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乳房》变形背后的文化冲突

2020-04-08韩若飞

戏剧之家 2020年8期
关键词:文化冲突菲利普罗斯

韩若飞

【摘 要】本文聚焦于菲利普·罗斯的小说《乳房》中凯普什变形事件,通过凯普什变形成乳房这一荒诞、戏谑的形象,体现出他陷入一种欲望的困境。而这种困境的背后则体现了当代犹太人的文化冲突。分析小说《乳房》有助于当代人了解这种文化冲突生成的原因,对于突破欲望的困境具有启示意义。

【关键词】《乳房》;菲利普·罗斯;文化冲突

中图分类号:I106.4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08-0222-01

一、引言

菲利普·罗斯于1933年出生于新泽西州的纽瓦克(犹太人社区),是当代美国著名小说家。菲利普·罗斯在美国文坛获得较高的地位并获奖无数,曾获国家图书奖、福克纳小说奖、普利策文学奖,并多次提名诺贝尔文学奖。《再见吧,哥伦布》是菲利普·罗斯出版的第一部小说,发表于1959年。在其后的40年间,罗斯笔耕不停,创作了多个经典系列小说。其中包括“美国三部曲”“祖克曼三部曲”“凯普什三部曲”。罗斯因其作品中包含对犹太人的讽刺描写,而受到了其余犹太作家的批评。其中批评家欧文·豪(Irving Howe)指责他背离了犹太传统。但同样也有人赞美罗斯的作品,如索罗塔洛夫(Theodore Solotaroff)对他不吝赞美,称赞他在《再见吧,哥伦布》中真实刻画了当代犹太生活。所以罗斯的作品饱受争议,但面对争议,罗斯并没有停止创作。罗斯四十年间出版28部小说,可谓是高产的作家。

对于罗斯作品的研究多如牛毛,但国内学者最先对其作品进行的研究为:1980年陆凡教授在《文史哲》上发表了罗斯新书介绍作品《菲利普·罗斯新著<鬼作家>评介》。由介绍性文章和翻译类作品开启了中国学界对菲利普·罗斯及其作品的研究。近年来,国内学界掀起了“菲利普·罗斯”研究的热潮,每年有数十篇相关论文出版。但多数论文研究的文本依舊是《再见吧,哥伦布》。上海译文出版社于2010将罗斯的小说《乳房》翻译出版,使小说《乳房》展现在国人面前。

二、凯普什变形事件

“凯普什系列小说”均以凯普什作为主角,主人公凯普什在小说《乳房》中是一名纽约州立大学比较文学系教授,开设比较文学课程,但某一天他惊异地发现自己变成了只高六英尺,重达一百五十五磅的乳房。小说描述了凯普什对这一变化的成因分析和他人如何看待这种变化。

变形是小说《乳房》最大的特色,罗斯于1972年前往位于布拉格郊区的犹太墓地拜谒卡夫卡,于同年发表同样属于西方变形文学的小说《乳房》。《乳房》被誉为美国版的变形记。由此可见,变形是《乳房》的核心内容。小说主人公凯普什由教授变形成乳房,由此陷入了欲望的精神困境。变形将凯普什心灵深处的欲望通过乳房具象化地表达出来。变形同样可以看做是对凯普什的惩罚,使他陷于这种痛苦的困境之中。凯普什变形前的社会身份是纽约大学的文学教授,但变形后凯普什变成了一个雌雄同体的怪物。变形将凯普什陷入了似人非人的处境,在这种处境之下,凯普什发生了心理上的变形:不断改变对于躯体变形的解释。小说情节随着凯普什的解释不断向前推进。

变形后乳房的大小表现了凯普什欲望的程度。通过变形这一手段,表达变形前凯普什内心的欲望,乳房使凯普什的欲望得以外化表达。可以说变形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凯普什心中的欲望以及这种欲望所带来的困境。

三、变形背后的文化冲突

作为美国犹太裔作家,罗斯的作品大多反映当代犹太人的现实生活,反映美国新一代犹太人生活、精神上的困境。“他塑造了生活在犹太格托和美国社会夹缝中具有反抗意识的新一代犹太青年形象,反映了他们在融入美国社会时的爱恨交加的矛盾心态以及自我身份的焦虑。”[1]《乳房》中的凯普什同样可以看作新一代美国移民的代表,他变形后自我身份认知的混乱代表了新一代犹太人在新旧两种文化冲突下矛盾的精神状态。时代的变革带来了文化的冲击,这让以凯普什为代表的美国犹太裔产生身份认同的迷茫:应该做一个新时代的美国人,还是做一个传统的犹太人。

四、结语

小说《乳房》构建了一个荒诞、戏谑的变形事件——凯普什变形成乳房,罗斯通过塑造变形后凯普什这雌雄同体的形象,向我们展现了当代普通人在欲望与理性之间挣扎的困境,这种痛苦的困境逐渐使人发生异化。正是欲望使凯普什发生了异化变形。同样,这种欲望的困境存在于我们每个人身上,研究《乳房》中凯普什的变形事件有助于帮助我们了解这种困境是如何生成的,对于我们如何突破欲望的困境具有启示意义。

参考文献:

[1]黄铁池,苏鑫.美国犹太移民的新一代——菲利普·罗斯早期小说世界[J].外国文学研究,2013,35(03):18-24.

[2]菲利普·罗斯.乳房[M].2010.

猜你喜欢

文化冲突菲利普罗斯
论《白牙》中流散族群内部的文化冲突
彭罗斯雪花拼板
先来后到
自己的歌
活跳板
德里克·罗斯招牌动作之偷天换日
拯救小镇的罗斯
中英礼貌用语对比及跨文化冲突——以《喜福会》为例
《空山》不空——多重文化冲突下的诗性反思
大笨熊巴纳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