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阶段我国报纸对老年人信息化报道的媒介取向分析

2020-04-09杨暖暖于志强

关键词:议题框架态度

杨暖暖,于志强

我国已进入互联网常态化的新时代,随着新媒介由生产向生活领域的全面嵌入,以新媒介为中心的信息化社会已然形成。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9年2月发布的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8.29亿,其中50岁及以上的网民比例由2017年底的10.5%提升至12.5%[1]。这意味着在2018年全年新增的5653万网民当中,48.3%为中高龄网民,其中,60岁及以上网民的增加数量更是达到了1457万,我国网民向中老年群体渗透的趋势明显。这一方面得益于我国互联网建设的加速发展,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老年群体信息化进程的进一步推进。

一、研究问题与方法

新媒体的发展,冲击着报纸等媒介原有的信息传播方式[2]。就媒介效果来看,报纸具有信息传播、经济指导、社会服务和舆论监督等多种功能,由此承担着新闻纸、实用纸、文化及娱乐纸等多重媒介角色,是社会用以协调、联系、交流和监控不可或缺的工具。麦克斯韦尔·麦考姆斯指出,媒介能够告诉人们该想些什么,以及怎样想。具体而言,媒介通过议题选择与不同立场的表达,能够影响公众对议题重要性的了解和对议题属性的接收[3]。

本文意在研究,现阶段我国报纸对老年人信息化进程及其相关议题的报道(以下简称为“老年人报道”)有哪些特点,是否存在显著的媒介取向,具体研究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Q1:老年人报道的主体取向有哪些特征?

Q2:老年人报道的框架取向集中于哪些内容?

Q3:报纸在老年人信息化报道中持怎样的态度立场?

Q4:老年人信息化报道呈现怎样的变化趋势?

为考察以上问题,本文以“老人”“老年人”分别与“新媒体”“网络”“互联网”“电脑”和“智能手机”进行关键词组合,时间限定为2014-2018年,在中国报纸资源全文数据库对新闻标题进行检索,共获得报道912篇。后结合本文研究领域进行筛选,删除重复报道、国外老人和广告软文等内容,最终得到研究报道602篇。本文以内容分析为主要研究方法,首先结合研究目的与需要设计编码手册,按照“报纸媒介”“报道形式”“报道内容”和“老年人主体”四大项对研究报道进行类目建构,随后依据表1进行类目细分和编码,最后录入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本文着眼于传播学视角,故未将网络电视、智慧养老系统以及智能可穿戴设备等纳入研究范围。

表1 编码类目表

报纸媒介报道形式报道内容老年人主体报纸名称报纸类别发行范围是否转载报道年份报道月份配图数量配图类型报道字数报道体裁报道标题消息来源报道议题情感态度群/个体性别年龄地域身份形象

二、主体取向:报道对象的镜像特征

人或事物通过媒介再现的形象即为“媒介镜像”,其一方面是对社会真实的反映,另一方面本质上却是由从业者建构而成的媒介真实,受众往往会将其等同为社会真实,并在其影响下形成对镜像主体的理解认知,最终成为受众真实。已有研究发现,媒介对老年人形象的再现,能够直接作用于社会公众的老年观以及老年群体的自我认同,同时为社会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多重影响[4]。本文研究发现,报纸对老年人报道的对象选取与呈现,主要呈现以下三个特征。

(一)个体特写与年龄分布的集中性

在所有研究报道当中,涉及老年人描述的主体报道共计471篇,其中近一半的报道对象以相对清晰的个体面孔呈现,28.0%的报道侧重于描述老年人的群体特征,22.5%的报道兼而有之。不计篇幅大小和描述内容的全面程度,共有458个个体形象先后出现于研究报道当中。可见,在老年人信息化议题的报道方面,报纸倾向于选取有代表性的个体进行描写,继而对处于不同信息化阶段的细分群体进行延伸表现。

