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们充满劳绩,何以诗意栖居

2020-04-07李庆明

江苏教育·教师发展 2020年2期

【摘要】“艺术化生存”,就是除了创造或享受专门的艺术外,还要让艺术的精神和气质在生活的各个领域无处不在甚至无时不有。教师要在教书之余,利用闲暇和“从事较高级活动的自由时间”,将自己的“艺术化生存”发挥到极致;要在审美游戏、艺术欣赏、读书取乐、诗意冥想等方式中“诗意栖居”。

【关键词】艺术化生存;审美游戏;诗意栖居

【中图分类号】G45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6009(2020)14-0013-04

【作者简介】李庆明,江苏省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江苏南通,226010)情境教育研究所特约研究员,江苏省特级教师。

一个人能拥有美妙的艺术人生,自然是人生的胜境。说到艺术人生,我常常会想起美国作家梭罗在《瓦尔登湖》中向我们展示的那种让世人艳羡不已的景象:他只身一人在人迹罕至的瓦尔登湖畔独居两年多,把劳作与写作、读书与游历、体验与梦想融为一体,使日常生活的每时每刻都弥漫诗意。他阅读,不只是读书,还读森林山川、阴阳昏晓、四时移易;他谛听,不只听天籁之声,还听思想的心声和神秘的跫音;他踽踽独行,却与天地之气、亿万心灵息息相通;他崇尚简单,过着清贫的素食生活,却拥有精神的富足与惬意……大概在很多人眼里,这就是艺术人生中的最高境界了。一些学者称之为“艺术化生存”。所谓“艺术化生存”,就是除了创造或享受专门的艺术外,还要让艺术的精神和气质在生活的各个领域无处不在甚至无时不有。

一、“劳动时间”与“自由时间”的分离对教师意味着什么

当然,要想“艺术化”“审美化”地生存或生活显然实非易事,教师亦复如是。或许有人认为,教师面临的来自生存、社会、道德等方面的压力已经不小,这时再要求他们去适应或缔造更高意义上的“艺术化生存”,分明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即的乌托邦。要知道再美好的期许或向往,如果太过背离实际,有时反而会成为一种压迫。所以,泛泛而谈教师的“艺术化生存”,谈何容易!

人的现实生活被分为“必要劳动时间”和“自由活动时间”。马克思认为:“全部人的活动迄今都是劳动,即勤劳(Industrie),是从自己本身异化出去的活动。”因为历史上存在的多种形式的劳动,尤其是现代商品生产意义上的劳动,都“抽象”掉人的丰富的生命内容和特征,使人成为“仅仅作为劳动的人的抽象存在”。在这样的境遇里,人的自由基本上不复存在,一如马克思所言“劳动者只是在劳动之外才感到自由自在,而在劳动之内则感到爽然若失。劳动者在他不劳动时如释重负,而当他劳动时则如坐针毡。因此,他的劳动不是自愿的,而是一种被迫的强制劳动。从而,劳动不是需要的满足,而只是满足劳动以外的其他各种需要的手段。”隨着经济、社会和政治变革的加速,“必要劳动”与“自由活动”开始融合,甚至“必要劳动”回归为“自由活动”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但彼此的分离与对峙依然存在,有时还会非常严重,这是不争的事实。

二、自由时间中教师的“艺术化生存”策略

从某种意义上看,“自由时间”里的“自由活动”显得弥足珍贵。也正因为“劳动时间”相对局促与紧张,我们才有更充足的理由去渴慕和尽享“自由时间”里的一切。马克思曾将“自由时间”界定为“闲暇时间”和“从事较高级活动的时间”,毫无疑问,艺术是其中的重要领域。在自由时间的境域里,作为能动存在物的人的自然力、生命力和创造力,艺术天赋和才能,将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和展现。事实上,人类的自由艺术创造与享受,绝大多数都发生在“必要劳动时间”的彼岸———“自由活动时间”里!所以,我认为,谈论任何意义上的“艺术化生存”,首先得着眼于这个“自由时间”。

那么,教师如何在教书之余,利用闲暇和“从事较高级活动的自由时间”,将自己的“艺术化生存”发挥到极致呢?

