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镇(街道)统计数据质量提升对策分析

2020-04-07吴传升

南方农业·中旬 2020年7期
关键词:统计数据乡镇街道

吴传升

摘 要 乡镇(街道)统计工作是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重要环节,只有统计数据质量的及时有效,才能为城乡规划建设的有效开展提供保证。基于此,结合乡镇(街道)统计工作的实践,分析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对策。

关键词 乡镇(街道);统计数据;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C829.23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0.20.055

统计工作是通过科学的方法对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分析,可以为国家宏观调控、做出科学决策提供重要的依据。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统计工作在信息、咨询、决策等方面的服务作用越来越明显,因此各级政府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乡镇(街道)的统计工作是我国统计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统计数据的重要来源之一,是统计工作的基础,为我国现代化新型乡镇的规划建设提供理论支撑[1]。由此可知,必须重视乡镇(街道)统计工作的开展。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快速推进,乡镇(街道)日常的统计事务日益增加,对乡镇(街道)统计数据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受到基层统计基础薄弱、队伍建设不稳定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乡镇(街道)统计工作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对基层统计数据的质量产生了不利的影响,阻碍了统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基于此,结合实践,对乡镇(街道)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发展对策进行探讨。

1 乡镇(街道)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 统计基础弱,与新形势的发展需求不相适应

近些年来,随着乡镇经济的快速发展,乡镇(街道)统计报表的数量日益增加,统计专业的分类也越来越细致,已经由最初的单纯统计发展到如今的涵盖国民经济多个方面,再加上各类明目的统计调查项目、周期性实施的大型普查任务等,且多数工作都在年底开展,而基层乡镇(街道)的统计工作力量薄弱,统计人员难以有效应对如此繁多的统计工作,难以确保统计数据的质量,与新形势下经济快速发展对统计工作的更高要求不相适应[2]。

1.2 统计队伍稳定性不够,制约综合业务水平的提高

随着乡镇(街道)统计任务的日益增加,统计人员的工作量越来越大,而相应的待遇却未提高,导致统计人员身心疲惫,人员的变动比较频繁,不利于乡镇(街道)统计队伍的稳定[2]。以乡镇(街道)的普查員为例,其工作的范围包括绘图、户口整顿、摸底、入户登记和再核查等,日常的工作量大、内容繁杂、工作时间紧、要求高,而待遇却相对偏低,导致有些人员中途退出。经过调查,有的乡镇(街道)统计人员平均每年都要变换一次甚至多次,培训新上岗人员的速度远远赶不上人员更换的速度,导致统计业务水平无法提高,与新形势下乡镇(街道)统计工作不相适应[1]。

1.3 资金投入不够,不利于工作的正常开展

日益增加的统计工作量需要更多的资金,而基层政府的资金有限,无法为乡镇(街道)统计部门提供足够用于开展统计工作的资金,尤其是在一些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的区域,投入的资金甚至无法确保基本工作的顺利开展,大大降低了统计数据的质量。由此可见,资金的投入也是影响乡镇(街道)统计数据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2]。

1.4 制度建设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目前我国部分基层乡镇(街道)统计方法制度的改革与新形势发展的需求不相适应,对统计数据的质量产生较大的影响。如农业生产统计中一直采用的统计报表制度是从上而下布置、从下往上报送,虽然实际生产中也会结合实际抽查一些主要农产品的产量等情况,但是年报中统计数据的主要来源仍是村级上报的数据。我国农村的实际情况是自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后,农村从事经济活动的主体比较分散,此种对农作物的生产情况实施全面调查统计的方法不符合当前的实际情况,且数据的核实工作难以开展[2]。

1.5 企业法制意识不强,统计工作的氛围不浓厚

乡镇(街道)一些中小型的企业对统计工作不重视,导致基础资料不完善、原始记录不规范、台账的统计不完善,甚至还会出现统计报表的丢失等问题,而且在统计报表的填报时比较随意,不仅难以做到实事求是,还不按照规范要求填写,导致一些数据的质量不能保证、上报时间滞后等。而对于乡镇(街道)的一些个体户,其统计法制观念更加淡薄,多数在日常管理中没有进行台账方面的统计,在统计数据的填报时仅凭想象,经常出现瞒报、虚报、漏报等问题,大大降低了源头统计调查数据的可靠性[1]。由于宣传不到位,公众对依法统计工作的重要性不够认识,统计工作执行面临着一定的难度,对于一些统计违法案件的处罚方式也主要是警告、整改等,经济处罚的额度不高,难以在社会上产生较大的影响力[2]。