报道对象的男女性别比重分别为20.8%和17.3%,另有22.8%报道男女兼有,39.2%的报道未提及主体性别。男性个体作为报道对象出现的比率略高于女性,报道主体的性别倾向性并不突出。年龄分布如图1所示,报道个体以60~69岁的低龄老人所占比例最高,70~79岁的中龄老人仅次之,50~59岁的高年个体由于即将步入老年阶段略有提及,而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因为在新媒介学习和接触方面具有典型性特征也占有8.1%的比重。以上数据显示,老年人报道当中,低中龄老人具有更高的关联倾向性。这反应了一定的社会现实,即在低龄老人中更易形成新媒介渗透,与新媒介之间形成更为密切或频繁的互动关系。

图1 报道主体的年龄分布

(二)地域失衡与多重身份的倾向性

本文将老年人所处地域分为大陆城市、大陆农村、港澳台地区、未提及4个类目,对其身份构建分为普通民众、知名人士、模范典型、空巢老人、其他、未提及6个类目。结果如表2所示,逾七成的报道对象来自大陆城市,仅有2.5%的报道取材自农村老人,报道地域取向显著失衡。在这15篇农村老年人报道当中, 有4篇关注的是独居和留守老人,讲述网络下单为老人生活带来便利,以及县城网店帮助其出售农产品实现增收。另有4篇关于老年人参加电脑或智能手机培训班,解决新媒介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老年人对网络技术的态度可表述为“既陌生又渴求”。具体表现农村老人乐享网络新生活的报道有4篇,内容分别为网络观影、养生保健、与在外打工的孙辈视频聊天、农村老人的生活方式正在发生变化。最后3篇报道选择了信息化融合程度较高的典型代表,既有73岁唱歌收获上万粉丝的网络主播,也有86岁编写老人自学教材的电脑高手。可见,在信息化发展视角下,老年人报道并无明显的地域歧视,农村信息化进程较城市略缓,信息来源较封闭以及报纸新闻获得的便利性不足,可视作老年人报道地域失衡的主要原因。

表2 报道主体的身份与地域结构

身份普通民众知名人士典型模范空巢老人其他未提及总计地域大陆城市大陆农村港澳台未提及计数31721418485440占地域的百分比72.0%0.5%3.2%4.1%0.9%19.3%100.0%占身份的百分比85.2%100.0%63.6%78.3%100.0%47.5%73.1%计数100130115占地域的百分比66.7%0.0%6.7%20.0%0.0%6.7%100.0%占身份的百分比2.7%0.0%4.5%13.0%0.0%0.6%2.5%计数0011002占地域的百分比0.0%0.0%50.0%50.0%0.0%0.0%100.0%占身份的百分比0.0%0.0%4.5%4.3%0.0%0.0%0.3%计数45061093145占地域的百分比31.0%0.0%4.1%0.7%0.0%64.1%100.0%占身份的百分比12.1%0.0%27.3%4.3%0.0%52.0%24.1%总计计数372222234179602占地域的百分比61.8%0.3%3.7%3.8%0.7%29.7%100.0%占身份的百分比100.0%100.0%100.0%100.0%100.0%100.0%100.0%

从社会身份来看,报道对象集中于普通民众,而家庭身份则偏重于空巢、独居老人。六成以上的研究报道以普通民众为报道对象,这不仅说明了以电脑和智能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介在我国现阶段的普及程度,也反映出报纸在老年人信息化报道中的平民化视角。部分报道对老年人退休前的职业有所提及,主要包括教师、医生、企业职工、工人、公务员、工程师,等等,其中不乏大学教授和高级工程师,在时间、物质和文化条件同时满足的前提下,这部分老年人有了更多亲近新媒介的机会和更高的自主性。涉及对象家庭结构描述的报道共有65篇,其中近一半家庭只有老夫妻两人,另有近三成为独居老人。老年夫妻家庭的报道高频词包括“空巢”“留守老人”“子女外地工作”和“家庭守望者”,而老人独居的主要原因是离异和丧偶。这样的家庭结构分布首先源于空巢、独居老人往往有着更强烈的情感需求,在信息化融合方面也面临更大的困境;其次表明我国报纸在进行报道视角选取时,对老年人当中的较弱势群体具有倾向性,突出反映了报纸作为大众媒介的社会关怀。

