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思潮研究的述评与展望
2020-04-09李明德
刘 焕,李明德
(西安交通大学 新闻与新媒体学院,陕西 西安 710049)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外各种社会思潮诸如民粹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民族主义、消费主义等跌宕起伏,并随时代变化呈现出不同特征,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产生深刻影响。社会思潮是社会生活的“晴雨表”、社会变迁的“风向标”、社会矛盾的“指示器”,不同时期的社会思潮,都是对其时社会存在的一种主观映照[1]。改革开放是具有“中国底色”的网络社会思潮[2]。社会思潮是以一定的社会心理为基础,以相应的社会意识形态为理论核心,在一定历史时期具有相当影响的社会意识的活动形态,由社会心理、社会思潮和社会意识三个层次构成,社会思潮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3]。当代社会思潮整体上是健康、积极向上的,但也存在不和谐思潮潮流的种种挑战,回应和研究是引领的前提[4]。社会思潮因其复杂性和重要性逐渐引起诸多学者的高度关注,已有学者对中国社会思潮研究的知识图谱和研究热点等[5-6]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进行了述评[7],但现有研究缺乏从演进趋势的视角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思潮研究的系统梳理。基于此,本文运用Citespace工具,梳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思潮研究的整体状况,发现社会思潮研究的热点主题,并提出未来社会思潮研究的方向。
一、我国社会思潮研究的整体状况
本文样本文献选自中国知网(CNKI),其收录文献的起始年是1979年,故选取的样本来源年度限定为1979年1月1日—2019年6月27日。因知网里也收录相应的英文文献,本文仅对中文文献进行分析,以“社会思潮”为主题词和篇名,资源类型限定为“期刊”,以所选文献与社会思潮密切性为依据,经筛选,共获得有效文献2 171条。文献年份和数量分布情况如图1所示。
(一)我国社会思潮研究的分布状况
我国对社会思潮的研究,数量上整体呈上升趋势,并出现几个研究的高峰。(1)社会思潮研究的第一个高峰出现在1997—1998年。伴随着中国经济、社会机构的变化与政治发展,改革背后的理论基础在1997年下半年分化已相当明显,中国的自由派知识分子在1997—1998年间公开了他们的思想理论纲领,自由主义、新左派、新保守主义三大社会政治思潮开始形成[8]。(2)社会思潮研究的第二个高峰出现在2005—2006年。2005年是抗日战争和国际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爱国主义”占据全社会主流话语的首要地位;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这引起学界对社会思潮的高度关注。(3)自2007年,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提出“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之后,我国社会思潮研究的热度高升不减。同时,“社交媒体”一词自2008年成为互联网中炙手可热的话题,社交媒体的快速发展和个人用户呈数量级地增长,使得社交媒体中社会思潮的传播和影响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同时,也使得社会思潮的研究一直保持很高热度。
(二)我国社会思潮研究的高频关键词
文献中的关键词是对文章核心内容的高度概括,可以反映某一类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运用Citespace软件,选择关键词(Keyword)为节点、切片长度(Slice Length)设置为1,选择标准(Selection Criteria)设置为Top 50 per slice,即提取每个时间切片排名前50的数据绘制成我国社会思潮研究的关键词共现图谱。
本文根据我国社会思潮研究的关键词共现图谱仅列出排名前40的高频关键词及中心度(见表1),出现频次较高的社会思潮有: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民族主义、自由主义、实用主义、爱国主义、功利主义、文化保守主义、民粹主义、无政府主义、泛非主义等。
二、我国社会思潮研究的热点主题
本文运用Citespace软件,以文献题目(Title)为依据,结合高频关键词、突变词图谱得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思潮研究的不同聚类。笔者依据不同聚类里文献题目(Title),并找到对应文献原文进行阅读,归纳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思潮的研究热点。
(一)对社会思潮专著和西方社会思潮的回顾和述评
早期,社会思潮研究热点的主题,从近代社会思潮的内涵与社会思想的区别、类型、产生渊源、发展历程、时代特征、发展规律和影响等层面,系统详尽评价了戚其章的《中国近代社会思潮史》[9-11]。俞祖华的《深沉的民族反省》拥有独特视角和新颖观点。该书基于近代中华民族面临着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和文化危机的背景,探讨了中国人如何围绕“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提出了振兴民族文化、挽救民族危机的理论,形成了影响深远的近代社会思潮——改造国民性思潮[12]。改造国民性社会思潮自19世纪末20世纪初形成,直至五四新文化运动时趋于高涨;另一学者对这一思潮产生的逻辑进程、社会条件和思想渊源作了详细阐释和评价[13]。早期学者也对自由主义的本质进行了阐释。他们认为,自由主义是资本主义制度确立时期占据统治地位的社会思潮,其哲学基础是“功利主义”,是一种公开表达资产阶级剥削愿望的社会思潮[14]。学界受西方社会思潮的影响,探讨改革背后的理论依据在1997年下半年分化形成了三类比较大的社会政治思潮,如自由主义、新左派、新保守主义[8]。近代东西方文明和中国社会思潮的变动历程从我国书籍引进的历史世态和发展历程可见一斑[15]。
表1 我国社会思潮研究排名前40的高频关键词及中心度
数据来源:CNKI中选取的样本文献
