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成长中的一面镜子
2020-04-07毛海鹰
毛海鹰
2005年,我和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竞赛有了第一次美丽的邂逅。我基于正在研究的一个课题“抓品词,促语感”,写成了题为“注词语血液入精神动脉”的文章,阐述词语教学与培养人文精神之间的关系。“教海探航”颁奖大会的邀请函翩然而来,成就了我的第一次“教海探航”之旅。精彩纷呈的名师课堂、唇枪舌剑的沙龙讲座让我犹如刘姥姥进了大观园。回味这次获奖的经历,我深感文笔固然重要,但离开了实践的土壤,它们就开不出鲜艳的花朵。“教海探航”这面镜子告诉我要有点实践,有点思考。
尝到甜头,2006年我更勤于实践了,对课堂中不合理现状进行了二度反思,并依托实践来探寻解决策略。我的一篇题为“美文就该美美地教”的文章在“教海探航”征文竞赛金坛区获得了第一名,可却在省级比赛中名落孙山。这次的失败让我明白,面对“教海探航”要有点耐心,有点气度。
2007年又一次面对“教海探航”,我胆怯了,我对参赛犹豫不决。当时我在学校担任教研组长,一成不变的听评课活动让我心中产生说不出的滋味。为了让教研活动更有成效,我特意买来陈大伟教授的《怎样观课议课》研读,并结合实践不断思考、改进,这令我豁然开朗,最终写成了《常态议课也精彩》一文。这篇文章也让我实现了当年颁奖大会的淮安之行,在重温那种心潮澎湃之余,我反思能把握这次机会的缘由:做自己能做的研究,写自己能写的文章,埋头实践还要抬头看路,且行且思,且思且行。“教海探航”这面镜子又一次告诉我要有点个性,有点创意。
好论文是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正确理解和实施教材是提升教学有效性的前提。“教海探航”这面镜子照见了自己的文章慢慢从追求研究教学技巧走向“用教材教”的高度。
当皱纹爬上我面颊的时候,也给予我的思想以更深的纹路。近3年中,“核心素养”“学科关键能力”这些理念一直启发我,我开始思考我的语文教学终究要把学生引向何处。高中版的语文课程标准将“思维发展与提升”作为学科核心素养,“思维才是人的核心竞争力”“思维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但是后天的培养能让思维从低阶走向高阶”,我逐步确定了新的研究方向。我组建了工作室,申报了省市级课题,确定了城乡共建学校,加入高端研修班。2019年的这篇一等奖论文《为高阶思维而教》不是专门为“教海探航”而作,因为论文写作成了我发出自己声音的一种方式。今天的我通过“教海探航”这面镜子看到了自己的成长,没有什么比知道自己在成長更让人欢喜吧!
(作者系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华罗庚实验学校教务处主任,高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