(三)客观能力与主观意识的相悖性

本文结合报道对象的外在言行和内在心态描述,提炼老年主体的形象特征,同一篇报道有多位老人出现的,按主要形象进行归纳。最终得到年老体弱、精神空虚、落后守旧、糊涂无知、困惑无助的负面形象,以及表现为健康进取、善良热心、勤奋好学、新型老人的正面形象共计9个类目。其中,对于老年人网络使用过程中自控力差形象的报道归于精神空虚类目。如图2所示,老年群体整体呈现客观能力下降而主观意识增强的形象特征。

图2 报道主体的形象特征

客观能力方面,本文按照健康、退化和疾病三个层次,对报道个体对象进行健康度衡量。除小部分身患疾病外,逾四分之一身体状况表述为健康,其报道高频词包括“健硕”“很不错”“耳聪目明”,等等。67.27%的个体表述为身体机能退化,集中表现在视听觉能力、行动能力、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几方面。而在群体特征描述当中,对老年人身体状况的界定竟全部为退化。这说明传统认知模式下老年人的刻板印象依然存在,“年老体弱”仍是现阶段我国老年人难以撕掉的群体标签。

主观意识方面,在所有涉及主体形象特征描述的报道当中,勤奋好学、积极参与新媒介培训学习的老人占比最高,其报道高频词包括“热情高涨”“一丝不苟”“聚精会神”“信心十足”以及“活到老学到老”。相应的行为描述则更为生动,包括培训班上“像小学生一样”“变身问题宝宝”“不停地询问”“认真记笔记”,等等,集中呈现了老年人的积极心态、与时俱进的思想和学习态度。其次是掌握了不同层面的新媒介技能,实现信息化融入和转型的新型老人,其报道高频词包括“时尚”“达人”“赶潮流”“晚年生活丰富多彩”“越活越年轻”,等等。曾经促使老年人做出信息化决策的负面情绪,如孤独感、挫败感、失落感、不适感,等等,在信息化转型后得以改善。报道对这一转变的叙述,不仅体现了新媒介对于老年群体的积极影响,也侧面表明了报纸对老年人信息化进程的鼓励与支持。

三、框架取向:报道议题的结构内容

媒介框架理论认为,新闻报道以框架提示议题,通过选择和突出,实现对描述内容的定义、解读、评论或推介[5]。媒介从业者一般都会遵循特定的报道框架,在框架下定义和选择信息,而受众在接受媒介的同时,也接受了相应的媒介框架,形成对媒介文本的解码。按照臧国仁的框架结构分层理论,框架可分为高层次的宏观议题框架,对事物进行性质和意义界定;中层次的中观结构框架,体现媒体的报道重点;以及低层次的微观表达框架,由报道文本的字、词、句、图等语言符号构成[6]51。

(一)多层次宏观议题反映不同侧面

艾扬格从宏观角度将新闻报道界定为“主题性框架”与“情境性框架”,其中主题性框架由关于一般趋势的信息或政策事件构成,报道形式全面概括,报道目标客观抽象。情境性框架则呈现为具体的故事或人物、事件描述,以此反映报道主题[7]。现阶段我国报纸的老年人报道以情境性框架为主,本文通过报道主题和事件性质梳理,将其归于事实框架、风险框架、功能框架、素养框架、文化框架、教育框架六大类。