为全面贯彻十六大精神,学界注重加强专题社会思潮研究,如个人主义思潮、全球化思潮、民族主义思潮、西方多党制思潮、民主社会主义思潮、自由主义思潮、反腐败思潮等引起学者的高度关注[16]。也有学者通过评述《问道: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思潮与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指出,社会思潮对青年大学生的影响经历了政治、经济、哲学、生活几种途径,具体表现为:哲学思潮引领的社会思潮,存在主义、弗洛伊德、哈耶克与弗里德曼的出现都在一定时期影响了青年大学生的经济、政治和生活视角;经济思潮引领的社会思潮:消费主义、享乐主义通过电影、电视、广告等媒介的传播对青年大学生产生重要影响;政治思潮通过社会事件、学术刊物、讲座等形式传播;以追求自我实现为旨归的新生活方式引领的社会思潮[17]。这些研究均为后续社会思潮的研究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
社会思潮是意识心态领域的“晴雨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在思想文化建设上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才能更好地尊重差异和包容多样[18]。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意识形态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以及意识形态各要素之间存在“结构与功能”的关联。这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理论基础和逻辑前提,应通过增强理论吸引力、增强理论共识、建构思想观念整合机制、完善公民认同机制等途径来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19]。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我国多样化的社会思潮相互交织,必须从维护文化安全的视角重视对社会思潮的研究与引导,警惕个别社会思潮的影响,提高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度[20]。自由主义、新左派和民主社会主义等社会思潮既具有西方思想渊源,也有其现实社会背景,我们要理性看待社会思潮的影响,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社会改革与发展中的指导地位[21]。有学者通过转型过程中俄罗斯社会思潮的演变和产生的对立与冲突,指出在转型时期,必须确立全民族认可的一元的核心价值观,以防止思想混乱和社会动荡[2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形成的学理依据有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规律与特点、近代中国社会的客观实际和社会思潮演变的脉络走向、“毛泽东思想”的基础地位[23]。这些研究为构建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奠定了重要的实践基础和理论基础。
近代中国社会思潮、民生问题、“高知群体”和网络文化是构建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需要重点关注的思想基础、实践基础、社会群体和重要载体。自改革开放以来,对我国产生重要影响的社会思潮有新自由主义、新权威主义、新左派、文化保守主义、新民族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24]。马克思主义引领社会思潮是历史的选择[25],高擎“引领”的伟大旗帜、正确认识社会思潮、重视社会思潮的引领合力、尊重差异和包容多样、强化“阵地”(媒体)建设和管理、加强马克思主义队伍建设是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26-27]。近代中国社会思潮主要经历了经世致用的洋务思潮、变法维新的改良思潮、三民主义的革命思潮、民主科学的新文化思潮以及社会主义思潮的历史演变。我国在改革开放背景下,必须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地位[28]。因此,我国如何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吸引力、对不同社会思潮加以严格区分以抵制各种消极思想和错误思潮;将解决民族群众的民生问题与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紧密联系起来、把马克思主义融入到民族文化之中、融入到民族地区基层党员干部的思想和行动中,是引领民族地区社会思潮的重要举措[29]。“高知群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的关键性社会群体,核心是在“高知群体”中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高势位”问题[30]。网络文化是社会思潮的重要载体,网络文化转化为网络受众自觉信念体系,这是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效引领网络文化的重要途径[31]。
(三)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与应对
社会思潮在大学校园呈现活跃趋势,大学生成为易受社会思潮影响的群体[32]。高校是思想文化的生产和传播的前沿阵地,社会思潮对高校师生群体核心价值观会产生重要影响,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对社会思潮的引领[33-35]。当代社会思潮因其复杂多样性、批判反思性、直观现实性、强弱并存性、竞争动态性、影响深远等特点,对在校大学生产生了诸多正面和负面的影响[36-38],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均带有社会思潮的烙印[39]。其中个人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较大,社会环境、政治环境是大学生受个人主义思潮影响最大的物质基础,当代大学生要抵制不良社会思潮的传播与影响[40]。