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乳腺癌术后护理干预对患肢功能锻炼康复的影响

2020-04-08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6期
关键词:患侧患肢水肿

郭 杰

(辽阳市中心医院,辽宁 辽阳 111000)

乳腺癌目前是世界十大恶性肿瘤之一,常见于女性,是女性发病率最高的一种恶性肿瘤[1],并呈年轻化趋势,对女性的健康有巨大的威胁。乳腺癌最常见的治疗方式为手术,手术同时使用放疗、化疗治疗,但术后会导致患处一侧肢体功能运动障碍,出现水肿等并发症,影响生活质量。有研究表明,手术后肢体功能锻炼在不影响患者伤口的同时越早越好[2]。本研究以100例手术乳腺癌患者为对象,探讨了术后护理干预对肢体功能障碍康复的影响,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收集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100例乳腺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所有患者均同意本次研究,并且都确诊为乳腺癌。对照组平均年龄为(37.1±4.7)岁,其中20~30岁7例,30~40岁11例,40~50岁23例,50~60岁9例。观察组平均年龄为(38.6±5.2),岁其中20~30岁8例,30~40岁13例,40~50岁22例,50~60岁7例。手术前两组均肢体功能正常,对照组左侧乳腺癌34例,右侧乳腺癌16例,观察组左侧乳腺癌31例,右侧乳腺癌19例。两组年龄、病性均无显著差异(P>0.05),可以比较。

1.2 方法

1.2.1 常规护理。告诉患者锻炼方法,让患者自行锻炼肢体功能,心理辅导,疏导患者的恐惧心理,指导术后的饮食要求。术后7~10 d开始进行患侧锻炼。

1.2.2 针对性护理干预。手术后,安排患者在病房内静养,并且每日主动与患者交流,进行心理辅导,疏通患者恐惧心理。另外,在患者身体耐受达到要求的情况下,指导督促患者进行患侧肢体功能的锻炼,要求每日锻炼2~3次,每次锻炼坚持10~15 min,每次锻炼护士都要陪伴在患者身边,指导督促以及鼓励患者,锻炼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基本原则,并且要严格的控制锻炼的强度。术手术后1~2 d内,基础简单锻炼,如握拳、屈伸肢体等。手术后3-4天内进行曲肘运动锻炼。手术后5~7 d内,让患者进行侧手扪侧肩的锻炼,同时解开胸部包扎,也可适当的增加强度。手术后7~10 d进行将患侧肢抬高的锻炼,手术后10~15 d让患者进行侧头以及手臂抬高并越过头顶的锻炼。手术后31~90 d患者根据自身的情况[3],在前期锻炼的基础上,可以配合握力器,弹力绳等增加锻炼强度以及活动时间,可以减少水肿的发生。并且锻炼要坚持1年以上,护理人员要多鼓励患者并监督患者坚持每日锻炼患侧肢体,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适当增加锻炼强度。

1.3 观察指标:两组患者分别进行功能锻炼操的演练,动作熟练且抬头挺胸者视为达到预期的目标者,结果视为满意;反之,则为不满意[4]。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软件处理实验数据,计数资料用[n(%)]表示,计数方法使χ2检验。P<0.05为试验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对照组常规护理后,观察组个性化护理干预后,两组进行肢体功能操练,对照组的满意度为68.0%,18.0%出现水肿,14.0%出现疼痛;观察组满意度为94.0%,仅有2.4%出现水肿和4.0%出现疼痛。两组对比试验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观察组和对照组满意度分析(%)

3 讨论

乳腺癌一个危胁着当今世界女性健康的恶性肿瘤,目前发病率已是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一位,并且已经趋于年轻化,乳腺癌发病与遗传相关,并且40~60岁,闭经期前后的女性发病率较高,乳腺癌症状表现为乳房肿块、胸痛、水肿、乳头内陷以及乳头溢液[5]。对于乳腺癌应该早发现早治疗,经常体检,作息规律,饮食合理,经常锻炼身体,目前乳腺癌的生存率已经提高到89%,临床上更关注的是治疗后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手术是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但是手术后容易有患肢肢体功能障碍、淋巴水肿、疼痛等并发症,这些并发症不仅会造成患者的痛苦,也会给患者的生活以及经济上造成一定的负担,如果恢复不好出现并发症会大大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所控制或者预防并发症造成的肢体障碍的发生,是患者恢复阶段的重中之重,而这些并发症中的造成肢体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有4点[6]:①手术后区域瘢痕的收缩会造成患者胸壁的紧缩,从而影响肢体的活动;②手术后患者相关知识的缺乏,不主动锻炼患肢,造成行动障碍;③由于腋窝淋巴结被手术清理后,腋腔内形成瘢痕,破坏淋巴引流系统,患者手术后会出现患侧肢体功能障碍、水肿、疼痛等并发症;④手术术后上肢活动时间延缓,也会造成肢体运动障碍[7]。因此手术后良好的恢复,是对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提高的最大保障[8]。由于手术后患者心理调节不及时,手术后自觉锻炼肢体功能的能力较弱,因此针对肢体功能恢复的护理干预,在乳腺癌患者预后是必需的[9],个性化护理干预主要是护理人员在术后恢复中对患者指导、督促以及鼓励患者完成每天每次的锻炼任务。并且锻炼坚持1年以上[10]。

本研究将100例确诊为乳腺癌,并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并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个性化护理,通过对两组的术后患肢功能的康复情况进行评估,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患侧肢体功能恢复的满意度为94.0%,与对照组68.0%比较有显著提高(P<0.05),同时观察组术后水肿和疼痛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对乳腺癌并实施手术治疗,且手术前肢体功能正常的患者术后进行个性化的护理干预对患者患肢肢体功能的康复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该护理方案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患侧患肢水肿
不同部位的水肿,可能是不同疾病的征兆
股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肢采用特殊体位制动加速康复的效果观察
更 正
中风康复治疗:最好发病48小时后就开始
我不胖,只是有点肿——妊娠水肿
乳腺癌病人术后患肢功能锻炼的护理干预及实施效果分析
一种水垫式患肢抬高枕的设计及应用
水肿是怎么回事,该怎样消除水肿呢?
Rigid ureteroscopy in prone split-leg position for fragmentation of female ureteral stones:A case report
脑卒中康复操患者常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