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贵州省民族地区“三变”改革现状及对策思考

2020-04-07胡昕

南方农业·中旬 2020年7期
关键词:三变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胡昕

摘 要 “三变”改革是指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其目的在于促进农业生产增效、农民生活增收、农村生态增值。少数民族聚居地大多处于边远地区,较为贫穷落后,如何利用“三变”改革帮助其发展民族经济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基于此,分析贵州省民族地区“三变”改革的实施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相应的改革建议。

关键词 民族地区;“三变”改革;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D633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0.20.051

1 贵州省民族地区“三变”改革的实施现状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地区的稳定发展是国家整体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三变”改革作为贵州省先进经验的总结,对于决战2020年全面小康发挥着重要的政策作用。目前,民族地区“三变”改革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深度贫困村纳入“三变”试点村覆盖率为100%,贫困村纳入“三变”试点村覆盖率为95%以上;各级财政投入用于试点村“三变”改革多以股金的形式,以帮助困难群众实现增产增收。例如贵州省剑河县在农村“三变”改革工作启动以来,全县紧扣“林下食用菌”“农文旅”一体化发展新路,把农村“三变”改革助推脱贫攻坚有机结合起来,探索了一条适合本地发展的“三变”路子,引导全民参与,共同推动农村“三变”改革工作[1-3]。

2 贵州省民族地区“三变”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民族地区政府积极响应党的号召,以“三变”改革为抓手,以各项扶贫财政资金为杠杆,帮助贫困户脱贫。但在实际改革过程中仍存在以下问题。

2.1 村民对“三变”改革认识不足

当前,农民对于什么是“三变”改革,如何成为股民参与到运营中完全不理解,“三变”改革处于政府积极,但群众参与热情不高的状态。同时,农民对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不愿意将土地入股,导致真正以土地入股的形式较少,更多的是政府凭借各种政策资金将本应发放给贫困户的资金转为入股股金,通过分红的形式返还给贫困户[4-5]。

2.2 已有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存在严重问题

目前,民族地区无论是合作社还是龙头企业都普遍存在规模偏小、实力不强、合作领域窄、整体发展不够、抗风险能力差、辐射带动能力不强等问题,农民入股后短时间内很难获得收益。虽然地方极力扶持,将各种扶贫资金按规定以贫困户的名义入股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但由于资金使用面大,入股资金起到的作用有限,再加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严重缺乏人才,尤其是财务管理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市场营销人才,最终发挥的带动作用有限。

2.3 农民的资源要素条件不充分

在实地走访调查中发现,民族地区农民自有资源数量较少,人均土地量少,农民生活条件紧张,几乎没有闲置房,大部分贫困农户还处于自给自足的种养状态。因而,农村“三变”改革对农户的现实状况改变不大。

2.4 “三变”改革普及范围小,未能有效盘活资源

“资源变资产”的核心是让“死资源”变成“活资产”。通过改革,可将农村的自然型资源、历史型资源、资产型资源和权利型资源转变为资产,实现资产增值。根据实地调研发现,目前贵州省民族地区的“三变”改革方式以财政资金入股为主,以精准扶贫建档立卡贫困户全覆盖为原则,将资金折算成股金入资龙头企业,龙头企业每年按比率将入资扶贫款项红利返还建档立卡贫困户。但由于资金有限,每户贫困户只能有一人参与,非建档立卡人员无法参与。因为参与方式的特殊性,故而“三变”改革的普及率不高,知晓度不大,无法调动农户参与积极性,不能真正盘活农村“沉睡”资产,农村“三变”改革工作难以实现突破[6-8]。

2.5 “三变”改革产业发展缺乏科学研究和指导

不同农作物生长受到海拔、土壤、地下水、气候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懂得现代种植技术,才能真正避免農业风险,实现经济跨越式增收。而目前民族地区土地“三变”后,其产业种植仍然采取经验式种植或政策式种植,产能增效存在一定问题。

2.6 “三变”改革中产业缺乏特色

走访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农村“三变”改革的试点村发现,大部分村庄提出发展“农业+旅游业”的规划,但是大都没有形成特有品牌和地域特色,且旅游业提供的服务具有同质性,均为采摘、民宿、农家乐等,产品之间的替代性高,产业同构问题严重。