而民族地区大学生对当代社会思潮的整体认知具有浅层性、碎片化特点,对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消费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文化保守主义等社会思想的认同度较低,但也存在知行背离的倾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认同度较高,但对其理论体系的某些核心观点仍存迷惑不解的比例较高[41]。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融和不同社会思潮的涌入,让人们的价值观选择陷入了盲从的境地。因此,我们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当代社会思潮[42]。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43]。高校应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社会现实性和生活化、渗透力、生动性和鲜活力,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及其对社会思潮影响的重要途径[44];加强高校“两课”建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校园文化、充分利用网络等媒介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高校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45];提高大学生对各种社会思潮批判引导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教育、丰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渠道、加强社会舆论环境建设等[46],从而引导大学生理性认识不同的社会思潮;原则上的一元性与多层次性相结合、途径上的灌输性与渗透性相结合、方针上的批判性与建设性相结合是发挥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的重要方式[47]。由于大学生接触和理解社会思潮的课外渠道多于课内渠道,形式多是碎片化地接触,缺乏系统性地把握,所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宣传应牢牢掌握网络舆论战场的主动权,不断壮大主流思想的舆论阵地[48],科学引导大学生理性认识各种社会思潮。
(四)信息化、网络化和经济全球化时代背景下的社会思潮
信息化和网络时代的到来,各种社会思潮(如个人主义思潮、民族主义思潮、务实趋利主义思潮)等对当代大学生产生了诸如信仰危机、行为和价值观扭曲等负面影响。我们应通过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统文化和世界文化中的优秀成果、开展实践等途径减少其负面影响[49-50]。人类社会进入互联网时代以来,以青年为主体的大众文化大行其道,青年亚文化呈现出更为复杂的特征[51]。中国文学潮流与中国当代社会思潮有着同构关系,但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转型,当前社会思潮的多元化与网络政治的兴起不断冲击着传统的表达方式[52]。在新媒体条件下,社会思潮的传播内容呈现碎片化、传播路径呈现裂变化等特征[53];某些互联网视听平台为吸引眼球导致传播乱象丛生和思想混乱[54]。由于互联网视听平台中的内容还可以通过微信等社交媒体快速传播,会对主流价值观的传播产生诸多不利影响,因而建立“社会、微信平台、自我”的传播机制是引导微信中社会思潮传播的重要途径[55]。
在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换挡、结构调整阵痛和改革攻坚“三期”交汇,各种社会思潮丛生。现今,关注现实利益问题、注重争夺话语权、注重从精英向大众化扩展是社会思潮关注的焦点,不同社会思潮与主流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愈加微妙;通常以热点民生问题为切口,彰显其政治主张和政治意图,试图通过影响民众的社会意识以左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方向[1]。我国社会思潮具有“问题意识”和多元制衡格局,不同阶层的社会成员倾向于选择不同的社会思潮,这也冲击着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因此,我们在包容中实现统一、在多元中突出主导、在消解中加快建构、在内化中形成共识,是实现我国意识形态的价值整合、价值认同、价值塑造和价值归宿的重要途径[5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时代主题和主旋律已然深入人心,但中国社会意识与社会思潮仍然纷繁复杂。在此背景下,党政领导干部要强化直面、研究与引领社会思潮的能力,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强化理想信念与理论武装、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唱响时代主题和主旋律[57-58]。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学习好、宣传好、践行好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引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社会思潮朝着正确方向不断前进的绝佳方法[59]。当前,我国的社会变革、国内外思想政治斗争、一部分领导干部的能力缺位等,使得错误思潮威胁到我们的文化自信。由此,我们应从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提高领导干部分析和研判社会思潮的能力,坚持文化产品正确的价值取向,以及强化对网络社会思潮的监管四个方面不断深入坚定文化自信[60]。
(五)社会思潮与国家意识形态安全
