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高中历史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在学科教学中的使用

2020-04-07代哲

关键词:航路高中历史历史

代哲

摘 要:网络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已广泛应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都在享受着这一创新所带来的巨大成果,当然,教育行业也不例外。那么,身为处在关键阶段的高中历史教师,更应该重视起来,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到实处,以发挥其最大的作用。本文通过实例阐述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在历史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师;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的整合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21-126-1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科学技术的飞跃,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走入了课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规定: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作为国家核心课程之一的历史学科,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是《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指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这些要求高中历史教师需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本文以17年新课改后的人教版《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三单元“走向整体的世界”为例,將围绕“新航路的开辟”为中心的两课合并在一起,以“一体化世界构建的关键一步”为课程特点,探讨高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在本部分内容的具体表现。

一、开发相关资源

观看纪录片《大国崛起》或展现迪亚士开辟新航路的过程,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带领学生观看纪录片《大国崛起》开头部分,阐释1500年左右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节点,割裂的世界开始连接在一起,经由地理大发现而引发的国家竞争,拉开了不同文明间相互联系、相互注视,同时也相互对抗、相互争斗的历史大幕;展现迪亚士开辟新航路的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会增强学生对新航路的认识,然后教师可以通过各种史料,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自己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也就自然而然地开始了新课的教学。

二、应用PPT动画效果

各航海家开辟新航路的路线和印度洋贸易、太平洋贸易、大西洋贸易的具体过程。由于学生在初中已有相应的知识储备,因此对于这一目可以以小组讨论总结的方式进行复习。学生通过阅读课本“新航路的开辟”这一目的内容,结合地图来总结这四条新航路分别是那一年、在哪个国家的支持下、由谁开辟的,这些航海家获得怎样的成就,制成表格;而在“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复杂,涉及的知识广泛,更要结合具体的图示来讲解,这种设计符合学生现有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本课的特殊性,航行路线和商品流动可以通过直观的图示进行教学,这就要求教师具备相应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PPT动态路线图、flash动画等,这样做学生会更易于理解,而且这部分内容初中已经涉及,实际上起到了复习的作用。

三、使用特色资源

14—16世纪欧洲地图等。教师应该在熟悉本课内容的基础上,通过网络寻找与之吻合的图片资料,当然,这也不是简单地搜寻并粘贴就可以。教师必须结合课堂实际、学生学情等选择恰当的图片,如根据教室的规模、人员的多少、多媒体的清晰度,选择比例大小、颜色深浅合适的图片,假设没有符合条件的资源,就需要教师进行相应的设计和调整,这都是教师所应具备的基本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四、整合有价值的资源

新航路开辟后各大洲的社会风貌。通过网络,可以在借鉴优质教师的优质备课资料,也可以引用教辅资料所建议的相关资源……总之,在众多的素材中,筛选出符合学生实际的最为优质的素材,然后,借助教师所掌握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通过图片拼接、视频剪辑等方式将现有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创设情境,直观、真实地再现历史,进而补充课标中要求但课本中未体现的内容,增长学生的见识、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能力。

五、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通过信息技术认识世界,了解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各地文明的影响。教师通过整理,提供给学生的关于新航路开辟后欧亚等社会的资料、相关网上文章及网站链接或其他丰富的学习资源、论坛链接,保证学生自主探究活动的有效开展。

综上所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依据教学目标,创设和谐、宽松、民主的教学环境,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教育活动。通过创设情境等方法启发、引导,把学生培养成能够自主地、创造性地进行认知和实践活动的主体。教师通过信息技术,采用情景设置、体验感受的学习模式,引导学生有效参与,使学生在参与和体验中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生成感悟。尤其是“新航路的开辟”一课关于新航路开辟的背景、过程和影响等知识都尽量使学生在老师有效的策略激发下自主探究得出,培养其获取知识的主动性和思考的积极性,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可见,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高中历史教师必备的技能——有效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使网络和信息技术真正为课堂教学服务,不仅是课堂师生展示交流的平台,更是学生获取学习资源的主要途径以及自我测评和反馈的工具,必须予以重视。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0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06).

(作者单位:吉林师范大学,吉林 长春130000)

猜你喜欢

航路高中历史历史
高中历史“问题+”课堂模式构建的实践探究
反辐射无人机航路规划问题研究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关于航路扫海测量碍航物探测能力要求的分析与研究
无人机任务规划系统
浅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