事实框架直接描述事实,包括整体或区域范围内老年人的信息化融合现状、老年人对新媒介的认知和行动反应、公众含子女对老年人信息化的态度、社会为推动老年人信息化进程推出的政策举措,以及老年群体对相关硬、软件的客观需求。风险框架对老年人新媒介接触可能或业已带来的危害进行提醒或揭示,其呈现的外在防范因素主要包括网络诈骗、网络传销、金融风险、网络暴力和网络谣言,内在避免因素则集中于媒介依赖、社交隐私以及网络沉迷导致的身体损伤和心理障碍。功能框架重点介绍新媒介对老年人而言能够实现的功能效用,报道一方面对网络的实用性应用进行推介,另一方面展现新型和转型老人因信息化获益的生活图景,包括技能获得、身份认同、价值观的树立以及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的提升,等等。

素养框架关注老年群体的新媒介素养,焦点置于老年人因媒介素养缺失或水平低下而面对的网络困境,包括数字鸿沟、边缘化、科技恐惧、社交困惑以及网络时代的订餐看病出行难等问题。文化框架着眼于我国敬老爱老的优良文化传统,报道自社会层面提出应通过硬件开发、机构扶持、无障碍环境营造及公共设施建设给予老年群体更多关爱,自家庭层面倡导子女对父母的技术反哺和有效陪伴,弘扬网络时代的“孝文化”。教育框架以老年人对新媒介的学习为主要议题,介绍各地不同部门、机构为老年人提供的信息化培训,包括场地、设备、师资、频次、教学形式和内容等,通过学习目的、态度、持续性以及学习效果和评价展现了老年人的学习风貌。

(二)聚合式中观结构倡导信息教育

经过进一步梳理,本文总结出老年人报道的10项具体议题,分别是科普/宣传、教育/学习、绩效/获益、网络应用、损失/危害、困境/障碍、事迹/奉献、求助/维权、不良影响和其他。其中,绩效/获益和困境/障碍两项议题分别对应功能框架与素养框架分析,损失/危害和不良影响议题对应风险框架内的外在防范因素和内在避免因素分析。此外,本文将报纸就老年人信息化现象组织网友展开的主题讨论,以及对老年智能手机开发和电脑选购提出的建议等议题归于其他。

首先,从议题内容来看。科普/宣传以网络诈骗的案例警示和防范为侧重点,老年人成为“通讯网络诈骗受损最大群体”,且遭遇网络诈骗后维权比例较低,老年人的形象特征多描述为糊涂、轻信、贪便宜、缺乏分辩能力和防范意识。教育/学习议题下,老年人的学习内容多为媒介基础知识,对于学习效果老年人多表示“不难学”“没有开始以为的难”,这表明我国老年人的信息化进程尚处于开始阶段,老年人对新媒介仍存有一定的认识误区。网络应用议题涵盖形式较为丰富,包括网络购物、购票、竞技、健身、棋牌、K歌以及民生服务和公共事务参与等多个方面,其中不乏富有老年群体特色的应用项目,如网络婚恋和网络祭祀,等等,体现了当代老年群体的网络新风尚。

其次,从议题分布来看。老年人报道的议题倾向尤为显著,报道重点集中于如何借由新媒介学习改善网络困境和网络新生活的获得。如图3所示,教育/学习议题的报道数达292篇,占总报道数的48.5%。其次是绩效/获益74篇与困境/障碍53篇,分别占报道总数的12.3%和8.8%,除其他议题报道外,剩余议题分布较为均衡。按照新媒体、网络、互联网、电脑和智能手机五个报道维度细分,针对电脑和智能手机两项信息化硬件展开的报道明显高于其他三个维度。其中,以电脑和智能手机的学习培训议题为主。这源于现实教育环境中,培训班多以“电脑”和“智能手机”进行关键词命名,而老年人的学习目的和需求也更具实用性。

图3 报道内容的议题分布

(三)他者化微观表达暗示弱者地位

臧国仁认为,作为框架的核心意义,报道主题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报道的呈现方式[6]34-44。即使新闻素材相同,也可以通过设置不同的报道主题凸显不同内容,实现不同目的,报道因此呈现不同的组织架构、体裁类型和语言表达。

