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会多角度评课 提升教师专业素质

2020-04-07殷永霞

关键词:专业素养

殷永霞

摘 要:国家的发展离不开教育,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教师,教师不仅要教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授做人,教师专业素养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教育质量的高低、关系着民族的未来。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有很多途径,学会多角度评课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种。

关键词:专业素养;多角度评课;微专题复习课

中图分類号:G633.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21-047-2

有关如何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文章、论著有很多,途径也很多。笔者今天想探讨一下通过学习评课,特别是学会多角度评课来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笔者观摩了市教育局组织的一节网络公开课,课后又参加了直播评课。第一次参加这样大型的评课活动,着实捏了一把汗,现在回想起来,教师若没有比较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和专业素养,真的很难在现场有很好的临场发挥,反之,经过这样的锻炼,感觉自己成长了许多,如果经常有这样的机会,相信大家的专业素养都会有长足的进步。

这是一节高三的微专题复习课,学生来自本市一所二流学校,基础不是很好。在数列一章的二轮复习中,学生总是忘记讨论一些特殊情况,任课教师特地安排了一节微专题复习课《数列中的分类讨论》,希望学生能在后续的学习中引起重视。复习课的内容如下:

例1 设b∈R,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3n+b,试判断数列{an}是否为等比数列?说明理由。

例2 已知等差数列{an},an≠0,公差为d,证明:对任何正整数n,都有1a1a2+1a2a3+…+1anan+1=na1an+1。

例3 已知等差数列{an}的首项a1=1,d≠0,且第二项,第五项,第十四项分别是等比数列{bn}的第二项,第三项,第四项。

(1)求数列{an},{bn}的通项公式;

(2)设数列{cn}对任意正整数n,均有c1b1+c2b2+…+cnbn=an+1成立,求c1+c2+…+c2020的值。

例4 已知数列{an}的通项an=(n+1)·(1011)n(n∈N*),试问数列{an}有没有最大项?若有,求出最大项和最大项的项数;若没有,说明理由。

例5 已知数列{an}的通项公式an=λ·(-12)n-n,若数列{an}是单调递减数列,求实数λ的取值范围。

课堂结尾处,由学生总结这节课的收获,大多数学生都能体会数学老师开设这节公开课的良苦用心,知道以后再处理数列问题时,要特别注意等差数列的公差是否为0、等比数列的公比是否为1的问题、数列的首项问题、关于项数大小、奇偶数的讨论等等。随后我们听课教师进入另外一间录播教室进行直播评课。短短的几分钟准备,听课教师依次发言,摘录如下:

教师A(笔者)从微专题微而不小、以生为本、见微知著三个角度,结合冯老师的公开课进行评课:高三数学一轮复习的主要任务是夯实基础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二轮复习是对一轮复习的巩固和强化,如果说一轮复习是知识点的积累,那么二轮复习就是对知识的灵活运用。在这个过程中,如何为学生营造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保持对数学学习的热情,从而提高高三复习效率,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是我们每一位高三数学教师都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微专题课是对高三复习教学的有力补充,对提升学生的四基有很大的帮助[1]。冯老师的基于学生作业中的共性问题开设的数列微专题课,给我们提供了一节高三微专题复习的范式。她从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出发设计微专题教学,《数列中的分类讨论》这节课教给学生在数列问题中要经常分类讨论,这样的教学设计可以让学生的认知结构更趋合理,我相信经过这节课的学习,分类讨论在学生心里已经扎下根了,而且他们以后不管遇到哪个模块的问题,在需要讨论的时候一定是不会含糊的。

微专题强调的是微和专题的结合,它是某些大专题中的某个小的甚至是细节的问题,一般在复习课中采用,主要针对学生在学习中暴露的具体的问题而设置,冯老师针对学生在完成数列问题时经常忽略一些特殊情况、没有分类讨论等习惯开设了分类讨论微专题课,就是因为她发现了学生在这方面的认知的不足之处,所以在此处发力,转换教学重心,从关注高中数学知识结构转换到对学生认知结构的把握上,这是冯老师教学基本功扎实的表现。从这一点讲,微专题微而不小,是一个大工程;微专题从本质上是指向学生的认知结构的,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讲,是真正落实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整一节课,冯老师都是从学生的学情出发,包括后面的所有例题、习题都是学生自己完成、自己发现问题,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真正实现了以生为本。微专题在课堂上需要以真实问题驱动学生,这些问题一定是来自学生的,只有来自学生,才能真正驱动学生的思维[2],在此过程中,我们还需要一个能够串起零散问题的主线,这样才能揭示不同问题之间的逻辑关系。冯老师这节课的主线就是中学数学的思想方法之一——分类讨论,而对含字母问题的讨论更是一直以来中学数学的难点之一,从这个方面看,微专题的教学是见微知著的。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除了在解决数列问题时,会在必要时分类讨论,在遇到其它需要分类讨论的问题时,也会想到要采用这种思想方法,因为这个数学思想方法已经内化为学生自身的能力,提升了他们的数学素养。

