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例谈
2020-04-07韩雪鹏
韩雪鹏
摘要:美育是我国教育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小学语文课本中蕴含丰富的美育元素,通过多种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对美的认识,通过滋润学生的心灵,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显著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审美能力;培养策略
小学阶段的学生,对美的概念并不是十分理解,缺少美的教学,就像沙漠缺少绿洲一样毫无生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会相对枯燥和单调。美存在于小学语文课本内容中,教师要积极构建美育课堂,帮助学生去发现美,并从中深深地感受美,深入挖掘文本内容,达到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教育目的。
以问题为导向,体会自然美
环境保护是现代社会中的一个热点话题,作为新时代的小学生也要时刻关注环境问题,充分挖掘文本内容中的自然美,从小树立护环境的良好品质与习惯。在小学语文课本教材中,有很多描写我国壮丽山河美景的文章素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反复朗读,感受和理解文章的精彩片段,还可以通过多媒体,帮助学生全面体验美的存在,提升对自然的审美层次,激发学生对自然之美的爱护之情。例如,在学习《大自然的声音》的课本内容时,教师可以先引领学生反复对文本内容进行阅读,通过细细品读感受大自然美妙的声音,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将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圈画出来,并在课堂上与其他同学进行分享。教师还可以运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提供关于大自然声音的图片、音乐或者是视频,带领学生真正走入大自然情境中,充分感受自然之美。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你们觉得大自然美吗?”“如果想留住这些美,我们应该怎样做呢?”“作为新时代的学生,应该怎样保护这些美呢?”学生对自然之美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入。
教师通過问题为学生指引正确的学习方向,学生在体会自然之美的同时,也懂得应该如何去爱护大自然保护环境,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教师适当对学生进行点拨,逐步增强学生审美能力。
尊敬师长,体会亲情美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以及生活水平提高,很多学生在家庭中都占据重要地位,对家人的付出认为是理所应当,不珍惜现在的环境,甚至有些学生对家人、朋友以及教师等等都体现出不尊重的态度,不思回报感恩。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为了培养学生审美能力,让学生感受到亲情之美,教师可以结合课本内容对学生渗透德育,树立审美思想,触动学生的审美琴弦。例如,在学习《慈母深情》的课本内容时,文章中为我们展现了一份深深的母爱之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熟读课文,尤其是反复描写作者心理活动的语句,一边阅读一边体会母亲对子女的深切情感,然后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思考自己的父母在生活中付出了什么?也可以列举一些生活中的小事,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写作,可以尝试让学生写一些读后感。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对文本内容的学习,将自己的感想以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并结合自己的家人,挑选家中的一个角色进行描写,学生在未来也会更加体谅和关心自己的家人,充分体会亲情之美。
小学阶段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将会有深远的影响,学生通过学习会重新审视自己,反省自身的不足和问题,积极改正。在学习中,学生能够快速融入到课本内容之中,启迪学生的思想和情感,有效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学会珍惜与感恩
我国有悠久的文化和历史,现有的生活都是通过无数的前辈和英雄通过牺牲和奋斗而来,任何事情都需要付出努力和劳动,现代学生的生活水平在逐渐提升,很多学生在家中成了小皇帝或者是小公主,家长极其宠爱,严重缺乏自理能力,在学习方面也相对懒惰。因此,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向学生寻找关于历史方面的知识,引导学生对现有生活珍惜和感恩,体会历史之美。例如,在学习《七律·长征》这篇课文时,这是一篇具有教育意义的课文,主要描述的是在当时艰苦的条件下,我国工农红军英勇无畏的精神,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非常值得学习。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设备,与学生一起观看长征方面题材的影视资料,让学生对长征过程充分了解和认识,观看完成后科学划分学习小组,每个小组结合内容以及视频,搜索更多关于长征方面的事迹,并相互讨论自己所收集的资料,丰富学生的视野,讨论的基础上可以让小组成员写出自己的感想,为自己制定一个生活和学习计划,让学生在历史的承载下,倍加珍惜和感恩现在的生活。
在发展和进步的历史中,有很多美还需要学生不断地去发掘和体会,学生要从历史中感受现在,感恩革命前辈的付出与奉献,珍惜现有的生活,正确引导学生的审美观,有效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非常关键,对学生未来的成长和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需要教师和学生的不断努力,同时也更加需要家长的配合,以学生为根本,滋润学生的心灵,沐浴美育的明媚阳光。
参考文献
[1]曹高峰.情趣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科普童话,2019(25).
[2]袁丽辉.融情于学,情蕴于读——浅析小学语文阅读课堂的情感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9(19).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安市墩头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