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美育工作者“艺心”浅议

2020-04-08李先帆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20年11期
关键词:美术民族艺术

李先帆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广东 广州510665)

一、为人民服务的新中国美术传统

(一)以人民为服务对象

1942年5月28日,毛泽东在发表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下称《讲话》),该文本支配、建构了日后中国共产党在文化艺术领域的建设,使中国共产党在文艺领域拥有了系统的指导艺术创作的观念、创作方针、实施政策、评价标准。从延安时期开始,中国共产党便开始把文化艺术视为革命战争的一条战线,把艺术看成是革命的武器。在文化领域,文艺工作者被称之为文艺战线的战士。建国以后,文艺依然被视为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并在国家建设中发挥着前无古人的旗帜鲜明的引导作用。

毛泽东在座谈会上谈到:“要使文艺很好地成为整个革命机器的一个组成部分,作为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有力武器,帮助人民同心同德地和敌人作斗争……”

《讲话》发表后,中国美术在革命艺术活动的推动下递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解放区的艺术家自觉实践毛泽东关于文艺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主动而又积极地改进艺术形式。无论是1942年开始在解放区出现的木刻版画、壁画等艺术新风,还是1949年至1966年“十七年文艺时期”涌现的新年画运动、新国画改造运动,都体现了艺术家在《讲话》精神的号召下,深入生活、讴歌祖国、为广大人民服务的热情。

李可染于1950年在《人民美术》创刊号上刊登著名评论《谈中国画的改造》,这是中国共产党新政权建立以来,较早在专业刊物上发表的关于中国画的改革与创新的文章,他发出了“时代变了,笔墨就不得不变”的号召,希望画家们不再固守书斋,走向生活,走向人民。1954年,李可染、张仃、罗铭三名画家的水墨写生画展在北京北海公园悦心殿开幕,共展出他们赴无锡、杭州、苏州、富春江、黄山等地所创作的80 余幅写生作品。这是50年代山水画写生运动的一个重要标志,这些作品以他们本身的艺术价值与其中渗透的时代价值宣告了一种崭新的审美图式的出现,拉开了近现代山水画发展史上一个新篇章的帷幕。这些作品所凝聚的浓郁情感与溢于纸外的时代性深刻地感动了观众,并在全国范围造成了极大的影响,这意味着山水画写生运动的成功,同时也为后来的许多山水画家奠定了创作的思路。

就艺术发展的角度而言,这种艺术革新突破了传统艺术程式的藩篱,将美术更为深刻地与人民的生活联系起来,为整整一代国人带来了新的美术视野。此外,作为著名的美术教育家,李可染、张仃等人也将徐蒋体系的现实主义情怀与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将传统美术教育从陈陈相因、自我抄袭的泥潭中拔出,以直面人民的真切姿态实现了传统艺术的文化内核置换。

(二)涌动的时代之潮与久经磨砺的艺心

自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中国逐渐从过去的政治经济模式中走出来,政治的改革转变了人们的思维,经济的改革改善了人们的生活。四十年间,中国的国力实现了巨大的飞跃,作为社会上层建筑的美术,也以艺术形象的方式将社会生活的变迁真实地反映在作品当中。

一方面,日益蓬勃发展的文化事业与兴旺的文化艺术市场,为艺术家们的创作创造了更多的发展可能性。尽管艺术作品的形式及不同时期的艺术思潮走向呈现出多元而丰富的局面,但其本质依然是人,或者说是以中国劳动人民为主体的社会生活现实。以反映社会的主流意识和审美评判的“全国美术作品展”为例,自1979年后该全国性大型展览已举办9 届,累计展出作品超过2 万张,入选的作品除了在艺术上以形式创新为观众带来新的视觉体验外,更是紧扣社会热点与国家发展的整体形势,将高考、包产到户、商品经济、工业现代化、农民工进城、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等人民群众所关切的事件纳入到表现的范畴当中,富有时代特色的靳尚谊《青年女歌手》,徐匡、阿鸽《主人》,王迎春、杨力舟《太行铁壁》,罗中立《父亲》,韦尔申《吉祥蒙古》,邢庆仁的《玫瑰色回忆》等展出作品,已成为新中国美术史上的经典之作。

