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心物”三态解析
2020-04-08肖珺
肖珺
【摘 要】本文借助于中国音乐学家蒲亨强先生提出的乐、心、物三态的解析新思路,多侧面解析和欣赏陕北民歌,激发学生对优秀民歌的热爱,促使学生全面、深入、精准地理解和欣赏陕北民歌这一优秀精神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新的分析方法,也可通用于其他民歌。
【关键词】乐态;物态;心态;欣赏;陕北民歌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08-0060-01
《中国民族音乐》是以中国各民族各地域传统音乐为教学内容的一门普通高校音乐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其中民歌欣赏是课程教学的重要一环。本文借助于中国音乐学家蒲亨强先生提出的全新理念“音乐三态”,多角度多侧面地解析陕北民歌,以达到全面、深入、精准地认识学习陕北民歌的教学效果。陕北民歌是黄土高原的艺术之花。它是朴实的陕北人民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下集体智慧的结晶。
传统民歌欣赏课的单一角度的听赏加音乐简介方式,不能触及音乐形态分析,学生不能理解音乐特点所在;也不能从听赏心理分析进入风格把握的高度;更缺乏结合特定文化背景的分析来理解形态风格形成的文化机制,从而难以全面深入地把握民歌的面貌和特点。三态则用全新思路,从音乐到心理到文化逐层深入地讲解和训练,能更准确完整地认识民歌的面貌和心理文化作用,获得更多的知识,增强创新思维。
一、三态的特征及其递进关联
(一)樂态:音乐的形态。分析的第一步和基础,解决WHAT音乐是什么的问题。
简单地说,乐态即乐音的运动样式,属于音乐形态学分析范畴(物理运动,具有客观性、确定性),须掌握相关的音乐知识和术语体系,如调式音阶、典型音调、旋法、润腔等。
(二)心态:音乐心理。分析的第二步,解决HOW音乐如何作用于情感情绪反映。
感知样式,即音乐情调分析,一般的音乐分析学范畴(与特定乐音形式对应的最基本的情感情绪反映,具有客观性、确定性),须掌握音乐文学和音乐美学的词语表达体系,如轻快活泼、柔婉典雅、雄强遒劲之类。
联想样式,即音乐形象分析(即在特定的乐态与基本情绪状态下,进一步通过思维和联想而产生的画面意境,是一种主客观性、确定与不确定性交织的状态,但分析和表达的目标仍应追求相对统一确定性)。表达手段更多借助于与音乐相关的诗意化的文学语言体系。
(三)物态:文化背景。分析的第三步,解决WHY, 为什么有这样的风格形态和情感反应。音乐的文化阐释,即音乐文化学分析,通常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和术语,分析表达音乐的风格成因、文化功能等现象。
二、举例说明
陕北民歌曲调丰富,家喻户晓的有《兰花花》《脚夫调》《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等,本文选取的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脚夫调》①做欣赏解析。见谱例:
(一)乐态特点:此曲属于五声徵调式。《脚夫调》的结构是两个乐句组成的乐段,其音乐结构为 4+4 的方整型,上下两句体结构。多用连续大跳,如前两个乐节都是双四度连续上跳 sol-do-re-sol、sol-do-sol-re,旋律同向大跳,大起大落,跌宕起伏,正是陕北民歌乐态最突出的特点,给人深刻的印象。《脚夫调》的节拍是 2 /4 拍,其节奏中应用了民歌常见的切分音节奏,这使切分音的时值得以延长,切分音的力度本来就是两边音弱,中间音强,这正好能够突出晋语系陕北方言的语言习惯。
(二)心态反映:即音乐如何作用于情感反射,教学过程中,同学们可以凭听感直觉说出主观的情绪体验,用合适的词语如:激动、振奋、慷慨、粗犷、悲壮等概括表达,得出宏观风格特点的认识和把握。让同学们主动参与进来,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这是听陕北民歌后人们自然而然的心理感受和美感刺激。这与文化背景和人们性格有关,由此上升为物态的分析讲解。
(三)物态特点:黄土高原沟壑纵横的地理特征,粗犷奔放开朗的性格,是乐态、心态形成的主要文化背景(物态)。
陕北民歌具有独特的风格美感,我们跳出音乐和心理,从更广阔的文化背景来看,黄土高原的独特地形地貌,影响到陕北人逐渐形成粗犷奔放开朗的性格和心理,并作用于音乐形式的相应表达,这就是乐态、心态形成的主要文化背景。
三、总结
通过三态分析新思路的引入,使学生能从多角度多侧面地欣赏民歌,从而达到立体的学习把握,既能精准地理解民歌的音乐特点和美感心理作用,还能够深入认识民歌地方风格形成的背景和原因。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增加提问启发式的教学方式,可以加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老师适时地启发点评,引导学生进入正确的欣赏历程,也使学生熟悉理解民歌文化的精髓,培养爱国情操,弘扬传承优秀音乐文化遗产和提高人文修养。
注释:
①注:此谱例陕西省包含了陕北在内,所以亦属于陕北民歌范畴.
参考文献:
[1]蒲亨强编著.音乐论文写作教程 (音乐学专业必修课教材)(内部印刷).
[2]陈文安.音乐欣赏新论——在“三态”的视野与语境中[J].民族音乐.2014.3.
[3]吕媛.陕北民歌《脚夫调》的艺术特征与演唱风格分析[J].音乐创作.20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