本文按照一般体裁的划分标准,将研究报道分为消息、特写、深度报道、评论、人物专访、图片新闻、读者来稿、通讯和其他共计9个类目。其中,针对一类人或典型事件进行的报道归于特写,培训班开班等通知类报道归于其他体裁。统计发现,超过半数的报道体裁为消息,其中又以篇幅在500字以下的短消息为主,占消息体裁总报道数的63.8%。特写和人物专访分别占报道总数的15.1%和5.1%,一般篇幅较长,篇幅最长的两篇报道分别是《华晨商报》2014年4月发表的《89岁老人想学电脑看韩剧》3040字和《汕头特区晚报》2017年5月发表的《走近老年人的网络生活》2911字。表达报纸、网友或公众态度的评论体裁,占比10.5%,通讯与深度报道相对匮乏。整体来看,老年人报道多着眼于现象,而原因、规律、发展等系统、深入分析不足。

以老年人为第一人称叙事的报道仅有5篇,分别题为《80岁老人的幸福网络生活》《不少老人爱上网络聊天》《一个老人的互联网生活》《耄耋老人的互联网生活》《老人要尽享互联网+之乐》,内容描述凸显了老年人构建信息化生活的主动性,语气多为自信、快乐、鼓舞和满足。此外,作为媒体宏观取向的微观反映,图像叙事往往能够在信息层面以外,实现更为深刻社会层面的传播效果。统计发现,34.7%的老年人报道配有图片,配图数量共计221幅。图片形式来看,写实性的照片计180幅,运用最为普遍,合成图像以及手机屏幕截图仅有3幅,其余为漫画。图片内容来看,漫画运用并无明显的讽刺倾向,漫画内容既有老年人被各式网络诈骗围困的无助,也有自如融入网络生活的快乐,既有面对媒介新事物的疑惑,也有在年轻人引领下走向互联网新时代的从容。照片内容多为信息化教学现场、新型老人生活照、老年人网络应用场景及其对应用成果的展示。值得注意的是,教学现场的镜头选取,老年人接受指导明显多于其自主学习,这显然是对信息化施教过程中,老年人作为受教一方被扶助地位的暗示,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老年人的弱势定位。无论文字还是图形语言,报道视角的他者化取向均较为显著,老年人仍缺少发言权。

四、态度取向:报纸媒介的情感立场

既有研究提出,按照文本的语义和语气判断,报道态度可以分为正面、负面、纪实以及客观带赞赏和客观带讽刺口吻五种类型[8]。本文参考这一模式,为研究报道的情感态度构建正向、客观偏关爱(以下简称“关爱”)、中立、负向以及不可辨识5个类目。其中正向态度表现为赞扬、肯定和支持,关爱态度同时包含同情或担忧,而批评、质疑或厌恶则归于负向态度。整体来看,老年人报道以正向和客观偏关爱态度最为显著,负向报道较中立报道则较为淡化。

(一)作者、异叙述者成为态度主体

按照热奈特对“叙述者”和“作者”概念的区分,叙述者是作品中的事件讲述者,而作者是作品之外进行实际创作和写作的人[9]。根据作品中所处位置的不同,热奈特将叙述者进一步分为异叙述者和同叙述者,前者叙述他人故事,后者则是对故事的自述。本文通过梳理报道的消息来源,为之构建记者/媒体、老人、子女、普通民众、政府部门、社会团体/机构以及专家/调查报告和不可辨识共计8个类目。记者和报纸媒体视为“作者”,老年人报道中的主体人物则视为“叙述者”,其中,老人为同叙述者,子女、普通民众等人员为异叙述者。

