美、个性鲜明的形象美、唯美动人的情境美与女性美相互映衬[41];李昊洋等发现传统园林中以女性作为象征对象或以女性命名的山石多如繁星,而这种现象从侧面也反映出了男性对于园林的一些心理需求[34];高居翰指出许多园林构件的名称都含有浓郁的女性意象,如画廊、月亮门、美人靠等,这些园林要素可与女性特征相互映照[23]。

4 思考与建议

虽然女性对于园林空间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女性生活空间的边缘化以及女性活动空间形成的被动性使传统园林空间的女性视角研究着实不易。当前学者基于女性视角的传统园林空间已经做了较多的研究工作,采用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也为未来相关工作提供了诸多借鉴。笔者在此基础上为未来基于女性视角的传统园林空间研究提出几点建议:

4.1 关注女性生理特征与经验,重视女性在园林空间中参与和建构的过程

在传统园林空间研究中,研究内容更多从营造理念、营造艺术、空间特质等方面进行分析,而较少关注宅园中日常生活领域的空间实践对园林空间营造产生的影响。“空间的生产始于身体的生产。”传统园林空间不仅蕴含着与身体和感官有关的要素,园林空间使用者的日常生活经验和需求也促成了风格多样的园林空间。女性作为园林空间的主要使用者,她们往往能够敏于感觉,使得园林空间在营造过程中必须考虑其敏感、较小、柔弱等生理特征,还要为深居于“内”的女性提供保护和可能的自由。因此,基于女性视角的传统园林空间研究应更多关注女性对空间使用和感知的方式、身体意义上的女性特征和经验,结合女性在社会文化影响下的行为规范、休闲活动和审美意趣等空间实践,重视女性在园林空间中参与和建构的过程,才能从更深层面挖掘其对园林空间营造产生的影响。

4.2 强调园林空间的生成机制,从女性与园林的互动关系中探索空间的内涵

列斐伏尔指出,空间不仅应被看作是为行动和思想服务的工具,作为一种生产的方式,空间也是一种具有统治性和象征权力的工具。传统园林空间作为社会文化的缩影,将礼制的、政治的和社会生产关系等内容转化为空间语言,并将这种文化反复灌输于生活于其中的人。另一方面,空间实践作为人类创造空间的基本方式,亦是物质及社会关系的基础。因此,透过女性视角审视传统园林空间的意义关键,在于从传统园林空间背后复杂的关系网络中探索女性与传统园林空间的互动关系,试图从女性视角建立一条完整的传统园林空间研究的逻辑线索,从而书写不同于传统园林空间研究范式及内容的“她历史”。综合来看,当前的研究更多关注传统园林物质空间与女性的关系,而女性生活背后隐含的社会空间和社会关系与传统园林空间存在怎样的联系,相关研究仍显薄弱。因此在审视女性与传统园林关系时,需透过时间、空间和社会三个维度,更为全面地解读女性之于园林空间的深层含义。

猜你喜欢

园林空间传统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空间是什么?
清代园林初探
创享空间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古代园林里的“美人”
老传统当传承
和千年园林的今世之约
雪中园林的七个片段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