3 贵州省民族地区“三变”改革的建议

3.1 进一步加强“三变”改革在民族地区的宣传

县级政府平台应建立农业招商网站,以村为单位,彻底清算资源,明晰产权,将资源打包发布信息,吸引有实力的龙头公司引导“三变”改革。民族地区村委会应利用乡规民约,切实做好村民思想工作,将村资源先进行打包。此外,要重视和保护民族地区独有的文化资源。

3.2 高度重视区域农业条件研究

目前,贵州省科学技术厅在本省16个深度贫困县中开展试点工作,以50万元的高薪聘请了480名专职科技特派员支持农村种植技术的优化。除了高标准严要求地进行组织遴选外,还将成效考核和薪酬相挂钩,促使专业科技人才应从土壤性质、气候动态分析、地质结构等方面进行前期预测,帮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更好地进行种植选择。不仅如此,农业专家还应实行片区责任制,对该片区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全程帮助。片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可以与农业专家共同申报农业科研课题,在经费报销上实行特事特办,以减少科研人员的报销负担,提高科研人才的积极性。对于获得成果的片区农业专家,在职称评定上给予优先权[9-10]。

3.3 “订单式”办学

与高校合作,成立农业基地订单班,通过农业职业教育培育职业农民,将更多的具有较高水平的农业人才固定在土地上,以确保第一产业有序健康发展。

3.4 重视旅游行业的发展

新型经营主体可以农家乐、民宿等形式吸引消费者进入农村,提高农村人气,实现辐射,从而拓宽产品市场。同时,新型经营主体还可以通过自身的社会网络和社会资本,以信息分享机制和信任机制将民宿和农家乐等相关消费信息传递出去,吸引消费者[11]。

3.5 维持地域特色,减少政策干预种植

产业选择是农村“三变”改革成功的关键,是市场行为,产业选择要依据国内外市场需求和地域特色两个标准来实现产业兴旺。

3.6 重视大学生返乡工作的开展

加大对返乡大学生的奖励,对于返乡大学生的创业申报流程实行“放管服”。将返乡大学生服务基层率纳入政府考评,倒逼地方政府加大人才引入力度,固化农村人才,提高农村整体素质,减少农村空巢化现象,从而实现乡村振兴[12]。

4 结语

综上所述,民族地区“三变”改革工作正在稳步推进,但由于民族地区受教育程度低、空巢化现象严重以及产业落后等,民族地区干部必须加强统筹协调,进一步进行“三变”改革的宣传,通过資源整合、人才引入,重点扶持1~2个龙头企业,加强民族地区的产业发展,以帮助民族地区快速脱贫,促使民族地区真正实现长效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培生,杨正巧.“三变”改革中农村土地资源的定价机制研究[J].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2018,30(3):7-13.

[2] 熊钱富.“三权”促“三变”改革的法律问题研究[J].法制与经济,2017(11):85-86.

[3] 苏荣芳.六盘水市“三变”改革的典型亮点与启示[J].现代化农业,2018(10):55-56.

[4] 杨晓敏.农村“三变”改革创新与实践——以甘肃张掖市为例[J].开发研究,2018(5):104-110.

[5] 杨夕黎.深化观音岩村“三变”改革,切实推进乡村振兴[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29(18):151,104.

[6] 赵爱民.供给侧改革下中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研究[J].世界农业,2018(11):241-245.

[7] 宋兴国.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松绑” 闲置住宅流转 提高农民财产性收入[J].决策探索(上),2018(11):42-43.

[8] 朱明芬.农村宅基地产权权能拓展与规范研究——基于浙江义乌宅基地“三权分置”的改革实践[J].浙江农业学报,2018,30(11):1972-1980.

[9] 胡志强.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三变”改革融资供需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安徽宣城149个村的实证分析[J].金融发展研究,2018(10):72-77.

[10] 陈汉.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土地制度改革与管理思考[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9,32(1):15-19,78.

[11] Pardey PG,Roseboom J,Anderson JR.Agricultural research policy:international quantitative perspectives[J].Agricultural Research Policy International Quantitative Perspectives,1991:36-37.

[12] 金炳镐.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概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刘昀)

猜你喜欢

三变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6+4”组合拳推动“三变”制度创新
云南省民族地区农村小学体育教师现状调查研究
民族地区城镇规划现状浅析
如何提高民族地区“一类模式”小学汉语文教学质量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战略探究
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信息化管理在公路运输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研究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
擦亮农村“三变”改革“发源地”品牌
三角恒等变换之“三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