结果如表3所示,记者/媒体是老年人报道最主要的消息来源,报道态度的作者取向明显。其中,记者的采访调查明显高于其他媒体转载,报道更倾向于媒介本身的态度主张。转载来源并不局限于《人民日报》《法制日报》以及新华社、央视网等权威媒体,也包括《中国老年报》《中国妇女报》等对象类媒体与《齐鲁晚报》《西安晚报》《羊城晚报》等地方性媒体。异叙述者的态度表现远高于同叙述者,社会团体/机构来源达到报道总数的三成以上,其组成包括街道社区服务站、老年人协会、图书馆、文化馆、高等院校及其志愿者服务队,等等,这些机构团体多为老年人信息化教学的组织和实施方,因此也成为报道态度的主要发声来源。就不同主体的态度倾向来看,记者/媒体以正向态度和客观偏关爱态度为主,其中,又以正向态度最为显著,负向态度鲜有流露。社会团体/机构的正向态度表现尤为突出,反映了我国社会对老年人信息化转型的积极评价与认同。此外,老人子女主要持客观偏关爱态度,因无奈父母不恰当的媒介行为而表露的负面态度略有提及,其余主体的态度呈现较为均衡。

表3 消息来源与情感态度

情感态度正向关爱中立负向总计消息来源记者/媒体老人子女普通民众政府部门社会团体/机构专家/调查报告不可辨识计数15784383282占情感态度的百分比42.4%56.8%48.7%50%46.8%计数14005占情感态度的百分比0.3%27.0%0.0%0.0%0.8%计数4163225占情感态度的百分比1.1%10.8%3.8%33.3%4.2%计数990119占情感态度的百分比2.4%6.1%0.0%16.7%3.2%计数737017占情感态度的百分比1.9%2.0%9.0%0.0%2.8%计数17417190210占情感态度的百分比47.0%11.5%24.4%0.0%34.9%计数141211037占情感态度的百分比3.8%8.1%14.1%0.0%6.1%计数43007占情感态度的百分比1.1%2.0%0.0%0.0%1.2%总计计数370148786602占情感态度的百分比100.0%100.0%100.0%100.0%100.0%

(二)正向、关爱态度引领正负议题

本文将议题设置与情感态度进行关联分析发现,正向态度集中于教育/学习、绩效/获益、网络应用和事迹/奉献四组正向议题,其报道高频词包括“老有所学”“老有所乐”“深受欢迎”“有意义”“打开新世界”“乐在其中”“享受便捷”“赶上时代的步伐”“热心”“与时俱进”“不输年轻人”和“一道独特的风景”,等等。梳理正向态度的结构因素,教育/学习议题大多反映老年人主动的学习意识、积极的学习过程和显见的学习效果,对信息化教学组织方的助老服务加以赞赏,对其制定的惠老政策和采用的教育形式加以宣传和推广。绩效/获益与网络应用的正向态度集中于老年人信息化转型带来的益处和实现途径,重点推介网络对其社会生活的重构意义和应用方法。事迹/奉献议题主要对信息化融合的代表人物进行特写或专访,这些老人不仅有着对于新媒介的独到认知,更多的是对提升家庭、身边甚至整个社会同龄群体的新媒介素养起到影响和带动作用。

客观偏关爱的报道态度集中于科普/宣传、损失/危害、困境/障碍和不良影响四组负向议题,其报道高频词包括“易受骗”“防不胜防”“诈骗重灾区”“忘网生畏”“遥不可及”“脱网族”“与时代脱节”“老年低头族”,等等,报道标题的拟订常见“老年人防范电信网络诈骗”“‘互联网+’,别忘了加上老人”“网络围困下的老人们”“老年人如何用好智能手机”,以及“老年人沉迷智能手机怎么办”。态度表述以“为老人加加油”“别把他们抛弃”“要耐心教,不要嫌麻烦”和“给父母多一些陪伴”等倡导性词句最为显见,呼吁子女以及全社会给予老年群体更多帮助与关心,让老年人共享互联网生活的便利。

