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米芾行书风格研究

2020-04-07储卫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20年11期
关键词:米芾行书书法艺术

储卫

一、米芾生平

米芾(1051-1107),字元章,早年名米黻,四十一岁以后所作书翰改署“芾”,号鹿门居士、襄阳漫士、海岳外史。世称“米南宫”、“米襄阳”。太原人,徙居襄阳(今属湖北省),晚年居润州丹徒(今属江苏镇江),建海岳庵。宋徽宗宣和年间诏为书画学博士,历任雍丘县、知涟水军、无为军、淮阳军,后官至礼部员外郎。

米芾六岁熟读诗百首, 七岁学书,十岁写碑,二十一岁入仕, 堪称奇才。米芾恃才放旷且素有洁癖,平日喜着唐人冠服, 风神萧散,作派谲异,为时人所傳笑。“至不与人同巾器”,《耆旧续闻》载其择婿只因其人名段拂,字去尘。米芾嗜石爱砚,遇石称“兄”。 他爱石成痴,曾拜怪石为兄,又曾因好石废公而被朝廷调查。米芾他为人常不守礼法,任性而行,曾向徽宗索砚,视砚为其头颅,可见珍爱之甚。又曾为得西晋王衍的一幅书法不惜以死相逼蔡攸,……正是这些荒诞行径为其赢得一个“米颠”称号。后人对米芾的“颠”看法莫衷一是,或称其借“颠”以引人注目,扩大影响;或称其借“颠”躲避党祸,明哲保身;或称其“颠”本是天性流露。以上诸说各有道理。米芾才气纵横,具有艺术家的胆识和气魄,其书法作品中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正是源于他那驰不羁、自负狂傲的性格。

二、米芾书法艺术特色

米芾平生于书法用功最深,成就则以行书为最大。虽画迹不传于世,但书法作品却有较多留存,在南宋以来的著名汇帖中,多数刻其法书,其流播之广泛,影响之深远,在宋代书法家中独领风骚。其书体洒脱奔放,又严于法度,苏东坡盛赞其“真、草、隶、篆,如风樯阵马,沈着痛快, 当与钟王并行。非但不愧而已”。米芾对书法的布局、结构、用笔, 有着其独到的体会。反复强调“得笔”的重要,要求“稳不俗、险不怪、老不枯、润不肥”。即强调在统一中力求变化,在变化中达到统一,把裹与藏、肥与瘦、疏与密、简与繁等对立因素融合起来,章法上,重视整体气韵,兼顾细部的完美,因而作书时能够左顾右盼,前后呼应。书写前意在笔先,成竹在胸。书写过程中随遇而变,独出机巧。米芾的用笔特点,主要是善于在正侧、偃仰、向背、转折、顿挫中形成飘逸超迈的气势、沉着痛快的风格。米芾用笔温润爽利,独具特色,自谓“善书者只有一笔,我独有四面”,米芾兼用藏锋和露锋的同时,利用提按来表现线条的跳宕飞动。米芾作书以侧锋为主,中锋为辅。米芾不因袭前人且善于变易古法,作品中的字多以侧取势而冲破传统结构中平衡对称原则的束缚。为了使字形正相生,米芾将笔画作舒敛变化。芾的行书能将豪宕的气势寄寓于爽利的笔墨之中,并以墨色来增强线的韵律美。

三、米芾书法艺术特色的形成原因。

北宋初期的书坛出现了“趋时贵书”,不遵古法的现象。蔡襄曾说:“唐初,二王笔迹犹多,当时学者莫不依仿,今所存者无几。”北宋中后期,米芾与蔡襄、苏轼、黄庭坚等书家高举尚意大旗,推崇魏晋书法艺术精神,主张书法创作要表现个性、胸襟和学识,抒发文人的性情和雅趣,掀起书坛新的审美情趣和风格面貌。北宋中后期,在米芾和苏轼等人的倡导下,清新疏淡、萧散简远的文人画得到了发展。

关于米芾的学书经历,其《自叙帖》云:“余初学颜,七八岁也,字至大一幅,写简不成。见柳而慕紧结,乃学柳《金刚经》。久之,知出于欧,乃学欧。久之,如印版排算,乃慕褚而学最久。又慕段季转折肥美,八面皆全。久之,觉段全绎展《兰亭》,遂并看《法帖》,入魏晋平淡,弃锺左而师师宜官《刘宽碑》是也。篆便爱《诅楚》《石鼓文》。又悟竹简以竹聿行漆而鼎铭,妙古先焉。其书壁以沈传师为主,小字大不取也。”米芾集书法家、画家、鉴定家、收藏家于一身,涉猎甚广。米芾以书法名世, 其书取法晋唐, 得力于王献之,精妙俊迈,“宋四书家”之一,诸体皆精,以行书最为见长。米芾擅长人物山水画,独创“米家云山”之法,米芾习书,自称“集古字”,虽有人以为笑柄, 也赞美说“天姿轔轹未须夸,集古终能自立家”,大致可以看出他受五位唐人的影响最深, 即:颜真卿、欧阳询、褚遂良、沈传师与段季展。他学过唐人、学过时人、学过晋人,学过楷书、学过行草、学过篆隶,又对竹简、鼎铭多有体悟。他不但转益多师,而且无论师法谁,似乎都带有很强的目的性与逻辑性,因需而取,他的学习不是盲目的,是经过慎重思考做出的取舍。正是由于他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精进不懈,努力创新,化古为我,一变“集古字”为“不知以何为祖”,才最终成就了别具一格的书法风貌。米芾作书、评书皆以率意天真为基本要求,这或许是其“颠”在书法中的一种表现。在米芾看来,率意一方面是“意足我自足,放笔一戏空”的自由宣泄和游戏态度;一方面是技法上远离程式化的自然书写,强调体势和变化。

四、米芾书法艺术的影响

米芾的书法影响深远,尤在明末,学者甚众,像文徵明、祝允明、陈淳、徐渭、王觉斯、傅山这样的大家也莫不从米子中取一“心经”,这种影响一直延续到现在。米芾的书法对后世影响深远。米友仁、吴琚直接承其技法,亦步亦趋;徐渭夸张了其激越跌宕的一面,极尽抒情之能事;王铎行书主要学习米芾,体势上以米芾行书为主,经过自己的加工改造,改变了米字写大之后的局促,表现得更加开张,富有气势。作为宋代杰出的书法大师, 米芾开创了书法艺术的一代新风。

猜你喜欢

米芾行书书法艺术
一张纸开悟“笨小孩”
用“心”写字
柳佳玮作品
浅谈书法艺术在群众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
潘池勇行书作品
自撰联(行书)
书画名人汇
西周青铜器铭文书法艺术探微
在棺材里等死的才子
气酣势畅 沉雄洒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