2 提升乡镇(街道)统计数据质量的对策

2.1 夯实统计的基础

统计工作水平的提高必须强化对基层统计工作的建设,狠抓乡镇(街道)统计结构的设立情况,合理配备统计人员的工作,加大对乡镇(街道)的基础规范性建设。此外,还可以充分发挥村级统计人员的作用,如在村级选配一定数量的人员作为统计辅助调查员,要求具备一定的文化基础(一般多数为村级干部),通过培训提高辅助调查员的业务能力,负责对基层村级数据的统计调查。这些人员来源于当地,对当地的实际情况比较了解,防止了闭门造车等情况,同时又扩充了基层统计队伍,降低了统计工作的强度。

2.2 合理改革统计方法制度,完善内部监督制度

乡镇(街道)的统计工作要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既要符合当前我国的实际情况,又要符合国际统计方法制度中的一般性规则,即在国家报表统计的基础上,尽量用更加简单、指标较少、符合国际规则的抽样调查、一次性调查、专项调查等方法,以在减少全面开展统计工作的基础上满足各级政府的需求。此种方法不仅有助于减少统计工作在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的投入,还有助于提高统计数据的质量。结合统计工作的实际,统计部门要根据需求制定出完善的内部监督制度,实现统计工作的动态化监督,及时发展问题、解决问题,积极推进工作体系的优化,为统计数据质量的提高创造良好的制度条件[3]。

2.3 完善统计工作条件,优化统计工作人员的待遇组成

针对当前乡镇(街道)统计人员工作条件差、待遇不高等问题,可在乡镇(街道)的预算中将统计工作的经费纳入其中,设立专门的统计工作专项经费,用于改善乡镇(街道)统计工作的条件以及提高人员的待遇[4]。建立完善的考核激励机制,除了对统计人员按月发放工资外,还要对工作认真、表现突出的人员给予一定的精神表彰及物质奖励,对工作态度不好、责任感不强的人员要给予一定的处罚,以调动统计人员的积极性。

2.4 筛选推广最佳的工作方法

为了提高乡镇(街道)统计工作的效率及质量,要求统计部门重视自身工作方式的建设,在国内外先进经验的指导下,积极筛选适当自己的最佳工作方式,以提高统计工作的有效性、准确性。建立起专门的管理机制,及时针对问题采取措施,不断优化自身工作体系,实现预期管理目标,确保统计数据的准确性。

2.5 建设高素质的统计人才队伍

在乡镇(街道)统计工作过程中,相关部门要对统计人员的专业能力予以重视,建立起专门的管理机制,以不断提高统计人员的工作效率、质量。1)积极引进具备一定工作经验、专业能力强的人才补充到乡镇(街道)统计队伍中;2)对现有的统计人员开展专业能力培训,不断提高其工作能力,为统计数据的规范、可靠打好人才基础。

3 结语

高质量的乡镇(街道)统计数据可以给政府部门制定科學的决策提供合理的参考,对我国城乡工作的开展意义重大[5-6]。对于乡镇(街道)统计工作,未来管理部门要加强管理,以人为本,对数据统计工作加强质量方面的控制,结合实际需求,建立起专门的具有较高可行性的管控机制,以确保数据统计工作的顺利开展、提高数据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王那那.乡镇(街道)统计工作中如何提升统计数据质量分析[J].中国经贸,2017(23):267.

[2] 姜秀永.浅谈在乡镇(街道)统计工作中如何提升统计数据质量[J].科技经济导刊,2017(6):258.

[3] 赵万平.如何提高乡镇统计数据质量的对策分析[J].今日财富,2018(19):15.

[4] 佟丽娇.浅谈如何提高乡镇统计数据质量[J].中国电子商务,2015(1):193.

[5] 郭建祥.论如何规范乡镇街道统计基础工作[J].经济视野,2018(3):74.

[6] 董卿.浅议如何提高乡镇(街道)统计工作[J].市场研究,2015(5):48-49.

(责任编辑:刘昀)

猜你喜欢

统计数据乡镇街道
我国乡镇污水处理模式的探讨
突破乡镇地区幼小衔接的瓶颈
热闹的街道
乡镇卫生院应加强档案规范化管理工作
街道生活
今年起3年内新增财力全部留给乡镇
2017年居民消费统计数据资料
浅析统计数据质量
风居住的街道
街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