五、趋势走向:报道强度的分布变化

首先,从不同的报纸类别来看。本文将报纸分为党报、都市报、专业类报纸、对象类报纸以及产业类报纸5个类目,其中,按照都市类报纸的广义概念,以“日报”“晚报”“晨报”“早报”等形式命名,以市民为主要对象的报纸均归于都市报范畴。如表4所示,都市报对于老年人信息化进程的关注最为显著,其每年发表的报道数均远高于其他类别报纸。2014至2018年,报纸对老年人信息化的报道力度呈平稳态势,年度发文均在120篇左右。报道数量能够反映报纸对于报道议题的重视程度,同时折射出社会环境的现实走向。数据反映,老年人信息化已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民生问题,并于现阶段得到我国报纸的持续关注。

表4 报纸类别与报道年度分布

报道年份报纸类别党报都市报专业类报纸对象类报纸产业类报纸总计2014年291201221272015年194101031182016年01084811212017年010271151252018年1876143111总计 4482475514602

其次,就不同的报道议题来看。如图4所示,教育/学习一直是老年人报道关注的重点,2014至2017年报道数量呈下降趋势,2018年降幅明显,困境/障碍以及损失/危害议题报道量缓步上升,其中损失/危害议题增幅较为显著,其余议题各年度分布持平。本文对此理解,形成以上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现阶段老年人信息化教育的常态化,这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教育/学习议题的“新闻价值”。作为报道吸引受众和影响舆论的核心力量,新闻价值的评价标准主要在于事件的异常性与重要性。二是老年人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深化,2018年老年人成为我国网民增幅最大的群体,随着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加入到互联网行列当中,由此造成的物质精神损失和潜在陷阱也就有了更多个案涌现。

图4 报道议题的年度分布

最后,结合报道月份进行议题分布分析,本文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不同于其他议题的均衡分布,教育/学习的议题热度于每年3月份表现最为显著,绩效/获益议题的最高发布数量同样也出现在3月,在这两项议题前者主导、后者辅助的共同作用下,3月形成了老年人报道研究总体的发布峰值。结合现实原因分析不难考虑到,每年3月份正是各地老年大学春季学期开学的日子,是老年人新一轮信息化学习的开始。一般情况下2月适逢春节假期,老人与子女的联系加深,有了更多新媒介接触和接受技术反哺的机会,并由此形成更为强烈的信息化意愿。

六、研究结论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认为,现阶段我国报纸在老年人信息化报道中存在一定的媒介倾向,其中以报道对象的精神风貌、信息化教育的议题设置以及报纸对老年人信息化进程的正向态度表现最为显著,其报道特征可具体归结为如下四个方面。

第一,整体取向的积极化。报道通过援引专家以及调查报告的观点、数据,肯定了新媒介对于老年人生活的积极作用,认为适度的网络应用有益于老年人身心健康。通过转型期老年人的前后生活对比以及新型老人的图景呈现,强调了信息融合的重要意义,鼓励更多老年人借助新媒介赋能实现“老有所为、老有所用”。对于不同层次、类型开展的信息化教育,认为不仅是对老年群体的精神慰藉,更为其老龄期的再社会化和时代融合提供了窗口与平台。对于老年人因知识文化堕距面临的信息化困境和网络风险,整体秉承积极的应对态度,认为应通过社会关注、业界支持、家庭互助以及老年人自身新媒介素养的提高进行扭转和规避。以《宁波晚报》2017年7月发表的一篇报道为例,在这篇题为《宁波市老年人智能手机操作技能大赛正式启动》的报道当中,一位88岁的老人明确提出“有朋友叫我不要去碰这些网络银行什么的,我倒是认为,只有学会了、了解了,才能防骗”。