商友敬先生在他主编的《现代教师读本·生活情趣卷》前言写道:“在教书之余,我们应该为自己营造一个生活的空间。它如同你搭建的屋子,能为你遮风避雨、安顿生命,又有门窗可以与世界沟通。在这个空间里,我们有自己的物质生活、情感生活和精神生活,它应该是我们安身立命之所,是我们的‘安乐窝。”

我儿时就对艺术非常着迷,小学考上了当年红极一时的市“小红花”艺术团,刚上初中不久还差点考上南京艺术学院的“预科”,虽然因故未能录取,但儿童时代受过滋养和培育的“艺术细胞”却在后来的日常生计、学术生活和职业生涯中不可遏制地“扩散”开来。我自己上课或指导青年教师上课,一直是非常讲究渗透艺术元素的。课上得有没有艺术味,是我衡量好课的一条不容妥协的原则。甚至四处讲学的每一场报告,临近结束时几乎都忘不了一展歌喉,无非是为培训讲座平添几分悦人耳目的情趣。我办学20年间,自然格外重视艺术教育,特别是执掌深圳“央校”(即中央教科所南山附属学校)时,就曾诞生过许多堪称一流的艺术社团。与此同时,我也特别倡导教师生活应当具有更多的艺术情调,因为越是有艺术修养的教师,气质就越显得高贵脱俗,他的教育教学也越能绽放出诗意的感性光辉。所以,任何领域的教师在艺术上加强自我修养,读点美学、艺术原理、文艺心理学、艺术史的著作,鉴赏大量中外艺术经典作品,拥有文学创作、表演、歌咏、书画等领域的一技之长,十分重要。我在深圳做校长的那些年里,几乎每隔一周就会请教师欣赏一部电影大片,每学期都要进行一次教师才艺展演,每一年都会组织全体教师去观赏中外顶尖艺术家的音乐盛会。多少年下来,我相信这个学校的教师气质一定会变得越来越卓尔不凡,而且耳濡目染,会影响他们的一生!

教学之余追求和享受“艺术化生存”,关键在于从生计、劳作等带来的种种烦恼中超拔出来,实现暂时的“隐退”———这种“隐退”可以远离喧嚣,也可以隐于闹市,寻求心灵的静谧与安顿,从而以“无所为而为”甚至“为艺术而艺术”的审美立场进入属于我们自己的自由时空,从事各类休闲和各种高雅的活动,让我们的精神开出异彩缤纷的美丽花朵。

1.审美游戏。

游玩不是儿童的专利,荷兰哲学家胡伊青加认为人本身就是“游戏者”,“好玩”本是男女老少共通的天性。游戏又有不同的层次,审美游戏则是一种超越日常经验束缚的自由游戏。席勒曾指出:“等到想象力使用一种自由形式的时候,物质性的游戏就最终飞跃到审美游戏了。……它使想象力的任意活动服从于它的永恒不变的一体性。”这种寄寓自由的审美游戏是艺术化生存必不可少的。清代大学者兼“大玩家”李渔写过一本《闲情偶寄》,除了记录和论述戏剧、歌舞外,更多地涉及日常生活领域里的修容、居室、器玩、饮食、花卉、頤养等现象,内容极为丰富,被林语堂称为“中国生活艺术的指南”。中国人充满艺术情调的生活游戏真可谓源远流长,广泛涉及角力(如角抵、相扑、拔河、斗禽等)、竞技(如投射、球戏、秋千、毽子等)、斗智(如围棋、象棋、七巧板、九连环等)、猜射(如射覆、藏钩、谜语、酒令等)、博戏(如骰子、骨牌、纸牌等)等诸多领域,不一而足,风靡于世,虽有糟粕,但难掩其绚烂多姿矣。教师在劳作之余,择善而从,悠游其中,足可怡情养性。

2.艺术欣赏。

艺术本是自由意识的显现,也如德国美学家谷鲁斯所说,是一种高级的内模仿游戏。所以,它无疑是最适合用来作为“艺术化生存”的生活方式的。教师最寻常也最能涵育身心的当然是艺术欣赏了。中外经典诗词曲赋、歌舞戏剧、书画雕刻、园林建筑、工艺美术、影视大片等,多有涉猎,也可以深究其中一门,入其堂奥,钩沉探幽,自成一套得天独厚的鉴赏趣味与风格。当然,如若能更进一层,吟诗作赋,挥毫泼墨,登台献艺,从事艺术的创造,展示个人的艺术天赋与才能,则更会令自身的艺术生活充盈着缤纷诗意。

这里我想特别提及一下教师的电影欣赏。前面讲到,我在深圳“央校”做校长期间,几乎每隔一周就要进行“周末佳片有约”,9年下来,大概看了100多部经典大片。作为一门现代艺术,电影堪称人类科学技术高度发展与艺术审美意识高度发展的神奇耦合。在电影里,我们欣赏的不只是电影故事本身,人类的各种艺术———建筑、文学、绘画、雕塑、舞蹈、音乐、戏剧等都经过光影的熔炼在这里汇合。电影以现实世界或内心世界的真实存在和自然流动的表象呈现,蕴涵巨大的历史内容和深邃的哲学思考。在这里,理性与情感、记忆与想象、感知与思维、推理与直觉、观察与创造、道德与审美、知识与信念等相互交织、水乳交融。因此,我相信,电影在某种意义上是可以通过艺术的综合走向人性的综合的!

