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微课化解生物实验指导之难

2020-04-07朱美华

关键词: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微课

朱美华

摘 要: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很多实验的开展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如何能让指导更加有效,这是一个值得深究的问题。教学,是一个形式多样化的活动。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化社会带来了信息化教学,随之应生了“微课”教学。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巧妙地应用微课,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化解教师在实验指导过程中的难题,使得课堂教学事半功倍。

关键词:微课;初中生物;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21-031-1

微课,即微型课,起源于美国,是一种诞生于信息时代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它的主要目的是在线学习或者移动学习。360百科中是这么定义的:是指运用信息技术按照认知规律,呈现碎片化学习内容、过程及扩展素材的结构化数字资源。我国学者胡铁生是这样定义微课的:微课的主要载体应该是微型的教学视频。微课一般是以教师为中心,针对具体的教学环节或学科知识点来录制的短视频,需要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为依托。微课可以为学生提供一种多元化的在线学习方式,有助于课堂效率、学生学习效率等的提升。

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是“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同时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也包含在其中,这样构成了一个小整体,这是传统的教学模式的一种继承与衍生。

一、微课的特点

1.主题明确。

微课一般都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内容,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有针对性,且要相对完整。在简短的微课视频中,需要把这个内容的重点突出、难点突破,当然,有些微课的主要内容可能本来就是某一教学内容中的一个重点或者难点,用清晰、明朗、直观的微课视频呈现,有利于知识点的落实。

2.短小精悍。

微课的时长一般为5~8分钟左右,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所以说用时很短;微课视频及资源一般容量在几十兆,容量小,格式也是支持多种软件,方便观看与学习;精,就是教学内容简单精炼,没有冗余;而悍,则是课程资源可以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从微课的组织与实践上看,教师除了在新课堂上采用微课进行教学优化外,也可在复习课堂、课外等环节采用该教学模式。最重要的是它承载着授课者的智慧和启迪,是一种促进优质资源共享的新生力量。微课的建设和应用,是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延伸。

3.四微特点。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一春教授总结的微课四微特点:

微课“位微不卑”。微课虽然短小,比不上一般课程宏大丰富,但是它意义非凡,效果明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

微课“课微不小”。微课虽然短小,但它的知识内涵和教学意义非常巨大,有时一个短小微课比几十节课都有用。

微课“步微不慢”。微课都是小步子原则,一个微课讲解一两个知识点,看似很慢,但稳步推进,实际效果并不慢。

微课“效微不薄”。微课有积少成多、聚沙成塔的作用,通过不断的微知识、微学习,从而达到大道理、大智慧。

二、微课在实际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1.演示指导,以微化烦。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生物中许多的概念、现象、结论都是通过实验得来的,因此中学生物课堂中运用实验教学必不可少。课堂是为学生开设的,主要目的就是使学生更好的掌握学过的知识,不用去死记硬背。而实验教学作为一种课堂运用手段,既可以丰富学生的思维世界,也可以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这与课堂目标相符合,满足现代教学需要。以往的生物教学只是老师在讲台上,学生在下面听,是一种简单的说教,而实验参与进来,探究式课堂引入进来,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学生就真正的参与到课堂中了。

在实际的实验中,很多实验是需要指导和教师演示的,可有时很可能因为某些因素,导致教师演示中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那么,微课就可以很好的替代与解决这一问题。教师提前将演示实验录制下来,器材等准备都可以清晰的呈现给学生,通過录制教师的实验制作成微课再播放,学生会很清楚的了解到实验具体是如何操作的。如笔者在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十章第二节《人体的血液循环》进行心脏的解剖时,先以微课的形式呈现笔者自己的操作,将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点和步骤强调出来,再让学生动手,课堂效果事半功倍。

2.步骤指导,以微化难。

实验在具体操作前,教师一般都会先进行实验步骤的指导。而指导一般都是以文字的形式描述或者图文的形式展示,而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可能学生根本无法形象的理解操作是如何进行的。在此,教师就可以借助于微课录一个简短的视频,将操作具体化、形象化的呈现出来,便于学生的模仿与理解。如在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介绍《单细胞生物》时,需要观察草履虫。可草履虫会运动,我们会在实验指导时给予学生提示,选择用少量棉花絮以固定草履虫,但语言的描述是苍白的,很多学生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不知道该如何的去衡量“少量”这个词。此时,如果授课教师能在课前拍摄一个简短的自己取少量棉絮的视频,形象化的衡量“少量”这一词,学生在具体实验操作中,更具有目的性,实验能够很好的观察到草履虫的概率更高。微课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在实际的运用中有很多种途径与方法,其实在实际的初中生物教学中,除了演示实验、实验指导外,新课的实际知识点部分也有很多老师应用过。微课可以是课堂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学生为本的,在实际的操作录制中,也可以直接选择让学生参与进来录制。

当然,在教育思想和教育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怎么样较好地发挥微课在教学中的辅助功能,较好地为生物课堂教学服务,建构信息技术下的优质课堂,在教学实践中,仍需要每一位生物教师的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刘虹.巧用微课,让学生爱上生物——谈谈微课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上旬),2014(05).

[2]杨军.微课以及微课程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3(11).

(作者单位:南京市江宁区禄口中学,江苏 南京210000)

猜你喜欢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微课
基于科学探究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探索
网络与云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初探
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合作能力培养初探
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堂教学艺术的“变”与“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