另一方面,伴随改革开放带来的人口潮、兴旺的社会需求与大力度的教育投入,美术学院遍地开花,美术教育机构也形成全年龄层次、多艺术门类的高覆盖布局,美术教育不再属于少数人,而是逐渐成为提高国民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就高等美术教育而言,高等美术院校融合了美术教育机构、艺术创作机构、文化普及机构、艺术管理机构、文献收藏机构、学术研究机构等多个部门的职能,这在扩大了高等美术院校的社会影响力之余,也为高等美术院校的教育者们带来了新的任务与挑战。

二、新时期美术创作与美术教育的驱动力

(一)新时期的人民需求与愿望

公元5 至6 世纪的南齐画家谢赫在《画品》中明确提出了绘画的功能:“明劝诫,著深沉,千载寂寥,披图可鉴。”其理论秉承了儒家文化中艺术的济世之用。20 世纪以降,由内忧外患、狼虎环伺的破碎山河到百废待兴、新政当立的新中国,运动式与全民性构成了整个时代的美术发展外征,无论是具有千年历史的中国画还是引进方百余年的油画,都遵循着革命文艺方针,为人民服务,起到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齿轮与螺丝钉”功能。

新中国建国后,以国家为实施主体的大范围扫盲运动与九年义务教育工作的全面开展,为这个有数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带来了真正意义上的全民文化普及,但长期以来薄弱的经济与物质基础使得大范围的美育一直处于缺位的状态,这种文化建设的不足体现在文化产品综合力度不足、文化渠道羸弱、文化品牌意识缺乏等多个层面,进而影响了文化产品审美群体结构的合理性,加剧了文化产品制作与分布的间离。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重温了毛泽东《讲话》精神,重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他谈到:“人民的需要是文艺存在的根本价值所在。能不能搞出优秀作品,最根本的决定于是否能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关于作品历史价值的判断,他认为:“一切轰动当时、传之后世的文艺作品,反映的都是时代要求和人民心声。”他还提到:“我国久传不息的名篇佳作都充满着对人民命运的悲悯、对人民悲欢的关切,以精湛的艺术彰显了深厚的人民情怀。”在此特殊语境下,高校美术教育者被赋予了双重职责——不断的自我提升,为广大人民群众创作更多更优秀的作品;引导更多学生走上艺术之路,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艺术精品,这种递进的创作与教学的关系也体现了社会文化发展的可持续性。

(二)建构新时期的文化自信

20 世纪90年代伊始,东西方冷战终止并发展为“一超多强”的世界多极格局,与信息产业革命偕行,由此滋生了全球化多元共生的复杂局面,在西方强势媒体喉舌的强力进攻之下,发达国家逐步实现了对发展中国家经济与文化的双重倾销,国际化资本的逐利本质引发了造成市场分解的文化差异性的消亡。尤其是千禧年行将过去二十年之际,中国已经在14 亿劳动人民的共同努力之下成长为经济体量居于世界第二位的强国之一,但其文化产业的世界性影响力与其经济地位尚有较大差距。在面对好莱坞电影、迪士尼动画、日本漫画、麦当劳快餐等来势汹汹的流行文化攻势时,本土的文化产业仍显得怯懦而声微。

毫无疑问的是,大部分国人都保有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自我认同,尽管现代生活日新月异,部分舶来之物已经生根发芽并展现出非凡活力,但延承华夏文化血脉的国人仍在努力推动多元文化的合理交融与中国本土化进程——抑或是说民族化过程,这也正是中华民族历史悠久而又潜力无限的武器之一。

杜大恺在《关于民族化》一文中谈到:“民族即或存在,民族化就是活的现实……不仅艺术,政治、经济、军事、法律、文化等一切影响当代人类生活的领域,当结构其合理模式的时候,都无法回避民族存在的现实……人类所面对的是人的存在尊严空前高扬的时代,艺术的多样化正成为新一代人共同的向往与追求,在这样的历史前提下,一个民族风格的形成正显示一个民族对自身存在尊严具当代性的自我肯定,是一个民族创造力充满当代色彩的聚集与凝结,可以理解为是一个民族顺乎时势地丰富当代世界的馈赠。”