3.读书取乐。

读书实在也是人生的一大乐趣,如果教师把读书变成一种茶余饭后的消遣与娱乐,岂非快事!要使读书成为教师的一种“艺术化生存”方式,至少要注意四点。第一,教师的休闲阅读应当成为教师私人的事情。干预强迫,把教师的业余阅读生活纳入绩效考评,会让教师觉得读书是一种劳役,唯恐避之不及。第二,教师的休闲阅读可以“不求甚解”。“不求甚解”是一种陶渊明式的生活心态,一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悠然自得,每有际会,便欣然忘食,是在不经意中的发现和所得。读书应当抱持一种平常心态,就能渐入佳境。第三,教师的休闲阅读不必刻意强调“有用”。休闲阅读的心态应该是“好玩”“有趣”,教师在轻松愉悦的超然心态中阅读,反而更有利于深邃的思考。第四,教师的休闲阅读可在悠然自得的文人雅集中释放心声。一得空闲,三五知己聚首绿郊山野,或雅舍书阁,沐风听涛,观月赏花,抚琴品茗,吟诗作对,抒发豪情,这样的私人聚会是怎样的雅兴与格调!

4.诗意冥想。

我一直强调教师需要学一点哲学。哲学看上去似乎很“玄”,是通过“刨根问底”思考与谈论宇宙人生的那些根本问题。真正的哲学是直面现实、直指道体、心物齐一、体用不二的,而且是富有诗意的。我国思想家有“道不远人”(孔子)、“哲学是科学加诗”(李泽厚)之类的说法,西方哲学家有“哲学是怀着一种乡愁的冲动到处去寻找家园”“任何东西愈富有诗意,就愈是真实”(诺瓦利斯)、哲学是一种“诗意之思”(海德格尔)等见解,都表明哲学在本质上是可以生活化、诗意化的。教师在烦劳操持之余,如果能够以一颗平常心,一如乡人安之若素地栖居大地,倾听天籁的无声言说,启动一往情深而又清幽旷远的哲理运思,他就能够抵达人生的澄明之境。这就是哲学的诗性魅力所在!

三、“反哺”与更高阶梯的“诗意栖居”

马克思认为:“自由时间———无论是闲暇时间还是从事较高级活动的时间———自然要把占有它的人变为另一主体,于是它作为这另一主体又加入直接生产过程……”在这里,马克思提示我们,自由时间里获得的发展会使占有它的人变成“另一个主体”,强有力地“反哺”必要劳动时间里的“直接生产过程”,结果会导致“直接生产过程”本身的升华,促进它的内涵的不断丰富,最终告别它的传统形态,成为“真正自由的劳动”。这时,劳动不再是异己的、强制性的,而是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本性的条件下进行的,这样的“劳动会成为吸引人的劳动,成为个人的自我实现”。可以想象,这样的自由劳动或活动会将它固有的智力、道德、艺术(审美)等本性在新的高度上再现出来。由于艺术或审美在它的最高形态上是智力和道德的完美统一,那么,也可以说,真正的自由劳动最终是指向“艺术化”的。

同样,教师的职业劳动也会由于他在自由时间里获得的全面自由的发展而不断改变自身,最终成为自由的劳动或艺术化的劳动,这时,我们将看到“艺术化教育”或“教育艺术化”的到来。

德国浪漫派诗人荷尔德林在他的一首诗中曾写出“充满劳绩,然而人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海德格尔曾在《荷尔德林诗的阐释》中对这句诗做出别出心裁的阐释。我们至少从这句诗的字面含义意会到人生的“劳绩”与“诗意”之间存在的张力,所以,把它借用来谈论教师如何在“必要劳动”与“自由活动”的对峙中寻求“艺术化生存”之道,是非常合适的。它的确是教师要长期面对的一个现实课题———

我们充满劳绩,何以诗意栖居?