社会思潮日益多样且行动性因素增多,各种社会思潮与主流意识形态之间关系愈加微妙,科学认知社会思潮对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61]。西方社会思潮及历史虚无主义的冲击、国外敌对势力“文化入侵”和“意识形态分化”战略的挑战、社会转型时期国民信仰危机的挑战,严重危及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我国意识形态建设[62]。2017年是我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国内值得关注的社会思潮有民粹主义、民族主义、生态主义、消费主义、泛娱乐主义、激进左派、文化保守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普世价值论;积极化解非理性言论、倡导理性爱国、加强重要时间节点前后思潮的监测和研判、处理好思想层面的“统一”和“多元”的矛盾是有效应对社会思潮风险的重要途径[63]。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引领社会思潮做出了卓有成效的理论探索,从意识形态安全的高度重视社会思潮的引领;坚持群众路线,在解决人民群众的思想问题和现实利益中实现引领;正本清源,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中实现引领;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在凝聚社会共识中实现引领;破立并举,在批判与建构的结合中实现引领;净化网络生态,在依法治网和以德润网的结合中实现引领[64]。
三、我国社会思潮研究的意义及展望
本文从演化趋势的视角综述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思潮的研究热点、影响与应对,研究发现了早期社会思潮研究的特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与应对、网络化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社会思潮、社会思潮对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影响等研究热点。虽然我国社会思潮的研究起始较早,但针对社会思潮的理解和影响还处在理论阐释层面;另外,每一种社会思潮的传播规律及其产生的影响具有较大差异,但已有研究对单一社会思潮的内涵、本质和影响的深入剖析和经验研究相对不足。即使有少量实证研究,但多是探析大学生对多种社会思潮的认知态度及其影响的描述性分析[41,65]、对国外多种社会思潮的关注度[66],缺乏对单一社会思潮的内涵、传播规律及其影响的深入研究。笔者认为,厘清每一种社会思潮的起源、发展规律和影响,研判和防范社会思潮风险对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基于此,本文给出一个未来针对单一社会思潮的研究框架(见图2),建议学界未来研究可综合考虑区域资源禀赋、个人特征、社会思潮本身的特点、新媒体等因素,通过实证研究和理论阐释探析和识别每一类社会思潮传播的关键影响因素、各种社会思潮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互作用路径及其影响与效果,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
(一)社会思潮传播的关键影响因素
个人特征及其所在区域的特征等均会对社会思潮的滋生和传播产生重要影响。自媒体的快速发展使得各种错误社会思潮呈现出快速扩散性、政治指向性、现实关联性和行为诱导性等特征,危害了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权威性、主导权和话语权[67]。学界未来研究可实证分析个人特征(人口统计学变量、教育经历、家庭背景)、个人所在区域的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互联网普及率、城镇登记失业率、民族构成)状况、传播渠道(传统媒体、网络媒体、社交媒体、人际传播)等因素对各种社会思潮传播的影响,进而识别和归纳影响每一种社会思潮传播的关键因素和规律,为扼制负面社会思潮的传播提供经验证据。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各种社会思潮之间的作用路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各种社会思潮之间在社会背景、历史进程、社会意识、思维方式、指导思想等方面存在复杂的影响关系[68]。社会主义核心观以自身为基础,通过与其他社会思潮最大限度地建立“价值共识”、与多元化社会思潮进行“价值整合”、运用社会认同机制引导全体社会成员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形成“价值信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的基本方式[69]。针对其他社会思潮不断涌入的情境,我们应加强对其他社会思潮的起源、本质和影响的剖析,分析其他社会思潮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根本区别与作用路径;重点探析其他社会思潮通过网络传播、社会矛盾、社会活动等途径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冲击与激荡的路径,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通过价值整合、实现价值共识、增强文化自信、坚定价值信念等路径实现对其他社会思潮的引领与融合,最终实现社会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的目标。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思潮的影响效果
笔者建议,未来研究可重点关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重要影响的某几种社会思潮。首先,厘清每一种社会思潮的内涵、构成要素及其产生的背景,将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冲击与激荡的路径作为中介变量,研究每一类社会思潮对个人心理层面、思维方式、政治观念、价值观念、意识形态、行为方式等产生的影响;其次,结合中国实际情况,深入剖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成要素与不同维度,将其对多种社会思潮的引领与融合路径作为中介变量,分析每一类社会思潮对个人心理层面、价值观念、意识形态、行为方式、社会稳定等产生的影响;最后,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思潮之间的相互作用作为中介变量,分析个人特征、区域资源禀赋状况、传播渠道等对个人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政治观念、意识形态、行为方式等产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