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化教学建构高效数学课堂
2020-04-07汤美玲
汤美玲
摘要:问题是数学的心脏,也是启迪学生思考、灵动思维的有效支撑。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设计针对性强的数学问题,引领学生进行思考,步步逼近知识的本质,完成知识体系的构建,实现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建构
随着课程改革的稳步推进,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学生的发展需要。因为灌输式的讲解模式,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把学生当作贮存知识的容器,将知识直接灌输给学生,课堂中的提问,过于简单,只能满足学生“对、错”的回答,表面上热闹,实际上效果并不明显。因此,教师应优化教学方式,引领学生高效学习,而问题化就是其中的一种。教师应注重问题的设计,以优质、高效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接近知识的本质,拓展学生的思维,不断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
合理运用问题与设疑
认知源于问题,问题是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源泉和动力,它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可以说,没有了问题,也就没有了数学学习过程的产生。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在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设计相应的数学问题,制造学生的认知冲突,并为学生提供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的学习充盈探究味,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和精彩。
“余数一定比除数小”是学生学习除法时,难以理解的一个概念。在教学中,教师分别拿出9根、10根、11根、12根小棒,每4根小棒可以围成一个正方形,然后看看手中还剩下几根小棒?在学生有了动手的操作经验后,再让学生列出算式:①9÷4=2……1②10÷4=2……2③11÷4=2……3④12÷4=3,然后教师观察算式,在除数是4的除法算式中,余数有几种可能?余数和除数有怎样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猜想:当除数是5时,余数有几种可能?当除数是6呢?在问题的层层设疑下,学生步步逼近知识本质。
上述案例,教师运用问题,为学生设疑,让学生一探究竟。这样的学习过程,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对习得的知识,印象才会深刻。
调动学生思维
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融入学习活动,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如果在课堂中,学生的思维僵化,就是课堂教学的失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数学课堂的重要任务,教师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纵向、横向和逆向思考,使学生的思维达到立体化、多维化的境界。因此,教师应注重运用问题化教学,用问题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教学比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在黑板上写了这样的算式:5︰9=( )÷( )= ,学生根据头脑中已有的知识,很快完成了填空,但教师并没有满足于此,而是为学生设计了下列问题:①比的前项在除法算式中,相当于什么?在分数中,相当于什么?②比的后项在除法算式中,相当于什么?在分数中,相当于什么?③比号在除法算式中,相当于什么?在分数中,相当于什么?④比、除法、分数,它们之间有没有什么区别?⑤你认为比的后项可以是0吗?这些问题具有层次性和指向性,促进学生进行数学思考。
上述案例,教师为了化解教学难点,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设计了环环相扣的数学问题,让学生沿着这些问题,拾级而上,沟通知识间的联系,建构良好的知识体系。
培养创新意识
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是从惑走向不惑的过程,这样的过程,缺少不了问题的参与。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运用问题帮助学生深化学习过程,启发学生的思路,在探究的过程中,对学生出现的困惑,教师应注重对学生进行引导、点拨,更好地丰富学生的体验和理解,进一步提升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让课堂焕发活力和精彩。
在教学角的知识后,教师为学生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将一张长方形纸,用剪刀剪一刀,剩下的部分会有几个角?这样的问题一出,很多学生笑了起来,都不约而同地说:“3个。”教师没有立即作出回应,而是微笑着说:“还有其他情况哟,你知道吗?”其他情况?怎么可能,立即遭到了其他学生的质疑。教师让学生拿出一张长方形纸,然后用剪刀动手剪一剪,看有什么发现。学生们立即投入到了动手操作中,很快发现,剩下图形的角有可能是3个,也有可能是4个,还有可能是5个。答案不是唯一的,有效地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学会从多角度看待问题。
上述案例,教师为学生设计了开放性的问题,当学生的思维陷入定势时,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动手操作,在动手操作中,寻求到多样化答案,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发散性思维能力。
问题化教学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之一,可以促进学生思考,轻松地掌握所学知识。当然,问题化教学的核心环节是问题的设计。因此教师设计问题时,不能过于随意,应具有针对性和指向性,让学生的学习有的放矢,从而构建高效的数學课堂。
参考文献
宁俊玲.基于深度学习探讨小学数学问题教学[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9(01).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天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