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VBA编程在立式气液分离器设计中的应用

2020-04-08齐俊岭

化工设计通讯 2020年2期
关键词:雷诺数气液分离器

齐俊岭

(科洋环境工程(上海)有限公司,上海 200233)

气液分离器是根据重力沉降分离的原理,实现气液粗效分离的设备。气液分离器在石油化工行业中运用广泛。在设计中根据行业不同通常采用《油气分离器规范》(SY/T0515—2014)、《油田油气集输设计规范》(GB50350—2015)附录A以及《气-液分离器设计》(HG/T20570.8—95)进行具体计算选型。

在计算过程中,《油气分离器规范》(SY/T0515—2014)和《气-液分离器设计》(HG/T20570.8—95)的近似估算法类似,但均存在假设值和真实物流状态有较大出入的情况,造成计算结果的不准确,因此较适用于初步计算。《油田油气集输设计规范》(GB50350—2015)和《气-液分离器设计》(HG/T20570.8—95)的精确算法类似,充分考虑了液滴沉降的自由沉降速度,但自由沉降速度的计算依赖于手工查图试差计算,严重影响了计算效率[1-2]。

本文基于《气-液分离器设计》(HG/T20570.8—95)的精确算法,通过对阻力系数和雷诺数关系图进行数据回归,并完整的运用VBA 进行了立式气液分离器设计编程,实现了立式气液分离器的自动化设计计算。

1 计算原理和算法逻辑

根据《气-液分离器设计》规范[3],计算过程主要由以下步骤和算式构成:

在计算过程中,首先假设沉降雷诺数Ret初值Reto,通过查图的方法获得阻力系数ζ值。然后根据式(2)计算出沉降速度ut,并进一步根据式(3)计算出沉降雷诺数Ret。经过和初值Reto进行比较,如果差值绝对值和精度ε差别较大,重新选择初值重复计算,否则代入式(4)计算分离器直径D和式(5)计算液位高度HL。计算过程用算法逻辑图表示(见图1)。

通过计算过程和算法逻辑图可以看出计算过程中存在对雷诺数Ret的迭代。每次迭代均需要经过多重计算步骤和查图,因此工作量较大。如果能将查图步骤以数据回归方程替代,可以实现计算机自动求解,并大幅提高设计计算效率。

图1 算法逻辑图

2 ζ-Ret的数据回归及分析

由上述分析可知,实现计算机自动求解的难点之一在于对阻力系数ζ和雷诺数Ret关系图进行数据回归,即实现式(1)的过程。

根 据ζ-Ret图形关系,需要对10-1≤Re≤102和102≤Re≤105进行分段数据回归。方程拟合型式采用多项式函数,读取样本数为200个,拟合方法采用CAD 数字化曲线线图方法实现[4]。在数据处理的过程中需要进行lgX~X 和lgY~Y 替代。拟合后式(1)如下:

在99%置信度下,曲线回归结果分析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ζ-Ret曲线回归分析

曲线回归方程的拟合度以相关系数R2表示,R2接近于1,说明曲线回归方程拟合良好;在99%置信度区间内,以F检验对回归显著性进行判定F>F查表,回归方程有意义。

3 VBA模型开发和组态

在Excel 中运用VBA 编程进行模型开发,避免了其他编程语言开发应用程序中设计安装程序的问题,同时VBA 代码经少量修改可移植入VB 或VB.net 等大型编程工具,具有应用简便、设计效率高的特点。

代码结构采用了主体Sub 过程和5个子Function 过程。主体计算在Sub 过程中实现,采用Button 动作以避免输入误操作;Function 过程中依次实现式(1)~(5)的计算,并通过主体Sub 过程实现对函数的调用。

4 模型应用

利用标准中的例题进行模型的应用验算。对比手动查图和自动计算两种方法得到的结果见表2。

表2 分离器计算结果比较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采用本文建立的模型计算误差在1%以内,具有一定的准确度。

5 结论

本文在Excel 中运用VBA 编程实现了立式气液分离器设计的自动化。

1)该方法避免了大量的手动迭代计算,提高了设计效率。

2)该模型具有一定的准确度,可以用于设计计算。

符号说明

猜你喜欢

雷诺数气液分离器
运载火箭气液组合连接器动态自动对接技术
双螺旋导流型旋风分离器的实验和数值模拟研究*
二维炉膛气液两相对冲流动数值模拟
微重力下两相控温型储液器内气液界面仿真分析
差异旋风分离器并联的气相流场研究
双轴向粗粉分离器流动特征研究
均匀控制两个并列二级分离器“抢液”问题分析
非接触机械密封端面间流体膜流动状态临界雷诺数的讨论*
基于Transition SST模型的高雷诺数圆柱绕流数值研究
基于新型C4D的小管道气液两相流流型辨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