第二,议题结构的模式化。本文研究发现,老年人报道在框架主题、叙事结构、话语表达方面存有较大程度的范式取向。就占报道总数比重最大的教育/学习议题来看,报道主题集中于老年人的学习态度以及教育实施者的服务意识,具体可由“学电脑热情高”“老年人热捧智能手机培训”“电脑课受欢迎 老人没学够”,以及大学生/志愿者/社区“教老人学电脑”“让老人玩转智能手机”等高频词句推导而来。叙事结构作为文本的内部结构,反映着报道的新闻思维,舒德森认为,报道形式相比较报道内容更能彰显媒介力量[10]。按照导语、情景、结果、口头反映以及评论五项结构要素分析,教育/学习议题多以教学活动现场的对话、行为描写作为新闻导语,继而对教育活动的办学初衷、形式、规模进行情景介绍,教育结果集中于老年人的学习效果。口头反应以教育实施者对老年人的积极评价为主,同时也包括老年人对新媒介事物和自我效能的重新认知,记者或报纸媒体对此以正向评论为主,最后部分报道会附有培训时间、地点等告知类信息。在此结构下,老年人获得了部分话语权,有了更多自主发声的机会,但相较于教育实施者,其话语地位仍显弱化。

第三,媒介思想的人本化。从报纸类别的分布来看,老年人报道呈现自下而上的报道模式,议题流向多为个人到社会,而社会对于老年人信息化进程的关注仍有不足。从消息来源的构成来看,老年人报道又多为他者关怀视角,老年群体弱势地位的刻板印象仍现实存在。尽管如此,报道依然体现了我国报纸以人为本的媒介思想。整体来看,研究报道主要站在老年人的立场,陈述现象、分析原因、提出观点。报道指出由于新媒介主要面向年轻人开发,因此对老年群体并不完全适用,应加大对象类智能手机的生产投放以满足老年群体的网络需求,同时改善公共服务的细节规划,于老龄化趋势下建设老年友好型社会。对于身处信息化进程不同阶段的老年人群,报纸呈现的态度为点赞革新者、鼓励后进者,倡导老年人通过思想行为转变和新媒介素养的切实提升重构晚年生活,最终实现积极老龄化。

第四,媒介主张的去标签化。在所有研究发现当中,最令人欣喜的是报道对于老年人传统认知的突破与颠覆。相当数量的报道指出,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上网门槛的降低,那些所谓的“新潮”事物早已不再是年轻人的专利,老年人也可以或已经成为互联网的用户主体。他们与时俱进、积极向上,同时富于奉献精神,成为信息化社会的一道正能量。报道体现了信息化背景下,报纸对于老年群体的重新发现与思考。有报道明确指出,当下老年人的网上体验立体全面,他们的网络生活“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贫瘠”,而老年人对于新鲜事物的接受,也“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困难”,不要“太小瞧老年人的潜力”,信息化环境下老年人同样可以生活得“有质量、有情趣、有尊严”。《老年生活报》2015年10月发表了一篇题为《老人在网络中缺席,加剧了污名化》的报道,聚焦老年群体的媒介话语权,成为报纸为老年人发声与正名的代表。

综上所述,现阶段我国报纸在老年人信息化报道中的媒介取向,反映着老年群体借助新媒介对于传统认知下弱势地位的局部突围,是时代变迁与社会进步的直观呈现,同时也彰显了报纸作为大众媒介在老龄化、信息化社会建设中的角色作用。媒介从业者、老年群体、子女晚辈以及社会公众应进一步理清定位、明确目标,为新时代信息社会的和谐共建贡献力量。本文在研究过程中,均由人工审阅报道内容进行类目判断,因此难免存在误差。后续研究将以报纸在老年人信息化进程中的角色担当为主要内容,重点考察新闻报道对老年人信息化进程实际产生的影响和作用。

猜你喜欢

议题框架态度
21世纪以来中国歌剧批评若干重要议题述论
有机框架材料的后合成交换
框架
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教学的实践探索
科学议题欢迎君子之争
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教学的实践探索
态度
别人对你的态度,都是你允许的
夏天好烦 懒也能穿出态度
态度决定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