对自我民族文化的认同已成为当下社会文化生活最为突出的问题之一,习近平在其执政指导中将文化自信放到国家、民族灵魂的高度,他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谈到:“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在高等美术院校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中,对民族化的认识与价值认同一直是众多美术教育工作者着力推动而又步伐递嬗甚缓之事,主要归因于民族美术学科建设链条的欠完善与行业认知的单薄化。民族是一个历史性范畴,自信则是对当下及未来的认同,在信息市场转化扁平化的今天,对民族文化稳健的提炼与守望仍需要有“榨出铁中血”的果敢。

三、立足于时代前沿的艺者之胆与教者之魂

(一)直面生活、勇于创新的艺者之胆

70年来,众多美术教育工作者前赴后继、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凝聚中国力量,坚持与时代同步,以人民为中心,以精品贡献人民,以明德引领风尚,厚积薄发、直抒胸臆,昂首阔步地走在为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而创造奋斗的道路上。

一个伟大时代的来临,往往以文艺为发端。在对历史演进的追溯中可得知,越是历史风潮来临的时刻,艺术家就越活跃。这种情况也是普遍而必然的,因为,只有在风暴将至的时刻,人身上的弱点才被克服,艺术的目的转变为应对挑战的力量。这一刻,推动艺术家前进的不是功利的动力,也不仅仅是理想的动力,而是信仰的动力。艺术家不再考虑个人的处境,而是考虑众人的处境。他们感到的是人民的喜与悲,表达的也是人民的喜与悲。有理由相信,在这个风云际会的壮阔时代,会成为艺术教育和文艺创作的黄金时代。有理由期待,艺术教育者与文艺工作者们将会不停地超越自我,不断地攀登高峰,以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民族的力作,为实现“两个100年”奋斗目标、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和精神推动力。

(二)众志成城、笃学尚行的教者之魂

回首1949年以来的中国美术与中国美术教育发展,经历了从传承到创新的过程,在这一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老一辈的艺术家及教育工作者,以其杰出的才能和非凡的智慧创作了众多存留在新中国美术史上的精品力作,培养了一代又一代优秀的艺术工作者,推动了传统艺术在新中国的发展,并积淀了艺术的新传统。艺术在新中国经历了70年延续发展的成果不仅是当代艺术创作的新面貌和时代风采,还对有传统文化传承的一种内在的关联。更重要的是,以此为基础所创立的美术教学体系与审美体系为新中国的文化建设培养了大批的美术人才,促进了当代美术样式的出现。中国美术的传承在一代接一代传续的过程中,形成了今天的格局和面貌,

在对历史的回顾中,可以看到民族文化在当下发生的变化,也看到了与之关联的社会环境所发生的潜在起伏。在时代的变革和文化浪潮的影响下,美术创作与美术教育不可能局限在过去已有的传统中。今天与过去任何历史时期相比,都无法同日而语,因此“笔墨当随时代”的口号才有与时俱进的现实含义。新中国美术教育的伟大意义还体现在服务人民的时间性递进中,构成创作主体的艺术家群体包括老、中、青几代人,其艺术人生历程的总和也正是民族文化在新时代延展的侧影,如此的叠加才是当代中国美术的全部。

四、结语

徐里在《美展入选作品有什么特点》中谈到:“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时代的塑造者。一切优秀文艺工作者的艺术生命都源于人民,一切优秀的文艺创作都为了人民。”

就艺术发展的规律而言,不管时代发展进程如何,社会变迁速度几何,艺术的形式语言、审美样式如何创新,艺术源自生活、服务于人民、属于人民始终是社会主义文艺常流的绿水。因此,美术创作永远需要奉行的准则是以人民为中心。

在改革开放40年及建国70年后,祖国面对决胜全面小康、实现民族复兴的宏伟事业,需要更多反映脱贫攻坚的艺术家,需要更多反映可持续发展的艺术品;面对“一带·一路”的友好倡议、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蓝图,需要更多具有跨文化视野的作品,需要更多具有人类文化命运共同体情怀的创新实践。

故而,美育工作者应到改革开放第一线,了解经济建设的实况,走进社会生活的基层,观察社会各个领域的风貌,感受不同地域的百姓生活,认识人民,了解人民,亲近人民,从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无尽的养分,拓展认知视野,升华价值理念与人生感悟,不断发现美、创造美,并将这些宝贵的经验薪火相传,浇灌到民族文化传承的根脉中,建设大美中华。

猜你喜欢

美术民族艺术
我们的民族
创意美术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纸的艺术
多元民族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