教师B冯老师的这节课,教师在对话过程中倾听了学生的想法,积极创设条件,引导学生去思考,学生也能在对话过程中主动思考,形成了一定的探究意识,掌握了探究的方法,最终去努力成为问题的探究者。用四个词来概括:倾听,倾听思考的声音;引导,学生思考,从课题的引入,以及例题的引入,冯老师都在不断地引导学生,题型设计很合理、清晰,在解题中学会讨论,层次感

很强;尝试,促进学生的思考学生经过做题过程中的尝试、纠错,尝试到成功的喜悦,有进步的空间。

教师C从数学学科的教学出发,为什么开这节课,怎么开?都有非常明确的目标。在教学中一直涉及函数思想,学生敢于大胆发言,主动参与,对学生的引导有方向性,提问有效,学生的关注力比较强,效率高,学生有内驱力。

教师D从数学思想方法之一——分类讨论入手,总结出这节课覆盖的知识点较多,有利于对知识的考查,学生也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分类思想、分类技巧,过程流畅,讲解清晰,提议课堂最后是否应该总结分类讨论的步骤,明确提出讨论的对象,选择哪个参数进行讨论?怎么讨论?如何分类?分类的原则?

教师E从数列是一种特殊的函数入手进行评课,数列中的讨论来自于函数,函数中的讨论更多,数列是一种特殊的函数,由于数列作为函数,其定义域是正整数集或其有限子集,使得它的讨论更是花样繁多。从实际作业问题出发,回顾几个常见问题的讨论,共三点:一,以构建知识网络为切入点,让复习自然发生,先复习数列中有哪些分类讨论的情况,逐累分析,二、以强化运算能力为立足点,为了保证运算的顺畅,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是一项复杂的系统的工程,要靠长期的反复实践活动,才能有所提升。三,以渗透思想方法为落脚点,让素养自觉提升。本节课,也蕴藏着特殊到一般、数形结合、转化与划归等数学思想方法,当然分类讨论是主旋律,教师应引导学生确定分类主元,明确分类标准,不重不漏地去讨论分析,不断地树立分类讨论思想,促进思想方法的内化,加速课堂从知识传授向素养的提升。

如何学会多角度,多视角地评课,笔者认为在教学之余,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1.认真研究教材,教材是教学的根本,只有吃透教材,才能更好地教会学生;2.认真研读教学大纲,它是一切教学行为的依据,一段新课内容如何引入、讲授到什么难度、拓展到多大深度,都是由教学大纲决定的;3.了解每一节课在一章中乃至整个高中三年的教材中的作用和地位,与前后幾节、甚至前后几章之间内在的联系是什么?这样的教学才能居高临下、高瞻远瞩;4.多了解新高考改革的讯息,打破传统教学的观念和做法,争做改革先锋;5.多阅读教学杂志,了解专家老师对具体教学内容的理解,增长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总之,首先是能上好一节课的老师,才能对一节课进行多角度、全方位、有的放矢的点评,评出水平,评出高度!愿广大数学教师都能成为教学能手、评课专家!

[参考文献]

[1]杨海霞.基于“微专题”思路的高中数学教学[J].数学教学通讯,2016(06).

[2]洪兵.高中数学教师微专题研究的开展[J].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17(12).

(作者单位:江苏省镇江中学,江苏 镇江212017)

猜你喜欢

专业素养
中国梦视域下青年教师构筑育才梦实现途径
浅谈如何构建开放而有序的高中语文课程
论小学美术教师的专业素养
翻转课堂背景下的高职教师专业素养提升探析
当下如何提高中小学美术教师专业素养
浅谈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化发展
浅议国开教师专业素养
搭建修炼平台,促进教师专业素养提升
中职思想政治课教师如何提高专业知识和素养
音乐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